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太太]
推薦/復得適物理治療所
https://www.facebook.com/furtheranceclinic/
#居家物理治療 #早療 #長照 #居家復能 #小兒復健 #小兒物理治療
我寫這篇,會被維憶老師念,但是我還是很想推薦。
那天網友來找我,我知道她住沙鹿,我跟先生都推薦這一間物理治療所!
緣分要從六年多前開始,那時毛毛六個月翻身翻不過來,中榮的嘉琪醫師幫我們轉診到復健科,物理治療的維憶老師二話不說,就把毛毛接了下來,她說這些年她碰過不少我們這罕病的孩子,小孩早療要趁早。她對我們家長要求是高的,回家絕對要練習,就算小孩哭也沒關係,那時每周兩次去榮總復健,毛毛每次幾乎必哭,哭到我都有點不忍心,但老師會觀察,毛毛是否哭到臉黑,哭到鼻孔溢奶,所以我都很放心地跟她上課。
她講話直接,最討厭家長自己先放棄小孩,我們這一批早產兒家長在她的鞭策下,很多人小孩都進步好快,都畢業了,只剩毛毛。
她說毛毛就算要走,也要走的漂亮,甚至還借我們適合的小小硬皮鞋,讓我們度過剛開始會走的階段。
因為老師的時間調整,無法再接毛毛,改由她學弟堯欽老師協助。
堯欽老師除了帥之外(這樣會吸引媽媽們嗎?XDDDD) ,跟徐老師一樣很有愛!!!!
他是真的很希望手上的小孩都好起來的那種,會設計不同的課程給毛毛練習,毛毛也在他的幫忙之下,越來越進步,直到堯欽老師去念書,離開榮總,我們也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再去榮總做早療。
之後堯欽老師出來做長照居家復能,我們知道後,一樣等著他一年多,今年好不容易等到老師的時間,堯欽老師變的更厲害了!!!
長照居家復能是利用家裡的設備,治療師可以教我們在家裡一些活動,老師說居家復能要有更多招式,才能吸引小朋友,否則小孩一下會更厭倦,我們也在堯欽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一些每天都可以做的動作,可以在家裡跟毛毛一起玩。
現在堯欽老師與餅乾老師(非常優秀的小兒水中運動物理治療師)開了這間物理治療所,我覺得我們中部的小孩非常幸運,因為兩位老師是不被環境打敗,都是很有熱情的人,辦過很多家長活動,甚至最近成立台中勇敢小超人棒球隊,裡面有罕病跟腦麻各種障別的孩子,讓我們身障小朋友有機會參與打棒球的活動!
毛毛很幸福,可以碰到這麼有心的老師,他們不是把我們的小孩當作單純的病人,而是真心希望我們都可以進步。
推薦給大家,可以到他們那邊上自費的物理治療課,也能申請居家復能,現在更有社區關懷據點,家中長輩有需要可以過去唷!
地點:台中市沙鹿區保安路32號
電話:04 2635 7825
居家復 健 自費 在 護理師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護理師今天要小小靠北一下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我也要吐一吐免得內傷
那個眾所皆知的美國人…沒錯,就是很會計較又愛要求,對媽媽嚴苛覺得居家復健師每次150太浪費卻又可以自己飛去冰島渡假那位。武漢肺炎不敢待在美國,飛回來台灣,在居家檢疫隔離期間又偷跑出去買菜被我舉報1922那位。個案住院在醫師解釋病況時偷錄音,跟病房醫護人員大小聲那位。以上都是同一個人。
今天訪視聽台灣女兒說(以下內容是我自己的描述):肺炎疫情仍在熱滾滾,美國人不敢這時候回去,所以日前用了寶貴的 #健保卡 去享受了只有台灣才有的成人健檢,不料在X光片中竟然發現異狀,再持寶貴的 #健保卡 經歷了台北市各大醫院(至少三家大型醫院)血拼式的重覆檢查與再三確認,最後診斷肺癌。美國人選定一家台北市高級的醫學中心要接受治療,開口就要求標靶,但比對評估竟然與所有標靶藥物都衝突,目前只有自費的免疫療法可以做,但是每次要花16萬,且需多次療程。美國人向親人朋友到處抱怨健保很爛、沒用,連基本治療都要自己花錢……。
Then~然後呢?要不要飛回去美國治療呢?
我們捧在手心的健保,是有錢人眼中的賤保,可以使用的時候吃乾抹盡,不符合給付要自己付錢的時候543又一堆,這位美國大嬸妳可不可以閉嘴啊!台灣人沒欠妳什麼啊!
不好意思,我講完了,心情有變好一點,謝謝。
居家復 健 自費 在 職能治療師王志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誠徵治療師夥伴🔆
【工作性質】業務委託
【工作內容】連鎖通路轉介自費居家復健計畫
【工作地點】雙北及桃園
【薪酬計算】每案次1,500,月結,無繁瑣行政文書規定。
【求才條件】需有能力指導以下服務項目執行,或接受職前訓練
(每案次需付指導費用1000元)
【應徵方式】請線上填寫資料
https://forms.gle/2CmsLqbE1wGzyc5M7
【考核方式】服務對象成效評估
【服務項目】
A. 基礎肢體關節活動指導
建議次數:1-2次
針對中風等嚴重腦傷、肢體骨折臥床術後返家病患,指導主被動肢體關節活動,以維持關節活動度,以備肢體功能恢復後,可以立刻執行動作及日常功能訓練,縮短復健恢復期。
B. 臥床照顧技巧指導
建議次數:2-3 次
針對需要短時間臥床照顧的嚴重腦傷、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巴金森氏症患者,指導預防皮膚壓傷、床上坐起、翻身、床邊移動徒手及輔具使用技巧。以降低臥床症候群(心肺、呼吸、吞嚥、骨骼肌肉、認知、消化功能衰退)發生。
C. 照顧者轉移位技巧指導
建議次數:2-3次
針對重度失能者,教導照顧者或失能者本人於床、輪椅、洗澡椅間專移位徒手及輔具使用技巧,規劃增加離床坐起機會,避免長時間臥床造成身心功能衰退,增加照顧負擔。
D. 臥床坐起指導
建議次數:1-2次
針對長時間臥床導致身心功能衰退失能者,指導規劃作息、增加坐起及離床坐起徒手及輔具使用技巧,透過減少臥床以避免持續衰退,提升復能基礎。
E. 站立指導
建議次數:2-3 次
針對有潛力站立、恢復行走功能之失能者,指導站立訓練技巧,透過導入站立輔具之使用及訓練規劃,增加軀幹與下肢肌力及穩定度,提升步行訓練基礎。
服務對象應先完成A、B、C、D訓練
F. 步行訓練技巧指導
建議次數:3-4次
針對有能力使用輔具或獨立從椅子上站起之失能者,透過重複動作練習,提升下肢及核心肌力。並於各種室內外環境,進行步行的肌力及耐力訓練,增加步行的穩定度、平衡能力及步行距離。
服務對象應先完成A、B、C、D、E訓練
G. 外出訓練技巧指導
建議次數:3-4次
針對可以在室內短距離步行移動的失能者,透過重複動作練習,提升下肢及核心肌力。
無法步行者,訓練操作行動輔具。
於各種室內外環境,進行步行、輔具操作技巧以及使用交通工具訓練,克服環境障礙,提升生活及社區參與度。
服務對象應先完成B、C、D(或E、F)訓練
H. 生活自理訓練技巧指導
建議次數:依項目數量,每項2-3次
針對進食、穿脫衣物、如廁、沐浴、備餐等生活自理功能訓練,以提升身心功能,避免因照顧導致失能,提升失能者及照顧者之生活品質。
服務對象應先完成B、C、D訓練
I. 居家復能訓練
針對失能者「重視」的生活目標,擬定三至六個月約20次的訓練計畫,透過技巧訓練、環境改造及輔具使用達成。藉此提升失能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與生活品質。
服務對象應先完成B、C、D訓練
J. 輔具使用指導
建議次數:依項目數量,每項1-2次
針對失能者及失能者家屬及照顧者,提供輔具建議及採購之輔具使用訓練,以增加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負擔、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