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提早國中化,大學生普遍幼稚化;青春期世紀大擴展?】
現在空巢期,所以常常只剩下我和老公兩人吃晚餐,這陣子忙,有時我就懶得煮飯,前兩天就到附近一家叉燒飯吃便餐。
才點完餐坐下去未久,一大群汗臭青少年瞬間爆進,每一個男孩看起來體格健壯,都穿著一致的運動衫和運動褲,大約是一個來參賽的運動團隊。
每個人找到空位就立刻坐下,緊接著,像是被下了符咒一般,幾乎動作一致的都掏出手機,然後,每個人立馬開始盯著手機,不動如山,一整片靜默。
直到一個看起來也沒比他們大多少歲的年輕人(應該是教練)一個個走過去問他們要點什麼餐,才聽到他們每一個人難得的開口說話,報完自己想吃的餐點,立馬低頭。
只有一位同學主動站出來(大約是隊長)幫老師招呼記錄和傳遞餐點。
這一群跟我孩子年紀差不多的孩子讓我的母性立即湧出,覺得每一個小鮮肉真的都很有型、很帥、很可愛,
特別他們是運動隊員,比一般孩子有更多的時間鍛鍊體魄,所以身材線條都相當俐落緊實帥氣,整間餐廳立即滿溢著令人振奮的青春氣息。
就像觀察自己的孩子一般,我其實對於這個年紀群體的互動模式相當好奇,也很想知道,這些孩子在一起吃飯時大概都聊些什麼、彼此會不會打打鬧鬧、嘻嘻哈哈、練練肖話,就此來推測一下自家孩子在學校大概的樣貌。
不過,從頭到尾,這整間充滿汗臭淋漓青春氣息的餐廳、這整間平均顏值瞬間提昇的視覺宴饗,卻只有畫面,沒有聲音,詭異出奇地安靜。
每個人都俯頭盯著自己的手機,幾乎沒有任何交談。偶而只在傳遞餐點時抬頭,或者要釐清自己餐點時才開金口,當然,除了大約是隊長的孩子,也沒半個人主動站起來幫忙取餐。
直到餐點來齊,我想,大概有些人會收起手機,和左鄰右舍同學說說笑吧?
就像遙遠的我的青春時代,中午吃飯時間一到,教室裡便自動一落落三五成群,嘰哩瓜啦,嘻嘻哈哈,天南地北,
從連續劇漫畫到偶像明星、從家事國事天下事到各種亂七八糟的事,處處都是搶話刷存在感的三姑六婆;
你吃我的一口,我交換你的一道菜,吃飯時間,正是一整天在學校最沸騰的社交高潮。
然而物換星移、時空轉變,眼前這一大群在我想像中應該早就把整間餐廳都掀掉的青少年,卻是完全沒有任何互動,
有些孩子兀自對著手機傻笑,有些則對著手機兩隻大拇指激動緊張的拼命亂滑,偶而才空出手來扒一口飯。
看到這樣的景象,我真的驚呆,但是想想,平常在餐廳看到的景象不就是這樣嗎?
爸媽帶著甚至更小的孩子一起出來吃飯,就已經是全家人形同陌路、各自躲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毫無互動,
那麼,長到了青春期,和同學吃飯,這種沒有實際人際互動的模式,才是最可能發展的正常結果吧。
我問孩子,現在中午吃飯是不是也這樣?早就讀大學的孩子給我的答案讓我很驚訝,
他說,學校都有網路啊,他讀高中時,中午時間一到,有的追美劇、有的打電動,多數同學也早就是在自己手機裡各忙各的啊。
有個在大學任教的朋友就曾經跟我抱怨,她說,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不太懂人情世故,也不大會看老師的臉色,簡單的說,就是不會察言觀色。
有時她都已經明講,學生就是聽不懂,硬是傻傻踩她的雷。
就連網路禮貌也是讓她大搖其頭。寫個電郵來請求她幫忙,還要求她必須配合他們的條件與時間,整個自我大中心。
「以前的大學生像是已經打磨了六七成的石頭,雖然也還有點稜角,但是不算礙事,稍微提點就懂事了,但現在的大學生就是青春期繼續無限延長、未打磨也懶得被人打磨的孩子,我一定要說服自己用『服務業』的心態來從事教育工作,才不會憂鬱症發作!」
學校日時,孩子的老師也曾感嘆,現在的孩子真的是一年就一個世代,她認為最嚴重的問題是團隊合作、與人溝通的能力大幅退步,
只要是分組要做的報告或作業,常常出現溝通不良或衝突頻傳,而現在的孩子如果可以選擇,寧願自己來,普遍不喜歡和別人合作。
「最嚴重的問題不是不會溝通,而是根本沒有意願和動機跟別人合作。」
我就在想,從小到大就已經習慣只跟虛擬世界互動,怎能好好磨練察顏觀色的能力,更怎能進一步要求孩子磨練通達人情的技巧呢?
然而,常去小學演講的我卻常常聽老師跟我抱怨,現在的孩子三四年級就已經提早進入青春期了,因為過早接觸複雜的網路世界,現在小學生的思想更早熟,
也因為網路社群的複雜互動模式,霸凌、排擠、網戀等現象也往下延伸,這讓中高年級的孩子也愈來愈難駕馭。
一位資深老師跟我說:「才小五,就情竇初開、亂交網友,爸媽也被蒙在鼓裡,這是過去我根本沒想過要處理的棘手問題」。
「現在的孩子對人際也很防衛,因為他們自己會建立各種私密社群,有的社群是專門攻擊某位同學,有的社群特別把一些同學排擠在外。
中高年級以後,孩子的網路社交比我們想像得複雜多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比較防衛、心思複雜,因為他們幾乎都參加過各自不同的私密社群,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也成為別的社群的攻擊目標。」
「再加上青春期孩子都喜歡刷存在感,不少人喜歡貼炫耀文,讓自卑的孩子心理更痛苦。」
我記得幾年前會考完,我家小子之一就跟我說有一個孩子考上北一女,居然張貼自己的成績單圖檔到社群,這還不夠,更私訊給一些她認為是對手的同學下馬威,
孩子說,她的舉動真不知道刺傷了多少考不理想的同學。
看來,如今網路世界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
(((小學生提早國中化、高中化,大學生普遍幼稚化)))
這背後的意義是:因為網路世界、少子化等等各種因素,人類的青春期往下延伸、更往上延伸。
以前定義的青春期是12-18歲,現在,九歲的孩子就已出現青春期症頭,需要用青春期的教養方式來應對;
然而,少子化、接受過度保護的成長歷程,又讓青春期往上延展,太多孩子是二十多歲快三十歲了,都還像青春期孩子般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技能的磨練及通達人情世故。
有臉友跟我開玩笑:「中二病的發作整個大擴展!」真是意想不到的人類發展。
青春期不斷延長,我都在想,過去心理學家所劃分的生命各階段,會不會總有一天要改寫,
事實上,青春期一詞,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因為兒童期一結束,就等著擔負責任,隨著生理成熟,就得各自立業分家。
但是,青春期這一詞不僅在近代出現了,而且在網路時代,會不會延長成人類生命歷程中最長的一段?
隨著青春期不斷延長,父母的責任更重了,要學的新功課也更多更繁雜了。這也無怪乎最近英國有一個研究,結論是:
「未婚無子女的女性最快樂也最長壽!」
這個結論是否也就呼應了青春期大擴展的新現象,因此讓爸媽痛苦指數不僅增加,受苦年限更不斷延長。
要學的教養技巧愈來愈新,親子功課愈來愈多。
爸媽們,大家都辛苦了啊。
【延伸閱讀推薦】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你那愈來愈陌生的孩子,該怎麼溝通?》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1
【英國報導在此】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711210?fbclid=IwAR1k533qQ4pVxyVIBdp2Ro4QZnwor3TWXShwGT8kflov5-FZQ5OWj4Nlm70
左 鄰 右 舍 兒童 特 餐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聖誕節已成為全球歡慶的重要節日,在過節時,知道這天的意義嗎?12月25日指的是耶穌降生的宗教紀念日。而基督徒把這天作為耶穌誕辰日來慶祝,全球基督教會都會舉行隆重的禮拜儀式。但其實,現在許多聖誕慶祝活動和宗教已無關連,透過寫聖誕卡、交換禮物、用餐聚會等,一連慶祝至年底跨年,成為全球歲末歡聚的慶典之日
而聖誕節肯定會想起~總是ho~ho~ho笑著的聖誕老公公🎅!相傳在一千六百多年前,荷蘭的巴里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女,送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到了1822年,由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爾後聖誕老人的溫暖美好形象便與節日結合,漸漸流行於全球
在這充滿溫馨歡樂的聖誕節當天,就與大家分享「5個聖誕節的習俗」吧!
❶互報佳音
敲親朋好友、鄰居的門,歡欣獻唱一段祝福的歌曲,又或說段祝福話語,並送上手作的薑餅,祝願來年好運來
❷交換禮物
小孩們會在平安夜前把鞋子拿出放在窗台上,隔天早上將發現鞋裡放滿了糖果和小禮物。各國大多聖誕禮物主要都是在平安夜晚送出,穿上應景的聖誕服飾團聚,在聖誕節拆禮物
❸聖誕糕點
聖誕點心是歡聚時不可或缺的美味。各地傳統不同,像英國是做水果蛋糕,用水果、白蘭地酒、淋上奶油結霜製成;義大利是潘娜托尼和德國的史多倫,都是質地較硬的麵包;法國是國王派;波蘭是罌粟蛋糕;日本韓國則是風行草莓蛋糕
❹聖誕大餐
聖誕晚宴正像華人過春節吃年夜飯,歐美地區過聖誕節很注重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饗宴。美國吃火雞,而英國是以烤鵝為主,奧大利人則愛在平安夜裡,全家結隊到餐館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等,都是一時之選,伴以名酒樂饗美饌
❺立聖誕樹
關於聖誕樹的傳說,據說是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裡接待了一位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這才明白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因此,演變成今日佈置聖誕樹的傳統
#看遍各國聖誕節風俗
🔸夏威夷
孩子們會在鞋子中放滿稻草梗,將鞋子放在聖誕樹下,期待著聖誕老人會將鞋子拿走,留下禮物
🔸葡萄牙
葡萄牙人在傳統的聖誕節早餐時刻,預留空位給已經逝世的親人(的靈魂),期盼他們一起回來共進這神聖的早餐
🔸希臘
在希臘的塞薩利,男孩會點燃雪松枝;女孩則會點燃白櫻桃樹枝,看誰的樹枝先燒成灰燼,誰就能贏來幸運、甚至是一樁美好的婚姻
🔸白俄羅斯
未婚女子會聚在一起,在每個人腳下都放著一堆玉米,接著讓公雞來選擇。如果公雞吃了誰的玉米,那接下來那個女子就有可能會結婚喔
🔸墨西哥
墨西哥的小鎮瓦哈卡(Oaxaca)。家人們會聚在一起將紅蘿蔔雕刻成耶穌降生的樣子,而雕刻的最好的那一家,還可以被放在小鎮中央的廣場展示
🔸美國
因美國民族組成多元,所以慶祝聖誕節的形式與細節有許多變化,但各地在門外掛著聖誕花環及耀眼奪目的聖誕佈置,年年都是盛況空前,耀眼奪目!
🔸澳洲
正值夏季的酷暑時節,與傳統聖誕節為冬季冰天雪地的形象完全相反,因而出現聖誕老人穿著紅色泳衣,乘著衝浪板到海灘去吃露天火雞燒烤的趣味景像
🔸德國
家人會一起吃進晚餐,飯後聽音樂和談談這一年的生活情況,且小孩會於空閒時或學校美勞課時,自行製作手工藝品,或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禮物送給父母親,來渡過聖誕節假期
🔸菲律賓
在24號的平安夜,過了午夜後家庭成員會坐在一起享用傳統的菲律賓盛宴「Noche Burna」,其中包括起司球和聖誕火腿。此外,孩子會向他們的神父要求禮物,神父會快樂的祝福他們並給予他們禮物
🔸瑞典
會和家人、朋友一起享用聖誕大餐。最後在吃甜點米布丁時,如果單身者吃到的是帶有杏仁的米布丁的話,明年就能有一段好戀情。瑞典還有一個慣例,就是在12月24日下午3時,準時收看迪士尼的特別電視節目
🔸法國
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會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完畢後,家人一同去最年長已婚的兄姊家裡團聚。藉著集會,討論家中要事,若遇有家人不和睦,在此後也會前嫌冰釋,和好如初,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日本
聖誕節等同於觀賞聖誕燈飾、開聖誕派對狂歡、吃聖誕大餐、交換聖誕禮物等活動,或如何與愛侶共度、尋找愛侶、向意中人表白等愛情事宜上,儼然成為另一個情人節,總造成餐廳與旅館人潮遠多於教堂的現象
🔸英國
聖誕拉炮是一種慶祝聖誕節不可或缺的形式。每年挪威都會贈送一棵雲杉樹給英國,作為英國於二戰支援挪威的感謝之意。其中一棵樹立於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是最知名的聖誕樹,象徵著英國和挪威人民之間的友誼
🔸挪威
聖誕大餐會在12月24日舉行,挪威各個地區有特定的食物文化。並流傳著「聖誕精靈」會帶禮物給好孩子獎勵。經過與家人團聚的12月25日,12月26日節禮日會有另一場大型慶祝,兒童們會在此時到左鄰右舍大方接受款待
🔸芬蘭
傳統是游冰泳和蒸桑拿。芬蘭人似乎非常熱衷於極端體驗,例如蒸完桑拿後立刻跳進刺骨的冰水中。聖誕節正是體驗芬蘭全民消遣活動Avanto的最佳時機,Avanto其實就是冰上的洞的意思,他們相信這樣的活動有助於放鬆身心
🔸冰島
由12/12至1/6結束,會這麼長是因為傳說有13位聖誕老人會在聖誕節前13天逐一來到冰島,而從聖誕節當日開始逐一離開,等著十三個聖誕老人離開後,冰島的聖誕節才算結束。且還有個特別習俗,過節時人人會將蘋果切開,如果第一下能看見蘋果核,就預示來年好運氣,如果沒有就表示來年有待努力
#聖誕快樂
#凱鈞話趨勢
#5個聖誕節的習俗
左 鄰 右 舍 兒童 特 餐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已經是極限了」只有一個人的照護的悲劇 為何22歲的孫女用雙手了結自己的祖母
把黑髮緊緊束成馬尾。穿著白襯衫,嬌小的她抬起頭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年少
9月,神戶地方法院,當時還是幼稚園教師的她第一次站上法庭。她承認自己殺害了同住的90歲祖母,她說「因為要照顧祖母根本沒辦法睡,已經是極限了」。她幾乎只靠一個人從家族那擔下照顧責任,與工作蠟燭兩頭燒的最後就…
為什麼社會人第一年的女性會被逼得以雙手結束最愛的祖母的生命呢。我們去旁聽了開庭,以及採訪了相關人士◇雙親離異,將她拉拔長大的、最愛的祖母
2019年10月8日,這位女性在神戶市須磨區自己家中將毛巾塞入同住的祖母的口中使她窒息而死。患有失智症的祖母,有3個孩子,住在徒步5分鐘可到的地方。就是這位女性的伯父、爸爸、姑姑。然而,在這個家中,照顧責任通通由這位女性一人擔了下來
一路走來變成這樣的原因,跟這位女性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她3歲時父母離異。一起住的母親在她一年級時因為腦溢血過世。將她從兒童照顧機構接回來的正是爸爸那邊的祖母。祖母想方設法為她籌到了學費以及生活費,也買了鋼琴給她。是幫助她實現成為幼稚園老師這個夢想的,最愛的祖母
但是,祖母也有偏激的一面,她常說「你是被那個只會借錢的母親生下來的」這種否定這位女性的存在的言語。她上了國中後,精神開始失調。常常大量服用安眠藥而被送醫。醫生建議她別再跟祖母同住,而她就寄身於姑姑家中。
進入短期大學後,不再需要服用安眠藥的她決定要成為自己曾經夢想的幼稚園教師。但是,那時祖母的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她的生活再度脫離常軌。2019年2月,祖母在自家前坡道摔倒住院。診斷出阿茲海默。被認定為無法自己處理大小便以及照顧自己的4級照護等級。回到自家的祖母,會在深夜不穿鞋跑出家門在外遊蕩,並去按左鄰右舍的門鈴。親戚們決定「把阿嬤一個人丟在家太危險了」◇得不到親戚的協助,與工作蠟燭兩頭燒的哀號 那是誰要照顧祖母呢。在神戶市內經營清潔公司的伯父工作繁忙,爸爸生病手腳不方便。姑姑也有小孩。姑姑便說「阿嬤都幫你出學費了,那當然是你來顧」這句話就讓這位女性把照顧責任都擔下來了。在幼稚園當了一個月教師後,她開始與7年不見的祖母同住
當時,這位女性對高中同窗的好友表明「開始照顧祖母了,尿布跟餐費也都是自己出錢」也向她傾訴對尚未熟練的工作的不知所措。好幾天都受了上司與同事的氣,在職場提到照顧的事也被當作說謊,沒人願意聽進去
祖母在平日早上都會到日間照護服務中心,但晚上與假日都會待在家中。這位女性在每天下班回家後要餵祖母吃晚餐、每1到2個小時帶去上廁所,如果有大小便的話就要幫她洗澡。晚上也要帶她去散步。一天只能睡兩小時
同住開始兩周後,這位女性發覺自己到極限了,便跟爸爸與姑姑說「我可能沒辦法照顧祖母了」
她與親戚的關係比較特別。她向朋友表示在國中開始到短期大學時寄住的姑姑家中「沒有允許不能出去玩」,為了照顧姑姑的小孩還得常常早退或不能參加社團活動
根據判決中檢察官所讀的證詞,伯父說「這女生是開朗溫柔的孩子,我的兄弟把照顧媽媽的責任全丟給她。希望不要判她重刑」
但,面對表明自己撐不下去的女性,姑姑只說了「這種程度自己能控制的吧」。她也被禁止與照顧祖母的照護人員直接聯絡,不管她說什麼都只回說「妳去顧啦」這樣的生活持續了5個月後便發生了之後的事
案發當天,從早上開始天氣便陰沉沉地。天色尚暗的凌晨五點半,她被睡在身旁的祖母叫醒,要她幫忙擦汗 雖然用毛巾幫她擦了身體,但祖母開始罵她「不把父母當一回事」可能是把孫女與自己的女兒搞錯了。雖然把毛巾用熱水浸濕重新擦了一次,這次又被說了「就是因為有妳在我才活的不開心」 雖然她一再地道歉,祖母的斥責卻沒有停過。等到回過神來,她已經把祖母壓在床上
說著「別再說了」,她邊把手上有史努比與粉紅色愛心圖案的擦臉毛巾塞到祖母的嘴巴。幾分鐘後,祖母就沒在動了。
在試圖自殺不成後,她自己打了110告訴警察自己殺害了祖母,而警察也趕到現場。
◇「無法嚴厲責難」判決3年徒刑,緩刑5年 2020年9月9日神戶地方法院開始的裁判員判決中,看到了這位女性在照顧祖母的第三個月因為疲勞與壓力過大使腎臟功能失調,有嚴重貧血,以及被診斷出輕微憂鬱症,醫生建議要辭掉工作或留職停薪。另外,作為檢方證人的姑姑在庭上表示「全家都很努力照顧阿嬤」但是,照護中心的女性照護人員作證「自己雖然建議(讓祖母)住院,但被姑姑拒絕了」
爭點不在於事實,而在於這位女性的責任能力。被告方律師主張「這是由於睡眠不足以及照護導致適應障礙而造成的精神耗弱」而檢方指出這是「冷靜的行動」認為她有完全責任能力 對她的判決是3年徒刑,緩刑5年(檢方求刑是4年徒刑)審判長飯島健太郎認為「雖有適應障礙,但對犯行無影響」但結論說到「照護導致的睡眠不足以及工作壓力使其身心俱疲,無法嚴厲責難」。另外,他指出親戚間的關係「無法違反姑姑意願使照護負擔減輕」。而緩刑的理由則是「她自首後有在反省,能夠期待她在社會中更生」
雖然在社會中走上贖罪之路。但她很難得到親戚的支持。她的父親在判決後每日新聞的採訪中放話「她應該進到牢裡的,判決是在『她被迫照護很可憐』的前提下作出。我與妹妹(姑姑)談過後想法跟她一樣。之後不會再跟她連絡了,我對她已經沒有作為親人的愛情」
根據她的律師所說,這位女性透過保護觀察所(譯著:更生機構)找到了住的地方,開始找工作,但詢問過採用的某家幼稚園表示「我們有品牌形象的考量」就拒絕了她。最近好像終於找到事務職的打工,但仍持續著連衣服都不夠穿的日子
記者雖然向律師表明想直接訪問本人,但沒得到回應
她與祖母共住的家在案件發生後,大門深鎖。放在玄關前的盆栽雜草叢生,彷彿傾訴著照料的人已經不在這件事。「祈求阿嬤的冥福,並在社會中重新做人吧」傾耳聽完飯島裁判長的訓誡微頷的她,現在也走在顛簸的道路上◇有其需求的「照護方的照護」
專門處理照護方的照護的NPO法人「照護者支援網絡中心阿拉丁」的牧野史子理事長表示「照護失智症患者非常辛苦。沒做過的人是不會知道的」。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照護者使被照護者死亡的數量在這十年以來到了一年20人左右。在厚勞省2005年的調查中,可以看到照護者有四分之一有輕度憂鬱症
在這起事件中,這位女性的周圍有姑姑等人的親戚。也有照護人員,有能夠討論祖母照護的體制,但是,專門研究照護的淑德大學結城康博教授(社會福祉學)推測「周遭的人將她逼到絕路。照護人員最多也是站在『如何照顧祖母』的角度在思考,卻沒人為這位女性著想」
對於負責照護諮詢、自治體與地方整體的支援中心,結城教授指出「全都是『為了被照護者』而運作的機構。照護者的支援只有一部分的NPO在做」
在這起案件中,有人能對這位女性伸出援手嗎 牧野理事長表示「首先需要調查找出為照護所苦的人」埼玉縣在2020年3月,制定了全國第一個支援照護者的條例,首先就開始調查身為年輕照護者的未滿18歲的照護者
牧野理事長說「如果在這位女性鑄下大錯前能發現她,保健師說不定能做到前去幫忙照顧等等的支援。照護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不只是被照護的那方,將目光轉到照護方是更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