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裹著糖衣的真相 】公視+免費線上看 👉👉 https://lihi1.cc/iK3ng (9/9-9/16)
⠀
❝ Juul並不是戒煙商品。 ❞ James Monsees (Juul電子煙創辦人之一)
在美國,電子煙在青少年族群間大蔓延,而其中最受爭議及批評的,就是Juul。它時尚輕巧的設計,豐富的口味,在社群媒體上爆紅,Juul旋風席捲美國校園。而知名香煙品牌萬寶路(Marlboro)的生產公司奧馳亞集團(Altria Group) 也大力投資Juul。使 Juul 市值飆升到 380 億美元。
⠀
因為Juul的行銷,導致未成年吸菸上的爭議,在美國已有許多律師提出控告,#包括長期年輕模特兒或網紅拍攝海報,雖然該集團否認鎖定年輕消費者,但已被禁止使用這些海報宣傳。另外Juul也被指控,包裝成可戒煙的商品,卻未獲得FDA許可,而尼古丁含量高,也使人更難戒除。2019年7月,Juul的創辦人之一,詹姆斯‧蒙西斯,在華盛頓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答詢,明確表示『Juul並不是戒煙商品。』
⠀
就像其他菸商一樣,Juul利用尼古丁,讓消費者持續上癮,只是許多青少年,還來不及發現,就已無法自拔,成為對尼古丁上癮的新世代。
《#電子煙裹著糖衣的真相》導演耗時兩年調查,採訪擁煙者、煙商、醫師、學者...試圖了解 #電子煙對健康的影響與疑慮。並回顧過去50年來,菸商透過隱瞞和操縱的行銷手段,探討電子菸與尼古丁的爭議,揭露菸商針對青少年族群,備受爭議的行銷策略,與遊說行動。
⠀⠀
⠀⠀
⠀
═══相關報導═══
【報導者】煙霧下的戰爭:新型菸品襲來,台灣招架得住?
https://reurl.cc/aN0e5Z
【報導者】真能「減害」?4大關鍵爭點,看電子煙的健康疑慮
https://reurl.cc/pxDp7d
⠀
#尼古丁 #戒菸替代品 #EVALI #肺部損傷
#菸癮 #香菸 #健康吸菸的假象 #癌症
#我們夠了解電子菸嗎? #未成年者 #電子菸癮
#年營收八千億美元的菸草業
#新創菸品崛起瞄準青少年
#尼古丁上癮的消費新世代
.
.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2
╔═══════════════╗
►設 紀錄觀點 為最愛!不再錯過好電影!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慷仁代表作,大膽揭露醫療體制中的黑暗秘密! ✍️沉默久了,連開口都變得需要勇氣;冷漠久了,想關心卻感到無能為力 🎥myVideo完整兩季線上免費看(限量2000組,說明在下方):http://bit.ly/2GkpALi 引發討論熱潮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即將在這週走入尾聲,而之前我們製作的無雷...
律師 醫師 線上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沉默久了,連開口都變得需要勇氣;冷漠久了,想關心卻感到無能為力。
If you're used to being silent, even to speak takes courage; if you're used to being indifferent, even to care seems impossible.
麻醉風暴 (Wake Up), 2015
YouTube劇評:http://lessons.piee.pw/GXB67
引發討論熱潮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即將在這週走入尾聲,而之前我們製作的無雷劇評影片獲得了極大迴響,讓我們忍不住想再推薦另一部經典劇集《麻醉風暴》,這部我們覺得不輸《與惡》的懸疑推理劇!
這一部由公視與瀚草影視在2015年共同製作的類型劇,當時獲得了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最佳編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配角獎,而這位最搶戲的男配角也就是在《與惡》中演出律師王赦的吳慷仁。
跟《與惡》一樣有著清楚的議題主軸,《麻醉風暴》探討了人要如何在體制內求生,並且堅守道德底線,同時勇敢指出台灣的醫療現況:人力不足、人球病患、保險詐騙、藥物管理、醫療干預等等議題。同時也用被害醫師的視角去循線追查一宗犯罪案背後的真兇。男配角吳慷仁的演技在這部劇集中收放自如,其中兩場戲的經典演出更是可以媲美在《與惡》中他喝醉大鬧的那場獨白戲。
《麻醉風暴》角色生動、節奏緊湊、劇情懸疑、手法創新。在當時還引發醫界的熱烈討論,紛紛讚賞這齣劇集的寫實性與執行高度。這部影集一共有兩季 。我們也特別跟myVideo線上影音平台申請了限量的一個月月租序號,要送給大家。除了可以免費觀看這齣劇集,其他吳慷仁的電影作品,以及月租館中上萬部的內容,都可以使用喔。
<點擊連結可看完整影片>
律師 醫師 線上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誰又敢以正常人自居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戲不用我多介紹了,網路上早就討論得轟轟烈烈了。但我還是想要幫忙按個讚,因為這齣戲很難得地討論了心理疾病污名化的議題,又特別精彩,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我一向不認為我是正常人,這是各位常來看文章的朋友們都清楚的事。現在的社會,把每個人的缺點都放大到佔滿了瞳孔,不管是生理的、心理的、道德的偏常,我很懷疑,誰又敢以正常人自居?
心理疾病的診斷手冊,多年來不斷加厚再加厚,所涵蓋的人類行為越來越寬廣,這趨勢相當明顯。在統計數字上,工業化國家罹患心理疾病的人數或比例越來越高。我曾經開玩笑跟不少朋友討論,放眼未來,一輩子不在心理疾病診斷範圍的人,機率能有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還是繼續把心理疾病污名化,更顯得荒謬。因為可能我們自己就身在其中,只是我們沒有相關知識,或者缺乏自覺。譬如說,劇中的新聞台高層宋喬安(賈靜雯飾),就可能有酒癮相關問題,以及在診斷標準邊緣的情緒困擾,很需要進一步就醫諮詢。
污名化的壞處很明顯,像是我們開始歧視,我們不敢面對自己也有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因此拖延或不願接受治療,讓自己與家人朋友承擔惡果。我常跟已經是成年子女的朋友們,平心靜氣地討論他們的父母,那些經常性的惡言劣行,那些無預警的情緒風暴,常常越是自己心理有困難的,就越說是別人有病…
唉…,如果我們能中性地看待心理疾病,讓人知道壓力即便無形也能傷人大腦,然後積極尋求合適的處置,不知道能減少多少家庭裡的悲劇?!
污名化常常是為了給予某些族群差別待遇的正當化理由,還有伴隨而來的歧視,常成為負面情緒的出口。常使用污名與歧視的人,其中可能的心理歷程之一,是為了顯示自己更為優越,一種藉著踐踏他人來提升自尊的老戲碼。
污名與歧視之所以難消失,因為這些心理歷程,常跟人性中最根本的攻擊本能相連。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的負能量要找地方去,其實也並非全然理性,所以連「單身」這種常見的狀態,都有被歧視的可能。
所以我很感恩戲裡面的精神科醫師,還有人權律師,藉著他們的台詞,提醒觀眾:「正常人」與惡的距離其實也不遠!
因為大部分的犯罪者,就是那些我們定義的「正常人」!
這齣戲另外一個我想提的議題,是「創傷」,那是心理上的重大撞擊。讓戲裡面的幾個家庭,不管是加害者或受害者,都難以回到創傷前的模樣。
創傷可以視為一種心理上的傷口,一碰就疼痛,但又常常在不經意中被掀開,所以才會看到戲裡面至少有兩個角色,都以酒精作為麻痺自己以逃避痛苦的手段。然而創傷像黑暗中的一雙手,摸不著看不到,然而我們越是逃,越是緊緊被抓牢!
這齣戲的精妙,在於它無意中,戳中了社會大眾的創傷與痛。然而,它沒有忘記「善」的存在,在某些轉折,又給予了人性裡的溫暖安撫。
最難的不是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彼此立場相對又能相互理解。
二元對立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戲碼,善與惡、好人與壞人、加害者與受害者…,這是污名與歧視的根源。但這齣戲,不落入老套,沒給出答案,但給出難得的理解。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
這是劇中人權律師的一句話,編劇藉著這句話,在提醒看戲的社會大眾,多一點寬容與接納。每一次戲裡出現的衝突,都企圖要卸下我們急急忙要貼上的是非對錯標籤,要我們學習同理,徐徐地展開我們內心的對話—即使沒有簡便而輕鬆的論斷!
「我們不可能把殺手看得一清二楚。我們活在愛歸咎的社會,有些受害者家屬不斷極力要求非得給出個一直遭『隱藏』的『答案』才行,但不可能有什麼答案。當事人父母的確毫無所知…」~安德魯・所羅門
我認為一本好書,要提出好問題,能讓人細細思量,才能享受那餘韻無窮的快樂。而這齣好戲,不只提了好問題,還陪伴著我們尋找屬於我們每個人獨特的答案。
還沒看的朋友,可以上 CATCHPLAY ON DEMAND跟上進度
一併附上線上看網址讓大家可以直接點擊觀賞 https://bit.ly/2TXxvYQ
我很榮幸能當這齣戲的觀眾,跟各位朋友分享!
#我們與惡的距離
#CATCHPLAY線上影音
#免費直播零距離
#錯過直播隨選隨看
#為電影愛好者而生的影音平台
律師 醫師 線上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吳慷仁代表作,大膽揭露醫療體制中的黑暗秘密!
✍️沉默久了,連開口都變得需要勇氣;冷漠久了,想關心卻感到無能為力
🎥myVideo完整兩季線上免費看(限量2000組,說明在下方):http://bit.ly/2GkpALi
引發討論熱潮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即將在這週走入尾聲,而之前我們製作的無雷劇評影片獲得了極大迴響,讓我們忍不住想再推薦另一部經典劇集《麻醉風暴》,這部我們覺得不輸《與惡》的懸疑推理劇!
這一部由公視與瀚草影視在2015年共同製作的類型劇,當時獲得了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最佳編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配角獎,而這位最搶戲的男配角也就是在《與惡》中演出律師王赦的吳慷仁。
跟《與惡》一樣有著清楚的議題主軸,《麻醉風暴》探討了人要如何在體制內求生,並且堅守道德底線,同時勇敢指出台灣的醫療現況:人力不足、人球病患、保險詐騙、藥物管理、醫療干預等等議題。同時也用被害醫師的視角去循線追查一宗犯罪案背後的真兇。男配角吳慷仁的演技在這部劇集中收放自如,其中兩場戲的經典演出更是可以媲美在《與惡》中他喝醉大鬧的那場獨白戲。
《麻醉風暴》角色生動、節奏緊湊、劇情懸疑、手法創新。在當時還引發醫界的熱烈討論,紛紛讚賞這齣劇集的寫實性與執行高度。這部影集一共有兩季 。我們也特別跟myVideo線上影音平台申請了限量的一個月月租序號,要送給大家。除了可以免費觀看這齣劇集,其他吳慷仁的電影作品,以及月租館中上萬部的內容,都可以使用喔。
《豪華月租首月體驗》限量2000組序號,換完為止
1.此為續扣型序號,免費30天體驗後,若用戶沒有主動取消會再次繼續扣款續用,但在30天到期前隨時可以取消
2.在兌換體驗序號的時候須提供信用卡資料
3.月租館與0元專區電影皆可觀看
兌換序號:myVideo2019wakeup
兌換連結:http://bit.ly/2GkpALi
--------------------------------------------------------------------------------
【上一支影片】
《禁入墳場》⇨ https://youtu.be/yd560zv70YU
【更多劇評】
《我們與惡的距離》⇨ https://youtu.be/B-87R84vbk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https://youtu.be/FufJY3FHm0M
《欠推好影集1》https://youtu.be/jh41slVDgto
《欠推好影集2》https://youtu.be/3ZnwNIhuWO0
《摩登家庭》https://youtu.be/SNFDf2t4d0A
【看更多相關議題影評】
1.媒體與輿論《艾美懷絲》⇨ https://youtu.be/Vqsf5JAIhCE
2.喪親之後的對立《意外》⇨https://youtu.be/Pv48nPa5qqc
3.距離源自於不理解《幸福綠皮書》⇨ https://youtu.be/RwvVFG1UUUk
4.恐懼激發對立《動物方城市》⇨ https://youtu.be/a99n_PrA2qw
【最新院線影評】
《勞萊與哈台》 ⇨ https://youtu.be/YFs92pfv4sM
《驚奇隊長》⇨ https://youtu.be/JShijCKkVrE
《我們》 ⇨ https://youtu.be/CXIR7Om_osg
【人生遺片清單】
Vol. 4《逆轉人生》:厭世富豪與前科青年的動人友情 ⇨
https://youtu.be/pY6dDrDh5Ho
Vol. 8 《7號房的禮物》:公認最催淚電影 ⇨ https://youtu.be/ApCiEgUJaVs
【奧斯卡影評系列】
《真寵》: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
https://youtu.be/K024Z_oJ2hc
《波西米亞狂想曲》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https://youtu.be/gXVbR5_QRVI
#記得開啟字幕喔!
#麻醉風暴
#我們與惡的距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2jcW8y7MF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