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佳品藏廟中,造型講究雕工細【新港水仙宮】龍柱介紹
笨港是由笨港溪(今之北港溪)南北兩岸同時發展出來之城市,對外通稱笨港,本身卻再分成南北二港,是清代乾隆以前,臺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口。因為與大陸間的海上貿易活動頻繁,當地百姓除信奉媽祖之外,也奉祀水仙尊王—帝禹於新港水仙宮。
乾隆4年創建的水仙宮,原址位於九莊笨港街上,直至乾隆45年(1780),才由貢生林開周倡議募資重建,正殿的龍柱也是他捐贈的。嘉慶8年(1803),笨港溪氾濫,河床改道,沖毀原有市區,水仙宮遭到水難。嘉慶19年(1814),水仙宮重建於今日南港村現址上,其中部份構件仍沿用乾隆年間原物。
筆者第一次拜訪水仙宮的時間是晚間,而水仙宮有一對清朝乾隆時期的龍柱,最大特徵是有乾隆年間的題款,紀年款是「乾隆庚子年吉旦」,捐贈款是「貢生林開周喜助」,是對黑龍柱,所以是乾隆時期興修的遺物,且以柱體高度來看,原本即是屬於置於正殿的龍柱。
雲紋多數是以平行的淺浮雕或線條表現,火球的位置距離也不相同,公龍的鬃毛有三條,母龍則有五條,下巴沒有龍髯只有短鰭,兩龍的頭部造型略微不同,且傾斜的角度也是不同,又公柱幾乎不見波浪紋,且前腳是站在雲端上,母柱下的波浪紋只是略微出現,母龍也是站在雲端上。不過視覺上還是公龍站在高處。柱體是上下略窄中間略寬的柱形,後腳是向上向下展開,並抓住雲朵。屬於寬舌,龍頭下巴沒有三條龍髯,而是臉鰭,角亦有圓點。
https://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1162687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的網紅旅讀建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衛武營所在地在19世紀時為熱帶動植物遍布的沼澤地,因而成為平埔族的獵場;日治晚期太平洋戰爭時 編列為陸軍步兵連隊基地,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除延續軍事用途外還設置漢聲廣播電台,然而,隨市區不斷擴張,營區的存廢便為1970年代高雄市的重要議題,時至1979年,軍方決議衛武營區不再續為 軍事用地,於200...
建於日治晚期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羊腸巷弄藏學問,這些街道名怎麼來?【悠活台南No.38期】
⏳近四百年長時間的自然發展,使得臺南中西區累積出大量綿密而蜿蜒的傳統小路。今日,它們大多依然留存,成為臺灣現代城市中少見的特殊景象,也繼續承擔著重要的交通機能。
🕰最古老的街名:宮後街
這條在西門路、民權路交會口旁的小巷道,只有短短一百多公尺,卻有著最古老的街名。
它位於水仙宮後方,18世紀就已經有「水仙宮後街」之名,人們漸漸簡稱為「宮後街」。經過日治、戰後的幾次街道改名行動,府城市區裡的清代街道名稱鮮少留存下來,宮後街卻很特別地一直留到今天。
這裡是府城大西門外的商業市區,街上曾經坐落許多商店、貨棧,以及像是醉仙閣等酒樓,現在也還都留存著一些傳統街屋建築。即使盛況不再,宮後街仍有一絲褪色的風華。
🍚因米而生:新美街
這是西門路邊廓中一條細長的小街道。它包含米街、抽籤巷、帆寮街等3段傳統街路,新美街的命名,即承襲自米街的臺語發音。
往昔街邊靠近海濱,大量米穀在這一帶上船出口;隔條街,有以石臼將糙米製成精米的加工處,即「石精臼」;不遠的普濟殿附近,更有稻殼堆放處,稱為「粗糠崎」,這些地名見證了府城米業興盛之景。隨著海岸遠離,如今街上不再群聚米業,新的咖啡廳與藝廊陸續進駐,又為新美街帶來不同氣息。
🐾祭祀之道:忠義路
這是府城較早形成的古街之一,但今日的現代道路樣貌,則是20世紀規劃與拓寬的結果。
「忠義」二字,源自曾經出現在路上的兩座祠堂:「義」民祠與「忠」烈祠。義民祠是奉祀18世紀晚期林爽文事件期間陣亡官兵與民勇之處;忠烈祠,原在今臺南市美術館二館的位置,日治時期是臺南神社,戰後直接改建為忠烈祠。
義民祠在20世紀初期就已不存在,忠烈祠則在1969年遷到體育公園。然而,忠義路之名並未隨之消失,而是繼續留在原地,見證這裡曾經存在的「祭祀之道」。
🐌文學家的身影:蝸牛巷
「蝸牛巷」是文學家葉石濤在1991年發表小說〈往事如雲〉中的一條虛構街道。它的原型是宮古座(今西門路延平大樓)後方巷弄;而葉石濤本人也曾經在戰後初期住過巷內,且因房間較窄,他自稱是「名副其實的蝸居」。
葉石濤將1951年身繫牢獄的白色恐怖受難經驗,寄託在蝸牛巷的書寫上,因此在作家的文字中,仍難掩那股徬徨之感。近年,在人們妝點下,蝸牛巷浮現於現實街巷上,成為受人注目的新興景點。
文/蘇峯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攝影/朵朵
[文字及圖片版權屬臺南市政府所有,請勿任意下載及重製]
👀更多悠活台南精彩文章 請線上觀看:https://is.gd/YVKmEY
建於日治晚期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台最難斷代的清朝龍柱【台南海安宮】龍柱介紹
台南三郊鎮港海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又稱鎮港媽,創建於乾隆元年(1736)[1],曾於清嘉慶3年重修。而台灣在乾隆中期(1756~1775年)所立龍柱,共僅出現2對,中台灣1對,南台灣1對。初期龍柱是龍與柱關係曖昧,造型線條模糊圓鈍,龍頭佈置方法是下巴靠於柱體,龍身時常隱沒於石柱中,而後期則是龍與柱分開,線條清晰,龍爪孔武有力,已經與乾隆晚期作品類似,共同特色則是神龍刻於圓柱上,柱底水波紋處未鼓起。筆者僅發現二對柱例,若以龍頭造型可再細分成二型:
一是台南開基天后宮三川殿型,類似柱例尚有台南海安宮後殿,且應屬於同派作品。
二是北港朝天宮觀世音菩薩殿型,僅此一例。
筆者將此台南開基天后宮龍柱定為乾隆中期的理由,一是興修紀錄,二是經濟條件,三是造型風格。
在興修紀錄方面,台南開基天后宮創建於明永歷16年(1662),曾於清乾隆30年(1765)修建,如果其龍柱立於此年,則相隔103年仍未過久,因為從許多資料可知清朝與日治時期廟宇若要立上龍柱,多數並非是一蹴可及。
首先必須克服資金的問題,另亦須通過廟方管委會委員的同意,而且通常是配合大修時,一並更換,所以台南開基天后宮最有可能立龍柱的時間是乾隆30年。而海安宮的則較難以確立,因為其創建年代一說是乾隆元年(1736),一說是乾隆53年(1788)。因此還必須透過造型風格的探討才能確立。
雍正到乾隆中期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而笨港、新莊都是當時重要的商港,所以就經濟實力來論,乾隆晚期突然出現立柱風潮,絕非是單純的現象,而是這些地區的整體經濟條件已相當厚實和各地移民所建廟宇彼此之間的競爭有關,也才能讓民眾對於廟宇興修所需資金的贊助,產生興趣,因此無論是開基天后宮還是海安宮立柱時間都不可能過早。
在造型風格上,雖然這兩對龍柱並非典型乾隆晚期風格,但仍保有類似的作風,例如火球未被龍爪抓住、垂降尾、龍鬃佈置等特徵,都可在乾隆晚期龍柱上見到,只有龍頭下顎緊貼柱體的表現方式較為特殊,所以此兩對龍柱並未與乾隆晚期的作品產生太大的差異性,尤其是海安宮的甚至更接近於乾隆晚期的風格。不過由於海安宮的龍柱整體風格仍較接近於開基天后宮,因此筆者認為開基天后宮的年代最為久遠,而海安宮則可能是模仿開基天后宮的龍柱表現形式,並接近於乾隆晚期的作品。
https://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23289322
建於日治晚期 在 旅讀建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衛武營所在地在19世紀時為熱帶動植物遍布的沼澤地,因而成為平埔族的獵場;日治晚期太平洋戰爭時
編列為陸軍步兵連隊基地,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除延續軍事用途外還設置漢聲廣播電台,然而,隨市區不斷擴張,營區的存廢便為1970年代高雄市的重要議題,時至1979年,軍方決議衛武營區不再續為
軍事用地,於2003年變更為公園用地,2007年文建會提出衛武營文化藝術中心計畫,由荷蘭的麥肯諾
及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投標並贏得首獎,自此衛武營區由昔日半廢棄狀態的軍營轉變為自然生態與
藝術文化並存的都會公園。
法蘭馨.侯班以融合地景地貌的建築理念為設計主軸。從園區內茂密的榕樹為靈感,以「有機」
與「開放性」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定調。建築量體將榕樹意象轉化為建築造型,透過樹林間隙正負空間體現在曲面與空間穿透性上。今日衛武營都會公園不僅是國際藝術中心,也提供市民假日休憩及市集的聚集地。
建於日治晚期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院委員林佳龍等共12人,有鑑於台中牛罵頭遺址在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卻未獲足夠重視,至今仍僅列為市定遺址,殊為可惜,特此提請文化部進行專案審查,將牛罵頭遺址升級改列為國家遺址。牛罵頭文化,向上承接台灣北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並與台灣南部的「牛稠子文化」之間有明顯的往來關係,向下則開啟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台灣中部「營埔文化」與金屬器和金石並用時期的「番仔園文化」。此外,加強對牛罵頭文化的研究亦將有助於了解牛罵頭社與周遭其他平埔族社的關係,以及平埔族群與漢人在清領時期於中部地區拓墾的互動情形,乃至於日治時代清水街的社會和生活概況的建構。綜上,牛罵頭遺址應由市定遺址升級改列為國定遺址,是否有當,敬請公決。
提案人:林佳龍
連署人:陳其邁 管碧玲 陳亭妃 黃偉哲 紀國棟 陳歐珀 李昆澤 段宜康 蔡煌瑯 楊 曜
邱志偉
主席:本案作如下決定:「函請行政院研處。」請問院會,有無異議?(無)無異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