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文選
(《見微知著》共選有關人生的小品文125篇,這裡錄其中兩篇。)
林肯父親和農場的石頭
一八六四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一位叫馬維爾的記者採訪林肯,他問林肯: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曾想過廢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已擬就,可是他們就是沒有拿起筆來簽署它,他們是不是想把這樁偉業留下來,給你去成就英名呢?林肯回答: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悔。
馬維爾沒有聽懂林肯這句話的意思。直到一九一四年,林肯去世五十年後,馬維爾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談到他的童年往事。他寫道:
「我父親有一個農場,上面有許多石頭,正因如此,父親才得以用較低價買下它。母親建議把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賣主就不會以這麼低價賣給我們了。他說石頭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的石頭相連。
「有一年,父親到鎮上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做工。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的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所想像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他們移動。」
林肯在信末尾說,有些事情我們之所以不去做,只是我們認為不可能。實際上有許多「不可能」,只是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讀到這封信時,馬維爾已是七十六歲的老人。就在這一年,他決心學一門外語。據說,一九二二年,他八十四歲,在廣州採訪孫中山,曾以流利漢語同孫中山對話。
這故事告訴我們,有許多困難是心裏想像出來的,儘管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如果你覺得應該去做,就必須做。它未必沒有成功的機會。比如解放黑奴。
●有些事情我們不去做,只因我們認為不可能。實際上有許多「不可能」,只是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知人善任的藝術
知人善任,是當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本領。許多政府或企業的當權者,都因為用人不當而導致管治失效,事業衰敗。歷史上奸佞之臣誤國,不知凡幾。現代企業,講求制度選人。但無論多完好的制度,最後決策者的決斷還是起了關鍵作用。
古書《呂氏春秋》有一個齊桓公大膽用人的故事。
寧戚想自荐給齊桓公,但沒有途徑。一天,桓公到城郊見客,晚上城門大開,通令所有車輛迴避。寧戚就在城下餵牛,他敲牛角大聲吟唱:「……生不逢堯舜之時,賢才常穿粗布衣,餵牛黃昏到深宵,長夜漆黑何時曉……」桓公聽了大怒。叫人把餵牛的寧戚抓來,說:「寡人治齊,百姓安居樂業,諸侯賓服,農作豐收,堯舜時代也不過如此,你唱甚麼生不逢堯舜之時,長夜漆黑?」寧戚說:「堯棄親子丹朱,讓位於舜;舜避南河,後不得已而繼位。大王殺兄得國,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怎能與堯舜比?」桓公怒不可遏,喝令斬首。寧戚神色自若,仰天長嘆:「桀殺龍逢,紂殺比干,今寧戚要與龍逢、比干齊名了。」桓公見他如此坦然,就放了他說,「寡人旨在測試你的膽識吧了。」回到朝廷,桓公賜他上好衣帽,親自接見。寧戚向桓公獻上治國和治天下的策略,桓公深慶得人,準備委以重任。群臣議論紛紛,建議桓公先派人查問其背景,若真的是賢者,再重用也不遲。但桓公不同意,認為要去查問,是擔心他有「小惡」,以人之小惡,而忘了「人之大美」,這正是「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何況人本來就難以十全十美,只要權衡輕重,能避短用長就可以了。
寧戚的故事,就是對人才的大膽取用,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領導者知人善任的藝術。
●人本來就難以十全十美,只要權衡輕重,避短用長就可以了。
https://www.levellingup.com/shop/%E8%A6%8B%E5%BE%AE%E7%9F%A5%E8%91%97-%E9%80%81%E6%9B%B8%E7%B1%A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最近遭逢「內憂內患」,疑似因為太早解封,導致Covid-19爆發第二波疫情,外加「佛洛伊德」事件釀成了全國示威潮,但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完全沒在怕,甚至急著宣布重啟競選活動,何必造勢呢?最後沒有出來投票的人都是支持你的人啊~好,不要歪樓。 總之呢,川普把首場造勢大會定在6月19日,辦在奧克拉荷...
廢除黑奴 在 Vincent Hsu 徐崇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2/16/2021【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163
『 The Story of Gospel Vol. 3』-- African American Gospel: The Pioneering Composer
『福音音樂的故事-第三集』: 福音音樂先鋒作曲家
★爵士語錄★
“I wan to be a composer-arranger, because when you play, you can only express one idea at a time. When you write you can say it all.” ---Oilver Nelson
本週內容:
在爵士音樂誕生前, 黑奴的工作歌和在教堂裡為神獻唱的歌曲成為記錄當時黑奴和非裔美國人生活的直接媒介. 在廢除黑奴制度後, 許多自由的非裔美國人從南方向北遷移, 這些移民的故事也記錄在這些福音歌曲裡.
19世紀末期, 福音音樂作曲家開始出現, 為了述說黑奴的生命經驗與在種族歧視下的心理狀態, 福音音樂成為救贖與抒發的方式. Charles A. Tindley(1851-1933)便是早期重要的福音作曲家, 這些歌曲成為在傳教時被傳唱的歌曲. 其他作曲家如:第一位知名的非裔女性福音作曲家Lucie Eddie Campbell和曾擔任藍調教母Ma Rainey鋼琴手的Thomas Andrew Dosey(1899-1993)都將在節目中為大家介紹他們的音樂. 明晚8點, 歡迎大家收聽!
本週播放曲目 :
1.Stand By Me/Lou Bell Johnson-Wade In the Water, Vol. 3: African-American Gospel: The Pioneering Composers
2. We'll Understand It Better/Toshi Reagon
3.What Are They Doing In Heaven Today?/Bernice Reagon, Yasmeen, And Michele Lanchester
4. Something Within/Eugene Smallwood
5. Speak to Me Jesus/Sweet Honey In The Rock
6. It's a Highway to Heaven/Donald Vails
7. I Was Standing By the Bedside of a Neighbor/Michele Lanchester & Sweet Honey In The Rock
8. Just a Closer Walk With Thee/Sweet Honey In The Rock
9. God Specializes/Donald Vails And Gloria Griffin
10. Precious Lord/Carolyn Bolger-Payne And The Philadelphia Ambassadors Chorale And Ensemble
【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每週二晚上 8:00pm 首播 (每週日晚上11:00pm重播)
台北 Bravo FM91.3 首播時間:02月16日 (二) 20:00
台北 Bravo FM91.3 重播時間:02月21日(日) 23:00
台中 Classical 古典音樂台 FM97.7:02月19日 (五) 23:00
*********************************************
♫♫ 收聽方式♫♫
1. 廣播電台-大台北地區 BRAVO FM91.3台中地區 Classical 古典音樂台 FM97.7
2. PC收聽 https://goo.gl/Y5oOcK
3. 手機收聽 https://goo.gl/NCxYKV
4. 經典重聽 https://goo.gl/3PwCi5
#Jazz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BravoFM91.3 #VincentHsu #徐崇育 Vincent Hsu Calice Chen BRAVO FM91.3 台北/都會/音樂 Classical FM97.7 古典音樂台
照片取自By and By: Charles Albert Tindley, the Father of Gospel Music封面
廢除黑奴 在 Vincent Hsu 徐崇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9/8/2020【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140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Vol.2
-American Abolitionists
「非裔美國人歷史月 」第二集- 非裔美國人人權運動大記事-廢奴
★每週單元《雲端唱片行》本週專輯★
En La Calle/NG La Banda
★爵士名人語錄★
"Never play anything the same way twice." -- Louis Armstrong
本週內容:
本週的『非裔美國人歷史月』專題來到了第二集-廢奴. 奴隸制度的廢除歷經了漫長的過程, 在許多反奴制度者的犧牲和努力下才有了成果. 從林肯總統頒佈的廢除黑奴的法令, 到能夠徹底的能在全美執行有非常艱辛的過程. 而廢奴後的人權問題更是考驗着人性.
本集將針對廢奴的議題提供一些相關的知識, 好讓聽眾們在欣賞爵士之於瞭解到創造這些美好音樂的背後, 有許多先人的努力與掙扎在成就的這美好藝術的可能性.
本週播放曲目 :
1. Freedom/Charles Mingus-Mingus Mingus Mingus
Mingus Mingus
2. Understanding/Roy Brooks-The Free Slave
3. Black is the color /Joe Henderson-Black is the
color
4. Hammer Head/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Free For All
5. Song Of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John
Coltrane-he Complete Africa/Brass Sessions
6. Freedom Swing Song/Leaders-Mudfoot
7. Blues In The Church/Count Basie-For The First
Time
8. Omega/Jackie McLean-Let Freedom Ring
9. To' El Mundo E' Bueno Camara/NG La Banda-En
La Calle
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每週二晚上 8:00pm 首播 (每週日晚上11:00pm重播)
台北 Bravo FM91.3 首播時間:09月8日 (二) 20:00
台北 Bravo FM91.3 重播時間:09月日13(日) 23:00
台中 Classical 古典音樂台 FM97.7:09月11日 (五) 23:00
*********************************************
♫♫ 收聽方式♫♫
1. 廣播電台-大台北地區 BRAVO FM91.3台中地區 Classical 古典音樂台 FM97.7
2. PC收聽 https://goo.gl/Y5oOcK
3. 手機收聽 https://goo.gl/NCxYKV
4. 經典重聽 https://goo.gl/3PwCi5
#Jazz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BravoFM91.3 #VincentHsu #徐崇育 Vincent Hsu Calice Chen BRAVO FM91.3 台北/都會/音樂 Classical FM97.7 古典音樂台
廢除黑奴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最近遭逢「內憂內患」,疑似因為太早解封,導致Covid-19爆發第二波疫情,外加「佛洛伊德」事件釀成了全國示威潮,但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完全沒在怕,甚至急著宣布重啟競選活動,何必造勢呢?最後沒有出來投票的人都是支持你的人啊~好,不要歪樓。
總之呢,川普把首場造勢大會定在6月19日,辦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城市「土爾沙」,結果消息一出立刻被戰翻。
首先,6月19日是美國Juneteenth「六月節」,也被稱作獨立日、自由日或解放日,是為了紀念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美國最後一個州也就是德州,宣布解放奴隸,這天被視為黑人民權里程碑。
而地點選在「土爾沙」更敏感。1921年5月31日,有一群白人至上主義者,跑去當時美國最有錢的黑人社區,號稱是土爾沙的「黑華爾街」,持槍濫殺黑人居民、搶劫燒毀企業和民宅,甚至開私人飛機轟炸,造成近300人死亡,這場大屠殺,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之一。
這個時間地點對非裔美人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你川普己經被人家叫做白人至上的總統了,還一定要選在這一天去Tulsa造勢,是想要踢館嗎?如果是故意的,就是在人家傷口灑鹽,如果是不小心的,那也太白目了吧?如果是在台灣,簡直像選在二二八紀念日當天,跑去天馬茶房外面造勢一樣,不被罵翻才怪!
脫口秀名嘴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嘴爆川普的機會,被各界強烈抨擊後,川普團隊才同意延後造勢,把紀念日當天「還給非裔美國人」。相較於川普的「不知不覺」,現在許多歐洲國家從政府到民間,都出現反省蓄奴歷史、檢討西方文明的聲浪,在英國、比利時,跟蓄奴、種族主義沾上邊的雕像,紛紛被推倒。
這段剝削非裔的往事,不但是「貨出去、人進來、美國發大財」,甚至成為美國建國的基礎,我們今天就要翻開這本,恐怕連美國人自己都不太清楚,或根本就不想面對的美國蓄奴史。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1619年白獅號揭幕)
距今400年前的1619年8月下旬,一艘英國海盜船「白獅號」,抵達當時的英國殖民地,維吉尼亞州的「康福特角」(Point Comfort),船上「卸下」20多名從葡萄牙奴隸船搶來的非洲裔戰俘,這些來自安哥拉的無辜民眾,被海盜拿來換取食物,成為第一批被賣到美國的黑奴,也開啟了美國長達246年的野蠻蓄奴時代。
奴隸買賣是「三角貿易」的主角。歐洲人把布匹、槍支和金屬鍋等貨品,拿到非洲進行買賣,換取在非洲大陸西岸抓獲的俘虜,再把這些俘虜運往美洲沿岸,這些被賣到西半球的非洲人,大多來自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他們被迫從事苦力活,種植甘蔗、稻米、棉花和菸草等,美洲再把這些原物料賣到歐洲。
這龐大的共犯結構,涉及歐美非三大洲、交通業、銀行業,甚至宗教團體,教會「善款」來自奴隸買賣的黑心錢,連神職人員都蓄奴。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待遇牲畜不如)
這些奴隸出發前會被葡萄牙人強迫受洗,改成基督教的新名字,抹去文化和背景。根據美國埃默里大學數據,從1525年算到1866美國廢奴隔年,大約有1250萬名非洲人被抓、送上了開往美洲和加勒比海的船隻,但其中只有八成六、也就是1070萬的男女以及兒童,在航程中倖存下來。
這些奴隸被捆綁,在甲板下擠得像沙丁魚罐頭,幾乎沒有水和食物,一旦生病就會火速蔓延開來,病死或是不聽話,就被丟進海裡。男性在海上必須做粗活,跳舞娛樂船員,常常被鞭打虐待,女性動不動就被性侵懷孕。古時候的交通可不像現在搭個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當初哥倫布可是花了70天才從西班牙抵達美洲大陸,整段航程宛如人間煉獄。
這些非洲人上岸後,往往像牲畜一樣被暫時關在殺牛的「待宰室」或私人監獄,短則幾天,長達好幾週,然後直接在監獄裡出售,或是光天化日下進行拍賣。從河岸、路邊、火車站、小酒館到城市廣場,甚至法院和市政廳前的台階上,整個城市都是他們的拍賣場,歷史學家形容,奴隸拍賣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賣魚賣菜一樣,這麼的赤裸裸、血淋淋。
這些被奴役的人一無所有,完全不被當人看,而是一個可以用來抵押、買賣、贈與和暴力對待的財產,有些奴隸一輩子被賣了6次,妻離子散。奴隸不能合法結婚,也被禁止學習閱讀,更沒有法律地位,主人可以任意強暴或謀殺奴隸,不會有任何法律責任,奴隸生下來的孩子也還是奴隸,就像電影《自由之心》裡演的那樣淒涼。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苦了奴隸富了商人)
許多美國人的財富都是透過買賣奴隸賺到的。從1820年代末期到1830年代,最大的奴隸貿易公司是維吉尼亞州的「富蘭克林」和「阿姆菲爾德」,在他們的全盛時期,每年可以賣出1000到2000名黑奴,等於一天成交3到5人,1846年富蘭克林去世時,他的財產價值高達71萬美元,等於今天的近2400萬美元,幾乎全都是靠賣奴賺來的黑心錢。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奴隸拍賣,發生在1859年2月8日,為期兩天的拍賣,一口氣賣出436人,總成交價30萬3850美元,奴隸販子賺飽飽,但這場拍賣被歷史學家稱作「哭泣時刻」。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建立美國經濟)
這群被奴役的人十分百搭萬用,拓荒、農耕、甚至打仗都用得上,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幫忙開墾殖民地,獨立戰爭後又幫忙建立新的國家。
當年棉花的地位,就像20世紀的石油一樣,從衣服到醫療用品,到處供不應求,誰掌握了棉花,就掌握了經濟命脈。美國獨立戰爭後,棉花產量迅速增長,1793年美國人發明了「軋棉機」,棉花去子效率提高50%,讓主要棉花產地美國「深南」部,對棉花奴工的需求暴增,當時棉花佔美國所有出口商品的一半,全球66%的棉花都是來自美國。而把棉花運到北部紡織廠的鐵路,也是這些奴隸鋪的,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
雖然1808年國際販奴禁令上路,但因為他們不能再從國外進口新奴隸,只能境內交易,反而導致美國境內奴隸貿易的蓬勃發展。當時北方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較高,對奴隸需求量沒那麼大,反觀南方各州需要大量奴隸種植棉花,腦筋動得快的商人,開始做起奴隸南北交易,轉手獲取暴利,甚至把奴隸拿去銀行抵押貸款,銀行又把奴隸抵押打包成金融商品,賣給紐約或倫敦的銀行家,為北方和南方白人,都創造巨大財富。
專家統計,在1860年南北戰爭開始前的蓄奴高峰,美國境內400萬奴隸帶來的產值高達35億美元(1050億台幣),超越所有製造業和鐵路的總價值,是整個經濟中最大單一資產,這些靠剝削奴隸得來的錢,不但幫美國還清戰爭債務,還為美國資本主義打下基礎。
雖然南北戰爭後的1865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全美正式廢除奴隸制,但155年來,美國以白人為主流的政權,對待非洲裔的方式,仍然飽受批評。
誰沒有黑歷史呢!正對歷史是為了讓同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要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蓄奴建國 #美國黑歷史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