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世界中癌症治療的新方法—衛生和社會保護政策的角色】 :COVID-19大流行給許多高收入國家的癌症醫學臨床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來自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Gyawali醫師和同事最近在JAMA Oncology發表一篇文章指出,他們目前正在可行的情況下用電子或遠程醫療取代親自就診,以減少患者流向癌症中心和醫院的人數,並且減少回診就醫的頻率、影像學及其他檢查,同時也討論一旦提供治療的能力降低時,最重要、有價值的抗癌療法是什麼。尤其是當新數據顯示癌症患者死於COVID-19感染的風險較高時,這些顯然是在大流行期間採取的應變方法。
本文則是倫敦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 Mehran Afshar等醫師的回應。他們指出,世界銀行估計大流行將使全球經濟萎縮5.2%,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將使60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
英國醫師和衛生政策專家Maruthappu及其同事將2008年至2010年之間的263,211多例癌症死亡歸因於全球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1%與「可治療」癌症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顯著提高有關,而且影響可以持續長達5年。比較經濟衰退期間和之後的癌症死亡率結果發現,隨著醫療保健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增加,癌症死亡率顯著下降。這為宏觀的政策如何影響癌症死亡率提供了寶貴的見識。
事實證明,與其他疾病相比,癌症死亡率對財政緊張、社會隔離和醫療服務受限的敏感性更高。儘管英國在2020年4月對癌症的緊急轉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但可能是因為財務壓力而導致醫療保健利用率的降低、減少篩檢、晚期癌症診斷率更高,以及診斷後開始治療率更低或停藥率更高。
一些公共衛生經濟學家認為,與經濟衰退本身相比,緊縮措施對獲得醫療服務和過度死亡的影響更大。對歐洲國家經濟反應的調查發現,政府為減少經濟中的周期性波動而採取的各種經濟政策(反周期政策,countercyclical policy),考慮公共衛生和社會保護、減少自付費用和選擇性投資的策略,使衛生系統更具彈性。相反,緊縮措施則會直接降低衛生涵蓋範圍,同時間接削減了針對失業、貧困、無家可歸、糧食安全和減輕公共衛生風險的社會保障的保護計劃。
基於「治療價值」的癌症醫療在未來幾年將不可避免地變得越來越重要。當臨床醫生必須嚴格評估決策是否可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病患的預後有意義,同時,也必須認真考慮針對COVID-19時代的全面健康和社會保護政策,以減輕對COVID-19時代的不利長期健康影響 即將到來的全球衰退,並保護癌症治療方面的進展。儘管臨床醫生必須嚴格評估決策是否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患者帶來有意義的結果,但也必須認真考慮...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466/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 JAMA Oncology - 2020-11-25
New Approaches to Cancer Care in a COVID-19 World-The Role of Health and Social Protection Policies
■ Author:Reena Patel, Lisa Pickering, Mehran Afshar
■ Link: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10.1001/jamaoncol.2020.5853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1/12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年齡標準化死亡率 在 Roger Chung 鍾一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共衛生系列 -- 最新研究結果】
我與我的博士生及研究團隊用了1976年至2010年的死亡數據分析的最新研究結果!請細閱/廣傳!
《香港因不同社會經濟地位在死亡風險上所存在的差距在高速經濟發展下有拉闊的現象:1976年至2010年的年齡、時段及出生年代分析》
重點:
• 死亡率在兩性別中都呈下落現象,並通常在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的群組裏較高。
• 各種死因的死亡風險因不同社會經濟地位而存在的差距在1930-40年代出生的群組首先出現。
• 至今,香港的死亡風險因不同社會經濟地位而存在的差距隨著時間不斷拉闊。
• 死亡風險的變化與戰後的高速經濟發展有重合的地方。
• 高速經濟發展為人口健康帶來的益處在較高社會經濟地位的群組相對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的群組明顯。
概略:
目的:香港為二戰後全球最快的經濟發展體系之一。與此同時,死亡風險也在過去幾十年出現大幅度的下落。然而死亡風險的跨代趨勢與社會經濟地位之間的關係仍有待探討。
方法:我們將1976年至2010年的死亡數據用地區性社會經濟地位分類並進行了一系列有關年齡、時段及出生年代的分析 ,從而檢察出生年代如何影響社會經濟地位。研究探討包括所有死因的整體死亡率和不同死因的分類數據,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其它心血管疾病、肺癌、其它癌症、呼吸道疾病、其它醫療疾病和其它死因。
結果: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在兩性別中都呈下落現象,並通常在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的群組裏較高。各種死因的死亡風險因不同社會經濟地位而存在的差距在1930-40年代出生的群組首先出現並於之後年代出生的群組裏持續拉闊。這些研究結果反映死亡風險在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群組裏的跨代下落幅度未及在較高社會經濟地位群組中所見的高。
結論:經濟發展為健康所帶來的益處也因社會經濟地位而異,較高社會經濟地位群組所受益處較多。因此,我們應更多關注在戰後嬰兒潮出生並徘徊在較低社會經濟地位的人士。
-----------------------------------------------------------------------------
"Socioeconomic disparity in mortality risks widened across generations dur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from 1976 to 2010"
Highlights:
•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was generally higher in those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and declined in both sexes.
• Greater mortality risks for people of lower SES emerged because of the cohorts born in 1930s-1940s.
• Socioeconomic disparity of mortality risks continued to widen till recent cohorts.
• The changes of mortality risks coincided with one of the fastest postwar economic developments.
• Health benefits brought by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greater for people of higher SES.
Abstract:
Purpose
Hong Kong has been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postwar economies with substantial decline in mortality risks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Nevertheless,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re is a socioeconomic disparity in the trends of mortality risks across generation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series of sex-specific age-period-cohort analyses by neighborhood-level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using mortality data from 1976 to 2010 to examine the socioeconomic disparity of cohort effects. Outcomes included all-cause mortality and mortality from ischemic heart disease, oth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lung cancer, other cancers, respiratory diseases (RD), other medical causes, and external causes.
Results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 declined in both sexes, with generally higher rates observed in those of lower SES. Socioeconomic disparity in the risks of all mortality outcomes emerged and widened starting from cohorts born around the 1930s-1940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ortality risks associated with lower SES did not decline across generations as much as thos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ES.
Conclusions
The share of health benefits brought by economic growth was notably unequal by SES with greater benefits for those of higher SE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ostwar baby boomers of lower 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