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敗亡
項羽生於武將世家,世世為楚將。史載其少時受學於叔父項梁,惟因其心浮氣躁,而屢屢半途而廢。雖說項羽習武不成,但他卻天生異稟,力能扛鼎,且才氣過人。後來率兵起義,每每以少勝多,一度入主關中,定都彭城,割據一方。惟此後屢戰屢敗,勢力日衰,終於烏江自刎。項羽出身僅為前朝遺孤,何以短短三年間卻能滅秦自立?其後貴為西楚霸王,卻又為何於五年間率亡其國呢?
https://www.mychistory.com/e001/e0014/ydyw0026
#知史 #中國歷史 #項羽 #西楚霸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favoriteZheng 宜璟古箏彈箜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樂曲介紹: 《漁舟唱晚》此曲由古箏家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一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於1930年代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 此曲是古箏演奏家婁樹華在19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兮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王勃《滕王閣序》中名句「漁舟唱晚,...
彭城世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樂曲介紹:
《漁舟唱晚》Fishermen's Song Of The Evening。此曲由古箏家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一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於1930年代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
此曲是古箏演奏家婁樹華在19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兮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王勃《滕王閣序》中名句「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廣為流傳的婁樹華版本前半部分與金灼南版本相同,後半部分為婁樹華所獨有。樂曲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在夕陽西下、晚霞輝映,漁人蕩槳歸舟的情景,活潑而富有情趣。
重點人物介紹:
金灼南,又名金葵生,號秋圃居士,生於1882年,卒於1976年。臨清金郝莊人。出身於音樂世家,自幼受家庭環境熏陶,愛好民間音樂。其箏藝師從其父金克儉,青年時走遍大江南北尋師訪友,切磋箏技。其演奏風格古樸典雅,運指方面擅長「肉甲並用」。20世紀50年代初,曾參加山東省文藝匯演,1957年,受聘為山東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同年與人創立「琴學研究會」。曾先後於南京藝術學院,山東省立藝專任教,期間編撰古箏教材。自20世紀60年代始,他把箏學的研究匯集成書一-《箏學探源》,至今仍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所傳箏曲有《齊手開板》《流水擊石》《禹王治水》《穿花蜂》《漁舟唱晚》《慶豐收》《鑿山引水灌桃園》等。
婁樹華,字蔭堂,號權中,男,漢族,生於1907年,卒於1952年,河北省玉田縣人。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熱愛民族民間音樂並積極學習。1925年在北京師從魏子猷學箏,成為河南箏派傳人。20世紀30年代中期,經常參加北京音樂界的活動,並定期在電台進行古箏獨奏等,對宣揚「樂中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36年應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特邀,灌制了《天下大同》《關雎》等箏曲唱片,同年在北京從事古箏教學,在傳授河南「中州古調」箏曲的基礎上,還大量移植了古琴曲,江南絲竹樂,豐富了古箏曲目。首次改變工尺譜記法,在工尺譜右側記板眼節奏,左側注明指法,這種「古箏指法譜」便於人們的演奏;編寫《古箏練習曲二十一首》和《古箏曲選集》 1948年在南京以「中國古箏學會」的名義編刻了《箏學講義》油印本開始用簡譜記寫箏曲,使中國北方箏藝術在金陵地區,開闢了新的陣地,極大推進了南京古箏事業的發展。1938-1939年間創編的《漁舟唱晚》突破地方風格和傳統八板的局限,將傳統古箏藝術推向新的高度。
演奏人員:小慈、靖怡、唯如
領奏:宜璟
Fishermen's Song Of The Evening
《漁舟唱晚》古箏重奏 20210425古箏師生發表會 https://youtu.be/rjWd-jOCwKQ
#渔舟唱晚 #FishermenSongOfTheEvening
#古箏名曲 #guzheng #演奏樂器 #古箏教學
#才藝培養 #一技之長 #金灼南 #婁樹華
彭城世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星堆遺址」是夏朝的首都嗎?怎麼判斷「三星堆遺址」的來歷?|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夏朝一直都是人們很關心的一個朝代,如果能夠探明這個朝代的一些詳細信息,將會對人們研究古代歷史,又多一些資料。儘管人們常說夏商周,但是對於夏朝的瞭解卻始終非常少,原因之一就是文字,甲骨文其實並非是最早的文字,在此之前還有其他文字,但是現如今卻解讀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意思,因此對於夏朝的瞭解,就更少了。而現在有兩個地方,在「夏朝首都」上面引起了爭議,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夏都?
《國語·周語下》記載:「昔伊洛竭而夏亡。」又《竹書紀年》說,後桀伐岷山得二女而棄其元妃於洛。這兩條材料都明確地指出了夏都存在的地理空間。准此,則目前最有可能被確定為夏都的地方當有兩個:一是二里頭遺址所在地洛陽,二是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顯然,把夏都確定在洛陽或者廣漢,形成的夏史體系會完全不同。確定在洛陽,符合大部分人的傳統認知;確定在廣漢,則將顛覆大部分人的傳統認知。那麼,洛陽和廣漢,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夏都呢?
在《二里頭文化與尋找夏朝無關!打破〈史記〉的歷史年代框架才是出路》這篇文章中,筆者談到了二里頭遺址不會是夏都的三條依據:第一,二里頭遺址所在地伊洛地區是文獻中的斟尋,斟尋為夏人氏族名稱,其居地並非王都。第二,如果要確定斟尋為王都,則《竹書紀年》「太康居斟尋」一句無法在二里頭遺址落實。第三,如果確定二里頭為王都,則在學術界主流意見把偃師商城視為湯都的情況下,無法形成自洽的邏輯。
既然二里頭不能是夏都,那麼,三星堆的夏都身份是否就可以確定下來呢?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下面,本文就在《夏與商周並行論》中提出的「夏分三段」之說的基礎上來談一談三星堆的夏都名號問題,請各位批評。
一、空桑
根據「夏分三段」的觀點,三星堆文化屬於虞夏聯盟政權的王都,為后羿所滅。《左傳》襄公四年,魏莊子諫晉侯言及」后羿代夏「之事時說: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此「窮石」一名,亦見於《離騷》,而研究夏都者皆不言及。實際上,窮石就是《呂氏春秋》、《歸藏》裡提到的「空桑」,在《左傳》、《帝王世紀》等文獻則稱「窮桑」,而《華陽國志》則記作「瞿上」,其音可比較今山南藏語的Khyung tshang,意思為神鳥之居。這些內容,筆者在《神鳥崇拜與空桑傳說》中已作論述,可以參閱。
二、雒城
在《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這篇文章中,筆者曾指出,khyung tshang是古代戎族對三星堆大城的稱呼,而與翟人有淵源的今彝語支族群則稱此神鳥之城為lo33 zi21,漢語直譯即為「雒邑」或「老丘」。三星堆遺址所在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從民族語言來看,「雒城」一詞是漢語和古代彝語的混合詞,其義為「城市」。如果考慮到彝族複雜的形成過程(另文說),實際上「雒城」一名也可以用形成彝族底層的百濮語言來讀,其義仍然為神鳥之居。換言之,「雒城」和「空桑」二詞雖語源不同,但語義相同。
從考古材料來看,漢語的「雒城」一名在西漢時期即已存在。1997年,廣漢市小漢鎮村民唐興鳳在石亭江河灘發現一件鐵質橋墩,上鑄銘文十六字:「廣漢郡雒江橋敦,重卌五石,太始元年造。」太始元年即公元前96年。1983年底至1984年元月,廣漢縣南門外導航站在修建圍牆時發現一批漢磚,磚上也鑄有「雒城」和「雒官城墼」等銘文。
從文獻資料來看,三星堆地區的「洛」字在《山海經》中就已經有了記錄。如《中次九經》說:岷江之首,曰女幾之山。……洛水出焉,東注於江。
洛水,亦作雒水。《漢書·地理志上》廣漢郡雒縣下條說:「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有工官。莽曰吾雒。」雒水即今石亭江,與湔水、綿水同為沱江三大主源之一。
湔水,即今流經三星堆遺址旁的鴨子河,古稱雁江。伊、雁二字上古音為鄰紐旁對轉,音本相近。因此,《國語》裡的伊水完全可視為今三星堆遺址旁鴨子河的古稱。
三、陽城
《竹書紀年》和《世本》均有「禹都陽城」之說,說者多有據告成鎮出土的屬於戰國時代的「陽城倉器」陶器而定大禹時期的陽城為王城崗遺址。王城崗遺址為龍山文化晚期的文化。如果按《史記》體系理解,從龍山文化晚期到戰國時期跨越了1500年,這相當於說一個南北朝時期的文化要靠一個當今21世紀的器物來驗明正身,顯然其可信度非常有限。
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系列文章中,筆者曾說明三星堆文化具有鮮明的太陽崇拜特色,夏人王族自稱為「太陽家族」,並說明瞭夏人王族自稱在其延續文化中留下的歷史痕跡。據此可以推斷,陽城之名必當為「太陽之城」的簡稱,其名稱由來當與「太陽家族」有關。
四、歷史地理學和歷史語言學視野中的夏都輔證材料
三星堆遺址之為夏都,這還可以從多個角度的資料來進行輔助說明。
(一)從地理空間角度看
筆者在《夏代末年的岷山地震與大禹治水的傳說》一文中已經指出,所謂的伊洛竭是由岷山地震引起山陵崩陷形成堰塞而阻斷水流所致。及堰塞崩決而後,洪水出現,於是始有大禹治水之事。從地理空間來看,三星堆地區發生這類自然災害事件的可能性要比二里頭一帶要大得多。並且,把大禹治水事件放在岷江流域來進行解釋,也更加具有可信度。
(二)從歷史地理角度看
歷史事件的展開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都存在於一定的地理空間,但古代族群常存在遷移的情況,因此,在歷史研究中若能捕捉包含在地名中的民族、歷史、語言、地理信息,即能為研究結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下面,我們就此略作闡述。
1、 帝杼遷老丘:「成都」名稱之由來
三星堆文明毀滅後,成都西郊的金沙文化興起。金沙文化具有鮮明的繼承三星堆的特徵,這一點為從事三星堆研究者所熟知。筆者在《金沙文明解碼》中提到:金沙文明崛起的這一歷史事件,在《竹書紀年》中被稱為「夏啟殺益」,在《左傳》中被稱為「後杼復國」。
《竹書紀年》記載,帝杼曾以老丘為都。准此,則老丘必當指古代成都。那麼,老丘一名和成都的名稱會有關係嗎?
從考古材料來看,漢字的「成都」一名最早見於戰國時期,而其更早的名稱則為單稱「成」。1985年,沈仲常與黃家祥二位學者聯名在《四川文物》發表《從出土的戰國漆器文字看「成都」得名的由來》,從先秦時期漆器銘文的演變順序「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等對此進行了說明。
如上所說,帝杼之都「老丘」一名用彝語支語言來讀即lo33 zi21,意為「城市」。在古代漢語文獻中,「成」與「城」通用存在大量的例子,如《左傳》文公十一年「齊王子成父」之「成父」,《管子·小匡》、《呂氏春秋·勿躬》、《魯世家》等並作「城父」。又比如《論語·顏淵》中的「棘子成曰」,劉寶楠正義:「皇本‘成’作‘城’。」因此,考慮金沙文化與三星堆文化的關係,我們有理由推斷,古蜀人用漢語裡表示城市義的」成「字來記錄自己的居地,其實對應的就是「lo33 zi21」這個詞。
2、 彝族始源地洛尼山之謎
彝族典籍《洪水氾濫》、《洪水與篤米》、《西南彝志》等記載,彝族各支系的共同祖先阿普篤慕在洪水時期避居洛尼山。洛尼山,一般認為就在今雲南東北的昭通境內。《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云:
有曰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曰「羅邑」;又其山為「羅邑山」。夷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這裡的朱明,即篤慕,意為君長。「羅邑」一詞,有的學者也譯作洛邑、洛宜、洛尼等,其原語即lo33 zi21。在《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中,我們已經指出,形成當今彝族的重要源頭——昆明人與三星堆古族有密切關係,而彝族支系均以洛尼山為祖源地,這就說明《大定府志》的「羅邑」一詞與廣漢古稱「雒城」和成都古稱「成」是一脈相承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昭通地區古稱「朱提」,這與《華陽國志》記載的杜宇娶朱提梁氏女利的記載暗合。此外,昭通地區及其周邊還出產一種含高放射性成因鉛的特殊銅礦。據金正耀教授研究,廣漢三星堆、新乾大洋洲、漢中成洋地區以及殷墟的早期青銅器都有大量使用這種特殊礦。這些材料無疑都是值得先秦史、民族史研究者重視的。
3、蜀王南遷與古代越南史上的「螺城」
秦滅蜀後,蜀王后裔中的一支曾南下交趾(今越南北部),建了越南歷史上的蜀朝,文獻稱其王為安陽王蜀泮。《水經注》卷37引《交州外域記》雲: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雒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雒將,雒將銅印青綬。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雒王、雒侯,服諸雒將,蜀王子因稱為安陽王。
又越南歷史學家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云:安陽王,姓蜀,諱泮,巴蜀人也。在位五十年,都封溪,今古螺城是也。甲辰元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王既並文郎國,改國號曰甌貉國。初,王屢興兵攻雄王。雄王兵強將勇,王屢敗。雄王謂王曰:「我有神力,蜀不畏乎!」遂廢武備而不修,需酒食以為樂。蜀軍逼近,猶沈醉未醒,乃吐血墮井薨,其眾倒戈降蜀。王於是築城於越裳,廣千丈,盤旋如螺形,故號螺城。又名思龍城,唐人呼曰崑崙城,謂其城最高也。
古代越南的蜀朝稱其都邑為「螺城」,螺字古音與「雒」亦頗相近。另從考古文化來看,越南地區也曾出土與三星堆文化類似的玉璋、玉瑗、玉璧、玉戈等器物。關於古代蜀地文化與越南文化之間的關流關係,張弘、彭長林、雷雨等學者均有涉及,可以參閱。
1936年,越南北部的清化(Thanh Hoa)還曾發現金印一方,印銘為「晉歸義叟王」,這些材料都無疑證明蜀王南遷為可信的事實,並進一步證明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的「雒城」一名來源非常古老。
五、總結
綜上所述,由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的古稱「雒城」到成都的古稱「成」,再到彝族祖源地的「洛尼山」、越南蜀王朝王都的「螺城」,諸名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這些材料充分說明:三星堆遺址是我們真正要尋找的夏都。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彭城世家 在 favoriteZheng 宜璟古箏彈箜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樂曲介紹:
《漁舟唱晚》此曲由古箏家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一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於1930年代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
此曲是古箏演奏家婁樹華在19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兮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王勃《滕王閣序》中名句「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廣為流傳的婁樹華版本前半部分與金灼南版本相同,後半部分為婁樹華所獨有。樂曲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在夕陽西下、晚霞輝映,漁人蕩槳歸舟的情景,活潑而富有情趣。
重點人物介紹:
金灼南,又名金葵生,號秋圃居士,生於1882年,卒於1976年。臨清金郝莊人。出身於音樂世家,自幼受家庭環境熏陶,愛好民間音樂。其箏藝師從其父金克儉,青年時走遍大江南北尋師訪友,切磋箏技。其演奏風格古樸典雅,運指方面擅長「肉甲並用」。20世紀50年代初,曾參加山東省文藝匯演,1957年,受聘為山東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同年與人創立「琴學研究會」。曾先後於南京藝術學院,山東省立藝專任教,期間編撰古箏教材。自20世紀60年代始,他把箏學的研究匯集成書一-《箏學探源》,至今仍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所傳箏曲有《齊手開板》《流水擊石》《禹王治水》《穿花蜂》《漁舟唱晚》《慶豐收》《鑿山引水灌桃園》等。
婁樹華,字蔭堂,號權中,男,漢族,生於1907年,卒於1952年,河北省玉田縣人。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熱愛民族民間音樂並積極學習。1925年在北京師從魏子猷學箏,成為河南箏派傳人。20世紀30年代中期,經常參加北京音樂界的活動,並定期在電台進行古箏獨奏等,對宣揚「樂中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36年應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特邀,灌制了《天下大同》《關雎》等箏曲唱片,同年在北京從事古箏教學,在傳授河南「中州古調」箏曲的基礎上,還大量移植了古琴曲,江南絲竹樂,豐富了古箏曲目。首次改變工尺譜記法,在工尺譜右側記板眼節奏,左側注明指法,這種「古箏指法譜」便於人們的演奏;編寫《古箏練習曲二十一首》和《古箏曲選集》 1948年在南京以「中國古箏學會」的名義編刻了《箏學講義》油印本開始用簡譜記寫箏曲,使中國北方箏藝術在金陵地區,開闢了新的陣地,極大推進了南京古箏事業的發展。1938-1939年間創編的《漁舟唱晚》突破地方風格和傳統八板的局限,將傳統古箏藝術推向新的高度。
演奏人員:小慈、靖怡、唯如
領奏:宜璟
彭城世家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0個版本的【孫悟空】,哪個才是你心目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第2名孫悟空是來打醬油的嗎? ! | 西遊記【Skylai TV】
《西遊記》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一直都是許多人童年的英雄。故事描述著擁有72變的孫悟空保護著唐僧眾人到西天取經。 《西遊記》的故事屢次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也有著不同版本的孫悟空和其故事,一起來看看以下10個版本的【孫悟空】
0:08 六小齡童《西遊記》
六小齡童本名章金萊,出身“章氏猴戲”世家,從小師從其父六齡童學習紹劇,他是章氏家族裡第四代的【猴王】。
1986年春節,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一經播出,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石破天驚,折服世人。數十年來,各路新版孫悟空影視形象層出不窮,但是,時至今日,仍無能出其右者。來到了2018年,他也接下了電影《敢問路在何方》,再次擔當孫悟空一角,並會9月開拍。該系列分三部,力求講出一部能夠勾起每個大陸觀眾的童年記憶,而產生最大共鳴的”西遊記”,相信到時候【猴王】的粉絲們都會非常期待。
0:48 林更新《西遊伏妖篇》
1.86米身高的林更新所飾演的孫悟空,可說是有歷以來身高最高的孫悟空。他在戲裡一副江湖小混混的造型可說是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孫悟空的造型。周星馳曾表示林更新所飾演的孫悟空是個悲劇人物。因為他很煩唐僧讓他做的事,卻總是不得不做,他想弄死唐僧,卻又必須一次次保護他。或許這只“悲劇”、“麻煩”、“暴力”的野猴子才是周星馳和徐克心目中的孫悟空。
1:19 吳樾《西遊記》(張紀中版)
吳樾飾演的孫悟空被比喻為【現代版】的孫悟空,因為個性更貼近現代人,愛顯擺、愛模仿、會交際,也更有喜感。而這版本的孫悟空被討論最多的就是“基情”,從二郎神到唐僧到六耳獼猴,不少網友在網上大呼“基情無處不在”。除了【人性化】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動作場面。自小習武的吳樾把精彩打斗方面演得頗為精彩。雖然有現代先進的電腦特效做出的炫目畫面,卻也不會讓觀眾感到華而不實。
2:20 周星馳《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至尊寶也沒想到由最初只想欺騙紫霞仙子拿到月光寶盒的過程中,自己竟會喜歡上天真浪漫的紫霞,可惜到他發現時,已經太晚了~
戲中的最後,孫悟空俯身在夕陽武士身上,親吻了長相酷似紫霞的女子,或許是不想夕陽武士重蹈覆轍,也或許是為了撫慰自己曾經的遺憾~眾多版本的孫悟空,周星馳所飾演的悟空被喻為最情深的代表,無論是至尊寶抑或孫悟空,他和紫霞仙子的角色早已深入民心,至今無人能超越。
1:51 彭于晏《悟空傳》
《悟空傳》的故事情節讓觀眾看到了那個未成為齊天大聖前的孫悟空,因為不服天命,而勇於對抗天庭主諸神。彭于晏飾演的孫悟空也比較人性化,是個勇敢、不服輸的熱血青年。他在戲里和仙女阿紫也少不了有催淚感人的愛情戲份,所以在這部戲裡的悟空更像一位凡人。作為反叛界精神導師的悟空,成功地利用了他的人格魅力來感染觀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堅持不懈的革命家。
3:15 黃渤
《西遊降魔篇》
黃渤所飾演的孫悟空曾被網友揶揄為最樣衰的孫悟空。戲裡的孫悟空和我們所認知的孫悟空角色可以說是360度大反轉。他城府極深,殘忍嗜殺,算是整部電影中的大反派。但也因為膽敢創新的嘗試,黃渤在星爺的電影裡總算留下一個深刻、全新的孫悟空形象。
3:49 曹榮《西遊記後傳》
曹榮所飾演的孫悟空在造型上雖然沒太大的特點,但人物設定卻和其他版本的《西遊記》連戲劇略有不同。這裡的故事一開始已設定為師徒4人取完經三百年後,佛祖圓寂,靈山已被邪惡的力量佔據了。最後,曹榮版的悟空明白到自己是最後一顆也是最為重要的捨利子,他選擇自焚,化為第十七顆舍利子迎接佛祖重生。雖然此劇的武打場面被觀眾吐槽前前後後都是同樣的動作,但觀眾仍然覺得這版的孫悟空才是他們理想中的英雄樣子,因為武力和智力早在已在巔峰的他,再加上捨身取義的精神,被堪稱為最完美的鬥戰勝佛。而最終死而後活的悟空也被封為萬佛之祖。
4:31 郭富城《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裡的齊天大聖,靈動跳脫,既有傳統的影子,又有現代味道。除了肢體語言得到讚賞之外,他的眼神也大為加分。郭富城曾表示在開拍前,他特意研究了六小齡童的戲,參考他演孫悟空時的眼神,要學習充分地表達出悟空的內心狀態。在這部戲裡,孫悟空對師父唐僧的複雜情感、它身上的妖性人性還有隱隱的佛性已充分的被完美演繹出來了。
5:01 陳柏霖《情癲大聖》
相比其他版本的悟空,陳柏霖所飾演的悟空在這裡比較像是打醬油,因為《情癲大聖》的主要情節和主角光環都焦距在唐僧身上。比較新鮮的是,以往我們的傳統悟空,從來就只有徒弟救師父的份兒,而這裡的故事情節卻大反轉,要唐僧帶救兵來就悟空一夥人。所謂【認真就是輸】,只要觀眾不要抱著和傳統《西遊記》比較的眼光看待,陳柏霖所飾演的悟空也不失為帥氣的美猴王。
5:31 張衛健《西遊記》《齊天大聖孫悟空》
1996年香港TVB所拍攝的《西遊記》風靡整個香港。在當時,張衛健所飾演的孫悟空,也成為了香港人家喻戶曉的人物。有觀眾稱六小齡童之後,所有電視劇版本的孫悟空其實都是在模仿六小齡童,唯獨張衛健則演出了自己的特色。張衛健當年用極具個性的方式演繹的港版孫悟空,也一度火爆熒屏。時隔多年後,張衛健在2002年《齊天大聖孫悟空》電視劇再度飾演大聖一角,而這次的悟空角色戲份更添新鮮。除了能看到之前張衛健版的悟空特色外,也能看到他和紫蘭仙子的愛情故事。
推薦影片:
【都市傳說】亞洲4大猛鬼公路|路上驚見在啃食著人頭的女鬼!公路靈異事件|【無奇不談#11】SkylaiTv https://goo.gl/SYsXwk
訂閱我的頻道觀看更多影片,免費的哦: https://goo.gl/FKqtR7
同時,也記得去”贊“我的facebook page噢:
https://www.facebook.com/skylaitv/
(這裡有可能會出現youtube不方便上傳的影片噢^^)
彭城世家 在 彭城刘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彭城 刘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彭城郡为郡望的刘姓士族,是汉朝宗室后裔。一说为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一说彭城丛亭里刘氏为汉宣帝刘询之子楚孝王刘嚣曾孙 ... ... <看更多>
彭城世家 在 彭城世家指的是什么 的相關結果
彭城世家 指的是刘邦后裔。 汉高祖刘邦祖籍丰县,起家于沛县,而丰县和沛县后来都属彭城郡,所以天下刘氏以彭城为自己的祖籍,以标明自己为彭城刘氏, ... ... <看更多>
彭城世家 在 彭城劉氏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因漢太祖劉邦祖籍豐縣,起家於沛縣,而豐縣和沛縣後來都屬彭城郡,所以天下劉氏莫不 ...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記載,當時,劉鋹制定了一個奇葩的基本國策:考上進士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