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工作+幕後 】
是今年初,三四月的事了。
有一個案子說要拍杯子跟盤子,一般來說,產品攝影,就是拉進攝影棚劈啪解決,但這次的杯盤不太一樣,他們是一批來自 驛前大和旅社的時光碎片。
「大和旅社」在屏東火車站正前方,建立於1937-1939年間,現在一樓已變成 驛前大和咖啡館,二三樓正在變成美麗的住宿空間。這次的杯盤,是 革創 Reform運用轉化了老建築物上高齡81年的磁磚面紋,為一樓的咖啡廳量身開模訂製的。
聽完這故事,忍不住對這又老又美的旅社充滿好奇,就跟設計師一起去場勘了一次,我們在工地高分貝的灰飛煙滅中,看到塵封的老磚花壁面慢慢露出頭臉,看到挑高的木造屋頂如何氣勢輝煌,看著細長的老窗引入凝結時空的安靜的光,就決定要在現地拍攝了。
於是馬上開始拾荒,滿地的破石殘磚碎玻璃都是寶物,撿了兩箱託人保管,正要撤場時突然看到,木工師傅們用廢材隨意拼湊的放保力達B和檳榔的休息桌,在夕陽下閃閃發光,立刻收編。
然後進入企劃期,場景氛圍大致有個底之後,要帶入商業需求,產品是杯子和盤子,客戶希望有一張杯子照,一張盤子照,再幾張杯盤團體照,攝影 稫室影像|Peace Image 想了想,決定來玩肖想很久的拼圖拍法,用木工師傅那張桌,做一套陳設,分三段拍,再拼成一整張。(為了確保單品情境照的高畫質與視角不變形,不敢拍一切三)
一個月後的拍攝日,在仍是工地的環境裡,戴起手套口罩開工,佈光和丈量拍攝間距是學問,陳設上,如何分區陳列杯、盤、杯與盤主題,但又得讓整個長桌情境最終能不分區連貫起來,考驗要柔軟也要銳利的眼睛。
成品就成了這我們都很喜歡的樣子,以拼接的方式閱讀圖片,意外浮現一股翻閱宋代山水畫卷的閒適感,緩緩向右一段段展開的是時間,是看著曾經崩落的過去,如何孵化出現在的優雅,再看著過去和現在,如何靜靜的將我們帶向未來。
謝謝讓我們任性一路玩到底的天使客戶。
山水畫拼圖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沉默》——真理的磨難、質疑與庇護所 | SOSreader】
馬田史高西斯邪聖難分的宗教拼圖。在《沉默》之前,又有另一部《基督最後的誘惑》作為對讀。看見一些教會將《沉默》當作「宗教電影」,鼓勵教友去看。其實看得深,就知道那似乎是搬起石頭,砸教會自己的腳。
馬田史高西斯年輕時想做神父,但最後沒做成,總有一些原因。《沉默》和《誘惑》,前者講信徒受難、後者講神子成聖,表面滿佈宗教元素,但進路何其尖銳。《基督》講耶穌成聖前的「最後誘惑」是做回一個正常人,結婚生子,安定終老,在主流詮釋中出賣耶穌的猶大,在電影中卻臨門一腳鬧醒耶穌,提醒他天命何在,不要貪戀安逸,最終「協助」耶穌釘十字架神聖。
《誘惑》的「危險」之處,在於誥問耶穌的神人身份,它突出了耶穌的軟弱和人性,並且將神子降到與凡人無異的境界。原著提出「正因為耶穌與凡人無異,所以我們才需要祂」,祂本來與人無異,但祂突破了自己,所以成神成聖。雖然講耶穌的故事,但格局卻是「後基督」,甚至反基督。
馬田史高西斯的耶穌,是人文主義甚至後現代的耶穌,是人類本身,但這結論卻是從根本動搖耶教的根本。耶穌是人,也是神。
《沉默》的進路也是如此「危險」,但因此也令其別有深度。《沉默》講述德川幕府年代受迫害的日本基督徒,最大的戲劇衝突,放在外來傳教士被協迫棄教,不然就要眼白白看著信徒被殺。
《沉默》雖然題白了「人類陷入苦難,而上帝始終沉默」的常見問題,但其實探討了比這更加深沉的問題。例如「真理」,世上有沒有普世的真理呢?傳教士認為,真理在歐洲,還是在日本都適用,那才叫真理。但主角的棄教導師卻說,早期的神父到日本傳教,為了適應日本「國情」,所以說天主就是太陽神,某種天照大神的「權現」罷了。
日本人的文化土壤和世界觀就是如此,他們無法想像某個超越一切現象界的神。電影也如此交代,主角將自己的聖像、十字架、念珠分給迷信的村民,而後者崇拜不已,他們崇拜有形的物,多於無形的神。他們信教,很多也只是想像一個不用交稅、不用力役的天堂,其實就像信佛教的淨土宗一樣,純粹希望一個沒有苦難的美好世界。
即使主角辯說,日本在大迫害之前,曾經有幾多萬信徒,但師傅卻說,你肯定他們信的是我們的神?於是這裡就有一種後現代語言哲學的迷離——究竟神存在於超越界,還是到底無法離開語言、文化、土俗?
我們相信上帝超越一切,真理是普世的,但又無法否認,在日本,祂是歐洲的神;當祂以日本的語言和文化來詮釋的時候,祂還是不是原來的神?究竟我們相信的東西,是從一而終,還是從頭到尾都變動不已,受到環境和人類所形塑?
於是主角深深墮入了自我質疑。整個二千年的歐洲耶教文明,在一場語言交鋒之中面臨後現代式的瓦解。
《沉默》的山水畫,是馳放的劇力;是否要為了教人而棄教,踐踏聖像,自我推翻,那是緊縮的劇力。《基督最後的誘惑》挑戰了耶穌的神聖,而受到教廷抵制,也受到廣泛議論;《沉默》也有類似的鋪排。這部戲沒有將歐洲人英雄化、沒有將幕府妖魔化。幕府的最高官員,也不是窮兇極惡,反而顯得知書識禮,比起一直「堅持」不棄教,而導致信徒被殺的主角,還顯得更像個人。
主角最後為了救人而棄教,導演作為「作者」的筆工就放在其中——腳踏於聖像的鏡頭,以慢動作呈現,失去聲音,耶穌的聲音出現,鼓勵祂的神父棄絕自己,在想像或者屬靈的境界之中,上帝臨在於最屈辱、最折墮、最不值得拯救的罪人身上。因為耶穌也曾如此屈辱和自我推翻,也是如此失喪。這種詮釋,補白了「棄教神父」的心靈歷史,呈現出罪人的道德處境何其複雜,使你無法用三言兩語,去判定誰是誰非。
主角本來也看不起三番四次棄教的吉次郎,但從最高的層次來看,主角也要倒下,最後也棄了教,神父也是罪人,在相同的處境面前,也沒比吉次郎好。從耶穌——主角——吉次郎的這個三角形來看,其實大家都同樣在苦難和背德的深淵,人子和神子都沒有誰比較高尚。
當然也是危險的拆解,因為它模糊了罪和無罪的界限,與《誘惑》一樣,將耶穌從神聖絕對的神檯拉下。主角在水中看到自己的臉成了耶穌,那是主角山窮水盡時的成聖狂熱?它也像暗喻了耶穌本人的狂熱可能。同樣是傳道受到阻礙,生關死劫,被人出賣,人和神在世間經歷相同的事情,神和人,在世間這個容器的分別,在戲劇中曖昧地消融。
但你說馬田史高西斯一心要拆宗教的大台,那又不行,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這部電影指出了人的軟弱,借用日本/佛教式的術語,是神父無法放棄我執和驕傲,使他一直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他經歷千百億劫而最終棄教,就像耶穌一樣完全體會到一般人的難處和掙扎,這種身同感受,令他更接近人,因而更接近神。於是他在苦難和最低處,學懂了慈悲。他倒下,同時也是某種得道和超脫;他背德,但同時弔詭地更接近——如果這東西存在——真理。
雖然他不是神,但他有了神的某種特質,回復了按照神的形象而做的人。人要放得下自己,才能接近神,你也可以這樣解讀,於是馬田史高西斯最後也沒有否定神。在自我挑戰和質疑的刀山火海之後,仍然給基督教——或者真理——留了一處劫後餘生的隙縫。
關於神為何沉默,那是沒人能夠回答的東西;破壞了規則,棄了教,但是否仍有屬靈的可能,在神的眼中是對是錯,還是沒人能夠回答。沉默是神和人的阻絕,也是神和人的共鳴,因為兩者同樣在萬苦的世間中呼吸過,或者同樣得不到答案。師傅說:「如果是耶穌,祂一定會為了救人而棄教。」但這也是口講口賠,沒人能回答。在所有語言和理性無法觸碰的地方,答案懸空,像無垠無聲的太空,一樣黑而沉默。
===================
訂閱連結:https://sosreader.com/project/indiehongkong/
山水畫拼圖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沉默》——真理的磨難、質疑與庇護所 | SOSreader】
馬田史高西斯邪聖難分的宗教拼圖。在《沉默》之前,又有另一部《基督最後的誘惑》作為對讀。看見一些教會將《沉默》當作「宗教電影」,鼓勵教友去看。其實看得深,就知道那似乎是搬起石頭,砸教會自己的腳。
馬田史高西斯年輕時想做神父,但最後沒做成,總有一些原因。《沉默》和《誘惑》,前者講信徒受難、後者講神子成聖,表面滿佈宗教元素,但進路何其尖銳。《基督》講耶穌成聖前的「最後誘惑」是做回一個正常人,結婚生子,安定終老,在主流詮釋中出賣耶穌的猶大,在電影中卻臨門一腳鬧醒耶穌,提醒他天命何在,不要貪戀安逸,最終「協助」耶穌釘十字架神聖。
《誘惑》的「危險」之處,在於誥問耶穌的神人身份,它突出了耶穌的軟弱和人性,並且將神子降到與凡人無異的境界。原著提出「正因為耶穌與凡人無異,所以我們才需要祂」,祂本來與人無異,但祂突破了自己,所以成神成聖。雖然講耶穌的故事,但格局卻是「後基督」,甚至反基督。
馬田史高西斯的耶穌,是人文主義甚至後現代的耶穌,是人類本身,但這結論卻是從根本動搖耶教的根本。耶穌是人,也是神。
《沉默》的進路也是如此「危險」,但因此也令其別有深度。《沉默》講述德川幕府年代受迫害的日本基督徒,最大的戲劇衝突,放在外來傳教士被協迫棄教,不然就要眼白白看著信徒被殺。
《沉默》雖然題白了「人類陷入苦難,而上帝始終沉默」的常見問題,但其實探討了比這更加深沉的問題。例如「真理」,世上有沒有普世的真理呢?傳教士認為,真理在歐洲,還是在日本都適用,那才叫真理。但主角的棄教導師卻說,早期的神父到日本傳教,為了適應日本「國情」,所以說天主就是太陽神,某種天照大神的「權現」罷了。
日本人的文化土壤和世界觀就是如此,他們無法想像某個超越一切現象界的神。電影也如此交代,主角將自己的聖像、十字架、念珠分給迷信的村民,而後者崇拜不已,他們崇拜有形的物,多於無形的神。他們信教,很多也只是想像一個不用交稅、不用力役的天堂,其實就像信佛教的淨土宗一樣,純粹希望一個沒有苦難的美好世界。
即使主角辯說,日本在大迫害之前,曾經有幾多萬信徒,但師傅卻說,你肯定他們信的是我們的神?於是這裡就有一種後現代語言哲學的迷離——究竟神存在於超越界,還是到底無法離開語言、文化、土俗?
我們相信上帝超越一切,真理是普世的,但又無法否認,在日本,祂是歐洲的神;當祂以日本的語言和文化來詮釋的時候,祂還是不是原來的神?究竟我們相信的東西,是從一而終,還是從頭到尾都變動不已,受到環境和人類所形塑?
於是主角深深墮入了自我質疑。整個二千年的歐洲耶教文明,在一場語言交鋒之中面臨後現代式的瓦解。
《沉默》的山水畫,是馳放的劇力;是否要為了教人而棄教,踐踏聖像,自我推翻,那是緊縮的劇力。《基督最後的誘惑》挑戰了耶穌的神聖,而受到教廷抵制,也受到廣泛議論;《沉默》也有類似的鋪排。這部戲沒有將歐洲人英雄化、沒有將幕府妖魔化。幕府的最高官員,也不是窮兇極惡,反而顯得知書識禮,比起一直「堅持」不棄教,而導致信徒被殺的主角,還顯得更像個人。
主角最後為了救人而棄教,導演作為「作者」的筆工就放在其中——腳踏於聖像的鏡頭,以慢動作呈現,失去聲音,耶穌的聲音出現,鼓勵祂的神父棄絕自己,在想像或者屬靈的境界之中,上帝臨在於最屈辱、最折墮、最不值得拯救的罪人身上。因為耶穌也曾如此屈辱和自我推翻,也是如此失喪。這種詮釋,補白了「棄教神父」的心靈歷史,呈現出罪人的道德處境何其複雜,使你無法用三言兩語,去判定誰是誰非。
主角本來也看不起三番四次棄教的吉次郎,但從最高的層次來看,主角也要倒下,最後也棄了教,神父也是罪人,在相同的處境面前,也沒比吉次郎好。從耶穌——主角——吉次郎的這個三角形來看,其實大家都同樣在苦難和背德的深淵,人子和神子都沒有誰比較高尚。
當然也是危險的拆解,因為它模糊了罪和無罪的界限,與《誘惑》一樣,將耶穌從神聖絕對的神檯拉下。主角在水中看到自己的臉成了耶穌,那是主角山窮水盡時的成聖狂熱?它也像暗喻了耶穌本人的狂熱可能。同樣是傳道受到阻礙,生關死劫,被人出賣,人和神在世間經歷相同的事情,神和人,在世間這個容器的分別,在戲劇中曖昧地消融。
但你說馬田史高西斯一心要拆宗教的大台,那又不行,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這部電影指出了人的軟弱,借用日本/佛教式的術語,是神父無法放棄我執和驕傲,使他一直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他經歷千百億劫而最終棄教,就像耶穌一樣完全體會到一般人的難處和掙扎,這種身同感受,令他更接近人,因而更接近神。於是他在苦難和最低處,學懂了慈悲。他倒下,同時也是某種得道和超脫;他背德,但同時弔詭地更接近——如果這東西存在——真理。
雖然他不是神,但他有了神的某種特質,回復了按照神的形象而做的人。人要放得下自己,才能接近神,你也可以這樣解讀,於是馬田史高西斯最後也沒有否定神。在自我挑戰和質疑的刀山火海之後,仍然給基督教——或者真理——留了一處劫後餘生的隙縫。
關於神為何沉默,那是沒人能夠回答的東西;破壞了規則,棄了教,但是否仍有屬靈的可能,在神的眼中是對是錯,還是沒人能夠回答。沉默是神和人的阻絕,也是神和人的共鳴,因為兩者同樣在萬苦的世間中呼吸過,或者同樣得不到答案。師傅說:「如果是耶穌,祂一定會為了救人而棄教。」但這也是口講口賠,沒人能回答。在所有語言和理性無法觸碰的地方,答案懸空,像無垠無聲的太空,一樣黑而沉默。
===================
訂閱連結:https://sosreader.com/project/indie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