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AI現場2:如何靠微米級控制力年省成本千萬?】熱浸鍍鋅AI應用大解密
微米級鍍鋅厚薄如何控制的恰到好處?既要賦予足夠耐蝕性,又要不超量用鋅降成本,秘訣是用AI達成精準生產控制,再用影像辨識找瑕疵,維持鋅層表面品質
文/翁芊儒 | 2021-03-04發表
攝影/洪政偉
生活中隨處可見鍍鋅類產品,凡是有耐腐蝕需求的鋼鐵加工製品,包括作為建材使用的浪板、擔當汽車門面的汽車鈑金、每天都要打開的電冰箱,還有高階電腦伺服器外殼、傢俱、彩色底板、滑軌、風管等等,都可能是運用中鋼的熱浸鍍鋅鋼捲,加工製作而成。
熱浸鍍鋅鋼捲,是中鋼的塗鍍產品中的其中一項,年產量約有87.5萬噸。中鋼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課課長羅萬福就指出,每一批出產的鋼捲,都需根據中下游客戶需求,客製化調整鍍鋅膜厚,或是進行化成處理,在鋼捲表面進行鉻酸鹽、耐指紋處理等動作,來因應不同加工製品所需的特性。
比如說,部分高階電腦、伺服器的外殼,不會再進行烤漆,而是直接裸用鍍鋅後的鋼片,對這些廠商來說,就會要求鍍較薄的鋅層,才能維持產品表面品質美觀。相對來說,生產建材浪板的廠商,對鋼捲表面品質的要求就較低,而且考量到浪板恐架設在環境不佳的地方,反而要用越厚的鋅層,來製造高耐蝕性的產品。
由於不同客戶要求的鍍鋅模厚都不同(內行說法會用鍍鋅模重,以「公克/每平方公尺」來計),如何精準控制鋅層厚薄,就成為中鋼熱浸鍍鋅廠的一大挑戰。
中鋼技術部門代理副總經理鄭際昭指出,不同產品有不同規格的鍍鋅膜厚,若鍍的太多、高於客戶需求的厚度,由於鋅是高成本的原料之一,就會造成成本的浪費;若鍍鋅層不符合產品規格,又將導致客戶無法使用或加工後續問題,造成品質客訴。「如何控制的剛剛好,讓客戶審核過關,又能省成本,這是我們的目標。」
開發控制鍍鋅膜厚的自動調參AI,年省成本1,600萬元
為了更精準控制鍍鋅膜厚,來減少生產浪費,中鋼用AI開發了控制鍍鋅膜厚的製程調參AI,試圖解決製程中的大量複雜參數,如何影響鍍鋅膜厚的問題。這類製程調參AI,也正是製造業最典型的AI應用之一。
鄭際昭解釋,要將鍍鋅厚度控制的恰如其分,並不容易,因為鍍鋅層厚薄的生產參數,包括氣刀開口大小、與鋼帶的距離、氣刀的氣壓、鋼帶厚度、鋼帶溫度、產線速度等多重變因,都會影響鍍鋅膜厚。
過去,這些複雜參數的調整,都靠老師傅的經驗來人工調參,羅萬福表示,由於不同老師傅之間又有不同的經驗法則,雖然留存了一本本抄滿生產參數的筆記,但後人看不懂也難以吸收,造成經驗傳承的斷層,「這對於面臨員工退休潮的中鋼來說,是很大的問題。」
而且,過去調整完參數後,需要等鋼帶經過100~200公尺的冷卻,才有辦法進行線上鋅層厚度量測,若量測當下發現鋅層過厚或過薄,回頭調整生產參數時,中間就已經多生產了上百公尺的鋼捲,換句話說,從參數調整到成品量測之間,存在冷卻的時間差,「中間多鍍的鋼帶,就會造成浪費。」鄭際昭說。
為了克服這兩大問題,中鋼約從2年前開始投入製程調參AI的研發,先自動化蒐集生產參數,累積上萬筆大數據資料後,建立了一個AI模型,來歸納在不同參數組合下,所造成的鍍鋅膜厚變化。
去年初上線這項應用後,將參數帶入AI模型中,就能即時預測出鍍鋅膜厚,雖然比不上直接量測的數據精準,但是,以此來即時修正生產參數,能避免冷卻期間造成的鋅層浪費,對於鍍鋅膜厚的控制,也比人為設定更準確。
羅萬福指出,傳統人工調參仍然有約20%會失準,但投入AI後,約只有3%結果失準,準確率達到97%左右,更能減少約4.5%的鋅層的浪費。換算下來,一年就能省下1,600萬元的成本,帶來上千萬元的效益。
建立檢驗區瑕疵辨識AI,降低人工目檢負擔
除了鍍鋅膜厚的生產控制面臨挑戰,熱浸鍍鋅廠的另一大難題,則位於檢驗室中,以人工檢測鍍鋅鋼捲的表面缺陷時,具有一定程度的漏檢率。
實際走訪檢驗室,可以了解到員工過去要查驗鋼捲,需要在快速傳輸的鋼帶上,識別出鋼捲表面的缺陷,而且,不只要識別鋼捲單面的缺面,更要透過鏡面反射,同步識別雙面的缺陷,格外考驗員工眼力,「所以我們都找年輕人來看,眼力比較好。」羅萬福笑著說。
但是,人力識別缺陷的方法,仍有其侷限,除了不是所有缺陷都能肉眼識別,人也一定會眨眼,無法不間斷盯著鋼捲檢驗,加上鋼帶一直在動態傳輸,都提升了識別缺陷的難度。羅萬福舉例:「以前比較誇張的狀況,檢驗員還會因為沒有檢查完全,把鋼捲送到處理線慢慢看,但這樣會增加出貨的時間,造成產線的負擔。」
為此,中鋼導入了另一個同為製造業的典型AI應用,訓練出瑕疵檢測模型,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在即時的鋼帶影像畫面中自動標記缺陷的位置、形狀、大小、嚴重程度,抓出缺陷後,再經由人工複查是否確實。換句話說,過去要由人工全檢所有鋼捲的查驗流程,現在能以AI自動辨識來取代,人工只需複查經AI標示出缺陷的鋼帶區域即可,不僅大幅省下查驗人力,更提升了缺陷識別的的準確率。
羅萬福指出:「過去用人工檢驗,會有一定的漏檢率,可能5%~10%,真的很難每一個缺陷都看到。」但在加入AI後,幾乎不再發生漏檢,瑕疵辨識準確率提升到95%以上,進一步提升了鋼捲品質。
人工查驗除了有漏檢的風險,更大的問題,則是在於沒有一套記錄的機制,將鋼帶表面的查驗記錄保存下來。
「以前遇到客戶說,在100公尺的地方有一個缺陷,你們怎麼沒看到?我們就只能認了,因為沒有記錄。」羅萬福指出,沒有記錄機制,就無法得知缺陷到底是發生在自家工廠,還是客戶的工廠中。
但現在,透過AI檢查鋼捲表面,自動標示出缺陷位置與種類後,將這些紀錄留存下來,未來遇到客戶反應類似情形,就能提供當初查驗留存的缺陷地圖(Defect Map),來證明工廠出貨時的品質無虞。
「所以我們不只是導入AI,還把整套記錄建立起來。」羅萬福說。
目前,檢驗區的瑕疵辨識AI已經在去年正式上線,但這項技術,還不足以完全取代人工查驗,除了缺陷處需人工複查,部分非表面瑕疵的缺陷,比如鋼片側面成波狀等形狀缺陷,還是需要靠人眼來識別。
進料區也設瑕疵辨識AI,找出上游廠缺陷鋼捲
除了在後段的檢驗區導入瑕疵辨識AI,中鋼也正在將該技術導入前段進料區。這是因為,部分在後段檢驗到的鋼捲表面瑕疵,可能不是在熱浸鍍鋅廠造成,而是在前一廠區製成鋼捲時,就已經生成。
羅萬福指出,一般來說,鋼品表面的缺陷可能是在傳送鋼帶的過程中,因下方滾輪沾附不明物體,而在鋼帶表面殘留印跡,「不外乎是壓痕、刮痕、或是一些污染,」當發現這些缺陷,就得去找出造成缺陷的來源,並確實清除乾淨,確保下一捲鋼捲的生產過程不會留下缺陷。
然而,在後段檢驗區查驗出缺陷,回頭在製程中查找缺陷來源時,若缺陷並不是在熱浸鍍鋅廠區生成,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判定缺陷來源。不只如此,熱浸鍍鋅產線從頭到尾大約要經歷2,000公尺的加工運送,若是在前一廠就已經產生嚴重缺陷,原本就不合格的鋼捲,又多進行了近2,000公尺的製程,對鍍鋅原料來說也是種浪費。
「如果可以在進料區就先檢測出來,就能馬上可以判斷,這一捲鋼捲還要不要繼續生產。」羅萬福說。
而且,越早發現缺陷,也能越快通知上游工廠找出生產流程的問題,不只能避免產出更多有瑕疵的鋼捲,快速撤查出同一批生產的瑕疵品,也能減少其他下游廠誤用瑕疵品的可能性。
因此,中鋼正在開發前段進料的瑕疵辨識AI系統,但不是只用於找出缺陷而已,而是要與後段檢驗區瑕疵辨識系統所拍到的畫面,進行整合比對,來檢視前端所發現的缺陷,是否就是造成後段缺陷的原因,藉此建立缺陷演化分析的AI模型。
這個AI模型,能用來判斷進料時不同類型的瑕疵,經鍍鋅製程後是否還會留存下來,當模型越準確,就能判斷前段缺陷的危害程度,來節省更多的浪費。
「這就是我們的產業專業知識,去定義出這個缺陷類型是不是刮痕、這道刮痕鍍鋅後還能不能看得見、這捲鋼捲能不能繼續生產?」羅萬福說。
羅萬福表示,若在後段檢驗區發現鋼捲瑕疵,一噸鋼捲就要損失200美元以上,一捲鋼捲約20噸重,換算成臺幣,就會損失12萬元以上,「能即時找出缺陷,預先判斷要不要繼續生產,就是成本控管的關鍵。」
若用一句話來解釋熱浸鍍鋅方法,就是將鋼捲放入鋅槽,使其雙面都沾附鋅液,讓鋼片表面附著一層薄薄的鋅,能耐腐蝕。不過,實際上要生產出一捲捲數噸的熱浸鍍鋅鋼捲,需要經過一連串複雜的處理流程,先後進入進料區、退火區、鍍鋅區、調質整平區、塗覆區、檢驗區、出料區,才能完成熱浸鍍鋅的作業。
中鋼開發的AI應用,位於生產流程中的進料區、鍍鋅區與檢驗區。在進料區與檢驗區,運用了AI瑕疵檢測技術,來取代部分人工查驗作業,在鍍鋅區,則運用了AI製程調參的技術,找出不同生產條件下的最佳化製程調參作法。
1 進料區:進行的解捲、剪裁、焊接的步驟,先運用解捲機,將入料的鋼捲攤開,剪裁後,再利用焊接機,把兩個鋼捲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連續鋼捲,類似於將兩個捲筒式衛生紙的紙面連起來的樣子。
2 退火區:透過溫度變化,達成特定產品所需的機械性質,比如高強度鋼,需要在特定製程條件下才能生產而成。
3 鍍鋅區:鍍鋅區主要配備一個鋅槽,並透過氣刀來將多餘的鋅液刮除,藉此來控制鋅的膜厚(公克/每平方公尺),中鋼可生產單面每平方公尺40~200公克的熱浸鍍鋅鋼捲,越薄的鍍鋅層,用於越高階的產品,也越考驗鍍鋅的技術。
4 調質整平區:運用調質軋延機將剛鍍完鋅的光滑鋼板,依據客戶的需求,加上特定的表面紋路,比如部分要求高粗糙度的鋼板,就會以調質軋延機賦予特殊的表面。
5 塗覆區:在鋼品表面進行特殊處理,比如在用於家電外殼的鋼板上,進行耐指紋處理;又或是在用於抽屜滑軌的鋼板上,塗上高潤滑塗劑,確保鋼板能承受超過一萬次的拖拉。
6 檢驗區:查驗每一捲鋼捲表面是否有瑕疵。檢驗室內設置了鋼捲的垂直檢驗區及水平檢驗區,前者需透過鏡面反射,同步識別鋼捲雙面缺陷,後者則能從不同角度發掘瑕疵。
7 出料區:依據客戶對鋼捲寬度與重量的需求,將鋼捲裁邊修改成特定尺寸,再分捲成不同噸數的鋼捲,或是將鋼捲焊接成超過原尺寸的鋼捲來出貨。
AI瑕疵辨識如何取代人工目檢
作業流程?
實際走訪檢驗室,可以了解到員工過去要查驗鋼捲,需要在快速傳輸的鋼帶上,識別出鋼捲雙面的缺陷。但是,過去的作業流程,存在一定漏檢率,更可能因為沒有檢查完全,把鋼捲送到處理線重複檢驗,而延遲出貨時間,造成產線負擔。(如圖示:人工目檢1、2)
導入AI後,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員工現在已經可以坐在控制室,看系統自動抓出鋼捲表面缺陷,再進行人工複查。如此一來,不僅大幅省下查驗人力,更降低了缺陷識別的漏檢率。(如圖示:AI作法1、2)
除了在檢驗區導入,中鋼也正在開發進料區的瑕疵檢測AI,要提前檢驗出上游鋼廠造成的瑕疵,攔截瑕疵品進入產線加工,來減少鍍鋅原料浪費。(如圖示:AI作法3)
人工目檢1
人工垂直檢驗鋼捲
人工目檢2
人工水平檢驗鋼捲
AI作法1
以攝影機蒐集鋼帶表面影像
AI作法2
系統自動標示缺陷位置與種類
AI作法3
訓練進料區瑕疵辨識AI
附圖:過去得靠老師傅依據經驗法則來人工調參的作法,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以前,老師傅需將每一次的參數設定抄寫到筆記中(如圖所示),但現在透過AI,能更精準掌控特定生產參數下的鍍鋅膜厚。(攝影/洪政偉)
圖解熱浸鍍鋅生產流程
攝影-洪政偉
過去要查驗鋼捲,員工需要在快速傳輸的鋼帶上,識別出鋼捲表面的缺陷,且不只要檢查單面,透過鏡面反射,還得同步識別鋼捲另一面的缺陷。圖為垂直檢驗區的實際檢查流程。(攝影/洪政偉)
除了垂直檢驗,查驗人員也需水平檢驗鋼捲,從不同角度發掘鋼捲表面缺陷,比如沖模過程中,可能產生類似於污點的缺陷,即可在此檢驗出來。(攝影/洪政偉)
為了取代人工目檢,中鋼將攝影機裝設在垂直檢驗區的鋼帶底部,也就是圖中綠色雷射光點的位置;拍攝到的鋼帶表面影像,則會顯示到控制室的螢幕畫面中,同步進行影像辨識來查找瑕疵。(攝影/洪政偉)
在控制室內,員工可以直接從螢幕看見鋼捲表面檢查情形,若AI偵測到任何瑕疵,系統會同步標註出缺陷位置、形狀、大小、嚴重程度,提供明確的缺陷資訊,節省人力目檢的負擔。(攝影/洪政偉)
左邊螢幕是檢驗區瑕疵檢測系統,右邊螢幕則是進料區瑕疵檢測系統。目前,中鋼正在開發進料區瑕疵辨識AI,更要藉由與後段瑕疵辨識所拍攝畫面的比對,來建立缺陷演化AI分析模型。(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294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gogoro VIVA 車色選擇:石榴紅、萊姆灰、芥末黃、薄荷藍、海鹽白 車架顏色:黑 前搖臂 / 後搖臂顏色: 黑 鋁合金輪圈顏色: 黑 龍頭功能按鈕: 機械式按鍵 儀表板:負顯背光單色液晶螢幕 中柱:有 側腳架:鋼管 後座腳踏:固定式 前掛勾:無 升級配備 尺寸規格 長x寬x高 (不含後照鏡...
「彩鋼浪板規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鍍鋅浪板規格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鐵皮屋的好夥伴-盛餘印刷烤漆鋼板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烤漆鋼板規格、平面烤漆板、烤漆板零售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彩鋼浪板規格 在 烤漆鋼板規格、平面烤漆板、烤漆板零售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彩鋼浪板規格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試車報告] Subaru Levorg GT-S 冠軍老爸
4K UHD: https://youtu.be/WkwfikCe3YI
汽車量產之初,即是為了讓人們都能獲得更為舒適、便利且快捷的移動與載物方式,不過,隨著人們發掘駕駛車輛可帶來的暢快,汽車從此就不再只是用途單純的載具。
今天,若想買到能舒適載著家人、大量行李,充滿安全又能讓人享受駕車樂趣的一輛車,卻也不想花上大筆銀兩,那能有什麼樣的選擇呢?
拉力血脈
憑著與Impreza深厚的血緣關係,Levorg車頭大型的盾型鼻頭和前後C字形燈組都與現行WRX車款有著極大共通之處,再看見引擎蓋上碩大的進氣導口,不僅讓人一眼就認出此車出自Subaru之手,更不禁令我們憶起高速穿梭林道的水平對臥引擎戰將!
不過,Levorg的外觀可不只致敬了車廠榮耀,我們試駕的GT-S頂級車款除了擁有高亮LED頭燈,它亦搭載了HBA 遠光燈輔助系統,當Levorg偵測對向來車接近,可自動將遠光燈暫時關閉,以防影響來車駕駛視線。
配合帶著動感的車輛造型設計,GT-S車型將四輪胎圈升級至225/45 R18,既提升了本車的造型張力,更寬、扁的胎組同時也鞏固了這輛的操控表現,使其不負WRC越野賽名門的出身!
熱血妝點
對於試車組而言,造型再搶眼的一輛車,若是車內缺乏設計,還是令人失望! 因為,車室空間才是車主、駕駛最常使用、碰觸之處! 與Levorg相處了一天,我們喜悅的發現,顯然Subaru也深暗此理!
試駕的GT-S車款不僅多了天窗、鋁合金踏板、門檻飾板,就連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副駕駛座椅、真皮排檔桿以及附有換檔撥片的方向盤皆以藍色縫線綴飾,替車內增添了不少跑格。 此外,這具真皮 D型方向盤除了握感、質感出眾,右方還有著SI-DRIVE動力控制鍵,只需單指輕壓,即可改變Levorg引擎與變速箱運作邏輯,提供舒適平順或是豐沛直接的動力輸出。
而中控台上除配備7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外,上方還有能顯示冷氣設定、即時四輪傳動比例、油門開度、渦輪壓力的小型顯示幕,除了能讓人隨時輕易了解目前車況,看著油門開度、增壓值不斷上升,更營造了不少樂趣與熱血!
豐富空間
對於坐在車上的乘客來說,Levorg也提供了寬敞的車室、522公升後廂載物空間,且只要輕按後廂內的按鈕,6/4分離後座椅背還可將置物空間擴充至後座,更令人讚賞的是,Levorg椅背傾倒後的空間相當平整,除了便於放置衝浪板、腳踏車等長型或大體積物品,出外露營時,Levorg車後就算供人平躺入眠,也未顯不適。
然而,最讓現代人感到貼心的,或許就是分佈Levorg車內前中後,多達6具的USB電源插槽,出遊時,再也不需為了手機充電而與人相爭!
安心防護
主被動安全系統部分,Levorg也搭載了VDC動態穩定系統、上坡起步輔助、自動胎壓偵測、BOS 煞車優先系統、EBD 電子式煞車力道分配、BAS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另外,SRVD這套系統不只能監控車輛視野盲點中是否出現障礙或來車,亦可於倒車出停車格時,警示有無橫向來車,避免意外發生!
一旦意外真不幸發生,Subaru更為Levorg設計了下潛式的底盤與車架,當車頭受力撞擊時,Levorg的變速箱與引擎可自動向下潰縮,避免直接衝擊車內乘客,加上環艙強化鋼樑、雙前座預縮式安全帶與7具SRS安全氣囊,Levorg也能確保每位乘員皆可獲得完整的防護。
輕快推送
GT-S雖然是Subaru Levorg的頂規車款,不過Levorg皆統一配備1.6升的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擁有170hp/4800~5600rpm與25.5kgm/1800~4800rpm的動力表現,並搭配傳動滑順的CVT無段變速系統,然而,縱使帳面動力看似不俗,且扭馬力輸出峰值銜接得宜,但Levorg其實並未明顯讓人感受有這等層次的動力表現。
在實測之下,縱使已將Levorg引擎與變速箱設定為Sport運動模式,且仗著四輪驅動優勢,Levorg依舊僅以9.9秒成績完成0~100km/h加速測時,整體動力輸出並無嶄露鮮明運動特質,僅可稱為滑順輕快。
隨心所欲操控
過去只要試駕Subaru車款,無論休旅車或者是房車,都會覺得操控性能很棒,尤其Impreza,小巧的車體在四驅系統的輔助下,不止彎道極限高,而且具有靈活的身段,Levorg GT-S可說是Impreza的Wagon版本,因此有著極佳的先天優勢。
首先,水平對臥引擎的配置,曲軸角為180度,不僅可以營造獨特的聲浪,引擎本體的重心低,駕駛者劇烈操駕時,有利於重心移轉的掌控。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營造精準的轉向反應,在懸吊阻尼配置支撐性絕佳的情況下,讓人可以恣意地享受過彎的樂趣,再加上四輪驅動的彎道極限高,底盤與動力的協調性極佳,能夠放心地驅策油門。
雖然這具水平對臥渦輪引擎的動力不算狂暴,但線性的輸出表現配上CVT變速箱,加速反應滑順,會喜歡上這樣恰道好處的動力表現,尤其在山道上,能夠藉由優異的底盤設定,放膽甚至是提前出彎加速,不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四個驅動輪的抓地力,精準的轉向加上方向盤清晰的路感,給人一種隨心所欲的駕馭境界,那是愉悅、酣暢的快感,即使試車當天時晴時雨,即使車胎碾壓過積水路面,也不會出現水滑。在日系車款裡,是難得饒富駕馭樂趣的Wagon!
TCar短評
我們試駕的Levorg GT-S為旗艦版車型,除了有著帥氣的造型,完善的安全陳設,還有豐富的空間機能,更迷人的卓越的操控特質以及順暢的動力表現。
在山道上劇烈操駕,Levorg GT-S能夠發揮四輪驅動的操控優勢,無懼濕滑路面發優異揮抓地力,以其130萬元的售價,在這個價位,還真的找不到擁有這些條件的車款可與之匹敵!
Subaru Levorg 1.6 GT-S
引擎型式 1600c.c. F4 DOHC 16V+Turbo
最大馬力 170hp/4800~5600rpm
最大扭力 25.5kgm/1800~4800rpm
長寬高 4690x1780x1485mm
軸距 2650mm
車重 1597kg
驅動模式 A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雙A臂
輪胎規格 前後225/45R18
國內售價 130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 頭燈附自動水平調整
HBA 遠光燈輔助系統
側邊門檻擾流板
車頂擾流尾翼
鯊魚鰭天線
雙出排氣尾管
18吋鋁合金輪圈
電動玻璃天窗
定速巡航控制系統
SI-DRIVE 動力控制系統
ASS 怠速自動熄火啟閉裝置
藍色縫線真皮 D型方向盤(附換檔撥片)
藍色縫線排擋桿
藍色縫線真皮跑車前座椅
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
6/4分離後座快速傾倒椅背
後座USB電源插槽
4.3 吋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螢幕
3.5吋全彩LCD儀表顯示器
7吋LCD多點觸控螢幕
ATV 主動扭力引導系統
BAS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
BOS 煞車優先系統
EBD 電子式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EPB 電子駐車系統
VDC 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SRVD 後方車輛偵測警示輔助系統
自動胎壓偵測器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雙前座SRS安全輔助氣囊
雙前座側邊SRS安全輔助氣囊
車側簾式SRS安全輔助氣囊
駕駛座膝部SRS安全輔助氣囊
前座ELR預縮式安全帶
可潰式煞車踏板
I LOVE SUBARU
TCar 葉明德
林亞兒 Katie Lin
#subaru #levorg #GTS #新車試駕 #tcar #林亞兒 #KatieLin
彩鋼浪板規格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 Subaru Levorg GT-S 冠軍老爸
4K UHD: https://youtu.be/WkwfikCe3YI
汽車量產之初,即是為了讓人們都能獲得更為舒適、便利且快捷的移動與載物方式,不過,隨著人們發掘駕駛車輛可帶來的暢快,汽車從此就不再只是用途單純的載具。
今天,若想買到能舒適載著家人、大量行李,充滿安全又能讓人享受駕車樂趣的一輛車,卻也不想花上大筆銀兩,那能有什麼樣的選擇呢?
拉力血脈
憑著與Impreza深厚的血緣關係,Levorg車頭大型的盾型鼻頭和前後C字形燈組都與現行WRX車款有著極大共通之處,再看見引擎蓋上碩大的進氣導口,不僅讓人一眼就認出此車出自Subaru之手,更不禁令我們憶起高速穿梭林道的水平對臥引擎戰將!
不過,Levorg的外觀可不只致敬了車廠榮耀,我們試駕的GT-S頂級車款除了擁有高亮LED頭燈,它亦搭載了HBA 遠光燈輔助系統,當Levorg偵測對向來車接近,可自動將遠光燈暫時關閉,以防影響來車駕駛視線。
配合帶著動感的車輛造型設計,GT-S車型將四輪胎圈升級至225/45 R18,既提升了本車的造型張力,更寬、扁的胎組同時也鞏固了這輛的操控表現,使其不負WRC越野賽名門的出身!
熱血妝點
對於試車組而言,造型再搶眼的一輛車,若是車內缺乏設計,還是令人失望! 因為,車室空間才是車主、駕駛最常使用、碰觸之處! 與Levorg相處了一天,我們喜悅的發現,顯然Subaru也深暗此理!
試駕的GT-S車款不僅多了天窗、鋁合金踏板、門檻飾板,就連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副駕駛座椅、真皮排檔桿以及附有換檔撥片的方向盤皆以藍色縫線綴飾,替車內增添了不少跑格。 此外,這具真皮 D型方向盤除了握感、質感出眾,右方還有著SI-DRIVE動力控制鍵,只需單指輕壓,即可改變Levorg引擎與變速箱運作邏輯,提供舒適平順或是豐沛直接的動力輸出。
而中控台上除配備7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外,上方還有能顯示冷氣設定、即時四輪傳動比例、油門開度、渦輪壓力的小型顯示幕,除了能讓人隨時輕易了解目前車況,看著油門開度、增壓值不斷上升,更營造了不少樂趣與熱血!
豐富空間
對於坐在車上的乘客來說,Levorg也提供了寬敞的車室、522公升後廂載物空間,且只要輕按後廂內的按鈕,6/4分離後座椅背還可將置物空間擴充至後座,更令人讚賞的是,Levorg椅背傾倒後的空間相當平整,除了便於放置衝浪板、腳踏車等長型或大體積物品,出外露營時,Levorg車後就算供人平躺入眠,也未顯不適。
然而,最讓現代人感到貼心的,或許就是分佈Levorg車內前中後,多達6具的USB電源插槽,出遊時,再也不需為了手機充電而與人相爭!
安心防護
主被動安全系統部分,Levorg也搭載了VDC動態穩定系統、上坡起步輔助、自動胎壓偵測、BOS 煞車優先系統、EBD 電子式煞車力道分配、BAS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另外,SRVD這套系統不只能監控車輛視野盲點中是否出現障礙或來車,亦可於倒車出停車格時,警示有無橫向來車,避免意外發生!
一旦意外真不幸發生,Subaru更為Levorg設計了下潛式的底盤與車架,當車頭受力撞擊時,Levorg的變速箱與引擎可自動向下潰縮,避免直接衝擊車內乘客,加上環艙強化鋼樑、雙前座預縮式安全帶與7具SRS安全氣囊,Levorg也能確保每位乘員皆可獲得完整的防護。
輕快推送
GT-S雖然是Subaru Levorg的頂規車款,不過Levorg皆統一配備1.6升的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擁有170hp/4800~5600rpm與25.5kgm/1800~4800rpm的動力表現,並搭配傳動滑順的CVT無段變速系統,然而,縱使帳面動力看似不俗,且扭馬力輸出峰值銜接得宜,但Levorg其實並未明顯讓人感受有這等層次的動力表現。
在實測之下,縱使已將Levorg引擎與變速箱設定為Sport運動模式,且仗著四輪驅動優勢,Levorg依舊僅以9.9秒成績完成0~100km/h加速測時,整體動力輸出並無嶄露鮮明運動特質,僅可稱為滑順輕快。
隨心所欲操控
過去只要試駕Subaru車款,無論休旅車或者是房車,都會覺得操控性能很棒,尤其Impreza,小巧的車體在四驅系統的輔助下,不止彎道極限高,而且具有靈活的身段,Levorg GT-S可說是Impreza的Wagon版本,因此有著極佳的先天優勢。
首先,水平對臥引擎的配置,曲軸角為180度,不僅可以營造獨特的聲浪,引擎本體的重心低,駕駛者劇烈操駕時,有利於重心移轉的掌控。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營造精準的轉向反應,在懸吊阻尼配置支撐性絕佳的情況下,讓人可以恣意地享受過彎的樂趣,再加上四輪驅動的彎道極限高,底盤與動力的協調性極佳,能夠放心地驅策油門。
雖然這具水平對臥渦輪引擎的動力不算狂暴,但線性的輸出表現配上CVT變速箱,加速反應滑順,會喜歡上這樣恰道好處的動力表現,尤其在山道上,能夠藉由優異的底盤設定,放膽甚至是提前出彎加速,不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四個驅動輪的抓地力,精準的轉向加上方向盤清晰的路感,給人一種隨心所欲的駕馭境界,那是愉悅、酣暢的快感,即使試車當天時晴時雨,即使車胎碾壓過積水路面,也不會出現水滑。在日系車款裡,是難得饒富駕馭樂趣的Wagon!
TCar短評
我們試駕的Levorg GT-S為旗艦版車型,除了有著帥氣的造型,完善的安全陳設,還有豐富的空間機能,更迷人的卓越的操控特質以及順暢的動力表現。
在山道上劇烈操駕,Levorg GT-S能夠發揮四輪驅動的操控優勢,無懼濕滑路面發優異揮抓地力,以其130萬元的售價,在這個價位,還真的找不到擁有這些條件的車款可與之匹敵!
Subaru Levorg 1.6 GT-S
引擎型式 1600c.c. F4 DOHC 16V+Turbo
最大馬力 170hp/4800~5600rpm
最大扭力 25.5kgm/1800~4800rpm
長寬高 4690x1780x1485mm
軸距 2650mm
車重 1597kg
驅動模式 A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雙A臂
輪胎規格 前後225/45R18
國內售價 130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 頭燈附自動水平調整
HBA 遠光燈輔助系統
側邊門檻擾流板
車頂擾流尾翼
鯊魚鰭天線
雙出排氣尾管
18吋鋁合金輪圈
電動玻璃天窗
定速巡航控制系統
SI-DRIVE 動力控制系統
ASS 怠速自動熄火啟閉裝置
藍色縫線真皮 D型方向盤(附換檔撥片)
藍色縫線排擋桿
藍色縫線真皮跑車前座椅
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
6/4分離後座快速傾倒椅背
後座USB電源插槽
4.3 吋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螢幕
3.5吋全彩LCD儀表顯示器
7吋LCD多點觸控螢幕
ATV 主動扭力引導系統
BAS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
BOS 煞車優先系統
EBD 電子式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EPB 電子駐車系統
VDC 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SRVD 後方車輛偵測警示輔助系統
自動胎壓偵測器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雙前座SRS安全輔助氣囊
雙前座側邊SRS安全輔助氣囊
車側簾式SRS安全輔助氣囊
駕駛座膝部SRS安全輔助氣囊
前座ELR預縮式安全帶
可潰式煞車踏板
I LOVE SUBARU
TCar 葉明德
林亞兒 Katie Lin
#subaru #levorg #GTS #新車試駕 #tcar #林亞兒 #KatieLin
彩鋼浪板規格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gogoro VIVA
車色選擇:石榴紅、萊姆灰、芥末黃、薄荷藍、海鹽白
車架顏色:黑
前搖臂 / 後搖臂顏色: 黑
鋁合金輪圈顏色: 黑
龍頭功能按鈕: 機械式按鍵
儀表板:負顯背光單色液晶螢幕
中柱:有
側腳架:鋼管
後座腳踏:固定式
前掛勾:無
升級配備
尺寸規格
長x寬x高 (不含後照鏡)
1,680 x 630 x 1,050 mm
軸距: 1,164 mm
座高: 740 mm
重量:71 kg
重量(含電池):80 kg
置物空間:21.6L
性能表現
最大功率:3 kW @500 rpm
最大馬力:4.02 HPs @500 rpm
最大扭力 (馬達 / 輪上):96 Nm @ 200 rpm
爬坡能力 *
20% (11°): 25 km/h
10% (6°): 40 km/h
傾角 (不含中駐架)
左:36°
右:41°
單次換電可續航里程 * (定速 30 km/h)
約 85 公里
動力系統: 電子油門
標準模式 / 競速模式
全方向性電池連接埠
GH1 整合式鋁合金輪轂馬達
MOSFET 馬達控制器
馬達動態溫控管理
馬達直驅
車體結構
車架
高張力鋼管
前懸吊系統
潛望鏡式前叉
後懸吊系統
雙槍式後避震
後避震器
固定式
煞車系統
油壓碟煞
煞車輔助系統
SBS 同步煞車系統
煞車油管
金屬
卡鉗型式
前:單活塞
後:單活塞
碟盤規格
前:180 mm 打孔碟
後:180 mm 打孔碟
輪胎規格
前:90/90 - 10 (50L)
後:100/90 - 10 (56L)
原廠配備輪胎
前輪: Kenda K7022 SPORT 性能胎
後輪: Kenda K7022 雙能複合胎 (節能+性能)
建議胎壓
前:32 psi
後:36 psi
智慧感測器
加速度感測器
溫度感測器
使用者介面
解鎖及上鎖
iQ System® 智慧鑰匙卡 / 智慧型手機 / Apple Watch
無線通訊方式
NFC 及藍牙 4.0,256 位元加密技術
置物箱開啟方式
車上按鍵 / iQ System® 智慧鑰匙卡 / 智慧型手機 / Apple Watch
智慧型手機 APP 支援系統
iOS 及 Android
安全配備
前大燈
Class-C LED 頭燈,LED定位燈
前方向燈
LED 方向燈
尾燈組
LED 尾燈組,含煞車燈、後方向燈
警示燈功能
無
iQ System® 智慧功能
動態動力曲線
全時點燈
低電量緩行模式
GoStation® 及 APP 異常回報與故障通知
側腳架自動斷電功能
個人化功能
低速提示音
電能回充強度
智慧感應解鎖控制
更多資訊:
https://www.gogoro.com/tw/smartscooter/viva/
慶祝 Gogoro VIVA 全新上市,2019/9/26 (四) 至 2019/11/30 (六) 前,購買全車系智慧雙輪即贈「鋁合金手機架」,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點燃你的玩心,讓你自在劃過街巷!
推薦車主: MMA-2222
感謝店員Mia解說
拍攝地點:Gogoro 安平中華店
台南市安平區中華西路二段59號
曠世小車,重磅登場! 慶祝全新車款 Gogoro VIVA 問世, 10 款造型徽章同步釋出。 以靈感與色彩的激盪為設計理念, 完成試乘就能免費獲得1枚。 即刻預約,戴上徽章向城市出發。
車主限定:凡 Gogoro 車主邀請親友至門市完成試騎並達成指定任務,即可得到 車主專屬徽章 1 枚。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Daloka - Show Me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Yp8fvjF8_ZM
我個人覺得除了儀表版旁邊的按鍵不要邊騎邊操作
因為真的很危險
右手一定要移開油門手把才能按到按鍵
左手又不順方向~~~
除此之外~ 真的是台又安靜又好入手的代步小車喔~
不含補助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54,980 元起
#gogoro
#gogoroviva
彩鋼浪板規格 在 烤漆鋼板規格、平面烤漆板、烤漆板零售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在烤漆鋼板規格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siung1226也提到品名:蛋捲桌,附桌下收納袋展開尺寸:120*64*68 收納尺寸:18*25*69 材質:鋁合金烤漆面板, ... ... <看更多>
彩鋼浪板規格 在 烤漆鋼板規格、平面烤漆板、烤漆板零售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在烤漆鋼板規格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siung1226也提到品名:蛋捲桌,附桌下收納袋展開尺寸:120*64*68 收納尺寸:18*25*69 材質:鋁合金烤漆面板, ... ... <看更多>
彩鋼浪板規格 在 鐵皮屋的好夥伴-盛餘印刷烤漆鋼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盛餘印刷烤漆 鋼板 ,優點眾多1.底材使用鍍55%鋁鋅AZ150,耐候性佳2.不易褪色,可取代PVC貼皮產品3.環保又兼具耐燃性3.價格適中、性價比高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