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是在外拍團拍人像的,我拍照的原則就是:「幹你娘ISO開到爆」
沒錯,就是幹你娘ISO開到爆,老子才不管大太陽下什麼鬼的,每張拍的照片都是1/8000s ISO 51200,自然光拍成過期底片,亮部暗部細節全都要,夜景先送你十個銀河,跟把整個相機最屌的動態範圍送給你沒兩樣。
我還記得,我那個月拍的ISO加總可以繞地球32圈,麻豆跑來問我,為什麼我臉上有這麼多麻花和雜色,你有頭緒嗎?
我他媽的怎麼會知道。
#新年廢文
底片相機可以拍夜景嗎 在 euyoung's soliloqu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時代,我們擁抱影像,卻同時疏離了數位相機】
最近讀到一篇遠見的專欄文章:「再會了數位相機!昔日攝影霸主的凋零」(全文網址附於最後),幾乎說出了這幾年來我對數位相機的看法。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很合我脾胃的原因是,它並沒有一昧地把數位相機的衰退,表象的歸咎到手機上(當然確實受手機影響很大),這篇文真正的提到了數位相機衰退的原因,相當符合我的看法。
分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也來分享幾個關於數位相機的想法。
一、人們不是偏愛手機拍照,人們只是習慣簡單的東西
大概是2015年開始,手機在拍照上有著比較長足的進步,也正是這時候開始數位相機有著明顯的衰退。
追根究底,是拍照手機真正的超越了一般小相機嗎?其實不然,但是拍照手機確實帶來成功率比較高的拍照成功率,儘管影像品質的天花板較低,但是成功率比起一般數位相機與數位單眼,都是大大提升。
說穿了,人們就是習慣簡單的東西而已。
相機之於繪畫;漫畫之於文字敘述;廣播之於書本;電視電影之於廣播,諸如此類,你會發現人們習慣於具象、簡易操作的工具。
拍照手機之於數位相機,差不多就是如此。
拍照手機從發展以來,從早期的畫質低劣,到目前在拍照後短短的時間,在背景處理許多讓圖像變的討喜、容易入眼。然後有著比數位相機更強悍的處理,涵蓋了AI場景辨識、HDR處理、超級夜景合成。
儘管如此,深究畫質,拍照手機仍是比數位相機差些。那麼為什麼在這個時代拍照手機是影像的主流?
因為畫質這件事情,絕大多數人只需要一定程度以上即可,並不需要到絕佳,過去認為手機攝影不夠好,是因為還沒有到達畫質可接受的底限。現在達成了,自然簡單的方式就更容易被接受。
在數位相機、數位單眼當紅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同樣一件事情:為什麼我買了很棒的數位相機,可是我卻拍不好?
是的,相機的進入門檻,即使是數位時代,依舊有點高,這種「挫折感」深深的在心中萌芽,最終導入數位相機的封藏,也從此不再購買相機。
簡單的說來,相機能辦的事情、能呈現的畫質比較好,但達成讓人喜歡的照片的成功率門檻也比較高;拍照手機也許畫質不是絕佳,但是成功率高許多,也更容易分享,有許多樂趣都有此而生。
即使現在數位相機更好用了,也有更多科技輔助,但比起手機在拍照軟體輔助科技上的進步,這仍是相機非常主要的進入門檻。
二、沒什麼,就只是數位相機不潮了而已
當2010年數位相機高峰時,各數位相機廠還沒有意識到:並非是人們真正對拍照有需求,也並非是廠商們主打的各式強大功能吸引了消費者。
多數時候,相機廠們並沒有針對消費者的真正需求:「要怎麼樣能簡單的拍出相片」做出回應。廠商們就是快速的一年兩次更新推出各種數位相機;消費者也不斷地在拍出失敗照片中得到挫折感。
有一天,怎麼推出新產品消費者就突然不買了。不過就是數位相機突然不潮了。
從2000年以來,我有印象的,潮流性的電子產品,依序大概是:手機、組裝電腦、筆記型電腦、平版電腦、家用遊戲機、eeepc、數位相機。然後手機因為科技的進步強勢回歸,開始壓縮到所有流行過的電子商品。
人們並不一定需要數位相機,只是當時大家都有、人人在談論,「欸,我應該也要有一台?」
當時有著數位相機,確實是一件有點潮事情。而現在?有支厲害的手機不僅是天天可以用的必須品,也是一件流行的趨勢展現。
三、終究回歸本質:用途
根據相機出貨量的統計,目前的數位大概跟2000年剛開始發展左右接近,但比例上跟過去不同,有一半以上是過去相當少見的可換鏡頭相機(包含無反光鏡跟傳統數位單眼)。
就我的想法來說,這個數量並非是衰退,只是需求再次回到底片相機/數位相機原本應該有的樣貌。
觀察底片時期,人們持有相機的狀況,大概就是1/10左右,約略一百個人裡面會有比較專業、單價比較高的相機器材。
畢竟在以前,相機算是一個有閒錢才會考慮購入的奢侈品,不僅相機本身費用高,底片也需要後續的消耗費用,所以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相機的。
這點確實跟現在不同,但如此數位相機、數位單眼也同樣回歸相似的基數。大部分的人需要影像會利用智慧型手機,在其中會有約1/10利用相機拍照。
這1/10的人們,大致上就是:專業用途、特殊需求、工作需求、對攝影有愛好、從數位相機時期沒被挫折感打垮仍維持相機拍照的人們。
專業用途、特殊需求、工作需求這些其實並非真的指特別專業的用途。
舉個例來說,以直播跟Youtuber來說,我們用拍照手機是否能完成?是可以的,但當你需要品質的時候,是不是會去尋求一台更專業、更容易完成用途、與擴充配件的器材?我想也是會的。
我所在的從業環境中,在拍照手機興盛流行後,也不乏只用手機拍攝採訪的同業。換個方向說,在這其中也有認為需要品質、需要信賴度的同業,持續用相機工作的。
這相當程度的反應出人們的偏移。
不管你是從業人員、部落客、旅行記錄、Youtuber,在你發現:「想要好好認真做這件事情。」也同時會面對:「我需要更好的影像品質怎麼辦?」,這時候,自然回歸到相機。
所以你開始發現影像器材市場的偏移。
基本的數位相機廠商們已經不出了,大家都朝向特定用途前進,不管是Yotuber專用機、或者強調更大的片幅、更外星的科技,都是如此,這些方向並不是朝向大眾的。
所以你也會發現,在這個走勢下,剩餘還會購買相機的用戶,非常挑剔。
一旦你的規格跟不上,使用者的體驗跟不上,馬上就會在市佔率上受到考驗。
四、這時代
即使用相機的比例跟40年前類似,都是大約1/10,但是環境不可同日而語。當時只有1/10的人有能力製造影像,現在是人人都能製造影像,只是剩下1/10選擇相機。
這時代,我們擁抱影像,卻同時疏離了數位相機。
如果你還願意用相機,在這個時代你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有著有史以來最好的科技,也有最多的選擇;從輕便開始到追求光學極限。
也許相機整體的市場正在凋零,但我想,相機還是會在的,只是用著不同的形式。
●遠見:「再會了數位相機!昔日攝影霸主的凋零」全文
https://pse.is/HBQKW
●instagram @euyoung
https://www.instagram.com/euyoung/
底片相機可以拍夜景嗎 在 euyoung's soliloqu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時代,我們擁抱影像,卻同時疏離了數位相機】
最近讀到一篇遠見的專欄文章:「再會了數位相機!昔日攝影霸主的凋零」(全文網址附於最後),幾乎說出了這幾年來我對數位相機的看法。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很合我脾胃的原因是,它並沒有一昧地把數位相機的衰退,表象的歸咎到手機上(當然確實受手機影響很大),這篇文真正的提到了數位相機衰退的原因,相當符合我的看法。
分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也來分享幾個關於數位相機的想法。
一、人們不是偏愛手機拍照,人們只是習慣簡單的東西
大概是2015年開始,手機在拍照上有著比較長足的進步,也正是這時候開始數位相機有著明顯的衰退。
追根究底,是拍照手機真正的超越了一般小相機嗎?其實不然,但是拍照手機確實帶來成功率比較高的拍照成功率,儘管影像品質的天花板較低,但是成功率比起一般數位相機與數位單眼,都是大大提升。
說穿了,人們就是習慣簡單的東西而已。
相機之於繪畫;漫畫之於文字敘述;廣播之於書本;電視電影之於廣播,諸如此類,你會發現人們習慣於具象、簡易操作的工具。
拍照手機之於數位相機,差不多就是如此。
拍照手機從發展以來,從早期的畫質低劣,到目前在拍照後短短的時間,在背景處理許多讓圖像變的討喜、容易入眼。然後有著比數位相機更強悍的處理,涵蓋了AI場景辨識、HDR處理、超級夜景合成。
儘管如此,深究畫質,拍照手機仍是比數位相機差些。那麼為什麼在這個時代拍照手機是影像的主流?
因為畫質這件事情,絕大多數人只需要一定程度以上即可,並不需要到絕佳,過去認為手機攝影不夠好,是因為還沒有到達畫質可接受的底限。現在達成了,自然簡單的方式就更容易被接受。
在數位相機、數位單眼當紅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同樣一件事情:為什麼我買了很棒的數位相機,可是我卻拍不好?
是的,相機的進入門檻,即使是數位時代,依舊有點高,這種「挫折感」深深的在心中萌芽,最終導入數位相機的封藏,也從此不再購買相機。
簡單的說來,相機能辦的事情、能呈現的畫質比較好,但達成讓人喜歡的照片的成功率門檻也比較高;拍照手機也許畫質不是絕佳,但是成功率高許多,也更容易分享,有許多樂趣都有此而生。
即使現在數位相機更好用了,也有更多科技輔助,但比起手機在拍照軟體輔助科技上的進步,這仍是相機非常主要的進入門檻。
二、沒什麼,就只是數位相機不潮了而已
當2010年數位相機高峰時,各數位相機廠還沒有意識到:並非是人們真正對拍照有需求,也並非是廠商們主打的各式強大功能吸引了消費者。
多數時候,相機廠們並沒有針對消費者的真正需求:「要怎麼樣能簡單的拍出相片」做出回應。廠商們就是快速的一年兩次更新推出各種數位相機;消費者也不斷地在拍出失敗照片中得到挫折感。
有一天,怎麼推出新產品消費者就突然不買了。不過就是數位相機突然不潮了。
從2000年以來,我有印象的,潮流性的電子產品,依序大概是:手機、組裝電腦、筆記型電腦、平版電腦、家用遊戲機、eeepc、數位相機。然後手機因為科技的進步強勢回歸,開始壓縮到所有流行過的電子商品。
人們並不一定需要數位相機,只是當時大家都有、人人在談論,「欸,我應該也要有一台?」
當時有著數位相機,確實是一件有點潮事情。而現在?有支厲害的手機不僅是天天可以用的必須品,也是一件流行的趨勢展現。
三、終究回歸本質:用途
根據相機出貨量的統計,目前的數位大概跟2000年剛開始發展左右接近,但比例上跟過去不同,有一半以上是過去相當少見的可換鏡頭相機(包含無反光鏡跟傳統數位單眼)。
就我的想法來說,這個數量並非是衰退,只是需求再次回到底片相機/數位相機原本應該有的樣貌。
觀察底片時期,人們持有相機的狀況,大概就是1/10左右,約略一百個人裡面會有比較專業、單價比較高的相機器材。
畢竟在以前,相機算是一個有閒錢才會考慮購入的奢侈品,不僅相機本身費用高,底片也需要後續的消耗費用,所以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相機的。
這點確實跟現在不同,但如此數位相機、數位單眼也同樣回歸相似的基數。大部分的人需要影像會利用智慧型手機,在其中會有約1/10利用相機拍照。
這1/10的人們,大致上就是:專業用途、特殊需求、工作需求、對攝影有愛好、從數位相機時期沒被挫折感打垮仍維持相機拍照的人們。
專業用途、特殊需求、工作需求這些其實並非真的指特別專業的用途。
舉個例來說,以直播跟Youtuber來說,我們用拍照手機是否能完成?是可以的,但當你需要品質的時候,是不是會去尋求一台更專業、更容易完成用途、與擴充配件的器材?我想也是會的。
我所在的從業環境中,在拍照手機興盛流行後,也不乏只用手機拍攝採訪的同業。換個方向說,在這其中也有認為需要品質、需要信賴度的同業,持續用相機工作的。
這相當程度的反應出人們的偏移。
不管你是從業人員、部落客、旅行記錄、Youtuber,在你發現:「想要好好認真做這件事情。」也同時會面對:「我需要更好的影像品質怎麼辦?」,這時候,自然回歸到相機。
所以你開始發現影像器材市場的偏移。
基本的數位相機廠商們已經不出了,大家都朝向特定用途前進,不管是Yotuber專用機、或者強調更大的片幅、更外星的科技,都是如此,這些方向並不是朝向大眾的。
所以你也會發現,在這個走勢下,剩餘還會購買相機的用戶,非常挑剔。
一旦你的規格跟不上,使用者的體驗跟不上,馬上就會在市佔率上受到考驗。
四、這時代
即使用相機的比例跟40年前類似,都是大約1/10,但是環境不可同日而語。當時只有1/10的人有能力製造影像,現在是人人都能製造影像,只是剩下1/10選擇相機。
這時代,我們擁抱影像,卻同時疏離了數位相機。
如果你還願意用相機,在這個時代你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有著有史以來最好的科技,也有最多的選擇;從輕便開始到追求光學極限。
也許相機整體的市場正在凋零,但我想,相機還是會在的,只是用著不同的形式。
●遠見:「再會了數位相機!昔日攝影霸主的凋零」全文
https://pse.is/HBQKW
●instagram @euyoung
https://www.instagram.com/eu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