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肺炎開放資料及深度學習技術,建立新冠肺炎預後預測模型】:武漢研究團隊利用開放資料,透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及交叉驗證,建立了預測新冠肺炎及罹病嚴重度的模型。
開放資料包含1521位肺炎(包含非新冠肺炎、疑似及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胸部電腦斷層影像及130種臨床檢驗數值(包含血液/尿液的生化及細胞學檢查等),以及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疾病嚴重度。
其中1170位病患資料為深度學習的訓練集(training dataset),351位病患資料為驗證集(validation dataset)。利用訓練集訓練出的預測模型可成功辨識驗證集中的非新冠肺炎、新冠肺炎輕症及重症患者,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44、0.860及0.884。
此結果顯示...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448/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2020-11-18
Open resource of clinical data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for the prediction of COVID-19 outcomes via deep learning
■ Author:Wanshan Ning, Shijun Lei, Jingjing Yang, et al.
■ Link: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0-00633-5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0/12/31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尿液細胞學檢查結果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續幾天的零確診,值得開心,但還是不能太鬆懈啊!來看看國外的案例:
#新冠病毒幾乎可以引起任何症狀並侵襲身體的任何部位,尤其是血管系統,是會引起很多炎症反應。
#當新冠病毒與川崎氏症共舞!
美國最近報告這樣的病例,我來分享一下。妹妹為6個月大,足月兒,先前健康狀況是正常的。妹妹最初因發燒一天,出現煩躁不安和拒絕進食,因此爸爸媽媽先帶到兒科緊急照護所求診。
當時妹妹的溫度為38.8°C,#她沒有咳嗽鼻塞或流鼻水。
一開始評估,包括流感快篩和尿液分析檢查均為陰性。兒科醫師初步診斷她是病毒感染。在這段疾病期間她沒有群聚史、接觸史及旅遊史。
但妹妹發燒依然持續,於是被安排住院。
住院後,妹妹在發燒的第5天,出現邊緣性結膜炎(圖1),舌頭乳頭突出,多形性斑丘疹皮疹(圖2),四肢腫脹(圖3)-符合標準川崎氏症的診斷。
於是她接受了靜脈免疫球蛋白(IVIG)(2g/kg)和高劑量Aspirin的治療。心臟超音波檢查正常,無任何異常冠狀動脈擴張或動脈瘤的證據,無心包積液,並具有正常的瓣膜和心室功能。
可怕的是,妹妹出院前一天晚上,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這是首次描述川崎氏症併發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
「那甚麼是川崎氏症?」
#兩種兒童後天性心臟病會致命的,一個是急性心肌炎另一個就是川崎氏症!
川崎氏症是兒童期的急性血管炎,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川崎氏症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清楚。於1974年川崎富作醫師首先發表。
川崎氏症的臨床表現特點為:長時間發燒,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擴散性的黏膜發炎,多形性皮膚紅疹,四肢末端充血浮腫與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
近年來亦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我們將之稱為非典型或不完全性川崎氏症,其大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
病因至今仍未明。
全世界有許多學者專家致力於各種病因的研究,但未有明確答案。
美國Frank Esper發現人類冠狀病毒(HCoV-NH)與川崎氏症有著極大的關連性。
但也可能是透過刺激B細胞和T細胞而產生自體免疫反應。
#川崎氏症在男孩中更常見,80%的病例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發生。8歲以上很少發生,它可以影響所有種族的兒童,在亞洲後裔中發病率更高。
因為川崎氏症在日本有全世界最高的發生率,且亞洲的發生率是歐美地區的十多倍。這也說明了遺傳基因在川崎氏症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未治療的川崎病氏患者中約有20%至25%發生冠狀動脈的動脈瘤和冠狀動脈擴張。
隨後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
一般治療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有效的。
PS.Rare inflammatory syndrome seen in child with Covid-19
目前至少有六個國家出現了近100例這種不尋常的疾病,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的醫生正在對此病進行調查。
有醫師認為這些病例不是川崎氏症。而是具有共同原因的相似疾病。
這種綜合症是“感染後炎症反應”,感染後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這表明在某些兒童中,該疾病分為兩個階段-初始感染和隨後發生的繼發免疫反應。
越來越相信,新冠病毒幾乎可以引起任何症狀並侵襲身體的任何部位,尤其是血管系統,是會引起很多炎症反應。
圖文授權: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未來親子
--
☺教養路上不孤單!快將<未來Family>加入"搶先看" ➡ 讓我們和您一起在教養路上並肩作戰!
尿液細胞學檢查結果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冠病毒的小故事
當新冠病毒與川崎氏症共舞!
美國最近報告這樣的病例,我來分享一下。
妹妹為6個月大,足月兒,先前健康狀況是正常的。
妹妹最初因發燒一天,出現煩躁不安和拒絕進食,因此爸爸媽媽先帶到兒科緊急照護所求診。
當時妹妹的溫度為38.8°C,她沒有咳嗽,鼻塞或流鼻水。
一開始評估,包括流感快篩和尿液分析檢查均為陰性。兒科醫師初步診斷她是病毒感染。
妹妹在這段疾病期間她沒有群聚史、接觸史及旅遊史。
但妹妹發燒依然持續,於是被安排住院。
住院後,妹妹在發燒的第5天,出現邊緣性結膜炎(圖1),舌頭乳頭突出,多形性斑丘疹皮疹(圖2),四肢腫脹(圖3)-符合標準川崎氏症的診斷。
於是她接受了靜脈免疫球蛋白(IVIG)(2g/kg)和高劑量Aspirin的治療。心臟超音波檢查正常,無任何異常冠狀動脈擴張或動脈瘤的證據,無心包積液,並具有正常的瓣膜和心室功能。
可怕的是,妹妹出院前一天晚上,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這是首次描述川崎氏症併發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
「那甚麼是川崎氏症?」
先說兩個兒童後天性心臟病會致命的,一個是急性心肌炎另一個就是川崎氏症!
川崎氏症是兒童期的急性血管炎,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川崎氏症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清楚。於1974年川崎富作醫師首先發表。
川崎氏症的臨床表現特點為:長時間發燒,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擴散性的黏膜發炎,多形性皮膚紅疹,四肢末端充血浮腫與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
近年來亦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我們將之稱為非典型或不完全性川崎氏症,其大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
病因至今仍未明。
全世界有許多學者專家致力於各種病因的研究,但未有明確答案。
美國Frank Esper發現人類冠狀病毒(HCoV-NH)與川崎氏症有著極大的關連性。
但也可能是透過刺激B細胞和T細胞而產生自體免疫反應。
川崎氏症在男孩中更常見,百分之八十的病例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發生。8歲以上很少發生,它可以影響所有種族的兒童,在亞洲後裔中發病率更高。
因為川崎氏症在日本有全世界最高的發生率,且亞洲的發生率是歐美地區的十多倍。這也說明了遺傳基因在川崎氏症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未治療的川崎病氏患者中約有20%至25%發生冠狀動脈的動脈瘤和冠狀動脈擴張。
隨後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
一般治療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有效的。
寫在後面......
Rare inflammatory syndrome seen in child with Covid-19
目前至少有六個國家出現了近100例這種不尋常的疾病,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的醫生正在對此病進行調查。
有醫師認為這些病例不是川崎氏症。而是具有共同原因的相似疾病。
這種綜合症是“感染後炎症反應”,感染後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這表明在某些兒童中,該疾病分為兩個階段-初始感染和隨後發生的繼發免疫反應。
越來越相信,新冠病毒幾乎可以引起任何症狀並侵襲身體的任何部位,尤其是血管系統,是會引起很多炎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