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5/18-5/22 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結束一國兩制!《香港國安法》納入人大議程
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將於今日 5 月 22 日開議,昨天晚上公布議程,《香港國安法》被列入第五項議程,此項法案被稱之為香港與中國「一國一制」的開始。
香港與中國的一國兩制一項重要原則即是香港的司法獨立,《香港基本法》第 18 條中規定除外交、國防等特定領域,中國實行的全國性法律不得在香港實施。
然而 18 條也提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發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動亂」則中國可以頒布全國性法律在香港實施。
《香港國安法》也因為上述規範,直接跳過了香港的立法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當中「叛國」、「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等規定,侵害了香港人民表達意見、集會遊行等自由。
更禁止NGO、外國政治性組織在香港的行動,基本上也等於宣布了香港一國兩制的結束。
❷ 女性閣員比例創新低 行政院挨批
蔡總統總統的第二任期正式開始,新的行政院內閣人事也於本週揭曉,然而根據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統計,42 名閣員當中僅有勞動部長許銘春、公平會主委黃美瑛兩人為女性,僅佔整體比例的 4.76%,創下民主轉型以來最低的紀錄。
就算加上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以及台美會主委楊珍妮後比例也不足10%,因而引發外界撻伐,甚至連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也發出聲明批評,更一度傳出正醞釀集體請辭。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回應延攬人才時考慮能力、功能和社會期待,並非刻意忽略女性,蘇揆也已請政委羅秉成與性平會委員溝通,秘書長李孟諺也強調對兩性平權的重視,不只是在女性閣員方面來呈現,最重要的是對法案的推動。
❸ 北車大廳黑白地板 掀席地而坐爭議
台鐵局自2/29 起,因應疫情而禁止民眾於台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及群聚,於5/18時台鐵表示正考慮「永久禁止於台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掀起支持、反對開放北車大廳兩方的論戰。
有人認為北車大廳已經自然而然作為許多國際移工、新住民交流活動地以及往來等車旅客的歇息之處,加上台鐵於台北車站內一樓設置的座位數不多,因此不宜永遠禁止。
另一方認為席地而坐有礙觀感,且台鐵本來就沒有將車站大廳規劃成聚會功能,車站大廳應保持動線順暢。
對台鐵研擬禁止席地而坐引起的爭議,交通局長林佳龍 18 日晚間也於臉書表示「車站的公共空間,應在符合疏運及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包括移工在內的所有民眾共享,同時應避免標籤化特定族群。」
#經時事
❶ 總統就職演說:台灣將打造核心戰略產業
中華民國第 15 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於 5/20 舉行,蔡英文總統於就職演說中表示,面對全球經濟的劇烈變動,台灣在紓困及振興上必須超前部署;另外,於整體經濟政策中,將持續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兆元投資等重大計畫,以鞏固長期的經濟發展。
在產業發展上,總統表示將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抓緊產業創新時機,讓台灣成為全球 經濟的關鍵力量。
隨著5G時代來臨,台灣將強化數位轉型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面對疫情挑戰,台灣要打造接軌全球的生醫產業,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也將提升軍民整合的國防產業,並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總統強調,未來四年將超前部署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讓台灣脫胎換骨、迎向未來。
❷ 兩會召開:中國不提 GDP 增長目標
中國第 13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受疫情推遲了兩個月後,於本週五展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了工作報告,證實了在全球性疫情衝擊下,北京今年放棄設定 GDP 增長具體目標。
這是中國近十年來首次放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官方去年的 GDP 增長為 6%,達成去年其 6-6.5% 的增長標的;然而疫情衝擊下,中國首季 GDP 衰退達6.8%,失業率也接近歷史高點。
標準普爾認為,美中關係緊張之外,外資製造商可能在對供應鏈受阻的擔憂下,加速撤離中國市場,使中國GDP成長衰退。
工作報告中亦指出,中國年度財務赤字將超過GDP的 3.6%,並將額外發行1兆人民幣的政府公債用以控制疫情影響。
事實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針對疫情,中國已宣布的財政政策總規模僅約 2.6 兆人民幣,遠低於其他大型經濟體。
另外,面對外界對美中關係緊張的疑慮,會中李克強也重申,北京會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義務。
❸ 德法領導人視訊會議 提出 5000 億歐元復甦基金
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於本週一舉行視訊會議,根據路透社報導,雙方提議設立高達 5000 億歐元的「復甦基金」,用以捐款給受到新冠肺炎重擊的歐盟國家,以及阻止歐元持續下跌。
由於是捐款而非貸款,一些比較節儉的北方國家可能就比較難接受了,奧地利總理便表示已經準備好貸款給那些衝擊較大的國家,也認為歐盟預算應反映出優先事項、不是一味地提高上限。
歐盟的各國領袖曾在 4 月時舉行會議,就有提到關於復甦基金的計畫,然而無法對於金額達成協議。對於本次德法的合作提議,歐盟委員會也表示歡迎,並將於5/27提出另一個新的提案。
張兆順請辭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名人堂
「恐嚇取財」救健保
楊志良
現代人平均長壽,攸關老年保障的退休年金制度、健保、長照財務也面臨挑戰。本報系資料照
選舉萬歲,有票最大。選舉靠感性,治國則要靠理性,政治人物若一再以感性掛帥,理性擺一邊,則民主成為民粹,國家危矣。
台灣「陰錯陽差」,在各界及朝野人士共同努力之下,全民健保自一九九五年實施,成為世界上公認數一數二優異的健保制度,不但是穩定台灣最重要的社會制度,也減緩了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
然而台灣近廿年來民粹當道,健保也成為其中一環。民眾不斷要求增加健保項目,醫界不斷要求提高支付標準,但是只要健保局(今為健保署)想要調高費率,首先衛生署長(今衛生福利部)就有意見,更不用說行政院了。
二○○二年,健保財務實在撐不下去了,衛生署長李明亮只好在宣布費率從四.二五%調到四.五五%後,下台平息眾怒。再之後的衛生署長過不了幾天好日子,又入不敷出,東拼西湊「微調」;至二○○九年,累計逆差已達六百億,只得向銀行借款。
二○○九年八月,劉兆玄院長召見,要我擔任衛生署長,我要求健保調高保費,否則無以為繼。他回說:「當然。」再提出二代健保已研議近十年,應推動立法,他也說:「這要辛苦你了。」本以為這兩項要求可讓劉院長另請高明,沒想到他一口答應,反讓我無路可退。
我接印信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調整健保費率。不意外的,當晚各界及媒體立即開罵。一個月後不幸發生八八水災,劉院長雖盡心盡力救災,卻因「理髮」下台。接任的吳敦義院長來電要求續任署長,我晉見請辭,結果與劉院長的對話重複了一次,只好苦撐。
第一次參加立法院總質詢,某立委要求承諾在任內不漲健保費,本人回以二代健保公民會議結論:「健保不能倒,醫療不能少,費用不能漲,那只好請上帝或佛祖來當署長。」立委無言以對。
為了調整健保費,我向院長提出各種精算及方案,卻一再碰軟釘子。署院不同調,媒體多有報導,馬總統召見討論。本人簡要報告健保財務及調整保費的必要性,強調若不調整,健保虧損必在千億以上,將成為總統大選重大議題,影響選情。於是健保費率從四.五五%調到五.一七%,投保薪資上限從十三萬調到十八.二萬(部長薪水)。期間當然有不少民粹枝節,及北高兩市政府欠費等問題,然而二○一二大選完全沒有健保議題。
過了總統、院長兩關,民眾方面更為重要。為順利調高健保費率,不論哪個媒體或團體邀請,我一定親往說明。尤其希望基層民眾了解,投保薪資上限十八.二萬,就醫時與薪資三萬者待遇完全相同,健保財務穩定對基層民眾最為有益。至於低收入及中低收入者,政府本來就有各種補助減免,更不受影響。
衛生署又製作海報張貼各醫院診間,比較台灣及各國醫療費用,及中低收入者健保的獲益情形;社會公益人士免費拍攝宣傳短片,在診間播放。
半年後費率調到五.一七%,健保財務由虧轉盈,累積安全準備金。至於二代健保又是另一個「故事」,因為不能實施家戶總所得,所以增加了二%的補充保險費。
經過這兩項努力,健保安全準備曾達到四.六九個月,超過二千四百億。然而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廿%為老人,用錢的人多,繳錢的人少;需要照顧的人多,能照顧的人少,不出幾年,健保又要面臨財務危機。
各縣市長仍在倡議六十五歲以上免健保費,健保不倒,民粹不止,中華民國怎能不亡?(作者為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張兆順請辭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人堂
「恐嚇取財」救健保
楊志良
現代人平均長壽,攸關老年保障的退休年金制度、健保、長照財務也面臨挑戰。本報系資料照
選舉萬歲,有票最大。選舉靠感性,治國則要靠理性,政治人物若一再以感性掛帥,理性擺一邊,則民主成為民粹,國家危矣。
台灣「陰錯陽差」,在各界及朝野人士共同努力之下,全民健保自一九九五年實施,成為世界上公認數一數二優異的健保制度,不但是穩定台灣最重要的社會制度,也減緩了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
然而台灣近廿年來民粹當道,健保也成為其中一環。民眾不斷要求增加健保項目,醫界不斷要求提高支付標準,但是只要健保局(今為健保署)想要調高費率,首先衛生署長(今衛生福利部)就有意見,更不用說行政院了。
二○○二年,健保財務實在撐不下去了,衛生署長李明亮只好在宣布費率從四.二五%調到四.五五%後,下台平息眾怒。再之後的衛生署長過不了幾天好日子,又入不敷出,東拼西湊「微調」;至二○○九年,累計逆差已達六百億,只得向銀行借款。
二○○九年八月,劉兆玄院長召見,要我擔任衛生署長,我要求健保調高保費,否則無以為繼。他回說:「當然。」再提出二代健保已研議近十年,應推動立法,他也說:「這要辛苦你了。」本以為這兩項要求可讓劉院長另請高明,沒想到他一口答應,反讓我無路可退。
我接印信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調整健保費率。不意外的,當晚各界及媒體立即開罵。一個月後不幸發生八八水災,劉院長雖盡心盡力救災,卻因「理髮」下台。接任的吳敦義院長來電要求續任署長,我晉見請辭,結果與劉院長的對話重複了一次,只好苦撐。
第一次參加立法院總質詢,某立委要求承諾在任內不漲健保費,本人回以二代健保公民會議結論:「健保不能倒,醫療不能少,費用不能漲,那只好請上帝或佛祖來當署長。」立委無言以對。
為了調整健保費,我向院長提出各種精算及方案,卻一再碰軟釘子。署院不同調,媒體多有報導,馬總統召見討論。本人簡要報告健保財務及調整保費的必要性,強調若不調整,健保虧損必在千億以上,將成為總統大選重大議題,影響選情。於是健保費率從四.五五%調到五.一七%,投保薪資上限從十三萬調到十八.二萬(部長薪水)。期間當然有不少民粹枝節,及北高兩市政府欠費等問題,然而二○一二大選完全沒有健保議題。
過了總統、院長兩關,民眾方面更為重要。為順利調高健保費率,不論哪個媒體或團體邀請,我一定親往說明。尤其希望基層民眾了解,投保薪資上限十八.二萬,就醫時與薪資三萬者待遇完全相同,健保財務穩定對基層民眾最為有益。至於低收入及中低收入者,政府本來就有各種補助減免,更不受影響。
衛生署又製作海報張貼各醫院診間,比較台灣及各國醫療費用,及中低收入者健保的獲益情形;社會公益人士免費拍攝宣傳短片,在診間播放。
半年後費率調到五.一七%,健保財務由虧轉盈,累積安全準備金。至於二代健保又是另一個「故事」,因為不能實施家戶總所得,所以增加了二%的補充保險費。
經過這兩項努力,健保安全準備曾達到四.六九個月,超過二千四百億。然而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廿%為老人,用錢的人多,繳錢的人少;需要照顧的人多,能照顧的人少,不出幾年,健保又要面臨財務危機。
各縣市長仍在倡議六十五歲以上免健保費,健保不倒,民粹不止,中華民國怎能不亡?(作者為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