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2019年10月,曾思瀚博士赴台舉辦台北巡迴講座「誰的釋經,哪個傳統?」,宇宙光十分有幸是主辦單位之一,為了使本刊讀者對曾博士有初步認識,本期我們以「上帝陪伴人」為主題,採用問答的方式,請曾博士分享他在神學方面的領受,期盼讀者也能由此受益。
一、上帝從創造至今,祂的計劃從未改變,請問,超越受造的上帝為何要陪伴人?又是如何陪伴人?
我首先給的是傳統答案。上帝是藉著祂的話語(亦即聖經)陪伴人。我們讀到上帝以往作為的記載,這就成為上帝的話語,告訴我們,祂現在依舊陪伴在旁,因此,固定閱讀聖經能讓我們知道祂在陪伴。祂的陪伴也出現在大自然,有時候我們可以在其中經歷祂的作為,體會祂的大能。詩人往往以大自然為主題,頌揚上帝的陪伴,例如〈詩篇〉十九篇1~6節:「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它的量帶通遍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上帝在其間為太陽安設帳幕;太陽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歡然奔路。它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沒有一物被隱藏不得它的熱氣。」接著要探討的是比較少人討論的主題,就是上帝的百姓聚會時,祂也在旁陪伴。
山姆‧威爾斯(Samuel Wells)曾在《上帝的同伴》(God's Companions)書中提到,我們對鄰舍行善,上帝就在其中陪伴;我認為這之中還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地方。傳統上,福音派教會認為上帝的陪伴是屬於個人領域的神祕經驗,靈恩派尤其如此。我相信聖經教導更強調同儕團體,並支持那些與我們相左的人,上帝就是透過這種艱難的途徑,讓我們察覺祂的陪伴。上帝陪伴的主要用意,不是「讓我感覺良好」,而是要「建立榮耀祂聖名的群體」,這不僅需要敬虔的委身,也要積極的努力。我認為要從本體論、形而上的問題──「上帝為什麼需要我們成為祂的同伴?」進展到宣教、教牧的問題──「成為上帝的同伴是什麼意思?」因為沒有人能識透上帝的心意。所有這些臆測都是徒勞,但是我們可以從祂藉著亞伯拉罕建立一個國家,又藉著十二個缺陷重重的人建立教會,了解祂創造萬物的旨意──這就是我們應該朝向的目標。
請不要誤以為我的評語是要駁斥靈恩傳統經驗(charismatic tradition),〈使徒行傳〉是歷史事實的記載,我在著作〈使徒行傳〉注釋已經探討過這個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其中對聖經的詳盡分析,已經勾勒出更廣泛的神學架構。〈使徒行傳〉傳的信息不是要我們尋求一模一樣的經驗,如果有人有過相同的經驗,很好;如果沒有,也很好。我的回答是要提倡每個人都能獲得的常態經驗(normative experiences),進而使這個世界更美好,而不僅讓自己的感覺更好。我們能夠成為基督徒,就是一種超自然經驗,如果以為靠自己就能「決志」跟隨耶穌,就是低估聖靈的大能以及我們全然敗壞的事實,同時也高估自己隨時都能擇善而行的能力。信耶穌本身就是一種超自然經驗,同時也是一種常態經驗。
二、既然上帝陪伴人,那麼人真的可能見上帝的面嗎?聖經教導我們「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請問這是勉勵?還是條件?
〈希伯來書〉十二章14節:「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這不是神學命題,其希臘原文也不是條件句;反而幾乎是〈希伯來書〉的五個警告:二章1~4節、三章12節~四章2節、六章4~8節、十章26~31節、38~39節(根據馮蔭坤,Ronald Y. K. Fung)的最後一個警告。這節經文中的「聖潔」,以名詞形式只出現在〈希伯來書〉此處。經文中的「主」,暗示我們應該如何解釋「聖潔」。這裡的聖潔不是指儀式或者傳統習俗上的聖潔,而是活出以耶穌為「主」的生活形態,〈希伯來書〉作者也提到努力與所有人和平相處,鼓勵信徒與世人建立健全的關係,這足以反映信徒與上帝之間的健全關係。這節經文說的不是親身面見上帝,是比喻手法,旨在鼓勵身為見證人的信徒要有健全的人際關係,結果就是他們同時也能經歷上帝。經文說的就是聖潔的生活形態,包括認真依循上帝所賜關於生命的訓示,並且要仰望耶穌(十二章2節),祂就是我們犧牲奉獻的典範。
三、掃羅與大衛都曾有上帝的陪伴,結果卻完全不同,其中的意義是什麼?對我們的啟示又是什麼?此外,大衛與拔示巴犯下大錯時,上帝是否仍與他們同在?或是「任憑」他們犯錯呢?
我認為就上帝的同伴來說,掃羅和大衛並不符合山姆‧威爾斯敘述的概念。一般人會用「我與上帝的關係」形容自己的認知,我不反對這點,但是當我套用山姆‧威爾斯的同伴觀念,就會引到另一個同樣有效的方向。如果教會要與年輕人或整個社會連結,就不能僅用個人靈修(personal devotion)作為靈性(spirituality)的典範。
山姆‧威爾斯的觀念涵蓋的不只是個人與上帝的關係。如果上帝與這個世界同在,那麼我們就需要成為這個世界的同在,參與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在經歷自己身為上帝的同伴──我們成為上帝在這個世界的器皿,如此一來,就得以目睹上帝如何透過人成就事情,也能看到,即使這個世界如此破碎,上帝依舊與人同在。
南非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就是基督徒積極投入真理與和好事工非常好的例子。他們成為上帝的手,看到上帝透過他們的努力,成就大事,也經歷到上帝與教會同在。當然,非信徒會說這只不過是基督徒在行善而已,但如果從基督徒的角度看這件事,就能說,上帝用超自然的方式除掉仇恨,然後用建設性的東西取而代之。
我的教會裡有一群非洲信徒,其中的胡圖族人與圖西族人一起敬拜基督。自從盧安達爆發種族滅絕,這兩個族群就互相為敵,但他們現在已經和好,並且致力在局勢依舊緊繃的盧安達和剛果修復兩個族群的關係,以及提倡和平。他們成為上帝在這個世界的手,不但因為彼此關係修復而親身經歷上帝,更因為進一步造福世界而經歷上帝。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議題,但我只是分享冰山一角而已。這類充滿想像的集體靈性觀(imaginative and communal view of spirituality)可以參考山姆‧威爾斯等原創作家的著作。
四、上帝創造時,是否給予我們holy的本質?但卻必須借由與祂有健康的關係,才可能達到聖潔?
我個人認為「與上帝的關係」是個遭濫用的詞語,但這可以涵蓋各式各樣的意思,我不喜歡使用這個詞語。就〈希伯來書〉而言,我們「必須」從猶太人的觀點詮釋其中的聖潔。舊約聖經裡頭,聖潔的規條是要透過各種宗教儀式,把上帝的百姓分別出來,有別於迦南人,藉此保持身為上帝百姓的身分。與上帝建立關係或許是其中一部分,但就猶太人來說,這不是聖潔的主要意義。
我樂於見到的聖潔是,在耶穌是主(lordship of Jesus)的前提下,承認自己的身分。這種身分的延伸意義是,讓我們能夠在上帝呼召我們前往的任何地方,投入各式各樣服事。這種分別為聖的觀念比較近似公開見證,就像以色列人成為周邊其他族群的見證。
五、在上帝的陪伴中,我們發現食物是個重要線索,雖然年代不同、情境不同,但食物與陪伴的關係相當明顯。基督徒生命中該如何看待陪伴?又該如何看待食物呢?
我認為解讀這些經文必須謹慎,它們不都跟食物相關,它們的文體也各不相同,我們不能直接把它們歸類為同一個主題:食物。在某些情況下,它們說的是食物,在其他情況下,例如主餐,食物則象徵其他意義。在少數例子,好比先知以利亞,食物具有比我們現代詞彙更深遠的社會意義──在屬靈旅程中,上帝的百姓像同伴一般,聚在一起用餐,不只飽餐一頓而已。此外,耶穌也用天國盛宴的比喻,例如〈路加福音〉十四章,形容食物的社交功能,我們邀請的客人,顯示我們相信上帝是什麼樣子。我們不採用古代宴會的社交意義,因為它的要旨不在食物,而在人際關係,以及我們相互對待的方式。
就應用來說,我們要進一步探討取得食物與分配食物的方式。食物就是經濟,經濟影響民生,不只關係自己的生活,也關係生活在遠方的人以及食物來源等等,它更關係到我們的各種資源,並反映國度的價值。這個議題一定要從「食物於我有何益處」(what food does for me)轉移到「食物如何為上帝的榮耀,增進人類福祉」(what food does for the greater good of humanity for the glory of God),世人必須學會公平分配它們,以彰顯上帝的公義。
六、食物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因此,上帝創造中,必然會為人類預備食物,但我們是否可以說:人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對食物錯誤的認知?
我想你指的是〈創世記〉一到二章,這個答案非常複雜。上帝給人類第一個命令就是〈創世記〉一章28節的生養眾多,遍滿地面,這反映上帝的形像。我們可以說,人類的第一個錯誤就是選錯食物,但這是憑著少數幾節經文犯下見樹不見林的失誤。〈創世記〉二章15到17節,上帝允許的一切和上帝禁止的一樣形成明顯對比。因此,人類始祖可以吃所有的樹所結的果實,只有一棵樹例外。
人類始祖的錯誤,就是假定上帝禁止我們享受生命,沒有把祂視為想要祝福我們的上帝。亞當和夏娃把目光放在不能得到的事物上,卻沒看到上帝可以賜給他們豐盛祝福。亞當和夏娃的舉止透露他們選擇相信蛇,說服他們上帝的應許不可靠、並詆毀上帝的善意。(創世記三章4節)
……(請見2019年10月雜誌)
帳幕的屬靈應用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水深晨興時光
第七週 週二
林後五14
『原來基督的愛困迫我們,因我們斷定:一人旣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在林後五章二十節保羅所用『大使』一辭指明,使徒受到確定職事的託付,代表基督完成神的定旨。十九節是叫世人與神和好,二十節是叫已經與神和好的信徒,進一步與神和好。這清楚指明,人與神完全的和好有兩步。
第一步是罪人脫離罪與神和好;爲這目的,基督爲我們的罪死了,使我們的罪蒙神赦免。這是基督的死客觀的一面。在這一面,祂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替我們受了神的審判。第二步是活在天然生命中的信徒脫離肉體與神和好。爲這目的,基督替我們這個『人』死了,使我們能在復活的生命裏向祂活著。這是基督的死主觀的一面。在這一面,祂替我們成爲罪,受神審判,被神剪除,使我們能在祂裏面成爲神的義。藉著祂死的這兩面,祂就使神所揀選的人,完全與神和好了。
和好的第二步比第一步深多了,因爲這一步不是發生在帳幕外面的外院子,乃是發生在帳幕裏面的聖所中。這樣的和好不是一次永遠的,乃是繼續不斷的。你若想想你的經歷,就會察覺無論你作尋求的基督徒多久,內心深處仍然覺得,因著某樣東西,主要是因著你天然的生命、舊人和己,你與神的同在是隔開的。你也許非常善良、美好、虔誠、『聖別』、『屬靈』,但你知道仍然有個東西將你與神的同在隔開。你並非完全與神是一,全然與祂和諧。爲了使我們完全與神和好,父暴露我們天然的生命,並向我們揭示我們真實的情況。結果,我們就定罪自己天然的所是,並且主觀的應用十字架。然後當我們天然的人被除去時,我們就經歷和好的第二步。在這一步,我們天然人的幔子裂開了,使我們能活在神的同在中。
帳幕的屬靈應用 在 【话奶与灵粮】1963年第一册《帐幕的属灵应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出埃及三十八章二十一节说,“这是见证的帐幕中,利未人所用物件的总数。”(直译。) ... 【话奶与灵粮】1963年第一册《 帐幕的属灵应用 》. ... <看更多>
帳幕的屬靈應用 在 擴張你的境界- 「擴張帳幕,得地為業」朱奔野牧師 證道重點 的推薦與評價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兼顧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 ... 屬靈及屬世的兩個方面,今年我將要在哪一個領域擴張? ... <看更多>
帳幕的屬靈應用 在 主的恢復與基督教之間的不同- 看板Christianity 的推薦與評價
壹 恢復乃是在墮落、破壞或失落後,回復或歸回正常的光景─但一1~2,代下三六22~23,拉一。
貳 我們是在主的恢復裏,並且祂的恢復是獨一的;沒有另一個恢復,正如沒有另一個基督的身體或另一個新約。
參 我們需要看見主的恢復與基督教之間的不同:
一 今天基督教的教訓就像雅各的教訓─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但是缺了神聖啟示的最高峰─弗一17~23。
二 主的恢復是完全不同的,因為這恢復搆上神聖啟示的標準,而基督教在這一面卻有所短缺。
三 主恢復的三方面乃是神的啟示、神人的生活、以及召會的實行─林後十三14,腓一19~21,啟一11。
肆 主的恢復不是普通、一般基督教的工作,乃是召聚主的遺民,在召會裏恢復神的國─太十六18~19,羅十四17,啟一4~6:
一 主的恢復不是一個工作、教訓、神學或運動;主的恢復乃是基督自己,作為生命的種子撒到我們這人裏面─太十三3,37,可四3,14,26~29。
二 仇敵知道主的恢復在那裏,也知道這恢復會將他擊敗,並建立諸天的國─啟十一15。
伍 主的恢復與今天的宗教不同;主的恢復是不可能與基督教調諧一致的─太十三31~33,44~46,啟十八4,十九1~3,7~9:
一 主的恢復是要帶我們脫離聖品階級和平信徒這不合聖經的制度,而回到起初,照著神聖的啟示,純淨的實行召會生活─二6,15,太十六18,弗二20~22。
二 主活的見證與傳統的教會,不能調諧一致─提前三15~16,提後二19~22。
陸 主恢復的背景是基督教,其特徵是混亂和分裂─創十一1~9,林前一10~13:
一 林前十二章十二節告訴我們,主所要的是甚麼;祂不要分裂和混亂,祂要得著『一個』與分裂相對,『基督』與混亂相對。
二 主要恢復祂的召會脫離混亂和分裂,而歸回到祂自己。
三 這是主恢復的所是:對混亂和分裂的回應。
柒 把主的恢復從基督教區別出來的,乃是我們的性質和立場─弗三8,四3~6:
一 召會是由基督作內容和性質所組成的實體;基督教是由分裂所組成的,且有各種紛雜的事為其性質─三8。
二 關於我們的立場,召會的立場乃是真正的一─四3~6。
三 我們要留在主的恢復裏,就必須持守基督作生命,持定一作我們的立場─西三4,弗四3。
捌 主的恢復與傳統的基督教之間有一道鴻溝,因為這恢復完全根據神純淨的話,而基督教卻滿了傳統─箴三十5~6,太十五3,6下,十三33:
一 主的恢復與基督教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包括三類不合乎聖經的事─分裂、組織和傳統。
二 我們中間的歷史乃是沒有妥協、完全從基督教出來的歷史─拉一,啟十八4。
三 主恢復的歷史乃是從現今邪惡的世代出來,並在這世代之外的歷史─加一4,六14:
1 保羅需要從猶太教,他當時宗教的世代中得拯救。
2 今天我們需要從基督教,我們現今這宗教的世代中得拯救。
四 眾地方召會與基督教之間不該有任何橋梁─啟一11:
1 凡物都該各從其類;(創一12;)公會是從他們的類,眾地方召會也該從自己的類。
2 我們應該是我們所是的,沒有妥協或偽裝。
五 我們需要維持我們與基督教之間的鴻溝;這鴻溝越寬大越好,因為這是我們與現今邪惡世代之間的鴻溝─加一4。
玖 召會乃是神的帳幕或殿;(弗二21~22;)然而,召會在性質上改變了,從帳棚變成了營─來十三13:
一 營表徵對主不忠信的一班人,尤其是一班宗教人士。
二 在現今的時代,基督教不是帳棚而是營:
1 這意思是說,召會墮落成了基督教。
2 原則上,基督教是個宗教系統,包含一群宗教人士;他們名義上屬於主,用口尊敬主,心卻定準在主以外的事上─太十五8~9,提後三5。
三 按著召會的歷史來看,真正尋求主的人必須離開組織的基督教,也就是離開營,出到營外,就了主去─來十三13,提後二19。
拾 我們在主的恢復中,完全是出於父主宰的憐憫─羅九15~29。
拾壹 職事信息摘錄:
我們的異象
從一九二○年以來,主要是藉著倪柝聲弟兄,主將祂的話真正向我們開啟。照著主藉著祂的聖言所給我們看見的,我要說主在新約時代的見證,乃是基督這包羅萬有者。祂不僅是三一神的具體化身,(西二9,)也是作為舊造元首的人。(弗一22,西一15下。)祂是完成救贖叫我們得救的一位,所以是救贖主,(約一29,彼前一18~19,)也是救主。(路二11,約四42。)藉著在肉體裏的死,並在那靈裏的復活,祂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下。)在復活裏,祂成了神新造的元首。祂原是神舊造的元首。祂這復活的基督,產生了召會,並且成了作祂身體之召會的元首。ꄊ]西一18。)祂現今在寶座上,得了冠冕,登了寶座,成為基督和萬有的主。(徒二36,十36。)祂要再來,作召會的新郎,(約三29,啟十九7,)和世界的審判者,(提後四1,)以及神選民以色列人的救主。(羅十一26。)然後祂要在千年國裏作全宇宙的王。(啟二十6,十九16。)藉此我們看見基督是包羅萬有的。
神的心意就是要把這位基督作到祂的選民裏面,(加一16上,二20上,四19,)使他們成為祂的新造,(林後五17,加六15,)並賜給他們神聖的兒子名分,(弗一5,加三26,)使他們成為基督身體(林前十二27)上得著重生(約三6)並變化(林後三18)的肢體。這身體在今世乃是召會,(弗一22~23上,)在地上乃是地方召會,(啟一11,)彰顯在各城市,沒有組織,也沒有舊造的性質。復活的基督是其構成。(西三11,林前十二12。)這就是主在已過的年間給我們看見的。
極大的差異
因著主的憐憫,我們的眼睛被開啟,看見了這樣一個異象。我們將基督教與我們所看見主的異象作比較,就看見兩者有極大的差異,極大的不同。我們看見在基督教裏有三類事情,完全不合乎聖經,也不照著主從祂的聖言所給我們看見的異象。
分 裂
我們所看見的第一個差異,是分裂的事。在這個異象裏,主從祂的聖言所給我們看見的,乃是一班獨一的子民蒙獨一的神所揀選,並且得救、重生,成為基督獨一的身體,作神獨一的召會。然而,我們看一看基督教,幾乎在每個城市都是分裂又分裂。有時候甚至在同一條街上也看見分裂。在某地有一條街成了所謂的召會市場。我們將所看見的與真實的情況作比較,使我們感到震驚。那時我們是青年人,照著聖經單純的追求主自己,而這事使我們震驚。
組 織
基於這點,我們在基督教也看見另一件事,是我們在聖經裏無法找著的,就是組織。在聖經裏,沒有人的組織。我們是神的選民,由神所重生,有祂神聖的兒子名分,然後成為基督生機的身體。基督的身體是生機的,完全是生機體,不是組織。生機的身體怎能成為組織的東西?我們將這一點與所看見的啟示比較,也感到困擾。基督教的組織,的確是我們照著所領受的異象,無法贊同的第二類事物。
傳 統
與我們從聖經所看見的異象不符的第三項,乃是傳統的事。因著主的憐憫,當我們作學生的時候,主就抓住了我們。我們愛主,也愛聖經。我們鑽研聖經,在幾年內,主就給我們清楚的異象。然後我們回頭看基督教,就看見分裂、組織和傳統。在基督教裏,我們聽見一點神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也聽見一點膚淺的福音。我們幾乎沒有聽見甚麼真理,卻看見許多傳統。這就是何以主作了一些事,把我們興起來,使我們能彀站立,在分裂、組織和不合聖經的傳統以外,開始一些事情。(長老訓練第四冊,一三五至一三八頁。)
從現今邪惡的世代救出來
基督教中最破壞人的一個項目,是聖品階級和平信徒的制度。在啟示錄二章六節主說,『然而你有這件事,就是你恨惡尼哥拉黨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尼哥拉,原文由『征服或勝過』以及『平民,俗民,非專行人』二字所組成。尼哥拉黨必定是指一班認為自己高過一般信徒的人。他們形成聖品階級,以一般人僅僅是不認識聖經的平信徒為藉口,而管治並征服人。
尼哥拉黨就是所謂的專家、聖品人,形成一種宗教階級制度。這制度為羅馬天主教所採用,並為更正教所遵循。今天在羅馬天主教裏有神甫制度,在國立教會裏有聖職制度,在獨立教會中也有牧師制度。許多牧師甚至被冠以尊銜,以表明他們屬於這種特別的聖品階級。
啟示錄二章六節說到尼哥拉黨的工作,十五節說到尼哥拉黨的教訓。這種聖品階級和平信徒的制度使召會成了基督教這宗教系統,這是另一個宗教世代。保羅需要從猶太教,他當時宗教的世代中得拯救。今天我們需要從基督教,我們現今這宗教的世代中得拯救。
我交通這點,是要幫助我們領悟,我們中間的歷史乃是沒有妥協,完全從基督教出來的歷史。我們中間有些所謂的同工盡全力去妥協,乃是羞恥的。他們說在公會和地方召會之間有一道鴻溝,他們認為自己乃是橋梁,要銜接這道鴻溝。這對倪弟兄是一種苦難,今天對我也是一種苦難。
一九二七年,就是我得救兩年之後,我開始從基督教這現今邪惡的世代被救出來。有人告訴我,我不該說基督教是墮落的。但按照啟示錄十七章,基督教這宗教系統乃是大妓女。五節稱這大妓女為『大巴比倫』、『妓女的母』。我們需要蒙拯救,脫離這母和她的女兒,她們都是妓女。妓女的母既是背道的羅馬天主教,她的女兒,眾妓女,就該是基督教中一切不同的宗派和團體,他們多少持守背道之羅馬教的教訓、作法和傳統。我們需要蒙拯救脫離現今這邪惡的世代。我們必須從基督教出來,回到基督的身體裏。在純正的召會生活中,沒有背道召會所遺傳的邪惡。
因著我們的立場是為著純正的召會生活,有的人就被得罪了。但我們能作甚麼?保羅在加拉太一章十節說,『若我仍討人的喜悅,我就不是基督的奴僕了。』我們若仍討人的喜悅,我們就不會像保羅那樣受逼迫了。主恢復的歷史乃是從現今邪惡的世代出來,並在這世代之外的歷史。我們已經把我們與基督教之間的橋梁燒掉了,但我們中間有些人還想要築橋把我們帶回。我們需要把所有的橋燒掉。眾地方召會與基督教之間不該有任何橋梁。凡物都該各從其類;公會是從他們的類,眾地方召會也該從自己的類。我們應該是我們所是的,沒有妥協或偽裝。
我怕在要來的年間,如果主遲延祂的再來,有些詭詐的人會再被仇敵利用,嘗試把我們與基督教之間的鴻溝銜接起來。我們需要維持我們與基督教之間這樣的鴻溝。這鴻溝越寬大越好,因為這是我們與現今邪惡世代之間的鴻溝。感謝主,倪弟兄是先鋒,走在我們前面,從基督教出來,進到純正的召會生活,以完成神要得著基督身體的旨意。他一生為此受苦。在他末了二十年,他甚至被共產黨監禁。有謠言說他被釋放了,但這是謊言。因著向主忠信,他死在獄中。他沒有改變,他是真正的殉道者。他為著召會和眾召會殉道。他的確從現今這邪惡世代被救出來了。(召會和地方
召會的歷史,第九章─中文尚未出書。)
宗教的營
營表徵對主不忠信的一班人,尤其是一班宗教人士。他們稱呼主的名,(提後二19,)事實上卻拜偶像。這是營的意思。主不與這樣的人同在,他們也不能與主有交通。
主耶穌在地上時,猶太人(就是營)和主自己(就是真帳幕)(約一14,二19,21)之間有分隔。主完全放棄了祂和猶太人肉身的關係。(太十二46~50與48註1,十三1與註1。)從馬太十二章那時開始,主放棄了猶太宗教的營,在營外支搭帳棚,從此猶太宗教(營)和主之間有了分別。從那一天開始,神不再與猶太教同在,並且從那一天起,凡留在營中的,都失去了與主的交通。
任何一個猶太人若要有主的同在,要與主有交通,就必須離開猶太教,也就是出到營外,就了耶穌去。祂是真帳幕,有神的同在以及與神的交通。主在地上時,猶太教已經成為一個營。他們作為宗教團體,名義上是神的百姓,用口尊敬主,但事實上,他們敬拜神自己以外的事物。他們的心定準在主以外的事物上。主在馬太十五章八節論到猶太教徒說,『這百姓用嘴脣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主稱他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出三三3,徒七51。)所以主將帳棚支搭在猶太教以外,從此祂和那些在猶太教裏的人之間有了分別。
從這樣的分隔,召會產生了,因為主放棄以色列家之後,就轉向另一班人。召會是神的帳幕或神的殿。(弗二21~22。)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召會在性質上又從帳棚變為營。這意思是說,召會墮落成了基督教。原則上,基督教是個宗教系統,包含一群宗教人士;他們名義上屬於主,用口尊敬主,心卻定準在主以外的事上。如今基督教不是帳棚而是營。按著召會的歷史來看,真正尋求主的人必須離開組織的基督教,也就是離開營,出到營外,就了主去。
出到營外就了祂去
希伯來十三章十三節說,『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我們必須出到營外,就了耶穌去,因為耶穌已經離開營。耶穌被逐到營外,在營外被治死。營不接納主耶穌。那時有了宗教團體,名義上有主,卻敬拜主以外的事物。他們不接納主,甚至棄絕主,所以主放棄了他們。我們若要有主的同在和主的交通,就必須出到營外。
在神百姓的歷史中,至少有三個時期可以看到營。營首先是出埃及三十二章拜偶像之後的以色列子民。他們名義上屬於主,實際上卻敬拜別的事物,因此成了宗教的營,他們中間不可能有主的同在。其次,主活在地上時,猶太宗教中的猶太人成為營。他們也是宗教團體,雖然宣稱主的名,卻敬拜主以外的事物。後來基督教也成為營,接受主的名,卻不在靈和真實裏敬拜主。(約四24。)主的同在不在營裏面。主的同在離開所有的營,凡是真正尋求主的人,都必須離開營,出到營外就了主去。這樣作的人就有主的同在和交通。這是非常嚴肅的事。
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是在營內,還是在帳棚裏?甚至問自己,我們是營,還是帳棚?我們一開始有召會的實行時,非常強調這事。我們必須出到營外就了主去。我們不能也不該留在基督教這宗教的營中。我們離開公會是因為我們領悟,一切公會不過是宗教的營。在主眼中,基督教是營,營外有主的帳棚。如今我們不在營內,我們不是屬於營的人。我們在帳棚裏,我們甚至就是帳棚。我們是一班跟從主走出基督教,出到營外的人。然而我們必須非常謹慎,也許過了一段時間,我們也會成為營。
甚麼是營,甚麼是帳棚?營是一班宗教的人,名義上屬於主,實際上卻敬拜並尋求主以外的事物,而帳棚乃是從那宗教團體有所分別。
分別但非分裂
帳棚和營一直是有分別的。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分別和分裂不同。主子民中間的分裂,是邪惡的事。摩西和約書亞不是從主的百姓分裂出來,乃是從他們中間分別出來。(出三三7~11。)同樣的,我們絕不會說我們在主子民中間製造分裂;我們乃是說,甚至強調,我們必須從基督教的營分別出來。我們不能放棄這個分別,但我們沒有意思要搞分裂。我們必須將分別和分裂加以區別。我們若要建立另一個宗派,就是製造分裂,但我們無意那樣作。我們不要和主的子民分裂,但基督教已經成了營。因為主已經從營出來,我們也必須將自己從營分別出來,立起帳棚。
帳棚和營是我們真實光景的一幅清楚圖畫。原初營是主的同在和交通的地方,但到了一個時候,營失去了它的本質,轉而拜偶像。所以,明白主心意的人必須離開營,立起帳棚。摩西支搭起帳棚以後,雲柱立刻降到會幕的門前,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與朋友說話一般。(9~11。)凡尋求主的人,必須出到營外,到帳棚那裏就了祂去。(帳幕的屬靈應用,一一至一五頁。)
『要服事主,要作一個同工,第一個條件是不但對主、也對祂的恢復忠信:
我們必須看重主的恢復,不要認為這恢復是任何個人的工作。
僅僅對主忠信並不彀;我們也必須對主的恢復忠信。
要表明我們對這恢復的忠信,我們必須看自己是已經嫁給這恢復。
我們都需要使自己嫁給主的恢復。
願主憐憫我們眾人。』
(新約的職事以及使徒的教訓和交通,三三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55.2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