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癒了嗎?還是苦難的開始?--慢性COVID-19存活者的身心症】
COVID-19存活者,高達三成痊癒後仍被衰弱症狀所苦。有研究將此臨床表徵命名為「遠程新冠肺炎」(long-haul COVID),或「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post-acute COVID syndrome),弗契博士(Dr. Fauci)在公開演說稱之為Long COVID。
Long COVID牽涉肺部、血液、心血管、腎臟、內分泌、神經心理、肝膽腸胃及皮膚等多重器官之複雜與表現型態多元的後遺症,持續時間從病癒後數週到數月之久。為了因應COVID-19存活者的慢性症狀困擾,全美已超過三十個醫療機構,設置多專科Long COVID 特別門診。
在所有症狀群中:全身衰弱、廣泛性肌肉疼痛、睡眠障礙、焦慮、憂鬱、頭痛及認知功能缺失等神經心理系統的功能性失衡狀態,因短期無致命風險,常易被醫護人員忽略,但長期累積後會導致嚴重的身心症,值得特別關注。
和SARS病毒感染後的病人一樣,30-40%的COVID-19存活者出現焦慮和憂鬱,這些症狀表現可能和病毒引發的細胞激素反應、神經性炎症反應及神經退化等生理機轉有關。無獨有偶,這些Long COVID 病人的症狀表現,和常見的「創傷後症候群」、「慢性疲憊症候群」及「纖維肌痛症」病人非常類似。
針對神經心理症狀的處置,頭痛除了給予標準的藥物治療,佐以影像學診斷外,頑固性頭痛病人則需轉介給疼痛專科醫師。標準的神經心理診斷工具可以早期診斷、持續監控焦慮、憂鬱、睡眠障礙、創傷後症候群、疲憊及纖維肌痛症,並早期介入溫和的精神舒緩藥物、復健、運動及身心療法等已被證實能有效改善纖維肌痛的治療。
護理人員可以發揮病人代言人角色,並在病人教育、病友支持團體及非藥物身心療法等介入措施發揮護理專業功能,協助COVID-19存活者的疼痛、疲憊、睡眠與認知功能缺失等慢性神經心理症狀。
▶ 更多護理相關精采文章,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https://forum.nhri.edu.tw/nursing_info
■撰文者:
蔡佩珊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孫維仁主任 臺灣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與生活中心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Philips S., Williams M.A. (2021). Confronting our next national health disaster — Long-Haul Covid.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p2109285. Online ahead of print.
(2)Nalbandian A. et al. (2021).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ure Medicine, 67, 601-605. doi: 10.1038/s41591-021-01283-z.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廣泛性發展障礙診斷標準」的推薦目錄:
廣泛性發展障礙診斷標準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識自閉症】
自閉症屬於廣泛性的發展障礙。每一位自閉症的患者,展現出來的特質可能都不一樣。患者的三大主要症狀會展現在:
(一)人際關係
(二)語言溝通表達
(三)行為模式上
具體而言,患者從小就可能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以和旁人建立互動性的關係或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異的反應異於常人、遊戲時常以一成不變的固定玩法與行為、有較罕見的興趣等等。
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自閉症人口約有1萬3千多人。近年因篩檢工具的發展與進步,我們更容易及早發現自閉症的小小孩,及早進行處理。
認識自閉症最好的方法,不是用這些診斷標準來理解,而是用生命故事來認識每一位獨特的孩子。心理師想跟你說在這整理了三本/篇以自閉症孩童為第一視角的故事,邀請大家一同用故事來認識自閉症。
【#分享拿好書】
為推廣民眾對自閉症的認識,凡:
1⃣ 公開分享此文
2⃣ 於下方「留言」任何包含愛心 ♥ 的符號或貼圖
完成這兩步驟的朋友,
我們將從中隨機抽選三位,贈上「尋找雨兒」這本小說!
※ 活動期間至3/28日晚上24:00截止
※ 感謝親子天下贊助,協助我們推廣心理學資訊!
👏 【推薦之小說創作】👏
1⃣ 尋找雨兒
https://goo.gl/TYWg24
2⃣ 深夜小狗神秘習題
https://goo.gl/6tdjk0
3⃣ 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的作品Agility(連載中)
https://goo.gl/9dPuA4
👏 【自閉症患者的個人故事】👏
1⃣ 不能說話,但我仍然可以對全世界微笑
https://goo.gl/y0VkgM
2⃣ 我想變成鳥,所以跳起來
https://goo.gl/9tuwQh
👏 【延伸影片或網站】👏
1⃣ 自閉兒眼中的世界 (短片)
https://goo.gl/nC8j9O
2⃣ 遙遠星球的孩子 (紀錄片)
https://goo.gl/wjZnGm
3⃣ In My language (短片)
https://goo.gl/JMA80J (初次看影片時可以看到我們認為自閉症患者典型的自我刺激行為,但在影片後半段則是患者用打字「翻譯」告訴大家,我的舉動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持續在回應身邊的一切)
4⃣ 《芝麻街》將加入新角色茱莉亞,讓小朋友學習與自閉症患者相處 (新聞)
https://goo.gl/cu4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