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在商業產業上,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是一種思考框架,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因英特爾與谷歌的先後採用而聲名大噪)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宗教是一種思考框架,世俗人文主義(也就是不信神的道德觀)也是一種思考框架。法治是一種思考框架,「強權即公理」也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平等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主義也是一種思考框架。
在我們的種種推理上,思考框架不但是重要基礎,而且應用極為廣泛。近幾十年間,從哲學到神經科學,各式各樣的領域都曾研究人類的思考框架,只是用來描述的術語有所不同,包括: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基模等等。
時至今日,不論是硬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多半都已經接受「人類透過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概念。只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多半還只有哲學家在思考「人類如何思考」的問題。佛洛伊德對大腦的奧祕深感興趣,但他是當時的例外,而非常態。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像是卡西勒和維根斯坦等哲學家,則是以心智所操縱的符號與語詞為基礎,以此來認識心智。這確實是邁出了一步,讓人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瞭解「認知」,但一切仍然只是理論,沒有實證。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有實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心智—心理學家接手哲學家的研究,特別是開始思考大腦內部的認知過程。一開始,學者認為認知過程就像是嚴格的邏輯運算,但實證研究並無法支持這種論點。大約在1970 年代,「心智模型」的概念開始流行,眾人也開始認為人類的推理並非邏輯形式的運作,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我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如今,這種觀點已經由許多心理學家與認知科學家經過眾多實驗得到證明。近年來,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夠即時視覺化呈現受試者的腦部活動,就連神經科學也踏入了這項研究領域。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人類構思未來的時候,會啟動那些和空間認知與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可以說,其實就是在有目的、刻意的做夢。
這項研究成果,讓我們對人類如何思考的理解,開始默默改變,瞭解了心智模型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件。不論我們任何的所見、所知、所感、所信,都始於我們對宇宙萬物的思考方式。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會受到我們「相信」世界如何運作所影響,包括:事情為何會發生、未來會如何發展,以及如果我們採取行動之後又會如何。
.
▍「解釋」帶來的好處
因果框架要求一切必須有說得通的解釋,這點除了讓我們得以歸納類推,也讓我們得以學習。這是一項重要特點,而且也是一項相對較新的發現。一般來說,學習是發生在得到資訊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課、看到書上的描述、或是學徒動手修修補補的時候。但在做因果解釋的時候,那位提供資訊和解釋的人其實也在學習。這項觀點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倫布羅佐(TaniaLombrozo)提出,她是這個學術領域的熠熠新星,引領著一套關於「解釋」機制的新科學。
倫布羅佐從大學時期開始,就發現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處處可見關於解釋的想法。雖然這似乎就明擺在眼前,但事實證明,關於「解釋」這件事本身,科學界的研究都還不夠深入。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值得解釋、又有某些事不值得解釋?解釋能讓我們如何有所成就,或者如何讓人誤入歧途?倫布羅佐的研究從心理學和哲學出發,填補了一些我們關於解釋的知識空白。
倫布羅佐對於「透過解釋而學習」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實驗中,倫布羅佐請成年受試者看看兩群來自外星的機器人,分別名為glorp 和drent。兩群機器人各有不同的顏色、體型、腳部形狀的特徵,但受試者並不知道真正的重要區別是哪一項。實驗人員請一半的受試者去描述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而另一半則是要解釋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兩群機器人都很可愛,但是真正區分的重點並不在於顏色或體型,而在於腳部的形狀。)
結果如何?比起那些只需要描述而不需要解釋的人,那些必須提出解釋的受試者,在找出真正區別之處的表現,明顯高出一截。倫布羅佐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類似。她甚至也對小孩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如果要小孩提出因果解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棒。
讓我們把這點再拉回來討論思考框架:我們用因果框架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因此我們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我們也能產生更深入、更準確的見解。而且,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也能讓自己更瞭解這個世界。這項發現對教育和育兒來說,具有直接的意義:記得要小孩解釋他們推論的過程,而不只是要他們給答案。(這或許也有演化上的意義:比起其他不去解釋這個世界的動物,人類透過解釋的機制,也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
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絕不只是知道怎麼區分glorp 和drent而已。人類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想像出各種秩序的概念,在群星當中勾勒眾神的身形,將各種物種加以分類。小孩會花上幾小時,分類排列著自己的小車車、小布偶、樂高積木,還有萬聖節糖果(直到爸媽半夜偷偷來吃掉)。這種分類和重新分類的動作,靠的就是我們取得抽象概念、進行歸納類推的能力。
要是少了取得抽象概念的能力,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碰到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沒有任何一般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談到用過去經驗類比現在或未來未知的處境,是大腦很重要的工作。說真的,這項能力對我們活下來真的幫助很大。
然而,我們昨天也提到,這種思考慣性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限制。尤其過去經驗本來就比較偏頗,這種慣性要調整,就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自我教育。
「思考特定議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讓人信服。」~漢娜鄂蘭
版面上的朋友們,因為常閱讀不同作者的智慧,所以特別能進行討論。這其實更有利於我們看到不同人的觀點,並且選擇適合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因循故舊。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明天晚上的直播,會再談談傳統教養跟自我傷害的關係。這實在是一種沉重的話題,錯用思考框架,讓我們代代相傳著創傷。
祝願您,能充實我們的思考框架庫,這是能有多元選擇的基礎之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閱部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要聊這個主題呢? 因為我最近看到一篇國外的跟人類行為有關期刊看到說到,在同樣憤怒狀態下,男性與女性受重視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線上陪審團的實驗,讓受試者以為他是真的以陪審團的身分在參與一場線上法庭審判,所有陪審員都是按照劇本演出,有一位陪審員會堅持的說出反...
形式平等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這本有點沈重的書:《這不是沒關係:20則性暴力受害者的圖像故事》。
⠀⠀⠀
關於性騷擾、性侵害/性暴力,以「政治正確」的立場,大家都知道「不要檢討受害者」,不過,討論受害者該如何因應這些,比起受害者真正的感受,有時會容易被接受得多。
⠀⠀⠀
⠀⠀⠀
為什麼呢?
⠀⠀⠀
⠀⠀⠀
因為真正碰觸受害者的經歷與感受,你會發現,裡面是滿滿的不可置信、不知道為什麼是自己、以及無力感。
⠀⠀⠀
⠀⠀⠀
「你們以為我會有選擇、你們以為我可以避開、以為是我不夠小心。
⠀⠀⠀
所以我也這麼以為。我努力思考,想出我需要多小心才能避開這一切,但卻發現:很多時候不是我能控制的。
⠀⠀⠀
為什麼沒有人責備那個對我做這件事的人?反而問我,是我做了什麼/或是沒做什麼?」
⠀⠀⠀
⠀⠀⠀
關於性暴力,無法否認的,就是權力不平等的宰制。
⠀⠀⠀
⠀⠀⠀
簡單點講,就是「我認為我有權力可以如此對待你與你的身體」。
⠀⠀⠀
⠀⠀⠀
所以他會說:「其實你也很想吧,你穿成這樣。」說服你也說服他自己,自己可以對你這樣做。
⠀⠀⠀
⠀⠀⠀
可能也會說:「你如果不這麼做,我就......」用威脅來達到目的,感受控制一個人與慾望被滿足的快感。
⠀⠀⠀
⠀⠀⠀
因為他發現了,能夠控制別人的身體與意志,看別人無能為力臣服於自己的感覺,是滿足自己權力慾望的直接展現。
⠀⠀⠀
⠀⠀⠀
而這種展現,會在各種形式中出現,性暴力就是其中的一個樣子。
⠀⠀⠀
⠀⠀⠀
我們不想、也不敢聽受害者的感受,可能因為那種無能為力,我們或許都有感受過而不想面對;那也會讓我們無法信任這個世界、感覺這個信任是危險的。
⠀⠀⠀
⠀⠀⠀
你可以想像,需要戰戰兢兢地面對這個世界,隨時檢視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會招致侵犯嗎?
⠀⠀⠀
⠀⠀⠀
讀這本書時,你會意外(或者不意外),這種事情就是這麼容易發生,就是會有想要侵犯別人身體與意志的人。
⠀⠀⠀
⠀⠀⠀
但這世界上,就是有人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有人會做。
⠀⠀⠀
⠀⠀⠀
我舉個例:
⠀⠀⠀
⠀⠀⠀
假設你到一個地方,看到有人把錢隨意放在桌上,然後去上廁所,你會不會拿?
⠀⠀⠀
⠀⠀⠀
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
⠀⠀⠀
⠀⠀⠀
因為有些人不會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有人不會做這樣的事。
⠀⠀⠀
⠀⠀⠀
有人知道尊重別人的意志與身體,而有人,會盡可能地做一些事情,讓自己與別人知道,自己是擁有權力的。
⠀⠀⠀
⠀⠀⠀
這包括控制、侵害他人的身體與意志。
⠀⠀⠀
⠀⠀⠀
很遺憾地是,這樣的狀況,比我們想像中多非常多,而這些人,甚至可能形象不差,等事情爆發時,你不能想像他會做這樣的事。
⠀⠀⠀
⠀⠀⠀
問題是:若這是他遂行權力意志的一環,他甚至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
⠀⠀⠀
⠀⠀⠀
尤其是當你成為滿足他慾望的物品或工具時。
⠀⠀⠀
⠀⠀⠀
就像我前面舉的例子,我們當然也會提醒「財不露白」,但其實從小到大,我們花最多力氣提醒大家的,是「不可以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那不屬於你,因為這樣「犯法」。
⠀⠀⠀
⠀⠀⠀
所以,請不要侵犯、控制他人的意志與身體。
⠀⠀⠀
⠀⠀⠀
因為那不屬於你。
⠀⠀⠀
⠀⠀⠀
昨晚剛好看到《龍紋身的女孩》重播,一鼓作氣地看完。在被自己的監護員性暴力對待後的莎蘭德,用自己的方式奪回權力,討回公道。整部片所講的連續殺人犯與失蹤的妹妹,正好也是權力宰制他人身體意志的表現。
⠀⠀⠀
⠀⠀⠀
談「受害者賦權」,有時的確是想做到「權力翻轉」,但若他人身體意志可以不經同意就成為滿足他人慾望的工具,受害者又擁有多大的權力可翻轉?
⠀⠀⠀
⠀⠀⠀
除非,我們都是莎蘭德,同樣用宰制、用恐懼威脅奪回權力,以暴制暴,只是我比你更狠。
⠀⠀⠀
⠀⠀⠀
只是,破碎的心,傷害卻也已經造成。
⠀⠀⠀
⠀⠀⠀
不要侵犯、控制他人的意志與身體,或許是我們身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原則。
親子天下
形式平等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 25.4的聖戰進行曲》
25.4是我的紅太陽,這幾年越來越能理解其中的意涵。和我還不很熟的朋友,會形容我認真;一旦和我熟起來了,就直接問我是不是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覺得他們都沒說錯,我的確很認真地為自己信奉的真理而奮鬥著,只是年輕時,不太明白自己到底跟這個世界過不去甚麼,那個心中的真理,感受得到,形容不出來。
如今我已然是個中年人了,真理在這些年的越辯越明之中,歸於清晰:我相信人人自有其矜貴。關於愛、資源、智識,應該是共有財,而不是獨霸權。所以,我奮鬥的事情,也許有人覺得癡愚至極,可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的價值,我也願意為了愛、資源、智識的水平流動,而付出任何努力。
書上說,25閘門展現的是眾生之愛,每一回我讀,都不以為自己的起念,有這麼宏偉,我只希望,能夠幫助某些屈於弱勢、迫於形勢、困於現下,因而不能近用基本權利的人。他們多半誤以為自己不能、不值、甚至不配得到這麼多,我可以用自己的例子告訴他們,不,你完全能、你太值得。
職場上,基於這個原則,我知道有時我表現得很不識時務,職場畢竟很少打得起聖戰,出了日劇這個框框,半澤直樹可能老早被請回家吃自己。
但我仍然蠢笨地堅持著,資訊的透明與對等,以及行有餘力,我們如何行使社會責任。看到沒有人嘗試過的新做法,我會以自己的方式,滴水穿石、軟硬兼施到批准執行為止,除了聲譽迴響,我更在意能夠建立起一些嘗新試錯的SOP,如此,人人都可以按圖索驥來冒險。
當然,受挫、受氣、受誤解、受白眼,都有過,偶爾連自己也懷疑,這又是何苦呢?為什麼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輕輕鬆鬆就好了呢?
這個時候,我的腦子裡總會放起這首歌,五月天的《倔強》,這根本就是寫給25號閘門的聖戰進行曲,太喜歡了,特別是唱到「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的那一段,眼淚也會情不自禁流下來。
然後就會鼓起再戰的勇氣,是啊,我和我驕傲的倔強,緊握雙手絕對不放。哪怕以剛克剛,終究玉石俱焚,最起碼,路,有人走出來,就不怕後面沒人跟上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倔強》
當 我和世界不一樣 那就讓我不一樣
堅持對我來說 就是以剛克剛
我 如果對自己妥協 如果對自己說謊
即使別人原諒 我也不能原諒
最美的願望 一定最瘋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 握緊雙手絕對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我在風中大聲的唱
這一次為自己瘋狂 就這一次 我和我的倔強
對 愛我的人別緊張 我的固執很善良
我的手越骯髒 眼神越是發光
你 不在乎我的過往 看到了我的翅膀
你說被火燒過 才能出現鳳凰
逆風的方向 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 生存》
25號閘門坐落於G中心,展現了眾生平等的大愛,相信宇宙中的一切都值得被愛,特別是當完全接納或臣服於自我設計,會更加顯化高我的能量:除了將不同形式的愛帶到人世間,重要的是激勵人們活出個體的獨特之處,以貫徹25號閘門的信念:即便我們南轅北轍,每個人都如此獨特矜貴,價值不應有別。
所以25號閘門被視為靈性戰士,致力傳遞平等的普世準則,也熱衷為超脫階級、貧富、性別、種族…等等限制而戰。這樣的純真,許多時候被視為天真,因為現實總是張牙舞爪,即便傷痕累累,依然堅持不懈。
生命對於25閘門的考驗,來自於「接受」,接受自己的信念,也接受各種挑戰信念的磨練。因此,25.4的「生存」,展現於外的是一種「憨膽」 : 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捍衛自己的初衷,而且異常執著,用外人看起來癡愚的方式達成目標,起心動念通常跟個人利益無關,也不是經由事先盤算或評估而來,而在於:總有人得身先士卒,好讓大家共擁權利、資源、或智識,這些不該被寡占或獨享。
之所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讓我想起一句話:「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處於人世之中,25.4能夠輕易感應對向51閘門的戰士召喚,相信只要堅持得夠久,一定會開出一條血路,震懾群體覺醒。
爻辭形容25.4是垃圾場中的玫瑰,環境艱險、人情澆薄,仍不惜為辯證真理而背水一戰,無所求亦無懼。奮戰難免留疤,純真光采如同牡蠣殼中的珍珠,在精神層面鼓舞與滋養眾人。
*圖片摘自網路
形式平等例子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要聊這個主題呢?
因為我最近看到一篇國外的跟人類行為有關期刊看到說到,在同樣憤怒狀態下,男性與女性受重視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線上陪審團的實驗,讓受試者以為他是真的以陪審團的身分在參與一場線上法庭審判,所有陪審員都是按照劇本演出,有一位陪審員會堅持的說出反對意見,當電腦替這位魁儡陪審員冠上男性名稱時,受試者受到動搖的比例竟然有顯著的提高,若是女性名稱卻相反。受試者卻更願意相信陪審團的初步裁決,也不會質疑自己的決定。
我們過去的歷史常會用「歇斯底里」這個詞將女性病態化,把女性任何形式的憤怒都視為不理性的行為。這種女性的歧視,是歷史文化帶給我們的,它經常會無意識地展現出來,人們也完全不覺得自己帶有偏見。
所以想透過街訪來看看一般人是不是也是會有這種想法,結果也蠻令人難過的,希望這世界可以用更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
#情緒化 #街訪 #發脾氣 #刻板印象
刀刀的解憂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腦力全開》
https://youtu.be/bDghAfzfQYE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形式平等例子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PI? IPA? 應用程式介面是什麼? API種類介紹 | What is API? REST? SOAP? 【電腦說人話】
-
API、IPA 傻傻分不清楚?某個app又發布了新的API?你知道應用程式之間是怎麼溝通的嗎?API好多種到底怎麼分?
公司的工程師同事又在討論新的API,啥?API是什麼?查了一下發現API的中文是應用程式介面。字都會唸但就是不懂。相信不論你有沒有接觸過Computer Science 電腦科學,可能都有聽過API這個詞。
凱心琳我曾經也被API這個詞搞得一頭霧水,大家都說它很重要它很棒,但是很少有人講得清楚他到底是什麼做什麼用的。一下REST一下SOAP的,到底在講什麼?甚至很多寫過API的工程師也無法解釋API的本質,以為所有的API都是同一種形式。這次要透過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介紹鼎鼎大名的API。並且分享Open API, Internal API, Partner API, Web Service, REST, SOAP 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
【電腦說人話】這個系列是希望透過口語化的方式,透過生活中的例子去介紹一些看似艱澀像外星語但實際上卻不難懂的電腦科學專有名詞。希望能讓曾經對這些詞彙充滿畏懼與疑惑的妳,能夠不再害怕,勇敢學習Computer Science!
#API #REST #電腦說人話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是你想認識的程式語言唷!
每(隔週)週四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相關連結】
*What is an API? In English, please.*
[https://www.freecodecamp.org/news/what-is-an-api-in-english-please-b880a3214a82/]
[https://www.howtogeek.com/343877/what-is-an-api/]
[https://apifriends.com/api-management/what-is-an-api/]
*Types of APIs*
[https://rapidapi.com/blog/types-of-apis/]
[https://stoplight.io/api-types/]
[https://www.cevgroup.org/what-is-api/]
【What I used to make this video】
個人電腦:Apple MacBook Pro [https://amzn.to/2HKgI2T]
拍攝錄音錄影: iPhone X [https://amzn.to/3c0s6Fu]
相機: Canon 80D [https://amzn.to/2VVmiYz]
錄音: Rode [https://amzn.to/3aqnzL2]
鍵盤: Logitech MX Keys Wireless Keyboard [https://amzn.to/3awqi5L]
【愛屋及烏】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untypedcoding@gmail.com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女工程師。
-
This video contains affiliate links, which means that if you click on one of the product links, I'll receive a small commission.
圖片影片音效:[giphy.com] [pngwave.com][freesoun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