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彰化縣第五屆「半線新芽青年營」,這五年,台灣的政治局勢有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現象是有更多青年朋友參與、關心政治,不再對政治冷漠,不再直接貼標籤,將政治當作爾虞我詐,利益分贓的代名詞。
政治是什麼?政治有狹義和廣義:
狹義的政治是指「公權力的運用」,包括政策的制定、執行、評估等等,也就是大家在公民課本和新聞媒體常看到的,行政院或各部會首長宣布政策,立委質詢官員、審查法律案及預算案等等。
而廣義的政治就是牽涉到權威性的價值分配,也就是權利、義務的分配關係。簡單說,兩個人以上的關係,就是政治關係。例如,大家一起參加營隊,分組討論時,誰負責記錄?誰負責報告?統整的人可能對議題對了解,報告的人可能容易被看見。為什麼是你做而不是他做?這都涉及到權利義務的分配。
關心政治參與政治是好事,管道也很多,包括關心時事,多閱讀政治領域相關書籍,多參與公共事務,參加政治營隊,甚至從政。而「半線新芽青年營」就是一個很好的營隊,在這裡可以對政治事務有所了解,並與政治工作者實際面對面的對話討論。
相信所有參與營隊的青年朋友,都能收穫滿滿,在此預祝營隊圓滿成功!
#魏明谷 陳素月SayYes #洪宗熠 民進黨青年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盛夏微涼 Ry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utuber跟實況主又有點不太一樣 我還在摸索 有機會再分享大家 關於Ryo (。・ө・。) 【Twitch】http://www.twitch.tv/ryo_0814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mRyo6 【Instagram】https://w...
廣義狹義 在 李懂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重力波 》
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個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分享,佢哋應該都未見過喬布斯。
呢三位科學家發現咗愛因斯坦曾經話世人冇可能觀察得到嘅重力波,所以進一步印證咗乜嘢黑洞蟲洞理論、扭曲宇宙、時空漣漪……
第一次見到spacetime呢個字, 我以為係spare time 串錯咗,時空,到底係乜?
我哋係咪真係可以回到未來?
其實,唔使乜嘢廣義狹義相對論,你都隨時可以穿越時空…………返番舊時嗰度!
李懂媽
#鑽研重力波會甩頭髮
廣義狹義 在 潘國靈書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月大半閱讀時光都「貢獻」給潘國靈了。剛看罷《存在之難》,便在讀其新作《七個封印》,此書為中華書局「香港散文12家」(舒非策劃)的第二本(第一本為何福仁著的《那一隻生了厚繭的手》)。全書分七輯共五十九篇文章,一次看讀到作者在哲學、文學、電影、文化研究、城市、身體、愛情方面的藝談筆記。在此也貼上《七個封印》的作者自序:
書本簡介:http://www.lawpun.com/?mod=userPage&menuKey=seven_seal
《七個封印》自序
散落的文章靜待一天以書本的形狀整合。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櫃桶」裡總存放着幾本這樣的書稿。無人問時,它們睡着,有人叩門,因緣際會它們有些變成了書。但我總堅執於自己的書,不僅是散篇文章的雜燴。起碼比匯編多一點,如你現在打開着的一本,《七個封印》。
不如從名字的故事說起。那要回到一樁軼事。約十年前一趟為英曼.褒瑪《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擔任映後講者,在電影院大堂聽到兩個年輕人對話(他們應該不是來看這電影的),「咦,第七封印是甚麼印章嗎?」我聽着不禁莞爾,切無輕忽之意,而純粹只為《第七封印》與城中流行的印花或印章,在此情景下竟無端發生聯繫而覺有趣。沉重與輕省交碰,以意想不到或反諷的方式,生命常常如是。多年後編本書時,如此瑣碎一幕霍然回返撲出腦際,書名如蘋果掉在頭殼頂,就此敲定為《七個封印》。與《聖經.啟示錄》無關,暗暗作祟的是對「七」這個數字,有一份難解的情結。
而我私下也把本書當成七個戳印。書內的七個章節:「藝術哲學」、「作家與書」、「觀影世界」、「文化研究」、「城市夜色」、「身體政治」、「愛情經典」,其實就是作者由內到外、由肌膚滲進血液的七個生命印章,隨着生命歷程鑄模烙印,構成了生活的重要部分,化之為文字,綜合成一本散文體裁的「個人藝術筆記」。這裡所謂「藝術」包含狹義與廣義,狹義如具體的藝術作品(由文學、電影、畫作不等),廣義如城市的燈光、身體的隱秘、愛情的哲思等,一定程度上也是個人創作世界的七根支柱(因此也想過給此書取名為Seven Pillars)。至於章節的先後排列,閱讀上並無一定次序,而主要是按作者個人經驗世界的成長步伐鋪展(雖然並不完全割切),由少年時期存在小說、西方哲學的「自我啟蒙」開始,繼而沉進文學世界,半途躍入光影世界,由人文學轉讀文化研究,再至探觸城市書寫,一點一滴經受身體與愛情的衰微與復生,將所思所感全納進書寫的版圖企圖築起一座屬於自己的文字世界。因此,閱讀本書,也可當作閱讀一個作者創作世界的「哲學外篇」,其中的文學及文化養份、思想的淵源,以及藝術與書寫形塑生命的一些痕跡,一些碎片。事實上,其中一些文章,本來就是我創作小說時的一些「衍生物」(閱讀筆記或小說創作背後的一些「思想底本」等,如〈可恨我們不是薛西弗斯〉、〈哲學vs.文學〉、〈喜劇與悲劇,一岸之隔〉等),一些則明顯見我對某些作家或導演的執迷(如卡繆、杜拉斯、昆德拉等)。
如果文學散文講求「有我」(當然並非無節制,此處無暇深究),以上大概是《七個封印》「有我」的申明。換言之,儘管卡繆、卡夫卡、杜拉斯、杜魯福等等人人皆可讀皆可看,我始終希望這是一本有着作者自我觀照的書。主觀的希望不構成現實。構成現實必不可少的,是作者為本書編選文章時所作的考量。除了以上所述,其中一個考量是文章的筆觸,我自然並不認為散文等同「美文」之見,但選文時也注意文字的質感以至詩意,而因此盡量摒除較「硬性」的學術文章及以「公共性」為主的文化評論文章(當然,散文並不排除「公共」,好的散文絕對可以「私密」與「公共」共存)。但文章如有美感,美感不純然由文字產生,思想的力度如達到一個水平亦可構成美感,這是散文「知性美」的一面,而其中一些文章,如一些城市論述或文化研究反思,其「知性」筆觸較強,如有個人見解或較有份量的,也酌量收入。另一點要特別說明的是,這本個人「藝談錄」主要以西方文藝作品為主,沒有多談華文及本地文學、電影、城市文本等,一方面這固然希望藉此為本書貫徹一個特色,另方面是有關香港文學、電影、城市空間等文章,在我「櫃桶」裡也各自歸位,暫時任其安放或繼續增生,如一天能化成書的形態,則又是另一文字因緣了。
以上談及散文的「有我」、「感性」與「知性」,最後想添一筆的是:散文的「無我」。「無我」也許不構成散文,但「無我」也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我不敢輕言,此處說「無我」僅是於讀者的角度,本書之副題雖為「潘國靈的藝術筆記」,但讀的時候何妨把本書的作者名字擱置。你無需讀過他任何作品,對他的作品有任何認識,也可拿起這本書來閱讀。能走進其中當然更好。重要的是書內談及的一個個作家及其作品,由他們構築的藝文世界,所折射出的片片亮光。如果這書能引你進入這個天地徜徉,哪怕只是一條幽徑,我這「導航者」或「持燈者」便功成身退。你無需記起我的名字,我已經以「七個封印」來回贈自身。
潘國靈
二○一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
致謝
本書之生成,得感謝以下幾人:
前輩舒非,策劃「香港散文12家」系列並邀我成為其中一名作者,讓我多年來醞釀的一本西方藝術筆記得以成形,成書。
編輯胡卿旋小姐,事隔十年,第二趟合作,給本書悉心照料。
完美主義的我,書本每出現一個錯字,都會叫我眉頭一皺。感謝為本書義務校對的讀者米蘭,讓我的眉頭少皺了許多。
對於自序,我時常處於失語狀態。在無話可說、欲語還休、意猶未盡之間。恰似序之本質──處於書本與書本之外的邊界。感謝中華書局黎耀強先生再三叮囑增補一序,耐心等候。願此序言能交代一點書本背後的生成和構思。
廣義狹義 在 盛夏微涼 Ry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Youtuber跟實況主又有點不太一樣
我還在摸索
有機會再分享大家
關於Ryo (。・ө・。)
【Twitch】http://www.twitch.tv/ryo_0814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mRyo6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mryo6
影片BGM資料 版權屬原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