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系列演講直播📣
配合展覽主辦單位安排了系列演講除了介紹展覽相關的主題與文物故事外,也邀請國內從事文物科學分析相關的專家分享經驗,讓大家對文物/藝術品的科學分析有更多認識喔~~
👩💻演講直播連結👩💻
🔹8/25(三)14:00-16:00
▸講題:《古物揭密— 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介紹
▸講者: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直播網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vbk7zymAM
🔹9/3 (五) 14:00-15:00
▸講題:您所不知道的文物故事—重新認識國立故宮博物院
▸講者: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直播網址:
👉https://youtu.be/iJCuYwc7IAY
🔹9/10 (五) 14:00-15:30
▸講題:透視青銅器
▸講者:張莅,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直播網址:
👉https://youtu.be/r-AIs29ht5Q
🔹9/17 (五) 14:00-15:00
▸講題:用科學檢測探查古交趾陶匠師的秘密
▸講者:曾永寬,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直播網址:
👉https://bit.ly/3nvwcha
🔹9/17 (五) 15:20-16:20
▸講題:剝開油畫的洋蔥-奇美博物館的畫作檢測與應用
▸講者:李文元,奇美博物館修復師
▸直播網址:
👉https://bit.ly/3tHfxYS
(本系列演講之直播不保留線上錄影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8的網紅張麗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棒球是台灣的全民運動,不過雲林縣棒球運動風氣並不流行,為了要從小陪養小朋友運動習慣,雲林縣恩主公慈善會特別在斗南田徑場,舉辦第一屆恩主公盃樂樂棒球比賽,吸引不少家長和小朋友前來參加,雖然天氣非常熱,大家流了滿身大汗,但是家長都很認同這項活動。 這項樂樂棒球比賽在與會來賓共同開球後正式展開,不論是...
展覽主辦單位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系列演講(直播網址請參閱8月24日貼文)
配合《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主辦單位安排系列演講,除了介紹展覽相關的主題與文物故事外,也邀請國內從事文物科學分析相關的專家分享經驗,讓大家對文物/藝術品的科學分析有更多認識。
講座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9樓科普資源中心大學堂
※本系列講座因防疫考量,採報名制,人數以40人為上限;若活動因疫情調整,將另行公告。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Zzmv3
8/25(三)14:00-16:00
講題:《古物揭密— 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介紹
講者: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演講內容主要介紹本展覽的策展緣由、展出內容與相關主題,並分享文物科學鑑識的經驗和背後的故事。
9/3 (五) 14:00-15:00
講題:您所不知道的文物故事—重新認識國立故宮博物院
講者: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9/10 (五) 14:00-15:30
講題:透視青銅器
講者:張莅,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內容簡介:
博物館裡的古代文物,在和我們相遇之前,曾經有什麼樣的經歷和故事呢?除了一開始的製作和使用,不同時代的人是如何理解並且運用古物?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會使得古物面臨被改作的命運?以商周時期製作的青銅器為例,主要是用來當作祭祀的禮器。經過約兩千多年後,來到我們眼前的青銅器,有些被鏽層掩蓋,失去研究的線索;有些外表造型與眾不同,無法判斷和歸類。幸而現今的科學技術發展,以及考古材料的比對,使得我們有機會探索這些謎題。關於文物的過去,原來故事不僅止於做好的那一刻。
9/17 (五) 14:00-15:00
講題:用科學檢測探查古交趾陶匠師的秘密
講者:曾永寬,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內容簡介:
在兩三百年前很多大陸移民遷移至臺灣,同時也把生活文化和工藝技術帶來臺灣,像是建築及建築裝飾等,其中用於建築裝飾的交趾陶就是從那時候延續到現在很精緻的技藝。葉王就是清朝末年臺灣很有名的匠師,有人讚譽他是臺灣交趾第一人。很可惜的,葉王他的技藝傳承失落了,臺灣後來又經歷日本治理,與對岸的往來曾經中斷一陣子,在那時期,臺灣的交趾陶匠師在缺乏材料的情況下,只好自己摸索嘗試各種原料和配方,也因此發展出臺灣特色的交趾陶。而我們嘗試回溯葉王的技藝,我們借助科學分析去瞭解他的釉彩配方以及用儀器透視交趾陶的內部結構。
9/17 (五) 15:20-16:20
講題:剝開油畫的洋蔥-奇美博物館的畫作檢測與應用
講者:李文元,奇美博物館修復師
內容簡介:
當我們在觀賞文物時,通常只會看到表面的樣貌,不過文物通常是透過工序繁複的技藝所打造,在研究或修復以前都需對其材料組成或歷史脈絡有廣泛的了解。而文物經過長時間的老化或後人修復干預,往往也藏有目視難以分辨的資訊,因此利用各種現代科技的檢測技術便成為當代文物保存至關重要的一環。本次講座將從修復師的角度說明西洋古典油畫的物質結構,並介紹奇美博物館「技術性藝術史」整合型研究的案例,期望為聽眾開拓更多觀看文物的面相。
展覽主辦單位 在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展覽國際大師線上論壇」
首度登場🔥
🗓07.14下午4:00~6:30
🔊YouTube直播
💡隨著5G、AIoT、VR/AR等技術快速普及,新興科技也將帶動會展新風貌。
💡針對展覽主辦單位需求,規劃豐富數位轉型內容,輔導並提升業者辦展實力。
💡英、法、義展覽業專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激發我國會展產業科技創新。
論壇3大亮點✨
✅會展活動研究專家Explori公司帶您深入瞭解展覽新科技及數位應用
✅義大利會展主辦機構BolognaFiere Cosmoprof分享線上展覽成功案例與創新商業模式
✅UFI全球總裁精準剖析後疫情時代國際展覽產業發展趨勢
立即報名👇👇👇
下個展覽國際大師就是你👍🏻
https://pse.is/3jjczw
展覽主辦單位 在 張麗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棒球是台灣的全民運動,不過雲林縣棒球運動風氣並不流行,為了要從小陪養小朋友運動習慣,雲林縣恩主公慈善會特別在斗南田徑場,舉辦第一屆恩主公盃樂樂棒球比賽,吸引不少家長和小朋友前來參加,雖然天氣非常熱,大家流了滿身大汗,但是家長都很認同這項活動。
這項樂樂棒球比賽在與會來賓共同開球後正式展開,不論是小朋友、學生還是大人,大家都很快樂一起在球場上打球,享受這項運動流汗的健康活動,現在暑假期間很多青少年都躲在家裡打電動、看電視,雲林縣長參選人張麗善也利用機會,鼓勵青少年朋友應該多參與戶外活動,運動一下筋骨,對身體健康才有幫助。
雲林縣恩主公慈善會是由一群虔誠信仰的民眾所組成,平時慈善會秉持恩主公扶弱濟貧精神,經常舉辦捐血、急難救助活動,關心社會各角落弱勢民眾,這次舉辦第一屆樂樂棒球比賽,也希望鼓勵民眾平常時多運動,保持健康身體才能創造美滿家庭。
在活動現場也有古董車展覽,主辦單位安排不同年代的機車在現場展示,看到偉士牌、名流等過去很流行的機車,也讓與會民眾回想過去青春歲月,加上樂樂棒球讓大人小孩都玩得很快樂,可以說是一項很成功的親子活動。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
展覽主辦單位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 太陽報)
林村「樂地.生根」展覽
2014年1月18日 ‑ 2月23日 (逢星期日,一,四至六) 上午11時 ‑ 下午6時
超過萬呎竹製許願林將展出具百年歷史的鄉村生活物品,讓市民了解早期的香港。為傳承傳統風俗文化,大埔林村將於1月18日舉辦以「樂地.生根」為題的展覽,主辦單位以竹枝搭建三個「許願林」展館,用作展出逾五十件農具、祭祀用品,部分有超過百年歷史。
搭建許願林
被透明紅、白帆布覆蓋的「許願林」以花燈為設計概念,外形猶如一盞大燈籠,晚上「點燈」後,竹篷邊緣掛上紅線,仿效林村許願樹樹根,也呼應中國人「落地生根」的傳統觀念。展覽的文物由林村校友會代表原居民張振邦在村內逐家逐戶搜集得來,當中祭祀用具「雞宅」和「生鐵躉」有過百年歷史,前者為木造雞籠,刻有秀麗花紋,為昔日村民娶新抱用來送雞之用,後者則為節慶時燒炮仗的助燃器。
此外,還有宣統年間村民用作記帳的數簿,張振邦指從日常用品的買賣可歸納出昔日的生活圖像,「好似借穀記錄,反映咗村民互相幫助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