2021年金穗獎真的帶來了一個新的氣象,就各個角度來看都是如此。
.
首先是策展面向,有別於過去執行單位的便宜行事,今年改由金馬執委會執行之後,在各層次都上了不止一層樓。在宣傳行銷上下了更多工夫是一件事(以往在粉專都常常找不到手冊連結、活動花絮也沒有確實更新),或許更重要的是,讓入圍者覺得自己今年真的受到尊重與榮耀,不止映後座談的主持專業度提升,還開設了DCP製作課程幫助新銳導演。
.
在影展規劃上更回到短片與新銳的基礎,過去選了太多電視電影,往往令人產生喧賓奪主之感;新增了影評人推薦獎,讓影評觀點也得以導入金穗獎(對影評人來說也是個一個刺激,因為不是很多影評人對短片有關注);為了讓產業與新銳接軌不只是一個口號,也另外邀請業界人士得以先行觀賞。
.
今年因為疫情導致金穗獎延期,對於金馬工作人員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與金馬影展距離太近),但因此搭配線上平台的展映的做法,使得今年金穗獎觸及到的觀眾更多,社群討論度激增。或許來年即便沒有疫情攪局,線上並行的模式也很值得延續下去。
.
一直到今日出席典禮,綜觀整場典禮的規模,甚至細到嘉賓致詞等環節,整體都達到了「小金馬獎」的水準。我永遠難忘有一年我出席金穗獎,黃裕翔在台上彈奏《海角七號》主題曲時,旁邊大銀幕搭配播放的是一支畫質480p的壓字預告片。當你把典禮搞廉價了,參賽者自然也不會尊重,說這個獎項「含金量」有多高也沒人信。但今年金穗獎完全脫離了這些負面形象,可說是完全重生。
.
許多人會想,金穗獎不過就是頒個短片,有這麼重要嗎?別忘了,這是許多新銳導演的第一站,如果能在這個階段被看見,獲得自信,進而得到栽培的機會,未來就有機會創作更多作品,包括獲得長片的製作機會。可以說,金穗獎就是台灣電影的基石,就連李安導演生涯起步也是從金穗獎開始,不過也誠如導演今天在預錄影片所言,之後會怎麼樣,「就看個人造化了」。
.
至於就選片面向,也是令人耳目一新。有朋友私訊問我說,往年的金穗獎短片都這麼強嗎?就我觀察幾年下來,我的確覺得今年整體品質躍升不少。不過會後一位評審跟我說,他倒無法武斷地說是今年特別好,但可以確定的是,「今年有很多跟過去很不一樣的嘗試」。
.
《啊朋友,再見》就是今年典型的奇作,人物對白聽來極其生硬、文謅謅,沒想到看久之後,像是受到催眠一樣,像是掉進旋轉溜滑梯一樣滑入了導演構築的、古怪而迷人的世界,過去似乎只有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äki)電影能給我這般奇異感受。原本認定這種作品可能得到兩極評價,得獎機會不高,但今年評審團卻願意予以評審團特別獎肯定,也像是一個展現出個性的宣告。
.
導演范文翰是來台灣讀書的陸生,過去的作品在對岸也曾獲得褒獎,只是風格與現在基調完全不同。也是在頒獎日這一天才得知原來這部片是獻給他已故的好友胡波,即《大象席地而坐》導演。據他所說,這是一個「虛構的告別式」。
.
不只是范文翰拍出了你我不曾見到的台灣人情,拍攝實驗、錄像出身的蘇匯宇導演也在《未來的衝擊》當中讓我們看見了完全不同與以往的台灣風貌(或許是根本沒有在用台灣電影的框架進行創作才對)。評審在得獎詞將之與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並論,讓我有種恍然大悟之感。並非拍攝電影出身的蘇匯宇,對影像與語言的思考都完全不在一個典型電影語言的脈絡底下,初看的確令人有衝擊之感。評審團特別獎與攝影獎的肯定都是實至名歸。
.
榮獲最佳學生劇情片的《入世》以一個旁觀者的外籍看護莎莉的角度看待台灣鄉村青壯年人口外流的問題,只是電影卻不只是丟出議題讓觀眾消化。不再只是將所謂的移工當作是客,而是將她視為主體,看得見莎莉逐漸融入異地的過程,從陌生、到理解、到讓步、到自信。具有相當高的成熟度。
.
其它沒有成功獲獎,但也特別具有生命力的新鮮嘗試,還包括張荷澤的《永恆之火》,描述白色恐怖底下的一處叛亂分子的生命狀態,混合類型的呈現有巧思,視覺的展現令人驚嘆;高中校園題材,由詹承廷執導的《青春劇烈物語》跳脫出青春電影套路,不灑狗血不灑淚,回顧到對人際問題本質的探討,人物設計極度豐富;田倧源的紀錄片《登玉山途中》邀請伍榮富與林長安兩人重回現場(重構的玉山),帶出一個跨越現實與虛構、過去與現在的對話,觸及威權崇拜之題,深具創意。
.
有些作品則在演員的整體演出上令人難忘。許傑輝的《88海水浴場》(附圖)以父子情為題,看似簡單輕巧,但對人物刻畫、演員調度近乎完美,春風與兒童演員姜仁展現的默契實在驚人;香港導演陳淦熙的《三步》之中,飾演母子的陳雪甄與胡智強之間的對戲,不見學生製作的稚嫩,直逼金獎水準;郭玄奇的《迷藏》不僅在同志類型議題上有所開拓,更懂得將兩位小演員林宥綸與吳至璿的表演調整到位,使得作品看來一氣呵成,整體感極好。
.
幾個大獎得主在事前都不算有懸念,同獲三項大獎的李宜珊的《手事業》與曹仕翰的《貓與蒼蠅》都直接表徵了短片領域能夠做到的最高水準。同時為兩位獲獎的演員楊麗音和潘之敏感到開心,雖然詮釋角色類型迥異,但兩位演員都同樣完成了自己的突破。(雖然我原本更期待看見《手事業》拿的是整體演出獎,潘麗麗與游安順也都太精采。)
.
我個人參與評選的影評人推薦獎這次卻是以新銳切入,將獎項頒給嚴京威的《季候風》。討論過程堪稱激烈,也是從十幾部慢慢縮小下來,作品各有擁護者,但嚴京威在影像上精確而沉穩的調度,是唯一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的選擇,以一台車的座位變換來暗喻家庭權利關係的移轉,太有想法。《季候風》也是我在前年個人十大選出的年度最佳華語片之一,很榮幸有機會真的給導演一座獎。
.
最後金穗大獎頒給紀錄片《度日》。
.
說來我跟導演林佑恩也曾有一段有趣的淵源,之前去採訪柯貞年導演時,他是合作媒體派來的平面攝影師。猶記當時拍攝地點的公司職員都驚嘆地說,過去有過這麼多媒體的攝影師來取景,就只有他找到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後來才知道他也是導演,拍攝了《度日》。
.
也是今天典禮後才知,林佑恩其實不是電影相關科系出身,學習養分或許來自他拍攝新聞紀實的豐富經驗。這不過是他的首部紀錄片作品。但他對高風險家庭貼身的細膩觀察,不至於讓作品淪於傳統式的煽情關懷,更據實地讓觀眾看見這群青少年的躁動、對生命的遲疑。
.
特別的是,觀者可能時不時會對被攝者的身分產生疑惑,因為你很難確定你究竟是在看一群孩子,還是一群大人。出身家庭的境況,迫使他們失去了自己該有的樣子,承擔超乎自己所能承受的重擔。即便題材看來悲愴,但林佑恩依然穩住立場,避免過度的個人詮釋。光影投射下來,甚至帶出了一種詩意性。
.
最後,2021年金穗獎最大獎得主不是傳統電影人出身。無論評審有沒有意識到,但這個結果帶來的訊息其實很重要。
.
電影的樣貌應該是不斷地流動的,過去經常有此一說,是「金穗獎的片型」,看似走穩某個套路就能取得評審青睞,但在今年,我們看到一些非傳統敘事、選材的作品甚至非電影界影人都能獲得矚目,證明金穗獎真的試圖在「推動」一些改變,讓新的創作見解、新的說故事手法能夠有機會融入進來,帶來一些新的刺激。
.
在金穗獎擦亮招牌的這一年,各個評審給了一份不落俗套、意義深長的得獎名單。更重要的是,眾多創作者們,也都拍出了令人回味再三的好作品。借著導演們的眼睛,彷彿能對自己對所處世界更增添了新的認識。
#金穗獎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同時也有4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凌晨Sony舉辦的「PlayStation Showcase 2021」,雖然跟gamescom時間相隔不久,卻端出了許多猛料啊!最大消息當然是《戰神:諸神黃昏》公開了實機宣傳影片!整體玩法看起來和前作相去不遠,但阿特柔斯明顯成長為青少年,不知道個性會不會變得更中二呢?其中一幕掛在腰間帶電的槌子...
少年派劇情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沙丘》小說六部曲:你只能變成五千年沙漠裡的一粒砂】
妳去過沙漠嗎?可能很少人有過這種體驗:眼前是一片不可思議的金黃,延伸到無邊無際,甚至超出妳的想像力之外。那壯大的視覺奇觀,很容易令妳誤以為,整座星球早已經被這片沙漠覆蓋。
這種震撼甚至強大到令妳屏住呼吸……而當妳的自主神經開始發揮機制時,隨著空氣順勢鑽進鼻孔的細砂,將會刺痛妳的鼻腔。當妳發現,這刺痛其實意味著妳正呼吸著這奇觀的一部分時,也代表著妳正在接觸、接納、與不由自主地化為沙漠的一部分。
也許妳沒有去過沙漠,但妳仍然可以透過眼睛「吸一口」沙漠——閱讀《沙丘》六部曲,妳就能成為遙遠銀河裡那顆沙漠行星的一部分,享受壯麗、華美、殘酷、失落與茫然,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飄散在千年宇宙帝國的空氣中。
很難用文字或影像形容沙漠,而很難想像小說家法蘭克赫伯特,是如何用文字構築這片虛構的宇宙沙漠。50 年代,美國政府農業部研究如何透過植披來防治沙漠化現象,而赫伯特原本要以此為題,寫篇分析論文,但是他研究地越深,卻對這個「植物 vs 沙漠」的概念越發著迷。
最終這篇論文一直沒寫完,赫伯特倒是寫了一本新小說,描述遙遠星際裡的沙漠星球上,武裝勢力搶奪香料的浩瀚史詩。這個《沙丘》的誕生緣起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趣味,但是這片柳蔭卻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還有野心、還要漆黑。
江湖傳聞,喬治盧卡斯借用了《沙丘》的元素,寫成了《星際大戰》的故事。史詩人人會寫,卻不是每篇史詩都能輕易抄襲,更何況是無法用一句話形容的《沙丘》——上段「浩瀚史詩」云云只不過是極為浮面的形容。
很難想像法蘭克赫伯特的經歷,因為單從《沙丘》看來,這位小說家應該有地理學家背景、歷史學家背景(應該特別了解英國玫瑰戰爭時期的宮鬥歷史)、生物學家背景(了解沙漠動植物生態與演化)、宗教學家背景(對於政教合一制度時代與宗教如何影響宮闈知之甚詳)等等,這讓《沙丘》描述的不止是一段冒險故事而已,而是一個栩栩如生、設定完備的宇宙。
那裡有前所未見的珍奇異獸、特殊的風土民情、政治經濟宗教三方角力的社會氛圍。你能說《沙丘》是科幻小說、是戰爭小說、是歷史小說、是超能力少年冒險小說、是王子復仇記、是宇宙版的《冰與火之歌》與《三國志》……用一句話形容《沙丘》,誰都辦不到。
法蘭克赫伯特曾說過:「有人說(《沙丘》)是一部宗教批判小說……很多人說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套哲學小說。以我的觀點,我能接受它被稱為科幻小說……但無論如何,我不關心他們怎麼稱呼《沙丘》、我不關心他們會不會把《沙丘》放在寫著『科幻類』的書架上。」
赫伯特沒說的是,《沙丘》系列要說得更多。
好吧,我們可以很不禮貌地說,《沙丘》就是一部塞滿各種奇想設定——而且不像維基百科那麼枯燥、仍然很好看的小說。但這樣仍然代表著我們小看了《沙丘》,因為《沙丘》還有續集:《沙丘:救世主》。
在前集法蘭克赫伯特已經鋪陳好一個完美的沙丘宇宙,搬演一套亡族王子復國的傳統戲碼,但到了《沙丘:救世主》,已經成為銀河裡最有力量的王子保羅,卻仍然要與其他勢力拉扯,甚至與自己拉扯——以他偉大的形象為名,一場聖戰已經爆發,而渴望平凡生活的保羅,必須著思如何找到自己的接班人,並讓自己的帝國長長久久地延續下去,最終讓保羅不再是「保羅」。但是這個把沙丘星球扛到全銀河最高高度的偉人,怎麼能夠一走了之呢?而身邊他最親近最關心的人們,又怎麼能不受到波及呢?
這看來讓故事進入了開國君主的治國困境裡,但是《沙丘:救世主》不只如此。換個角度,它同時也在分析服從與領導的議題:
為什麼我們會死心塌地的服從一個被我們稱為「領導」、「皇上」的人?而為什麼我們願意為這個領導犧牲一切?而當領導做出了與我們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決策時,我們又該堅持這份忠誠到什麼時候?
赫伯特從多個面向深入一個已經很複雜的故事架構,試著在這些角度裡解釋他對於現實社會議題的論述:如同他曾批評劃地為王的美國邪教教主吉姆瓊斯,瓊斯讓自己的 900 多名信徒集體自殺,釀成震驚社會的「瓊斯鎮慘案」。
《沙丘:救世主》的故事發生在《沙丘》的 12 年後、而下一本小說《沙丘之子》故事發生在《沙丘:救世主》的 9 年之後 、再來的第四集《沙丘:神皇》發生在《沙丘之子》故事的 3,500 年後……乃至第六集《沙丘:聖殿》結束為止,這六本由法蘭克赫伯特撰寫的《沙丘》系列小說,講述了超過 5 千年的銀河歷史,赫伯特的創意從有形的社會文化與動植物設定,延伸到形而上的意識、概念、生死等等議題。
儘管我們早在第一集的《沙丘》裡,就見識到保羅因為香料而啟發的超能力有多麼驚人:他可以看到無數個尚未發生的未來、他甚至可以心念一動就改變自己身體的分子結構。但如果讀者因此感到驚訝,那他們驚訝地太早了:
《沙丘:救世主》出現了可以保存人類意識到永久的生化技術,甚至可以將已死之人的意識轉存到生化人身上,使他永遠地「活下去」;而《沙丘之子》裡,意識與肉體甚至可以穿越物種的隔閡,讓渺小的人類與巨大的沙蟲合為一體,成為能有自由意志又刀槍不入的宇宙最強存在。
《星際大戰》、《冰與火之歌》、《時間之輪》、或是《戰鎚 40,000》這些由《沙丘》啟發而成的後世作品,都像是《沙丘》系列這條宇宙長河裡的一瓢江水而已。沒有小說能像這個系列涵蓋了這麼多的題材與議題,而且這個系列的六本小說,每一本都在顛覆或超越上一本小說的格局,更大、更壯觀、更虛無飄渺,它絕對能挑戰讀者想像力的極限,但另一方面也向讀者展示了人性的極限:
《沙丘》系列展示人類的多樣情緒,而後分解與剖析這些情緒,將它們放進時間長流之中,看看這些能夠操控人類做出各種舉動的情緒,在時間無情地沖刷之下,如何變質、衰退、轉化成新的樣貌。
我們曾經相信的愛、信任、與忠誠等等信念,也會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合情合理地轉變成我們認不得的模樣。有人說,偉大的小說最終都會碰觸到佛家思想,而在《沙丘》系列裡,無論是多邪惡的詭計、多正直的信念、多麼難以割捨的愛情與親情,最終都如佛家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照見五蘊皆空」。
就像我們開頭提到的,「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閱讀《沙丘》系列很難不感受到如墜五里霧中的漂流感。赫伯特一定清楚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陷入的無助感,他在《沙丘》裡留下了這句話,彷彿在安慰讀者們不用擔心,既來之則安之:
「你不能透過停下整個過程去了解這個過程,而必須隨著過程的推進繼續理解、必須繼續參與、並隨著過程進行下去。」
隨波逐流、隨波逐流。你會在電影《沙丘》裡持續聽到這句台詞。
赫伯特對自己設計的世界觀與文字功力的自信心可見一斑,而事實上也真的是這樣,第一次閱讀《沙丘》系列小說時,未必能夠很清楚每個橋段裡真正想要傳達的意義是什麼——你必須了解,要描述一個能看透未來、過去、與無數平行宇宙的角色的心智是多麼困難。
但是,後來的劇情幾乎都能穩穩地接住掉隊的讀者,至少讓妳清楚這些橋段之間的因果脈絡,並且依然讓妳得到該有的感動或心碎。
多年來,台灣讀者一直沒有辦法親近這套赫伯特的曠世巨作:從來沒有台灣出版社出齊全六本的《沙丘》系列——我還記得拿著《沙丘:神皇》原文小說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的痛苦回憶。
如今,這片宇宙沙漠終於蔓延到了寶島,這當然是讀者之幸:因為我們有了一個放飛自我的機會。這片沙漠正在招呼著你,吸引你進入一片浩瀚的未知,引誘你拋開所有成見(還有大把時間),陷入、沈迷、困在《沙丘》系列的上下 5 千年的歷史之中,然後樂不思蜀、然後想到赫伯特沒寫出第七本《沙丘》就離世,不禁哀痛莫名。
(原文刊於《沙丘》小說六部曲導讀附錄本)
◈◈◈◈◈◈◈◈◈◈◈◈◈◈◈◈◈◈◈◈◈◈◈
我覺得沒有人能把《沙丘》說得清楚,事實上也不應該說得清楚,那片沙漠的全貌,需要你自己感受……所以本來我很抗拒寫的XD
我昨天說過了,我覺得電影拍得很好。但是,電影畢竟是導演丹尼維勒納夫的一種「個人解讀」,這片沙丘該長成什麼樣子,在你的腦海裡可以是完全不同,而這是你翻開書頁就能在內心開始構建的工程。
這套六部曲終於出齊,第一集書皮是電影海版,堤摩西柴勒梅德無論過去有多帥,這部電影裡他又帥出新海拔。不過,小說原本設計的封面也很美,而這層電影海報書皮是可以自由取下的,一書雙封面的設計真是感恩感謝。
不過我自己私心覺得,儘管六本大書擺在書架上真是氣派氣質,但是、但是、《沙丘》超過七百頁的厚度真的是折煞手腕,我還是推薦看電子書比較環保……不是環保、是「體保」、保護您的玉體。而且誰能帶著七百頁上山下海呢?我用一隻手機,就能把沙丘星帶著走、帶到馬桶之上(每次都用馬桶舉例實在是……
《沙丘》是大王最喜愛的長篇(實在太長了)科幻小說系列,6年前大王第一次寫,陸陸續續地寫到現在,內容乏善可陳,實在沒把握能把諸君推落深坑,可能還讓各位誤會一直洗版。現在終於有機會,大家可以親自品味這個系列,看看大王說的是不是又過譽了🤣。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購書訊息:
📙 沙丘六部曲【限量書盒珍藏版+導讀手冊】
🔔 網路通路目前預購熱銷一空,可改訂購 #無書盒一般版套書。若仍想珍藏書盒版套書,9/8正式上市時,可前往全台實體書店購買。
少年派劇情 在 王慕天 WMSK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回顧一下 蜘蛛人 電影。
蜘蛛人 是我最喜歡的超級英雄,從我小時候就很熱愛,當我越過青春期到現在年紀都比蜘蛛人還大了,我依然喜愛每一部蜘蛛人電影中呈現的那些生活與戀愛的煩惱,一個邊緣窮學生、戴上面具之後變成幽默調侃連連、並非力大無窮而是以快速靈活的戰術取勝等的風格,都讓我非常喜歡。
最早在 1960 年代 史丹李 向 漫威 提案的時候是被駁回的,公司說:「蜘蛛那麼可怕,怎麼會想讓他當英雄?青少年怎麼能當英雄?」但 史丹李不放棄,從 1962 年讓他出現在其他作品中擔任配角,他的人氣就漸漸提升,終於推出獨立作品,紅到現在,足以證明 史丹李 對於角色的刻畫以及前瞻性。
來講電影,近代電影中較為知名的是 2002、04、07 年由 陶比麥奎爾 演出的《蜘蛛人1,2,3》,選角和故事都非常忠於原著,也成功讓 漫威 的英雄角色,跟 休傑赫曼 主演的《X戰警》系列(2000年起)、潔西卡艾芭 出演的《驚奇四超人》系列(2005、07),一起獲得票房與商業的成功。讓 超級英雄 電影不被 DC 的 超人 和 蝙蝠俠 專美於前。
幾年之後,蜘蛛人電影重啟,更名為《蜘蛛人:驚奇再起》,背後原因在此不贅述,有興趣的自行維基。好,我最想聊的部分就是這裡了!
最後只拍了兩集的《蜘蛛人:驚奇再起》是我這三代蜘蛛人裡面最喜歡的系列,喜歡的原因除了演員 安德魯加菲爾德 和 艾瑪史東 太帥太美、互動超可愛外,最主要是這版本的身形最接近漫畫,瘦瘦的,而且在第二集《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中,回歸了漫畫和卡通裡的蜘蛛人大眼睛版本,這對於從小就有看美漫的我而言是個重要的情懷!並且在這系列中的蜘蛛擺盪,部分採用了第一人稱視角,在動作畫面試圖與幾年前的作品做出突破,以上都可看出這系列的用心,最可惜的就是,這系列的評價並不高。
若要分析原因當然眾說紛紜,我就聊聊我個人的感想,首先上映的時間是 2012 和 2014,說實在距離前作不過五年的時間,對於觀眾而言,同樣的劇情(叔叔過世、發現超能力等)讓人感覺沒有新意,另外,2008 年漫威電影宇宙啟動,到 2012 年時已經推出了《鋼鐵人》(2008年)、《鋼鐵人2》(2010年)、《雷神索爾》(2011年)和《美國隊長》(2011年),2012年正式推出超級商業大片《復仇者聯盟》,在自家打自家的情況下(但實際上不同影業),蜘蛛人的聲勢不如以往,2014年推出續集《電光之戰》時,漫威宇宙已經走向第二階段:《鋼鐵人3》(2013年)、《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2013年)、《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2014年)、《星際異攻隊》(2014年),於是《電光之戰》獲得蜘蛛人系列的最低評價。(其他原因請看維基)
可是說回來,《電光之戰》真的沒拍好、不好看嗎?喔不,那是我最愛的一部!圍繞在 彼得 甜蜜又矛盾的戀愛煩惱中,蜘蛛人的公形象與面對反派的處理中,以及最重要的!從未有任何蜘蛛人電影描繪過的,同時卻是漫畫中 彼得帕克 的重要二度成長— 關史黛西 之死。謝謝電影讓 關 死得意外又淒美,不受太多的苦楚,在這片中展現了機智與對蜘蛛人的協助,她勇敢而獨立,彼得 甚至是因為有她才能戰勝第一集的 蜥蜴人、第二集的 電光人,而 關 的畢業致詞,更是超級英雄系列電影最美演說之一!這一切再加上他的配樂是 漢斯季默 做的,這一切都讓這片在我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動。
然而我當然也知道市場上對這片的一些批評,但我只覺得,當初他們是計畫要拍兩集,讓漫畫原著中的經典反派:邪惡六人組(八爪博士、禿鷹 等人)出現,因此本片中有很多是為了接棒到下一集的說明式橋段,試想若是當年有續推《蜘蛛人:驚奇再起3》,內含 蜘蛛人 與 瑪莉珍 的相遇、一對多反派的大戰、在畢業與求職間的掙扎、彼得 與 嬸嬸 的親情線⋯⋯等,定能將蜘蛛人電影推向一個與前作不同的高度!
不過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而且我也認為對於市場而言,是個皆大歡喜(?)的結果,蜘蛛人 角色得以回歸加入 漫威電影宇宙。蜘蛛人 在 漫威宇宙 目前出演了《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016年)、《蜘蛛人:返校日》(2017年)、《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2018年)、《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2019年)、《蜘蛛人:離家日》(2019年)、《蜘蛛人:無家日》(2021年)。然而 漫威 版的 蜘蛛人 電影雖然好看,但我卻始終沒有那麼喜歡,不喜歡的原因有幾個:
1.他是窮學生蜘蛛人,不是鋼鐵人,他不需要一大堆科技裝備!這是我不喜歡《蜘蛛人:返校日》的主因,雖然鋼鐵蜘蛛裝真的很帥(出現於《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順帶一提,鋼鐵蜘蛛裝並不是電影首創,漫畫中就有,是紅金色的,跟鋼鐵人一樣,東尼史塔克 甚至透過鋼鐵蜘蛛裝複製了 彼得 的蜘蛛感應,創造出鋼鐵蜘蛛機器人為己用。
2.感情線當然還是很可愛,甚至比過去的作品都更可愛,不過MJ實在沒那麼討喜,在我心中是比不上 克絲汀鄧斯特 的 瑪莉珍,更別提我上面都為她書寫那麼多字的 艾瑪史東 版 關。
3.雖然 瑪麗莎托梅 超美超辣毋庸置疑,可是這系列 梅嬸 都只作為搞笑擔當,不像《驚奇再起》系列,她是作為一個最溫暖的家人的角色,《驚起再起2》中梅嬸說:「我並不是要將班叔遺忘,而是將和他的回憶放在一個更好的地方」,這對於所有經歷過傷痛的觀眾都是個多麽好的啟發。
4.蜘蛛人 在這系列電影中始終為 復仇者聯盟 的附屬,儘管推出了三部獨立電影,劇情都是緊跟著 漫威宇宙 的動向在走,這當然有好處,而且是電影史的創舉之一,漫威影業十年霸業很了不起,可是對於一個角色的刻畫,就嚴重不比 鋼鐵人、美國隊長、雷神索爾 那麽深,那三位角色同樣都有三部曲,各中的主題明顯且互相影響,蜘蛛人 從中加入之後,被夾在大人物中間,個人電影顯得更加渺小,對於商業是很成功的,對於一個富有漫畫歷史為本的人物來說,是很欠缺的。(但漫威系列電影都很好看啦)
文章要走到最後一段了,目前還未上映的《蜘蛛人:無家日》。上映前已經傳得沸沸揚揚說要讓三代蜘蛛人同堂,目前釋出的預告片也已經出現前代中的反派。平行宇宙的不同蜘蛛人相見歡大混戰這在2018年的動畫電影《蜘蛛人:新宇宙》就已經出現過,嚴格說起來該動畫電影,是根據 2014~15 連載的《蜘蛛宇宙》漫畫改編而來,該漫畫集結了歷史上所有的蜘蛛人(包括東映蜘蛛人、以及兩部真人電影都被提及),對抗宇宙中專吃食蜘蛛能量的魔倫家族的故事,是全球蜘蛛迷當時討論度相當高一個作品!這次的《無家日》,不管前代兩位蜘蛛人有無歸歸,至少,在《驚奇再起》中未能實現的 邪惡六人組,將有機會一齊出現展現這段精彩、經典的故事,雖然說到《驚奇再起》我有很多惆悵,但依然非常樂見、期待這部新電影。
少年派劇情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凌晨Sony舉辦的「PlayStation Showcase 2021」,雖然跟gamescom時間相隔不久,卻端出了許多猛料啊!最大消息當然是《戰神:諸神黃昏》公開了實機宣傳影片!整體玩法看起來和前作相去不遠,但阿特柔斯明顯成長為青少年,不知道個性會不會變得更中二呢?其中一幕掛在腰間帶電的槌子,看來索爾似乎也要出現了。遊戲預計2022年發行,你是不是也期待到爆炸呢!
在PS5上眾所期待的三上真司新作《鬼線:東京》,歷經延期後也在這次發表會出現刷個存在感。人口大量消失的東京,主角為了尋找真相而踏上旅程,影片中的敵人看似出自Slenderman和八尺大人等都市傳說,讓人想趕快在東京街頭體驗這種魔幻傳說氛圍。遊戲預計2022年春季發售,希望別再延期啦。
SE社公開了新作《魔咒之地》,講白了就是西方的異世界穿越題材。身處紐約年僅21歲還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女主角,突然穿越到雅西亞這塊大地,陪著她的是會說話的手環,並開始與奇幻生物展開惡鬥。戰鬥看起來非常有說服力,遊戲將在2022年春季發售。
這次最香的作品,就是《夏娃計畫》了!美術總監請到曾參與《劍靈》製作的金亨泰,本作在2109年就曾經曝光,這次除了公開最新影像,也確認將在PS5推出,滿滿的韓式美學與香到不行的妹子啊!可惜還沒宣佈何時上市,大家再捏著等等吧。
《心靈殺手》是2010年微軟於Xbox 360獨佔發行的驚悚動作遊戲,玩家為了找回神秘失蹤的妻子,將被捲入一連串超自然恐怖事件中,並逐步解開背後的真相。這次《心靈殺手重製版》更是首次登上PS主機,且將完整收錄本篇與兩部資料片的內容。遊戲預定10月5日推出,當初沒玩到的玩家可不要錯過囉!
知名暢銷動作冒險遊戲《秘境探險》系列,宣佈將推出Remaster強化移植合輯《秘境探險:盜賊傳奇合輯》,遊戲將集合系列第四代《秘境探險4:盜賊末路》及其衍生外傳《秘境探險:失落的遺產》的內容,預定2022年初登上PS5與PC平台。
星戰迷看過來!《星際大戰:舊共和國的武士 重製版》正式發表啦,將以《星際大戰》原始三部曲4000多年前的舊共和國時代為背景,遊戲將會是一款Remake作品,可以好好期待嶄新的遊戲內容,本作將在PS5限時獨佔發行。
漫威也公佈了許多新消息,先前發表的《漫威星際異攻隊》公佈了最新劇情預告影片,得知威脅全宇宙的大型組織「宇宙真理教」崛起,玩家要調查真理教的內幕和他們勢力的來源,遊戲預計10月26日推出。
備受好評的《漫威蜘蛛人》系列也確定將推出全新續作《漫威蜘蛛人2》,影片中可以看到彼得與麥爾斯合力抗敵,最後更出現了近期將推出新電影的經典反派「猛毒」的身影。遊戲預計2023年在PS5獨佔推出,還有得等囉。
同樣由《漫威蜘蛛人》系列團隊打造的新作《漫威金鋼狼》正式發表,這也是該團隊第二款漫威超級英雄改編遊戲,官方更透露將替《漫威金鋼狼》與《漫威蜘蛛人》一同建立一個新的原創宇宙,看來彼此的劇情將會有所連結。目前仍處於初期開發階段,依舊由PS5獨佔推出。
反觀先前的gamescom,這次「PlayStation Showcase 2021」可說是強作滿天飛,各種新作消息更是讓玩家驚喜連連。大家有特別期待哪個遊戲推出嗎?不知道「東京電玩展」會不會又有什麼令人振奮的新情報呢!真的是好期待啊!
© 2021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少年派劇情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劇情講述文學少年查理(羅根·勒曼 飾演)升上高中遇上狂放的高三學姊珊(艾瑪·華森 飾演)與學長派屈克(伊薩·米勒 飾演),才令他感受到友情與愛情洗禮,經歷成長的甜蜜與苦澀。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壁花男孩 #少年自讀日記 #壁花少年 #羅比指定閱讀
近期影片:
神劍闖江湖 The Final【羅比】浪客劍心 The Final/港譯
https://youtu.be/iCxY8cM2uSE
蝴蝶效應 影評 The Butterfly Effect【羅比】連鎖蝶變/港譯
https://youtu.be/ZKV61_yFR38
六人行 當我們又在一起 影評 Friends The Reunion【羅比】老友記重聚/港譯
https://youtu.be/BbM1LjzZXoY
少年派劇情 在 JERIC陳傑瑞 Jeric 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English/한글/อักษรไทย/Pilipino/Tiếng Việt/မြန်မာအက္ခရာ/Bahasa Indonesia/Bahasa Melayu/ subs available. PINYIN (Simplified) and Chinese (China) available.
🔔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http://bit.ly/JericTube
🕺 Follow Jeric:
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jericbook
Facebook | https://facebook.com/jericbook
MORE | https://linktr.ee/jericbook
下載伴唱+支持傑瑞+VIP: https://www.jeric.vip
Support Jeric and get VIP downloads: https://www.jeric.vip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bdPZqQD686Uw9maj0pCl8
全能創作寶藏男聲 JERIC陳傑瑞
那個夏天他譜出一首懸疑色彩的揪心不捨情歌
2019電影《殺人之夏》主題曲-【我攏知 OUTTA MY MIND】
每個人都有深藏內心的秘密
一旦秘密多了變謎團?
在錯愛與錯過之間迴盪
或許我們終將離不開...
《殺人之夏》劇本曾獲得「優良電影劇本獎」肯定,圍繞在淡淡陰鬱氛圍的故事。全劇主場景在台南拍攝,集結實力派老中青三代演員們同飆戲,更特別邀請香港國寶級男星吳耀漢來台拍攝助陣,黃金陣容包括雙金演員太保、周明增,新生代演員則有洪于晴、《星空》小生林暉閔、及童星出身的「大小姐」吳兆絃,劇情描述新秀洪于晴飾演女主角海婷,她無意捲入村莊發生的命案,過程中遇到了林暉閔飾演從小被人蛇集團綁架的少年,讓原本平靜無波的夏日小村,頓生無數波瀾。
回歸歌壇JERIC陳傑瑞再度客串電影演出並演唱,電影主題曲他更是一手包辦作詞作曲+編曲與製作,這首歌曲的靈感來自2018年6月,他正在客串演出《殺人之夏》這部電影,等戲之餘他與吳耀漢大哥站在碼頭聊天,接近傍晚時分,金黃的太陽還披著微微刺眼的光芒,一邊聽著前輩訴說他曾去過我的家鄉「新加坡」演戲拍片的歲月故事,一邊看著眼前緩緩收斂起的光芒,日落悄悄地潤紅了碼頭,彷彿人生轉眼間就走到了結語。
JERIC陳傑瑞音樂詮釋,從冷靜到澎湃的鋼琴演奏撩動回憶,恰如其分的絃樂搭襯遺憾的情緒,R&B風格的鼓聲強調著深藏內心的秘密,再到偶然神來一筆,歌詞最後的結尾用台語來表達,卻意外的悅耳動人,音樂和電影環環相扣,他說好的音樂能為戲劇延續情感,更豐富了我們的人生。
獻給所有心房裡的那個「秘密」,以及為愛瘋狂的人
生命裡總會有停止不了的思念、忘卻不了的回憶
「該不該,一輩子?」是放手還是堅持,唯獨你自己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