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腐敗、中正廟:中國黨不想讓你知道的史實】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9/8公布中正紀年堂轉型方案,規畫「#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移除園內威權象徵,包括移除蔣介石銅像,並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同時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此方案是搜集被蔣政權屠殺的受難者團體與專家等多元意見後,考慮兼顧轉型正義與銘記歷史刻痕,並將空間還給人民。對此,中國黨如喪考妣,暴跳如雷,例如主席參選人朱立倫表示,要反過來打倒文化台獨,更質問要不要拆中山高。
其實,如何去除獨裁威權,高雄在14年前早就示範過一次。
大家都知道,文化中心原本叫做「中正文化中心」,在1970年代,和權力中心相隔甚遠的高雄政壇,為了表忠諂媚老蔣,把壽山改名萬壽山,愛河改名仁愛河,不久後的1974年,也計畫在林德官舊棒球場的土地上,興建「中正堂暨中正圖書館」,說是要「獻給蔣公九十歲誕辰的獻禮」。但蔣介石當時身體已如風中殘燭,隔年就一命嗚呼。
市府原本還想改名「中正紀念堂」或「中正紀念館」來「緬懷 領袖」,結果好笑的是被中國黨中央政府打槍,理由是不能和中央的中正紀念堂混淆。1979年搭上十二大建設各縣市文化中心的政策,擴大規模,成為「中正文化中心」,也因此,成為在圖書館、表演廳中央立有一神龕狀空間,立有巨大坐姿銅像的特異文化建築。
2002年,謝長廷市長任內推動多處公園改造地景工程,將原本圍繞文化中心的圍牆拆除,擴大人行步道成為「市民藝術大道」,原本支撐欄杆之間的石鼓經過重新設計,搭配當季藝文活動不定期更換圓形燈片,這項工程獲得好評,也沒有太多爭議。又過了不久,在2007年,陳菊市長決定讓「文化去政治化」,移除蔣介石銅像,並將「中正」去掉,改成單純的「文化中心」。這次就踩到中國黨痛腳,引起藍營劇烈反彈,但風波並未持續多久。從2002-2007這段時間內的「文化中心空間解嚴」,讓園區回歸文化用途,也增加了市民活動空間。
然而,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成功去政治化以後,台北中正紀念堂也計畫拆除圍牆,增加開放性,卻造成劇烈反彈,甚至當時北市府趕緊把僅有二十多年歷史的中正紀念堂列為古蹟。後續每次討論到去除「中正」,將空間還給人民,重新客觀看待歷史的提議,都引發中國黨陣營破口大罵。
但若我們回歸歷史,中正紀念堂的興建本身,就是一項充滿問題,涉及欺騙人民、浪費預算、黑箱作業的可疑決策:
■經費來源欺騙人民,不斷追加天價預算
蔣介石死後,行政院經治喪委員會會議決議,決定在臺北市擇地興建「中正紀念堂」。當時治喪委員會召集人俞國華公開宣佈:各界捐獻的中正紀念堂籌建款項達新台幣一億四千八百多萬元,此外還有人捐獻水泥、玻璃等建材,因此,第一期建築「可以不必動用政府的經費。」(聯合報,1976-7-10)然而,該年10月,建築經費就變成5億元(含兩廳院),到完成時,經費已經膨脹到本體11.8億,其中8.8億由政府預算支應。後續兩廳院因工程延後,預算更增加到74億。中正紀念堂預算草率決定,不斷膨脹,可以說是黑箱作業,其中好大喜功、奢靡腐敗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佔用市政發展用地,排擠各項重大建設
11.8億的預算,聽起來好像不多?但在1976年中正紀念堂動工時,台灣國民所得僅1053美元,2021年預計已達33310美元(以上均主計處數據)。而當時興建一整個港口(台中港)50億,整座國際機場(桃園)100億;現在建一個貨櫃中心(高雄洲際二期)1125億,一個航廈(桃園三航)1000億。換算中正紀念堂造價,約今日300億。在當時台灣進行多項建設時,也算一筆相當大的開銷。
另外中正紀念堂預定地,原本在1974年台北市府規劃為「第二商業中心」,包含18~50層高的辦公大樓和24~30層高的旅館和公寓多棟、四棟百貨公司、文化中心、世貿中心、綠地等空間,投資額150億台幣,相當於信義計畫區+兩廳院的機能。卻因為中正紀念堂而全部推翻,因而台北市府重做都市計畫,把都心改到信義計畫區,也推延了開發的時程。為了個人崇拜,大筆消耗國家預算,打亂都市計畫,讓市政延宕數年,這些成本從來沒人去追究。
■競圖黑箱作業,圖利特定廠商
1976年,中正紀念堂舉行國際競圖時,曾要求作品須具「創造新穎設計」、「獨特風格」、「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經濟實用」,結果卻是參選作品中唯一不具現代風格,還提了兩個案子的楊卓成作品得標。當時,籌建小組號稱聘請國內外專家進行評審,但奪得第一名的建築師陳邁(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表示:評審雖然喜歡他們的案子,但在會議上無法做成正式決定、要讓蔣宋美齡從國外返台做最後決定,而蔣宋美齡回來以後連圖也沒看,只丟下一句話:「選中國式的就好。」可以說是黑手介入競圖。
其實,楊卓成的代表作包括早年的士林官邸、圓山飯店,以及多座蔣介石行宮,更多次與蔣宋兩人當面討論建築設計,是深得蔣家歡心建築師。整體設計完全投蔣家所好,牌樓參考中國明代十三陵,堂體外型則參考中國廣州的中山紀念堂,佈局參考中山陵,但規模更大,就是要「超越國父」。而台階89階象徵蔣介石歲數,格局仿造中國帝王陵寢,建築加上傳統廟宇、墳墓一定會用的「雲紋」,擺明就是蓋「帝廟」而非紀念堂。當時政府放任不具任何公職身份的蔣宋美齡,為個人喜好隨意推翻競圖結果,以法治國家來看,就是一種舞弊、圖利熟識廠商的行為。
這樣疑點重重的工程,在黨國體制的掩蓋下,居然變成台北的象徵,中國黨的精神堡壘,實在諷刺至極!
若是回歸正常,就算不追究當初決策者的責任,將城市空間去除威權象徵,並納入蔣介石執政時期政治迫害與屠殺下受難者的記憶,賦予更多元的使用空間,也只是最低限度的剛好而已。在這點上,台北反省歷史的能力,實在遠遜高雄太多。
建築師事務所 徵 不 到 人 在 Traveler Carnival 旅人狂歡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祝大家新年快樂!
很榮幸日前收到 Plan b 第二計劃 團隊邀請,參與雲林虎尾 #建國眷村乒乓俱樂部 的乒乓球拍創作計畫,藉由球拍成為人的載體,與遙遠的空間與記憶對話。
乒乓球的idea,我總不免想起前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女木島上的作品,當時大家玩得開心,私心希望未來某日能讓台灣某個場域,產生這麼趣味的互動裝置,Plan b與合方創意恰好藉由此案實現了這個發想,能夠成為其中一份子,貢獻我的一對「 #建建國國乒乓雙打二人組」(自己命名),真是令人開心。
歡迎大家放假有空去雲林玩耍,打球了啊!
(第一張圖為我的球拍,其他照片為張憲文提供)
*****
以下介紹轉自 張憲文
虎尾建國眷村由四個村組成,分別為建國一、二、三、四村。緣於二戰期間日軍神風特攻敢死隊的作戰訓練基地,在國民政府遷移台灣時,成為空軍軍士官兵及其眷屬長年定居生活的場所。自 1990 年代開始,建國眷村陸續遭到徵收及廢村的命運,最終於 2006 年底將建國一、二村剩餘眷戶全數遷移,自此廢棄無人居住。直至 2016 年起,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下,逐步進行建國一、二村的修繕,並於近年重新對外開放。
當年的眷村生活據說十分熱鬧,儘管村內被分配到的生活空間普遍不足,甚至連廚房、廁所及門廳等生活起居空間也成為公共區域,由多戶共享。當私人生活開始延伸到公共領域時,便有機會更加熟識彼此,進而將眷村圈成一個整體。在整體裡生活的群體與個體,因為對話而產生信任,因為信任而願意分享,因為分享而達到共融,因為共融而開始在乎「我們」這一個整體,於是生活於眷村中的「我們」終於形成一緊密連結的關係網絡,紮根於台灣社會之中。
不論過去、現在或者未來,「我們」都是在眷村生活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這次在虎尾建國眷村發起的實驗計畫,便是以低門檻的乒乓作為載體,希望透過「我們」之間輕鬆有趣的露天乒乓球對打體驗,重現過往人與人緊密交流的情感連結。
場域內設置了三座主題式的乒乓球桌,分別象徵:天空(眷村與空軍)、窗台(眷戶之間)和飯廳(家人團圓);同時我們也邀請原生於建國眷村和雲林虎尾在地人士、以及活躍於各個生活領域的好友們,加入成為首批俱樂部會員。會員們以乒乓球拍進行創作,賦予俱樂部裡的球拍一個象徵意涵 — 我們都屬於建國眷村的一員,將為眷村注入來自各方的能量,揭開此地新的生活想像。
文化資產的活化再利用,需要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共同想像,這是一個關於「我們」的限時計畫,獻給過去、現在、未來,那些在建國眷村作伙的我們。
—
建國眷村乒乓俱樂部・限時開張!
俱樂部發起人:Plan b 第二計劃
首批俱樂部會員(依筆畫順序):
MC JENG、小木哥、太日茶屋、方序中、白水咖啡、吉申君建築師事務所、扣扣老師、夜王 Angus、虎科大大學社會實踐中心、林凱洛、建國里里長辦公處、建國里發展協會、建國眷村再造協會、陳心龍 aka 真愛戰士、哲美系二手書店、森樹下整合設計、廖小子、撲鼻
施工夥伴:
成品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建國眷村乒乓俱樂部 #限時開張 #雲林虎尾 #打球啊 #Planb
—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入村實驗計畫開展
計畫時間|110 / 02 / 01(一)~ 110 / 02 / 28(日)
計畫地點|雲林虎尾建國一村 己棟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策劃團隊|合方創意
創作團隊|地衣荒物、融聲創意、Plan b Inc.
合作單位|森樹下整合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師事務所 徵 不 到 人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知道你對桃園的印象是什麼。桃園機場、千塘之鄉?還是浪漫臺三線客家文化,抑或地景藝術節?桃園從2014年升格直轄市以來,為了能與六都中其他發展歷史較久的城市並駕齊驅,做了很多「城市轉大人」的基礎建設,在產業發展、社會福利、教育文化及環保衛生等不同面向推動各種升級,如今這些轉變的過程,都能在桃園市府舉辦的「#桃園市政六週年特展」中一覽無遺。
.
特展中不只展現了過去的努力成果,也同時期許了市民一個美好的未來。從主視覺的圖片就可以看出走過有所成就的4和5週年,象徵今年的第六年正盡全力地向前衝刺。此次的展場空間蠻適合親子休閒玩耍,雨天既然不能出遠門踏青,不如來這裏一起體驗桃園的六歲生日。同時,觀展動線設計如同城堡門廊一般童趣,也對推著娃娃車的親子家庭,和身障人士十分友善,整體來說是個舒服的觀展體驗。展區空間包含2層樓,一樓的公共區域聚焦在市民的日常生活,看這座城市如何保存與融合多元的文化發展,同時往未來智慧邁進,構築出真正屬於在地居民的幸福城市;二樓的展區增設趣味性的翻轉牌,讓民眾在互動中發現關於自然環境保育、社會福利保障、便利交通建設及智能科技的議題知識。
.
當中我最在乎還是文化建設的擘建。桃園市長 鄭文燦 曾說過「#文化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以希望能將桃園打造成文化綠洲,尤其美食與文化可以透過共享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在「城市遊樂園」展區中,驚喜地發現桃園有數個文化設計建設將於2021年開始陸續落成。分別是「生命樹」為設計理念的《#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全國首座以書法為主題的《#橫山書法藝術館》等。我最期待的《#桃園市立美術館》,由「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設計,以山丘造型為主體外觀,呼應桃園本身三分之一的面積都覆蓋著森林的地形景觀,建築的山坡斜面屆時將滿佈藝術活動與戶外藝術品,民眾甚至可在其上遠眺青塘園自然風光。
.
進行市政建設本來就是每個地方首長都該做的事情,但不住在桃園的人可能比較難以感受。本次市政特展有別於一般沉悶的成果報告,桃園市府使用可愛易懂的插畫設計來為市政宣傳,希望讓外縣市的人感受到住在桃園的美好,這次的展覽可說是將所有市政項目都上了發條活過來,更立體也更有趣,一進門口就可以看到3D立體概念設置,還有像是AR互動小遊戲,下載「#翻轉桃園」APP後,掃瞄看板上的圖片,就可以來跟展場互動,近年國內外不少展覽都紛紛跟上科技風潮,不論是AR、VR都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商業場合的趨勢,其實這也算是體驗行銷的一種方式,透過實際產生的交流,深化對議題的了解。參觀完桃園區公民會館的主展區可以得到六週年紀念便利貼,完成闖關遊戲還可以領取限量2021年專屬桌曆。除此之外, 12月21日至25日前往市政府的延伸展區,更可以找尋驚喜彩蛋。
.
台灣這幾年來興起「城市設計展」的策展形式,加上疫情推波助瀾,每個城市都在挖掘,自己腳下這塊土地有什麼文化內容可以宣傳觀光活動或是展覽,有些城市起跑得比較快,有些城市還在觀望風向,但「桃園」已經加緊馬力在路上超群領先。看完這個展,讓我這個外地人,也動起移居桃園好像還不錯的念頭。
#桃園好像現在房價不算貴吼
#覺得各地城市首長的美感有在慢慢進步真欣慰
_
【桃園市政六週年特展】
◆主展區
日期|12/4(五)-12/27(日)
地點|桃園區公民會館(桃園區中華路8號)
◆延伸展區
日期|12/21(一)-12/25(五)
地點|桃園市政府市政大樓一樓川堂、府前廣場(桃園區縣府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