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日,臺北東區的永福樓餐廳變成了NET服飾。(張哲生 攝)
下面是2020年4月底出版的《今周刊》第1219期裡頭的相關報導:
NET不懼疫情在「永福樓」舊址開新館
東區老房仲揭金店面搶租秘辛
撰文:張玉鉉、梁任瑋
歷經半年籌備,位於台北忠孝東路4段的永福樓舊址,變身為服飾品牌NET(主富服裝)忠孝旗艦店,成為台北最大NET門市。在疫情當頭的5月1日,依然無所畏懼,如期開幕!
去年11月,NET證實與房東簽約12年,以每月320萬元租下永福樓,轟動業界。近年來,這家無懼國際快時尚品牌挑戰,反而加速展店、朝大型化店鋪轉進的本土服飾品牌,卻愈戰愈勇,再度插旗東區。
儘管如此大張旗鼓,NET卻是神祕而低調,不僅創辦人從不受訪,連在NET工作近30年的董事長特助受訪時,名字也不曝光。
「選擇永福樓,是因其為東區商圈具代表性地標之一,且樓層坪數夠大、交通便利、方便集客。」特助陳先生透露,房東慎選房客,NET提出建議租金與經營規畫後,房東才點頭。
隨著商圈人潮往信義計畫區移動,東區的指標型店面陸續關門、遷移時有耳聞,也讓東區沒落之說不脛而走;然而一次簽下12年長約,意味著NET對昔日一級戰區東區仍信心滿滿。陳特助提到NET展店方針為在地、長期經營,簽約以長約為主,只要選定就會戮力經營,因此多年來與各門市房東維持良好互動。
一位認識NET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文貞27年的東區房仲人士印象很深,1993年,黃文貞相中忠孝東路4段明曜百貨對面、現為屈臣氏的店面,當時NET才剛成立,沒名氣,房東最後選擇租給如今的藥妝店。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也許就放棄了,黃文貞卻鍥而不捨,透過管道找上唯王食品的老闆,頂下原本經營食品雜貨的唯王店面,開設NET忠孝1店,讓外界見識到他插旗東區的決心。
「他做生意很阿莎力,決策很快。」這位房仲指出,早年黃文貞還親自找據點時,有一次晚上11點向黃介紹一間不錯的店面,「他一聽很感興趣,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就開車去看。」甚至澎湖、花蓮等偏鄉也親自去勘查市場,絲毫沒有身價數10億元大老闆架子。
去年黃文貞搶下永福樓舊址,其實有段不為人知的幕後。自從永福樓退租後,林姓屋主原本開價每月六百萬元找新租客,由於地點不錯,當時的確吸引不少國際連鎖品牌,包括日本與台灣藥妝店叩門洽詢,但房東對租金的堅持,讓不少品牌商評估後決定縮手,而店面就這樣空置半年之久。
正當無人聞問之際,黃文貞透過熟識永福樓屋主的一位林姓仲介聯繫遠在日本的房東,表達承租意願,並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更驚人的是,黃文貞一口氣向房東砍到4百萬元,最後用「前低後高」方式,前期每月320萬元、後期每月4百多萬元的租金條件拍板。「大家聽到NET以這麼便宜的價錢租到永福樓,整個東區房東都驚呆了!」知情人士透露,「你不得不佩服黃文貞,很懂得抓住房東不耐久無租客的心情,他也許不會第一個出手,但一出手絕對不會讓標的跑掉。」
熟悉黃文貞的這位房仲分析,20多年過去,東區商圈零售品牌潮起潮落,但NET可說是碩果僅存,是從未離開過東區的店家之一,如今更集中火力投資永福樓舊址,力拚對街即將開幕的H&M與UNIQLO,精神頗令人佩服。
NET門市遍布一、二、三線城市。都市外,也注重經營中南部鄉間,像全台最大門市即落腳屏東,將近八百坪。「長期以來,NET展店布點的原則就是不斷追求進步、調整體質。」陳特助堅定地說。
NET於1991年創立,歷經香港服飾品牌街頭林立、歐美與日本快時尚品牌大舉進入,29年來屹立不搖。即使11年前試圖進入中國市場,以失敗收場,仍從中學習經驗,更堅定台灣是NET的重要根據地。
至5月1日,NET全台總店數共148家,年營業額近80億元、員工約3千人,遠超越其他本土服飾品牌。
黃文貞出身雲林東勢鄉農家,今年70多歲,高中畢業、退伍後,曾至報關公司工作半年;接著進入貿易公司服務長達7年,主要負責出口美國的成衣部門。「後來董事長離職創業,在現今東區NET大安一店處開設小超市。」創業以來因資金與經驗不足,有半年時間經營得不順,直到「偶然在冰店看見2位女士,提著兩大袋『津秋外銷成衣』的戰利品,開始注意到此產業。」
當年獲爭鮮創辦人支持 一腳跨進成衣界
黃文貞開始進行服飾產業市調,巧遇舊識陳津秋(津秋成衣、爭鮮創辦人)並獲他的支持,自此跨進成衣服飾業。「陳津秋不僅讓黃董事長自由挑選款式販售,並採先售出後結算方式,無須切貨買斷。」陳特助回憶。這對當時財力不足的黃文貞是一大助力,不用積壓太多資金在進貨上,周轉上也大為寬裕,也因此讓原本的小超市,在1979年順利轉型外銷成衣的主婦商場。
然而,隨工資、原物料與土地成本逐漸上漲,台灣外銷成衣廠漸漸外移,黃文貞面臨第二次轉型,決定朝自有品牌發展。當時黃文貞一夫當關,「董事長交叉比對國際品牌成功經驗,擬定NET發展方向:全客層定位、商品款式豐富、價格實惠。」陳特助提到。
對黃文貞來說,企業經營必須與時俱進、滿足消費者需求,這點也充分體現在NET品項選擇與展點策略上。先看品項,從休閒服飾、都會風格的男女裝,陸續拓展兒童、鞋包配件、家居等,滿足一站式購足消費者。
「NET的商品策略,是製作讓顧客每天都想穿的衣服。」陳特助直言,商品與價格是競爭的不二法門,因此款式多外,始終堅持平均單價落在3到4百元間,用CP值緊拴家庭、小資上班族等的心。
直到現在,NET每季有高達2千種款式,黃文貞皆參與其中,競爭對手推出的服飾樣式、風格市場接受度如何,均走在第一線觀察,保持對市場的靈敏度與學習心態。
NET布點上,搭配一站式服務得到加乘效果,因偏鄉購物選擇不多,一家人到NET能滿足各式購衣需求;偏鄉門市穩定的業績,反倒成為NET在都會區迎戰快時尚品牌的堅實後盾。「展點上以方便集客為優先,傾向在交通便利地點開店。」陳特助強調。
近年NET則以關小店、開大店的策略積極布局,於2015年在新北淡水開出首家旗艦店,樹立大型店鋪模式。「為完整陳列豐富款式,5年前陸續在各縣市開設4百坪以上新型態店鋪。」陳特助解釋。
實體戰打30年轉進電商 用人策略「從不挖角」
去年8月,NET從實體門市進展至電商品牌。「隨科技進步,電子商務成為必爭之地,因此決定成立電商品牌NU V(NEW VALUE簡稱)。花1年籌備,定位全客層。」陳特助分享。
疫情加速虛實通路整合,「NET累積近三十年成衣生產經驗與設計資源,使NUV能較靈活快速生產自有商品。目前月營收穩定成長中,且四月業績較上個月成長5至6成;主要購買年齡落在21至45歲。」陳特助透露,因疫情激發團結、對台土地認同,將推出一系列台灣美景與人文特色T恤。
至於展店所需人才與倉庫,陳特助表示,NET從不對外挖角,選擇基層培育,凝聚向心力。去年7月啟用的雲林物流中心約七千坪,整合NET與NU V倉儲需求。
NET另一個深植人心的形象是公益。「黃董事長小時候常穿哥哥留下的衣服,有年除夕夜,因沒有過年新衣而哭鬧,黃董事長母親深夜還到街上已打烊的衣服店敲門,買了一條卡其長褲。」陳特助透露。
有這樣深刻的兒時記憶,黃文貞自2012年起,每年捐助全台家扶中心愛心提貨券,舉辦門市封館贈衣活動,讓弱勢家庭能穿新衣過年,至今已累計約百場、投入逾億元。
「當時接到NET打電話來說要提供50萬元提貨券,彷彿天上掉下來禮物,今年甚至提高至70萬元。」雲林家扶中心主任廖志文語帶感激。
然而,台北市大安區仁愛里里長鄭秀郎觀察:「現在東區人潮減少超過一半,至少要幾個月才能恢復。」疫情下逆勢開店,考驗品牌生存力,對此陳特助樂觀表示:「NET看好台灣內需市場,會延續既定開店策略,盡力做到最好。」充分反映黃文貞面對市場挑戰所秉持「謙虛以對、身體力行、量力而為」的原則。
NET(主富服飾)
成立:1991年
負責人:黃文貞
資本額:5.6億元
主要業務:服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席不反對討論漢翔民營化,但就今日在場所有部會備詢回覆,本席認為政府對機密保護沒有確切承諾、也沒有實質審查中資或其透過第三地介入承購漢翔股權的能力、以及民營部門與中國之間的業務往來是否影響軍用部門的問題。因此須待所有配套規畫出來才能來討論民營化一事。 ▶我國長期缺乏思考整體國防工(產)業、國防策...
尚承科技資本額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航60周年
1959年12月16日《聯合報》第二版,刊登了一篇宣告中華航空公司開業的新聞報導,其內容如下:
中華航空公司 今日開始營業
【本報訊】中華航空公司經數月籌備,定於今日開業,該公司目前專門承攬國內外的包機業務。
該公司共擁有飛機五架,包括兩架 PBY 水陸兩用機,兩架 C46b及一架 DC-3,其中兩架水陸兩用機已辦妥適航登記,其餘尚在辦埋受檢及其他手續。據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後將在設備方面力求充實。
該公司人員都是曾在空軍服務多年的退役軍官,對於飛行與機械具有豐富的技能和經驗,總經理為楊道古。
==========
延伸閱讀:1969年12月29日,中華航空公司在該公司位於臺北市松山機場的修護廠舉行成立十週年暨新機購入酒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s/a.13488…/10156856580179531
《中華航空公司 編年簡史》
1959年9月7日,由26位空軍退役人員共同發起設立,資本額為新臺幣40萬元。租用兩架 PBY 小型水陸兩用飛機,經營不定期包機業務。
1961年,代行寮國戰地運補工作。
1962年,承包越南政府及駐越美軍的特種運輸任務。開闢第一條臺北至花蓮國內航線。
1966年,開闢第一條臺北至西貢(今胡志明市)的國際航線,正式步上國際航空舞台。
1970年,發展飛越太平洋航線,擴展美國市場。
1991年,成立華信航空公司。財政部證管會核准華航股票公開發行。
1993年,首航法蘭克福。成立德國分公司。股票於臺灣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場掛牌上市。
1994年,發動機修護新廠啟用。與香港太古集團合資成立華膳空廚公司。
1995年,與美國普惠公司及新加坡航空工程公司合資在臺成立華普飛機引擎科技公司。推出新企業識別標誌「紅梅揚姿」。
1998年,設立檳城分公司、河內營業處。
1999年,開闢澳洲雪梨、德里、可倫坡貨運航線。
2000年,飛航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臺北-關島、臺北-馬尼拉、高雄-馬尼拉。
2001年,引進空中巴士 A340-300 客機機隊。
2002年,開闢德里客運航線、曼徹斯特貨運航線。向法國空中巴士公司訂購 18 架空中巴士 A330 客機,及向美國波音公司訂購 10 架波音747-400 客、貨機。
2003年,首航兩岸春節臺商包機。開闢漢城包機、澳洲布里斯本、越南河內、直飛夏威夷客運航線。開闢越南胡志明、印度德里貨運航線。創設頂級「晶鑽卡」,成立「客服中心」。榮獲總統親頒「卓越服務獎」。
2005年,首度直航北京包機、廣州及上海兩岸春節包機。開闢維也納客運航線及名古屋、維也納貨運航線。
2008年,首飛兩岸人道救援包機,直飛成都免費運送賑災物資。飛航兩岸節日包機及上海、北京、廈門、廣州週末包機、兩岸貨運直航包機。
2009年,正式成為 IATA e-Freight 航空公司。
2010年華航園區企業總部正式啟用並榮獲國家建築金質獎及全國首獎。
2011年,正式加入天合聯盟(SkyTeam),成為臺灣第一個加入國際航空聯盟的業者。
2012年,全球首架跨太平洋氣候觀測機正式啟航。成為全球首家標示餐點碳足跡及熱量的航空公司。
2014年,新世代 777 新機客艙設計獲頒 103 年金點設計獎之「年度最佳設計獎」,蟬聯美國 Global Traveler「北亞最佳航空公司」大獎。
2016年,首架 A350 正式交機,成為臺灣第一家擁有此機種的國籍航空。
2017年,榮獲全球航空貨運卓越服務獎。榮獲 Cheers 雜誌 2017 年「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TOP 20」殊榮。連續 19 年獲頒「讀者文摘」信譽品牌金獎。
2018年,華航園區榮獲內政部鑽石級綠建築標章,年省2萬3千度用電。獲 OBH 雜誌國際客艙服務評鑑(Onboard Hospitality Award)「豪華經濟艙最佳盥洗包」。榮獲第四屆公司治理評鑑前5%。
2019年,將引進14架空中巴士A321neo租機及6架777F貨機,並自2021年起派飛。
華航FB專頁:China Airlines 中華航空
尚承科技資本額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農委會瞎買衛星?國土安全險送中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在今年5月擬採購光譜衛星影像圖資,即時監測農作物生長,招標後竟使用中國衛星珠海一號,引發國土、資安風險疑慮。立法院國民黨團今(8)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批蔡政府口口聲聲將「國安問題」掛在嘴上,其實最大的「國安問題」就在蔡政府內部的失政、失能,國民黨團奉勸蔡政府徹底檢討內部「國安問題」,不要一昧操作統獨騙選票。
總召曾銘宗表示,根據108年6月3日農委會的決標公告,農委會農試所購買「農作分布判釋用高光譜衛星影像」,採公開決標,得標廠商為鉑星科技公司,得標金額990萬元,原產地竟是中國大陸。曾銘宗質疑找中國大陸衛星公司拍我國國土,到底有沒有國安問題?得標的鉑星科技公司成立於105年1月28日,只有10萬元的資本額,有能力承接將近千萬元的業務嗎?又是如何將此案業務,轉給中國大陸公司承接?國民黨團高度懷疑,鉑星是我國的公司?還是中國大陸的公司?
曾銘宗指出,依照農委會開出的規格,目前只有「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此資格承包,換句話說,一旦得標即由「珠海一號」衛星拍攝我國國土。曾銘宗批評,蔡政府一直強調的「國安問題」,還陸續修訂「國安五法」,更做為2020總統大選主軸,結果農委會竟然找中國大陸的衛星公司拍攝我國國土,蔡政府顯然失政、失能,國民黨團呼籲蔡政府為了國家未來的穩定發展,應立即徹底檢討政府單位內部國安問題,別再操作「統獨議題」騙選票。
首席副書記長陳宜民質疑,該案決標單價每平方公里才55元,遠低於類似規格的歐美各國圖資,農試所在決標前,就已可預知廠商可能使用中國圖資,另外,農試所去年就曾以每平方公里53元價格,向鑫才公司購買德國圖資,而鑫才公司地址與本案的鉑星公司,「剛好」是同一地址,其中疑點重重。陳宜民指出,農委會不可能不知道低於市價的購買的圖資來自中國大陸公司,又為何捨去年向德國購買,今年轉向跟大陸購買,用意為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神隱至今,連農試所所長林學詩也不出面,只讓副主委陳駿季對外說明;恰巧陳駿季又是前任農試所所長,這之間到底有甚麼關係?
陳宜民也批評,為何農委會不優先使用國內太空科技取得衛星影像資訊?中央大學自己都有衛星設備,為什麼還要採購大陸衛星使用?蘇貞昌上任後簽的第一份公文,就是核定為期10年的第三期「太空科技發展計畫」,預計投入新台幣251億元,但不到一年,農委會竟然找中國衛星做台灣的計畫,完全是打臉蘇貞昌,科技政委吳政忠都不用負責嗎?
陳宜民指出,國安單位曾在2015年1月召集各部會,彙整出「具敏感性或國安(含資安)疑慮之業務範疇」,由農委會主管的業務類別,僅列入「農業金融監理相關系統」一項,顯然,衛星圖資這項可能攸關國安的業務,成了農委會管制清單的「漏網之魚」。根據《政府採購法》第17條增訂第4項:「機關辦理涉及國家安全之採購,有對我國或外國廠商資格訂定限制條件之必要者,其限制條件及審查相關作業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商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之。」目前主管機關公共工程委員會根本尚未訂出,形同空窗期,陳宜民要求各單位,重新審視進行中與未來可能標案,是否有涉及國安疑慮,避免情資外洩疑慮再次發生!
藍委童惠珍表示,農委會繼「1450」養網軍後再度出包,不但把台灣賣給中國大陸公司,還捧著大筆鈔票給對方。蔡政府舉著「國安大旗」逐步箝制台灣人民言論、新聞自由、限制兩岸人民交流,但農委會卻花近千萬元資助中國大陸公司,難不成是「中共代理人」嗎?她抨擊蔡英文今年初要求各級政府,禁用中國資安產品,如今農委會購買中國衛星圖象竟說沒有國安疑慮?蔡政府把國安疑慮放在人民身上,卻輕忽政府單位,才是真正的「國安問題」!
尚承科技資本額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席不反對討論漢翔民營化,但就今日在場所有部會備詢回覆,本席認為政府對機密保護沒有確切承諾、也沒有實質審查中資或其透過第三地介入承購漢翔股權的能力、以及民營部門與中國之間的業務往來是否影響軍用部門的問題。因此須待所有配套規畫出來才能來討論民營化一事。
▶我國長期缺乏思考整體國防工(產)業、國防策略長期發展性問題,不像以色列可以衍生除國防以外其他附帶龐大的經濟效應。近年來漢翔公司逐漸發展出國際競爭力,譬如自主開發IDF外掛萬劍系統,爭取F16特定器材、及後續維修,上述都具全球市場發展可能性。目前我國整個國防工業化的整體策略尚未完善,策略上卻急於切割弱化我國國防工業,將有違國防工業自主性發展基本原則。
▶就連承接國防的大型航太科技公司,例如波音、GE,內部都將軍用部門作平行分割。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規定,軍火商或是承接軍用技術的公司,切割出來的部門是不可以在中國設分公司,漢翔民營化的過程有做切割嗎?本席至今卻沒有看到完善配套措施,政府卻已在辦法人說明會、釋股。國防部長嚴重失職,他有責代表國安角度暫緩此事,卻仍在國防部與經濟部兩者訴求有落差的情況下同意背書。將國安視為何物?國人如何安心?
▶再者,漢翔公司號稱資本額只有90幾億,本席質疑幾年來漢翔接受國家資源,包含現我國與美國國防工業合作的法定回饋金,用於航太科技領域累積約40億美金,這些錢幾乎都給漢翔公司。然而,倉促民營化後難保國家長期挹注的資源不會落入中國,我國甫成型的自主國防工業也將毀於一旦。
▶漢翔不是一般公營事業,民營化一事沒有急迫性應暫緩,經濟部急著在休會期間在沒有具體可落實的管制防範機制情況下,自行宣布對外釋股,背離立法院監督,居心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