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縱老師 必讀好文分享 與 我的心得】
你知道你在賣什麼產品,然後要賣給誰嗎?
我看很多人都不知道。因為有時候我也會搞不清楚。
很感謝並且很榮幸,程天縱老師給我和同道冰友們指點迷津。
其實,搞清楚「目標客戶」、「目標用戶」一直是很多行銷人的課題。不要說行銷人了,就算是在內容製作圈,很多從業者也經常目標不明確,搞不清楚「這檔節目到底是為了吸引誰」(哪些金主?哪些觀眾?)。
像是在美國的「Soap Opera」--- 肥皂劇,這個很清晰的影視產品就是很好的經典例子。它是二次大戰之後,一個劇種的暱稱,TA是給戰後一群不用上班的家庭主婦看的。這種很好消磨時間的家庭連續劇,聚集了一票主婦觀眾,之後就吸引來肥皂製造商的目光與廣告,因為肥皂商(廣告金主)想要把肥皂產品賣給主婦(使用者)。
差異就是在於目標顧客
程老師專文提到,當年Apple推出工作站產品不是很成功,就是犯了把「工業產品」當做「消費產品」來行銷的錯誤。「對於行銷專業的人來說,並沒有『生財器具』產品的說法,只有『工業產品』(Industrial Product)和『消費產品』(Consumer Product)的區別。」
例如攝影機,也有「專業機」和「消費機」的規格區別。
其實就定義上來說,我會覺得,Power G5 可能是唯一夠得上客觀標準,成為蘋果桌機電腦產品線最高等級的「專業級機型」。對照組是 2013 年上市,令人嘆氣的,被使用者暱稱為「骨灰罈」的 Mac Pro(四核心雙顯卡NT$ 99,900起,最高等級可12核心衝頂,要價約NT$30萬)。雖然在蘋果官網上的說明文,它寫的還是「專業級電腦」,但其擴充性問題卻一直是個麻煩。它是一種「兩頭不到岸」的產品:專業程度半生不熟的內容創作者買不起它;但專業使用者,恐怕無法忍受如此低的擴充性卻要如此高價。
我自己沒買「骨灰罈」;我用蘋果筆電。但我有個喜愛使用FCP的剪接師朋友就買了。他一次衝頂,但後來一直苦惱於「骨灰罈」周邊擴充力的問題。然後他就一直咬著牙用下去(這才是真正的果粉吧我想~)。
誠如程老師文中所提到,「蘋果新桌機產品的目標市場『客戶』包含2C(自由工作者)和2B(專業設計或工程公司)兩個面向;在2B市場,專業人士就成為『用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客戶』和『用戶』的需求和痛點不同,行銷手法自然也不同。工業產品在市場上,不能像過去賣iPhone或iPad等消費產品,還是採取一樣的行銷手法。」
的確如此。如果蘋果工作站電腦把眼光TA放在影視製作圈、內容製作圈的專業自由工作者用戶,他們除了要招募一批專業圈菁英的使用與認同作為行銷素材之外,還必須要有屬於影視工業專業級的行銷與溝通方式。
舉例來說,光是靠蘋果店內展示給果粉們養眼刺激購買慾,那是絕對不夠的。它需要更多的是類似Adobe、SONY那樣,經常舉辦的各種專業圈交流活動、專業講座,甚至專業課程。
如果是對於企業級「客戶」,蘋果就得做得更多:除了預約企業拜訪,更需要提供企業級客製化顧問服務、教育訓練,與專業客戶服務。當然這些都是B2B的行銷老套路了。蘋果若真的要用力幹活兒,激發出的行銷創意,一定不止有這些。
但從各界最近表現出對 Mac Pro 2019 的殷殷期望,真的拜託蘋果這次千萬不要又再把專業用戶給放生了。說到底,既然要做「專業用戶」就必須要清楚認知,每一次大規模換系統對專業用戶/客戶來說,將會造成的是多麽大的成本與衝擊。
說到這個,我想起了過去經歷過電視台更換供稿系統,從Basys換成ENPS的過程,那就是很「企業級」的規模了。觀眾們每天打開電視只是看到順播,卻不知道電視台在背後為了換系統,花了好幾個月,訓練所有製播、供稿單位都必須經過一連串沒完沒了的內部訓練,學會使用這套系統,工程師必須在客製化的部分不停除蟲(debug),最後是舊系統A棚區域與新系統B棚區域逐步完成遷移。我記得,在最後一個完全轉換的晚上,收播之後,大家都沒有睡,完成壓力測試,趕在隔天0600開播前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直到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大家都提心吊膽,深怕一當機,就只能播黑畫面跟color bar了。
所以說,工業產品要負擔的,不只是使用者(如剪接師,特效師)用的爽不爽開不開心,有時還要負擔更多規格細節:例如與其他影音規格的相容性,以及硬體擴充支援的問題。如果光是靠行銷團隊在新品大會舞台上幾張生猛的規格投影片帶過加上搭配台下果粉歡呼喝采,就想要帶動銷售,那恐怕很是呼攏。
BTW,順帶一提,不要恥笑「哈哈哈你頭殼壞掉~哪有電視台用蘋果架系統的」~~有。在台灣也的確曾經有一間電視台,使用了蘋果工作站架設系統的。只是後來嘛~~~那些都過去了。
「工作站筆電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Lenovo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Re: [討論] 現在高階&電競筆電的分界越來越模糊了?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請問何謂工作站筆電?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工作站筆電ptt」+1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行動工作站ptt 不花心只開箱@【Dell】M2800 的評價
- 關於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筆電挑選指南~PART III (繪圖工作站桌上型及筆記型挑選) - 閒聊板 的評價
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WWDC 2019:生財器具才是最扎實的買賣
你說是不是。
之前有冰友問說,誰會買一支超過1千鎂的手機啊?我說,啊,網紅會。因為這群人可能是靠手機當創作工具賺錢的。手機對網紅們來說,定義是值得投資的「生財工具」。
當然,對普通「死老百姓」消費者來說,一支手機就是「一支手機」。
當一般消費者的追逐新品已經到了頂點,當每個人手上都有了一支手機,接下來還能幹嘛?當然就是「專業使用者」的發展與需求。不同階段的創作者,從專業創作者,到一般用手機創作的網紅,都可以找到需要的蘋果產品,而且致力成為「創作者工具中的精品」。這是我看到的主旋律。
今年WWDC,對我來說簡直是「生財器具大會」,因為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久違的老工具的身影,卻是帶著新面孔回到主舞台:像是令人懷念的工作站電腦,好多年沒有站上舞台的FCP,當然手機iOS13 也是重要的東西,因為裡頭也有重要的生財器具:攝影與修圖工具。
「創作者」是WWDC的要角
這一點,或許各位同道冰友看法不盡相同,但是若論大會篇幅來說,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吧。
誰會不停追逐器材與規格?當然就是專業使用者(Pro Users)囉。當我看到久違了的工作站級桌機重出江湖,真是令人滿頭驚嘆號。這突然間讓我想起十多年前,用G5工作站剪紀錄片的時光。加上看到已經好久沒有聽過的 Final Cut Pro 又重登舞台,流暢支援4K剪輯,主流剪輯軟體Adobe,Avid等後端擴充一應俱全,頂級規格真是讓我整個醒過來。
好好玩4K,是時候了。隨著影視產業硬體綁規格、規格綁內容,台灣雖然現在才剛剛完成HD,台灣去年才剛開始有了第一個「全4K電視台」狼谷電競,但其實,全球內容產業已經都在做4K了,不要說在Youtube,Netflix也都可以看到4K內容,甚至連「8K」都已經有了成熟的實驗品,只是等待適合的通路上架。
至於GarageBand,也不再是普通的「陽春作曲機」。音樂創作軟體Logic 更可以擴至1000個音軌,是影音創作者的生猛武器。搭配Final Cut Pro,那個十年前的專業音樂與電影創作者的精品感又回來了。
蘋果電腦再度回到十年前連結影視產業的老套路。個人看法,這是漂亮的一招,因為「消費機」畢竟只是高級玩具。當每個人手上都擁有超過一部手機,穿透率幾乎已經到達天花板;加上過去一年來,各種包裝精美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手機、筆電、平板)變不出新把戲,同時換機率下滑,電子大廠已經找不到讓粉絲們不斷掏錢的理由。我們心裡都有數,這事總會走到一個極限。
但誰會一直不斷升級換機呢?當然只有「生財器具」值得這樣做,因為那不叫「消費」,那是「投資」。我記得十年前,一組蘋果 G5工作站大約20萬左右,那是許多影視製作者的夢幻逸品。當大夥兒坐下來喝酒吃菜,大家開口閉口講的,都是「你用什麼機種」,「你配什麼套件」,「你剪什麼規格」。十年後的今天,我想這情況還是一樣的。影視產業,除了吃創意,最後比的還是軍火。
今年一組全新的蘋果工作站大約12000鎂,這包括桌機 5999鎂,一台可支援 6K Retina工作站螢幕將近5000鎂,以及周邊套件將近約1000鎂。總價折合約台幣38萬,可以說貴。但如果它的效能與配套服務,依舊能像十年前那樣達到「影視工作站等級的LV」,那帶來的爽度,就是「一點也不貴」。
試著想想,一組工作站電腦大約等於10支頂規iPhone的價錢。而它背後的價值,是一整個扎扎實實的內容製作產業圈。
「網紅世代」的影響力:這兩位是誰
今年WWDC找來兩位美妝KOL來介紹Memoji,似乎讓許多技術迷感到不解。「那兩個妹是誰啊?」「蘋果是瘋了嗎找來兩個什麼美妝網紅?」「蘋果淪落啊淪落~」許多美國的開發者聊天室裡面充滿一片問號問號。
但如果想清楚Memoji的來處,就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Memoji的創作方式,其實有多個部分很像是社群平台Snapchat的變體。當然,用蘋果創作的Memoji也可以在很多地方用到。這種有高度社群平台特徵的風口產品,當然就是屬於網紅世代的話語權。
Desi Perkins 和 Patrick Starr是兩位美國著名的美妝圈網紅。兩位也都是YouTuber。Starr擁有近440萬訂閱者。Perkins則擁有超過328萬名訂閱者。她們每一則影片都有數十萬的觀看次數。這類頂級網紅,當然也很匹配頂規iPhone這類精品軍火。
美妝網紅,也是最經常運用手機拍照打卡發IG的專業人士。理論上,他們正是iOS內建攝影、補光、修圖等功能最佳示範者。他們現在甚至可以更方便的用內建功能做影片剪輯。
擋人財路的個資大戰
今年從Facebook,Google到Apple,每一家都提到了「個資安全」。但我個人覺得Apple提出的方案最有擋人財路的效果,但可能會受到果粉的歡迎。
回顧整個使用者流程,個資流出的第一步就是必須在使用某服務時登入。姓名與email就是我們交出的第一批個資。當然,現在許多app或是各類平台,都會接受大家使用Facebook登入,因為與Facebook串接API的廠商,可以獲取到部分使用者登入時交出的個資,像是電郵。
Apple提出的是:如果你是以蘋果帳號登入(sign in with apple),過程中,它會自動隨機生成一組虛擬電郵帳號,使用者可以選擇使用什麼樣的隨機地址去登入該App,因為最終都會自動對應回正確蘋果帳號。
我可以想像,這個功能推出後,受害最深的恐怕就是使用串接社群平台 API 收集使用者資料的公司。但其實「收集資料」是行銷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因為這就是所謂的「LEAD」(名單)。所以我估計,願意接受給蘋果登入(sign in with apple)的app或服務應該不多,因為這等於是收不到lead。在數位市場中,收集名單與每名單成本(CPL)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樣的話,如果拿不到名單,很多行銷公司就沒辦法向金主交帳,行銷工作就玩不下去了。
但這件事,不願意,就代表能拒絕嗎?恐怕不行喔。有同道冰友補充提醒說,Apple在6月3日的新聞稿(App Store Review Guidelines )指出說:上架的app,如果有使用第三方(如Facebook)登入之類的機制,就必須同時提供Apple登入功能。
(Sign In with Apple will be available for beta testing this summer. It will be required as an option for users in apps that support third-party sign-in when it i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later this year.)
換句話說,除非是根本不打算在Apple App Store 上架,不做果粉生意,不然遇到Apple這招,也得低頭。
好吧。講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聽著江湖同業抱怨G5與FCP曾經被蘋果團隊放生的往事。那時候很多人傷心的陸續轉用其他的系統,像是Adobe Premier。至於我呢,反正也沒剪太多東西,於是繼續在這裡癡癡的用蘋果筆電的FCP剪影片,用GarageBand做些小音樂。所以說,啊我真是個果粉無誤。
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Lenovo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量級行動工作站,震撼登場】
究竟是哪一台筆電🤔
極致輕薄,卻擁有更強大的工作站威力💯💯
它的降臨,將顛覆所有人的想像,並重新定義行動工作站的標準。
我們拭目以待🕵♂
#LenovoMobileWorkstation
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請問何謂工作站筆電?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何謂工作站筆電? - 請問何謂工作站筆電?其基本條件包含哪些?主要是機身堅固耐摔嗎?感謝。(DELL 第1頁) ... <看更多>
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工作站筆電ptt」+1 的推薦與評價
「工作站筆電ptt」+1。引述《QuentinHu(囧興)》之銘言::模糊的是對電競筆電的定義:電競這個字...筆電:這是個很大的題目,首先我們要先來定義什麼叫高階,工作站高不 ... ... <看更多>
工作站筆電定義 在 Re: [討論] 現在高階&電競筆電的分界越來越模糊了?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QuentinHu (囧興)》之銘言:
: 模糊的是對電競筆電的定義
: 電競這個字已經氾濫成災了
: 以前只是號稱有獨顯=高效能
會被誤導的人應該真的不少
雖然某些項目本來就有模糊空間,但來明確一下2017的分類好了
#文書筆電 = 你跑的動OFFICE都可以做文書筆電
#輕薄筆電 = 我的定義是低於1.8公斤 而且真的要薄
到底是誰教廠商輕跟薄可以只取其一解讀的
#遊戲筆電 = 至少中階卡1050以上、至少3A大作可以開到中特效
不到1050的直接視為可以玩遊戲的文書機
#網路遊戲筆電
= 就是上述的可以玩遊戲的文書機
通常會在賣場標著超☆獨顯 但不會寫是哪一張
以前我會覺得敲盤子用的 但近年開始有些CP值蠻高的 倒不算不行
最後進主軸 電競筆電或者高階筆電:
這是個很大的題目,首先我們要先來定義什麼叫高階,工作站高不高階?但它不見得適合用
來玩遊戲、高階繪圖卡高不高階?它一定不適合用來玩遊戲
也有的高階筆電像是HP Spectre 13或者X1C
這也是高階筆電,而且不會給你顯卡!
#高階筆電 ≠ 電競筆電
公認可以把某一項需求處理到最高標準的好、有某些不可取代之處
而且價格非常昂貴、某些機種具備工藝價值,但不一定有遊戲顯卡
這才是高階筆電的定義
(有很強遊戲效能,像PREDATOR 21X,它也符合高階筆電的定義)
那什麼是電競筆電?
1.散熱要達標
2.需要具備電競元素
(RGB、好鍵盤、好螢幕等等)
3.要適合跑競技遊戲(網路、人體工學、不延遲、能支援好耳機更好)
4.輕薄非必要
以上1~4,如果1不達標那就不用看2~4了
代表是台垃圾而已
電競筆電不代表就可以跑3A大作
電競重點是後面的競技兩字,而競技遊戲通常效能要求都不高
它的精華是提供某些可以幫助你取勝的硬體
所以不用被廠商牽著走覺得電競筆電=好
照廠商尿性,很多電競筆電有可能只是品名
賣給你的可能是超大4G RAM、或者是極速HDD、遊戲級顯卡MX150
有好的電競筆電,也有不符合定義的電競筆電
想買自己還是要學著看懂
--
FucKONAM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11.188.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513333215.A.0DD.html
不然我花萬把塊買台幻燈機回來嗎XD
title用來辨識OK 但不代表能絕對代表什麼
商品實際上還是要回到本質:到底有沒有解決需求
沒有就都是假的
※ 編輯: bluebull (124.11.189.68), 12/18/2017 19:58: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