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信恩和我在台北故事館的對談短記見報了。因篇幅所限,當然不可能像現場那樣細細說清每件事,但已經相當程度還原當時的氣氛和重點了 (是說那句「信恩相形之下顯得穩重」是什麼意思!難道我不穩重嗎!我今年冬天吃了多少吃得多好你知不知道(?)!不穩重嗎!),我很喜歡,也放上來分享給大家看看:)
【繆思的星期五】撿拾最好的時光:林達陽與黃信恩對談
.
主持了這麼多場文學沙龍,郭強生聽到不同世代的作家朗讀他們作品,感觸相當深,因為這就像是台灣文學史在眼前掠過。雖然意識到後浪不斷襲來,但他樂見優秀的作者不斷創新,更高興自己有幸教過這些高徒。二位朗誦作家是雄中同學,但彼此的文字風格截然不同,林達陽在細緻中展現柔美;黃信恩寫出醫師看人世的另一種觀點,層層疊出生活風景,言語之間流露關懷,充滿溫情。今晚,兩位七年級作家將用來自港都的文學之眼引領我們審視人生。
.
寫詩也寫散文的林達陽,便是主持人口中的高徒之一,他上郭強生的「世界作家專題」必修課時權充作業的詩,得了新詩評審大獎,之後演講常談起這個小故事:擔任所長的郭強生以《時時刻刻》為書單,要求學生繳交一頁心得報告,當時他剛從法律科系的軌道上轉換到東華文學創作所,縱然有熱情才情,卻尚無文學豐富知識的積累,自稱上課時「總是被郭老師叮得滿頭包」;到了最後期限當天凌晨兩點,眼看再幾個小時就得在課堂上交出作業,卻仍未能如願完成,他乾脆寫一首詩交差,沒想到嚴格的郭老師竟給了高分。
.
郭強生笑說,聽完林達陽朗誦後聊起這段往事,「讓我覺得自己是一位還不錯的老師。」不過,表面上是網開一面,實際上這位良師做了專業的判斷——《時時刻刻》的主軸為罹患憂鬱症的維吉尼亞.沃爾芙,而林達陽用「赴宴」的概念取代了告別,加以詮釋。〈赴宴〉這首詩之外,林達陽還帶來〈暗中發光〉、〈題外話〉、〈漫起了煙霧〉等散文篇章,對他來說:默默在傷害中學習的人,像是「夜空裡那一顆顆布滿瑕疵的巨大寶石」回憶起過往時光;室內盆栽長高,像是「某種緩慢而幸福的遊戲」;面對害怕被看穿的對方,則寫下「妳也是我的煙霧」。
.
林達陽語調輕快,滔滔不絕。黃信恩相形之下顯得穩重,惜字如金,主持人希望他多跟大家分享,便訪問起黃信恩:喜歡的散文家、醫院的工作和創作如何能並行……他一一認真作答:多方閱讀,覺得要營養均衡(眾人驚嘆原來醫學專業知識可以這般移植);醫學是培養皿,可以因此接觸到人生各種階段,如生產,能從中汲取靈感。這般嚴謹的態度讓人忍不住爆料:每次在朗誦會之前,主辦單位總和前來的作家聚餐,之後大家通常利用所剩短短幾分鐘時間去洗手間,或解解菸癮,再一起到場地,這天黃信恩花較多時間,大家以為他先過去會場,沒想到他卻說:「我去刷牙。」眾人聽後「哇」了一聲,這可是文學沙龍有史以來第一遭有作家在飯後刷牙。
.
黃信恩首先誦讀〈帶勁的地方〉一文,他說,「後勁這地方,原來是帶勁的」,提及這座「油膩膩、灰濛濛的國度」和反對五輕建廠的議題,憶起年少時在此的面試經驗,他委婉、平和又幽默地寫下:「那段面試經驗,多年來已在心中無形發酵,釀出了警語——拒絕要趁早、要分明、不延宕。」另一篇〈呷飽未?〉則是他常關注的親情題材,從老一輩慣用的問候語寫過世的阿嬤,飽含情感。
.
他們,擅長從生活裡的故事蒐羅素材。林達陽窺見人生的憂鬱與歡欣,珍惜一點一點長大的感覺;黃信恩從中體會到「呷飽,一種低調不聲張的豐足」和它們悄悄在人生中產生的「後勁」。不妨,跟隨他們回憶過往,撿拾難忘的事、瑣事,將重新發現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
-
報導:韋瑋
攝影:邱德祥
出處:聯合報2015.01.11
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7049/634561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