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生活熱話 6大標準決定衣物的去留】這6大類衣物必須狠心淘汰!
—————————————————
想睇更多OL專屬最新美容時尚資訊,即Follow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topbeautyhk/

即subscribe我們的Youtube, 看更多影片:
https://bit.ly/2BENimL
—————————————————
立即在網頁版的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美容、潮流與產品資訊的新聞稿,歡迎Inbox或電郵至info@topbeautyhk.com!廣告合作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3月31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kSsxdwq9-Q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
居住環境擠迫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香港公屋居民能享用獨立廁廚,與一個叫鄔勵德(Michael Wright)的英國人有密切關係。
鄔勵德1912年生於香港,外祖父與父親都在工務局工作。他於英國考獲測量師及建築師資格,1938年回港加入工務局工作,1963年升任工務司。
鄔勵德二戰時曾參與保衛香港,淪陷後被俘、集中營裡與40多人同住在一個房間,沒有私隱可言。這一經歷,令他重新思考華人居住環境擠迫的問題。
重光後,鄔勵德重返港府工作,並在五十年代開始提倡公屋單位應有獨立廚房及廁所,外界稱之為「鄔勵德原則(Wright Principle)」;房協率先採納,其他公共屋邨隨後亦效法,漸成主流。
現時位於大坑的「勵德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以感謝其貢獻。而鄔勵德亦被遵稱為「公屋之父」。
鄔勵德去世前一年曾接受香港媒體人訪問,再談及「鄔勵德原則」,其中認為「人的尊嚴,就是可以在私人的地方進行沐浴,而非在公眾地方(Because I think that human dignity is that, we should be able to carry on with private ablution in private, not in public)」。
#舊時香港 #舊時香港討論區
居住環境擠迫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靠香港人防疫做得好咋~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298945
本港確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個案達100宗,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早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表示,香港新增個案的速度較慢,是因為香港人主動積極,逆境自強,在香港未出現確診個案時已經有很多人戴口罩,出現確診個案後更是有多達九成半以上在公眾地方的人都佩戴,值得稱讚。
何栢良續稱,由於香港居住環境擠迫,如果港人沒有以上述方式應對疫情,相信香港的確診個案會在不足一周內,有如南韓和意大利般「火箭式」上升,疫情規模超越沙士。他又提到,政府有部分防疫措施是好的,例如健康申報、訊息發放、檢疫令等,但予人感覺做得「又慢又漏」。
特首林鄭月娥本月1日在網上發表抗疫一個月的回顧報告,並提到香港確診數字比南韓、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和伊朗低,是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認為政府抗疫工作符合「迅速應變」、「嚴陣以待」和「公開透明」三大原則。
#852郵報 #口罩 #何栢良 #武漢肺炎
居住環境擠迫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3月31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kSsxdwq9-Q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直逼700大關,確診個案天天增加數十宗,醫療系統負荷顯著增加,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使用率升見新高,數十名確診者等候入院隔離,有確診者居於劏房,等了一天半仍未能入院,情况不能接受。確診者不能即時送院是危險信號,其他爆疫地區經驗顯示,無法及時收治確診者,可能是社區大爆發先兆,當局必須加快處理瓶頸。將確診者集中收治,一定比安排輕症家居隔離為佳,當局應參考方艙醫院模式,利用會展、亞博館、紅館等設施,盡快改建為臨時醫院,將輕症者集中起來,以減低社區傳播風險。
蘋果頭條
武漢肺炎疫情瀕臨失控,部份公立醫院隔離病床已爆滿。根據昨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仍有41名確診患者未能即時入院治理,其中12人等候超過24小時。有劏房住戶確診後等了近兩日才獲送院,被迫繼續與母親及鄰居在擠迫環境下共處;銅鑼灣柏寧酒店亦有兩名住客確診,等了一天仍未送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指出,將高度傳染性的武漢肺炎病人留在社區,「同留低個計時炸彈冇乜分別」;基層團體則形容官僚行事「累街坊」。
等候了近兩天的21歲病人黃先生,與母親同住深水埗基隆街101號一間「一劏五」劏房單位,家中還有一隻狗。他在尖沙嘴一間酒吧工作,上周三病發,上周六晚上收到衞生署來電通知他病毒測試呈陽性,其後一直無人告知他何時將他送院。黃先生多次主動打電話向各部門查詢都無結果,到衞生防護中心網頁查核,卻顯示他已入住廣華醫院,令他感困惑及絕望。
東方正論
疫潮跨越國界,病毒沒有眼睛,一視同仁,甚麼膚色及階層都有機會中招,本應無分貴賤,然而基層往往是首當其衝的一群,居住環境惡劣,手停口停,難以停工避疫,甚至因為口罩及防疫用品價格炒貴了,沒有能力負擔,好像赤手空拳上戰場,成為犧牲品。就算確診染疫,原來也比其他人更遲接受治療。
一名住在深水埗一間劏房的二十一歲青年,本身在高危地方酒吧工作,上星期六被通知確診,但當局要到本周一才安排他送院,足足遲了兩日。其同住的母親,以及「一開五」單位內其他四個家庭,隨時被傳染,「無病焗到有病」,這兩日所受的恐慌,可想而知。鄰居不敢步出家門,青年亦不能召的士或坐公交前往醫院,免得社區蔓延,坐困愁房進退兩難。更教人氣憤的是衞生署熱線一直未能接通,事主上網查詢,資料顯示自己被送入廣華醫院,但實情他一直在家中,故此懷疑衞生署擺烏龍,未有人將他送院。
星島社論
歐美疫情爆發後,至今共逾七萬港人湧返香港,成為傳染病毒的「計時炸彈」,以潛伏期十四天計算,未來兩周是極度高危期,如不能有效控制散播,情況將急劇惡化,後果堪虞。昨天有違反家居隔離令的市民被判監禁,這裁決顯示,在嚴峻的疫情下,對於違規危害他人的行為,必將嚴懲。法庭發出這訊息既及時,也很有需要,政府同樣要加大檢控力度,對不遵檢疫令與限聚令的市民,絕不能放軟,因為多條病毒傳播鏈已在社區出現,如果不能嚴厲圍堵,更大規模社區爆發的風險將極高。
政府於本月十九日凌晨發出全球強制檢疫令,在此前幾天,每日有逾萬人由歐美等地返港,檢疫令實施後,仍有大批市民從海外回流,當中包括大批留學生。由於歐美疫情迅速擴散,返港者在當地受感染的機會不低,他們部分須遵守檢疫令留在家中,但不少人在限期前已回港,可以自由出外活動。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傳染性高,確診理應即時送院隔離治療,但本港有患者要苦等3天才可入院,凸顯隔離病床已嚴重不足,亦大增社區播毒風險。港府當前急務既要堵截病毒在社區散播,嚴打違反檢疫令的劣民,另一方面亦要設法增加隔離病床,避免公共醫療系統因不勝負荷而崩潰,在疫情危急關頭,全民須合力緊急迎戰!
有青年上周六確診,直至昨午才獲安排入院。由於確診青年住劏房,不但憂慮傳染同住的母親,更可能因廚廁與4戶人共用,惟恐全部人染疫。截至昨午仍有39人確診後,因負壓床位短缺而被迫在家隔離。
患者確診後遲遲無法入院獲得適當治療,因感染人士急增,自港府本月19日開始對外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14天後,確診個案在短短12天內累計急增490宗,比之前56天累積個案大增近1.6倍,當中72%屬輸入個案,反映疫情倒灌嚴峻。
居住環境擠迫 在 香港劏房、納米樓樣樣有人均居住面積好出醜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大多位於唐樓的劏房 居住環境 惡劣,樓梯經常佈滿雜物。其中一個單位,可以劏 ... 即使有能力勉強置業的人士,同樣面對 居住 擠逼問題。一個新「納米樓」 ... ... <看更多>
居住環境擠迫 在 這陣子發現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而如果被吊銷的人是屬於交通產業工作的,又或者居住非台北地區, ... 台灣環境的進步速度是有點太慢了修法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討論,還都不一定是人們 ... ... <看更多>
居住環境擠迫 在 就立即加入Facebook 吧。 的推薦與評價
【迫出壓力來】 究竟住得迫有咩問題? 外國有多項研究均指出,居住環境擠迫容易造成壓力、精神緊張、孤獨感、家庭衝突,而小朋友亦會因集中力減低而影響學習表現。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