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地質系沈川洲終身特聘教授榮膺教育部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
本校地質系沈川洲終身特聘教授榮膺教育部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沈教授主要研究材料為世界各地的珊瑚、洞穴石筍以及海洋有孔蟲,應用在定年學、全球氣候變遷、近代與古氣候、古海洋學以及人類演化等。為了突破現有研究上之瓶頸,前五年著重於開發世界尖端的地球化學與同位素技術,例如2002年發表的鈾釷同位素技術,論文被引用次數已超過200次;2007年後更轉為技術與應用並重,並與國際上各實驗室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研究夥伴遍及全球。
沈教授自2002年到臺灣大學任教,共17年,在教學方面,熱忱用心,2009年獲臺大教學傑出獎。沈教授因材施教,指導的研究生因此都有很好的表現,常奪得國內的地質年會與海洋年會首獎,還不時在國際會議,例如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與國際古海洋年會,榮獲最佳學生論文獎。許多在校生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也都能進入國際知名學校研究,例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夏威夷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以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
沈教授在科研上充滿熱情與創意,秉持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與超越卓越的態度,時時兢兢業業,不斷用前瞻性的視野,嘗試與突破該領域中許多不可能的任務,為踏實、創新且優異的研究人員。除自己原有的研究外,沈教授主持多項國內大型計畫,更將研究視野從亞洲拓展到歐洲,帶領國際團隊,在科研上有許多亮眼表現。此外,沈教授不斷受邀參與國際性的地球科學研究計畫,包括美國、澳洲、法國、日本、匈牙利以及大陸地區等等,積極促進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國際科學家們密切進行科研合作,無形中也開拓了良好的科學外交工作;用科研將我國的影響力,推展到全世界。
沈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近年來在科研上有許多亮眼表現。例如2013年主導一項過去科學界不可能任務,國際團隊針對洞穴鐘乳石細微的單一紋層直接測量年紀,研究指出,這些微層的形成機制相當複雜,並非都是一年一輪,頂尖期刊Science還特別報導這個驚人發現。2012年發表近350年來,南半球海水表面溫度紀錄及其氣候變化模式,並證實了臺灣降雨與南太平洋海溫的關連性。2015年利用菲律賓洞穴石筍紀錄,重建12000年前,造成北半球驟冷的新仙女木事件完整始末。沈教授也主持古海洋研究,整合國內與國際團隊,歷經十年的努力奮鬥,分析巴布亞新幾內亞東緣海洋沉積物岩芯的地球化學紀錄,重建28萬年以來西太平洋低緯降雨帶遷移歷史,團隊發現東亞–澳洲季風系統,兩者雖為相依的氣候帶,卻有著不對稱的軌道週期特性,這項前所未有的發現也在2015年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並獲頂尖期刊Science特別報導。
沈教授的科研成果,除了在學術界的突破,對於世界各地與我國的環境氣候變遷,亦提供了現代與未來防災策略與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例如由沈教授主導的國際團隊,2012年發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中,重建近350年來,南半球海水表面溫度紀錄,同時亦發現,正處於高溫期的南太平洋海溫,會造成臺灣夏季的強降雨。此外,未來南太平洋很可能進入一段10年的高溫期,再加上全球暖化效應,區域性降雨天數減少等因素,包括韓國、日本、東南亞各島國,以及我國夏季降雨量恐將更高,暴雨將更趨猛烈。2017年沈教授參與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臺灣大雪山紅檜樹輪纖維素的氧同位素紀錄,重建「中太平洋型聖嬰」818年來歷史 (2017,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顯示,未來中太平洋型聖嬰現象,受人為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影響,很可能會再加劇,臺灣春雨也許會繼續減少,假若如此,入春後遲緩的降雨將使旱象更加惡化;此外,夏季颱風的形成與侵襲臺灣的秋季颱風機率也會相對增加,表示未來臺灣夏秋季降雨有可能更趨猛烈。南臺灣的季節性旱澇會越加嚴重。我國政府應當積極因應,儘早提高未來防災標準與措施。
在下一個四年階段,沈教授帶領的氣候變遷研究團隊將重返臺灣,同時也將走得更遠,前進非洲。未來更將著重培養研究生,期許學生能獨立在特定領域開創新局;針對非地質系的學生,與地質系同仁特別為非地質系的學生,開授認識臺灣的課程─「地質調查導論二」;這是讓在校生搶破頭,在電視節目裡直言是大學中最難忘的一門課。讓不同屆的同學持續了解們臺灣島如何經由板塊運動而形成,進而疼惜自己賴以生息的土地,愛惜鄉土;沈老師除了教授地質科學系必修與選修課程外,並且讓國際學生深度探訪臺灣,愛上臺灣的美麗。
#沈川洲教授 #地質系 #第22屆國家講座
巴布亞新幾內亞氣候 在 BaoBao的世界最棒工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間回到2014年聖誕節前夕,我們帶著澳洲打工度假存下的五千澳幣,還有不多的行囊,抱著一個想要透過音樂串連南島文化的夢想,以及盡情和太平洋及印度洋島嶼上最知名的音樂家合作錄音、拍攝的衝勁,從澳洲沙漠中的愛麗斯泉趨車出發,一路到了這裡。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關於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的新聞,我們聽到南太平洋島國的長老說『我的祖先來自台灣!』,我們發掘越來越多證據指向台灣是南島文化的起源,我們憂心持續受衝擊而消逝的海洋環境及島嶼文化,我們知道我們不是政治家、科學家,更不是知名大導,但是我們做我們可以做的,我們有彼此。
這讓我們踏上了一個找尋那些爲樹說話、為海洋歌唱的音樂人的旅程,一路上,我們也結識了部落裡最年長的歌者,以及那些不停探索並讓血液裡的古調持續傳唱的藝術家。
我們帶著音樂家們吟唱的歌曲造訪不同的島嶼,讓當地的音樂家即興加入音樂元素,作為給歌曲和原創者的禮物,最後再透過層層堆疊的編曲和後製,串聯一條南島文化的音樂航道,十八首歌曲,從馬達加斯加到復活節島,從紐西蘭到五千年前台灣原住民祖先將獨木舟推向太平洋的海岸。
你將聽見南島音樂家們在獨特的自然環境裡用母語吟唱、用屬於部落傳統的樂器演奏,驕傲地踏在自己的土地上,對著全世界歌頌。
三年來,在行走十六個島嶼國家的過程中,我們遇見了數不清熱情、幽默、才華洋溢又充滿智慧的音樂家們,是他們,帶領我們進入那些的美好又脆弱的自然風景,為土地歌唱,也是他們,讓我們意識到四億南島人口不僅擁有相似的字詞,更被相似的音樂元素、文化信仰,甚至是現代議題串連著。
自然環境和文化傳承的議題始終圍繞在我們的談話中,我們也深刻的意識到ㄧ個共同的信念:人類應是自然生態網絡裡的ㄧ份子,而非萬物的主宰者。這些音樂,是來自音樂家們的禮物,發自內心,許一個更好的未來。
下週一 ,倒數三天,我們要將這份禮物獻給你。
十一位來自馬達加斯加、索羅門群島、復活節島、澳洲Torres Strait群島、馬來西亞、紐西蘭和台灣的音樂家們,因為流著和台灣原住民一樣的血液,而聚再一起。
*小島大歌Live演出結合現場及影像,音樂家不只實境演出,並同時與投射之虛擬樂團成員共同呈現每一首歌曲,跨越時間及空間的限制,這樣的演出設計,使單場呈現超過百位來⾃16個島國的音樂家的理想⾜以實現,Tim 也將以Son et lumière的方式,結合影像投影及聲音設計,帶領大家從馬達加斯加到復活節島,從臺灣到巴布亞新幾內亞,一場跨領域及地域的體驗。
🇹🇼 ️小島大歌專輯發佈演出 x 台北華山Legacy
預售票800元,現場票1000元
購票:https://goo.gl/Dnuc2S
巴布亞新幾內亞氣候 在 食物課 Foodie Studie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物課前講義】白米|踏遍台灣風土,米的美味沒有極限 by 台灣燙
▋ 專訪土生土長創辦人顧瑋
與顧瑋相約訪談的這天正好下著綿綿的雨,順著金山南路往「土生土長」出發,由於採訪地點鄰近東門市場,沿路上充斥著一股清爽辛嗆的蔬菜味伴隨著烤蕃薯的甜,走著走著便在轉角處看到一棟充滿台灣氣息的雜貨店,用整棟的木造搭建,沒錯這裡就是「土生土長 」了。
.
到了店門口看見顧瑋低頭煮著飯,發現我們到了笑著說:「我們正在清冰箱啦,不介意的話簡單的一起吃吧!」,手上拿著今天的主角白米飯,顧瑋說這批米因為颱風受了傷所以口感並沒有那麼好,但我吃了一口發現口感依然很棒,配著滿桌的醃漬物扒著飯,這樣突如其來的一餐,自在又隨性正好體現顧瑋的個性,這次以「米」為主題,除了要讓大家認識最真的她,更要挖掘出她對米滿滿的熱忱。
.
〖把台灣食材的驕傲,做好做滿〗
|台灣燙:
身為這座島嶼的一份子 ,得知妳從「在欉紅」、「不二味」、「台灣原味」到現在的「土生土長」接觸過許多的台灣在地食材,可以請您跟我們分享一下妳心中的「台灣在地食材」是什麼模樣呢?
|顧瑋:
這個題目稍微有點大,但還是能夠化約的。就像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這句話。「 人如其食 」,人們的日常飲食就反映著他們的生活、階級與背景。放在食物的世界來看也是一樣的,不論雞豬還是菜果,這些食材的生長樣貌取決於它們的飼料和生長背景,並最真實的呈現在料理中。 所以才說風土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台灣地形小、氣候條件多變再加上人為條件的介入,以上這些無論是好的、壞的,都會影響到作物的樣貌。
|台灣燙:
本次 TAIWAN TONGUE 的系列專題 以「 柴米油鹽醬醋茶 」為主題,跟妳在「 土生土長 」的 理念不謀而合, 而妳同時接觸這麼多種類的食物原料及它們的原產地,執行上有沒有遇過什麼特別辛苦或有趣的事呢 ?
|顧瑋:
其實辛苦這件事,我們做品牌及產品端的都比不上最源頭的生產者,他們才是真正弄髒自己雙手的辛苦。我們在做的這件事本身最重要的並不是目的,也不是銀貨兩訖的商業買賣行為,對我們來說過程比目的還重要,今天當你的產品本身是好的,藉由這些食材傳遞給消費者訊息,慢慢的消費者會知道,他們在購買時是可以有選擇的而不是任人宰割。譬如鬆餅粉,它跟我們其他產品相較之下邏輯上是有些微抵觸的,因為要讓鬆餅粉能夠發起來,就必須加上泡打粉,即便使用了無鋁泡打粉,但畢竟不是天然的材料,因此這個品項事隔一年還是像魚刺般刺著我,但我們的品質絕對是鬆餅粉裡高規格等級,反覆討論後消費者其實也希望我們加進去,畢竟自己再去買泡打粉加太麻煩,而大家用了鬆餅粉後,反應很好,開始回頭找其他產品,也算是意外的結果。
.
〖為了煮好這鍋米,請你跟生米套好交情〗
|台灣燙:
煮「米」的工具市面上也有很多種,有人偏好電鍋、電子鍋、陶鍋或是鑄鐵鍋,不知道妳自己在煮米時,有沒有特別喜歡使用哪種呢? 煮起來的米又有何不同 ?
|顧瑋:
除了電子鍋外,其餘容器會影響煮米條件主要是熱容量,不同的容器有不同的蓄熱程度,譬如說我們待會要示範的土鍋好了,土鍋相較於鑄鐵鍋孔隙較大,水會吸到土鍋裡去能夠些微的調節水份是它的優點,但它沒有鑄鐵鍋那麼重的蓋子能夠提供壓力,加壓能夠讓水蒸氣高溫,高溫就能夠提高熱效率就能夠讓煮飯的速度變快,所以土鍋常常會在鍋子與蓋子中間附上一片有孔洞的蓋子,透過與頂端蓋子的孔洞進行對流保留住熱氣,讓鍋內的水能夠持續地滾。 另外鍋的形狀也會有影響,通常都是比較圓弧的外型,因為火是加熱在鍋子,鍋子再加熱到水,水再加熱到米裡頭,因此圓弧的外型能夠讓水滾得更均勻,米本身就可以熟得更均勻。
.
〖梗米、秈米傻傻分不清,今天就讓你看清〗
|台灣燙:
台灣米的種類來源與殖民地的歷史有很深的關係,現在台灣大部分的米也從日本米改良來的,卻又常聽到說日本米比較好吃,究竟是米本身差異還是烹煮手法造成的呢?
|顧瑋:
看標準來決定,沒有一定的答案,像今天想吃義式燉飯就選用來自歐洲適合做燉飯的燉飯米的品種,它介於秈米與梗米之間,沒那麼秈也沒那麼梗,如果想吃印度咖哩我就不會選擇日本種的梗米,而是選用那個產地適合的秈米,像印度跟泰國都是吃香米,那邊的氣候較熱適合種植秈米,而我們和日本吃的梗米適合種在氣候較冷的地區,但台灣明明沒有很冷卻還是可以成功種植梗米,這個部分也是滿厲害的,所以各個國家有自己習慣且適合種植的品種,盡量不要放在同一個標準去比較會比較客觀。
『台灣燙小百科』
|秈米:米粒外觀為細長型,含有香味的稻米,直鏈澱粉較高,吃起來較硬,沒有黏性,我們最常見的在來米也是屬於這個品種。
|梗米:米粒外觀為橢圓形,沒有香米般的香氣,直鏈澱粉較低,吃起來較軟,有黏性,就是我們最常吃的梗米。
|台灣燙:
「米」在我們台灣的傳統飲食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可否跟我們分享你與米之間有什麼特別的故事或經驗呢?
|顧瑋:
講實在話,人在吃到好吃的東西前都是無感的,記得第一次上品油課時,看到其他人一直把油直接往嘴裡喝,覺得很是稀奇,但輪到自己品油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油是可以有風味、有果香的。以前很少吃到好吃的米,消費者沒有辨別力,只在意價格不在意品質,但現在時代在變革,吃少但要吃好,而米從生產端有改變,把米種的好吃自然會有人來吃,這對愛吃鬼來說是個好的過程(笑)。
|台灣燙:
就妳覺得關於台灣「米」的現況,我們有什麼特別的優勢得以突出呢?
|顧瑋:
我們的價格整體上是比不贏泰國的,不過因為米的品種不太一樣,還是有機會的,就要看吃梗米的人在哪裡。像中國人口非常多也習慣吃梗米,一定會是個市場,剩下的各憑本事了。說到這個,你有想到進口我們台灣最大外銷的國家是哪裡嗎?答案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相信大家應該也很意外,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居然有人在吃我們的梗米,這真的是很神奇的事,非常好奇他們的飲食究竟是什麼模樣。
|台灣燙:
最後,如果是以「台味飲食」做為聯想,妳覺得最能代表妳與這片土地的米食主角會是誰呢?
|顧瑋:
以米食的邏輯來思考,這一題是有點困難的,我們必須考慮區域性的問題,因為光是一個小小的區域本身就很豐富,若是再考慮到族群、文化和習慣就更加複雜,像是今天我們用土鍋示範煮的這隻米叫做「夢之華」,它是我們在「米食堂」的巡迴計畫中,第一站拜訪宜蘭發現的。 談到「米食堂」這個計畫,才發現要做這個題目真的要很勇敢,去了那個地方才發現,每個地方內容之多的,所以這個題目是沒有做完的一天,米是很多元的,同一片風土上卻有這麼多不同的米。我們目前正在規劃一個以「米」為主題的刊物,一邊學習一邊把更多好吃有特色的米介紹給大家。(原文出處|https://goo.gl/jlLdPz)
.
|6/10 食物課x土生土長|好好吃飯~米的小講堂
https://goo.gl/F73Auf
#親炙顧瑋老師的講課魅力
⋯⋯除了聽課外 #本次課程會吃到————
a、來喝「泔糜仔」,認識這杯調養身心的「米漿粥」
b、煮飯學問大,現場用陶鍋和電鍋煮給你吃
c、一起捏鹽味三角飯糰,搭配漬物/豆腐乳/肉鬆,享受樸實美味
d、從米到米果,一粒米的各種變化
e、追加品嚐:發芽雜穀米香穀片granola+優格+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