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中,烏拉那拉前皇后和後來的如懿,關係要如何設計】
聽說當年《後宮.甄嬛傳》作者流瀲紫去劇組探班的時候,被蔡少芬所演繹的皇后,那被心愛之人厭棄至死的悲傷,讓她大受感動。
所以後來才又有了周迅飾演的《後宮.如懿傳》,只是如懿作為倒臺前皇后烏拉那拉氏的同族姪女,在後宮的處境簡直難堪又窘迫。
即便步步為營也不改處在刀尖浪口下的後宮生活,她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更是姑母曾經無上榮耀,還是成為棄婦橫死冷宮的下場!
烏拉那拉氏一定要為后,且不能同姑母一樣落得棄婦的結果,既是前皇后的臨終叮囑,更是如懿往後,擔憂自己將行差踏錯的心魔。
據說前皇后身後,不入史冊也不附宗廟,生前作的功德(美好的部分)也會另歸他人所有;這在古代來講,簡直跟被消失了沒兩樣!
這樣的劇情放在推理小說裡,差不多等於平行雙女加上消失女孩的設計,只不過女孩被消失,半可能是他人半可能是因女孩她自己。
而且不同於言情小說要好幾本長篇才講得完,那少女修煉成魔(X)的故事,推理小說倒是比較喜歡快刀斬亂麻之一本長篇就可以講完~
兩者沒有對錯好壞問題,但推理的秘密武器是平行世界推理:用現在(C-D)過去(A-B)的雙線並進,扭轉原來A-B-C-D劇情的發展順序。
這類結構非常流行,多見於平行世界愛情故事(男V.S.女)或平行世界雙女彼此追尋;但注意,雙女追尋不是類比男女愛情的百合戀情。
所謂的平行雙女過去現在女女類比追尋,如果不是容貌性情遭遇、血緣姻親母女姊妹或閨密的相似,就是整型裝扮與模仿來混淆。
就像烏拉那拉氏前皇后,一千零一招就是喜歡把已故的親姐姐純元皇后掛在嘴邊當護身符(姐姐是要放在心裡尊重的)來逢凶化吉。
而最先開始,甄嬛之所以能入宮,也是因為容貌酷肖,說是莞爾一笑甚美所以封號的「莞」,其實是作為純元皇后「菀菀」的替代。
另外,比較可怕的是,明明過去現在不同,兩者命運某種程度上卻越來越相近,簡直是七月半水鬼抓交替,歷史悲劇再循環的無力。
但不同靈異錯亂且常被奪舍的悲慘,性別也不一定是女的書中書(雙男/男女),平行雙女多以浴火鳳凰再重生的女力勝利做結局。
比扯鈴更扯,比亂麻還要更亂的,不只可以用過去(前皇后)+現在(如懿)雙女並進;推理還可以用過去(前皇后)現在(前皇后)+過去(如懿)現在(如懿)穿插錯落亂到讀者說不出話來。
總之這會有相當多的應用變形,不管是從關係篇幅或視角的轉變來寫,但是一直都沒有改變的,則是作者那試圖想混淆讀者的用意。
如作家胡杰校園師生權力不對等的《尋找結衣同學》、作家張渝歌舞女生涯原是一場夢的《詭辯》,還有中山七里,那姐姐妹妹與閨密的誰,到底誰是誰的《嘲笑的淑女》都是這類。
這書目其實不勝枚舉,但基本多和消失的女孩有關,消失的定義,甚至可以擴充為消失/昏迷/失蹤/死亡/被噤聲或遺忘等各種情形。
先說女孩「消失」這可是與推理金三角的哪對夫妻不外遇,還有誰的主角不失憶,作為推理古今中外經典百搭必備詭計,沒有之一~
甚至我們可以說,如果推理中的女孩不在家,就是在消失的路上;如果不在消失的路上,就是在找她的抽絲剝繭上,這點毋庸置疑。
多數時候一開始就會直球告白(X),女孩消失(O),然後貼近趨勢所趨的女力覺醒/勝利,不時也會與恐怖情人或心理扭曲的囚與虐有關。
有趣的是,就像臺灣電影喜以神鬼命名,這類封面多是女孩肖像/眼睛/背影,還會來找我別找我在他們在到我之前到底要找不找為題。
如人家都說不要了還來的哈蘭.科本(Harlan Coben)《別找到我》(Six Years)、JS孟若(JS Monroe)《在他們找到我之前》(Find Me)。
邁可.洛勃森 (Michael Robotham)《請找到我》(Say You’re Sorry)與瑞妮.丹菲爾(Rene Denfeld)《請你找到我》(The Child Finder)。
不過,後宮那樣弱肉強食而且性別待遇都超級沒人性的情境,被囚受虐遭禁,甚至於冷宮生老病死乏人問津,也不只是在古代而已。
翻譯到現在的,就是消失的女孩結合平行雙女過去現在推理,試圖搜尋誰被囚受虐遭禁等驚心,所以多和兒童女子自主身體權有關。
最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也像是拯救了自己,所以結局絕對不會如如懿斷髮絕情,重蹈冷宮棄婦的命運,而是女力勝利的再見光明!
警語:本文僅適用推理人物劇情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後宮甄嬛傳小說結局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理小說中的兇手如何使用隱形斗篷】不可能的犯罪解剖
(1)眾目睽睽的特殊節慶/活動犯案法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一直都很羨慕哈利波特擁有的秘密法寶-隱形斗篷,只要披戴上它就可溜去活米村偷喝奶油啤酒~
能在活米村內對奶油啤酒當歌,人生幾何!不過有趣的是,我後來發現,原來推理小說裡,也常出現有隱形斗篷的功用!
那就是推理小說中的兇手,常會設計一種彷彿魔術表演的噱頭,在眾目睽睽下的公開活動中犯案驚悚,使得真相就像魔術表演一樣,煙霧朦朧。
唔,這個故事應該要這麼說-案發現場都會在一種特殊表演/比賽/遊戲或節慶的緊張關頭(ex:抓金探子時候),讓現場的人們注意力超集中!
這種吸睛作法,目的就是要使事後的可能人證,毫無用武之地:「Errrrr…在我眼裡,只看到波特的手就要抓向金探子,其他什麼都沒注意到…」
可是最關鍵的,也是讀者最疑惑的--是兇手如何在眾目睽睽下犯案,並且逃脫,難道這些兇手們的身上,各自也擁有一件隱形斗篷嗎?
不過事實的真相卻是只有一個聲東擊西然後犯案-這就是這款兇手所披戴的隱形斗篷,並且最後總有心腸軟善的人出面頂罪,試圖混淆作為代罪羔羊。
就樣別具匠心的詭計謎團,或許可以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底牌》(Cards On The Table)為先鋒。
《底牌》的故事非常有趣,一群人應邀來到大宅打牌,不過先別覺得是暴風雨山莊密室加上命中註定死亡,但最後確確實實有一人被殺!
更恐怖的是,根據死亡時間推斷,兇手就在眾人的眼皮底下行兇,可眾人竟渾然不覺,因為注意力都在牌局的遊戲上(大滿貫)(賭神表示)。
不過其實像這樣的牌局遊戲設定,可任意替換成-區域特殊節慶、遠古島上神秘傳說或祭典儀式等,然後在活動的高潮,驚見不可能犯罪的燒腦!
如系列作品常獲得有「阿嘉莎獎」(Agatha Award)的露意絲.佩妮(Louis Penny),其《聖誕快樂謀殺案》(Dead Cold)即是一例。
一個人緣極差、狂妄自大的偽心靈上師,在三松村聖誕節冰壺比賽最刺激時,於結冰的湖面上天譴似的被電擊死亡!
這個手法相當搞剛-通電後,還要去除所有絕緣體的干擾,並且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的所有難以預料,簡直就可以說是Mission Impossible嘛!
但從妻子死亡丈夫嫌疑最大,再至有如命運三女神確知真凶卻慈悲心腸的代罪,姓氏血緣母女三代的悲劇最終峰迴路轉的再此完結。
想想流瀲紫《後宮.甄嬛傳》有一幕如果套用這個詭計,也是再適合不過-那就是失聲後的安陵容想重博聖寵,舞動冰嬉並佐梅花的重要關頭。
如果她跳完瞬間芳魂飄渺,不知皇上會不會一輩子難忘,不過查找結果,若不是從皇后婢女知凶替罪,就該是溫太醫知凶替罪眉莊或甄嬛了(笑)~
最後補充,我們已經知道,如果推理小說的詭計使用了暴風雨山莊密室加上命中註定死亡的手法,那真凶必然在其中。
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兩者同樣都是在眾目睽睽下犯案,並就這樣消失無蹤,叫人不由得疑心生暗鬼,啟人疑竇,但彼此卻有所不同:
前者著重渲染特殊表演/比賽/遊戲或節慶等相關活動的細節氛圍來吸人眼球,使得乍看下不可能的犯罪本身,瀰漫著一種強烈的戲劇性色彩。
後者則著重暴風雨山莊,集體如何困於密室,並且無時無刻被命中註定死亡陰影(通常是各種預告)追著跑,但無論如何結局都是無處可逃的恐慌。
兩種詭計,還是有所不同的。
警語:請注意,本文僅適用於推理小說中的謎團分析,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主要參考推理小說
1.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底牌》(Cards On The Table),臺北:遠流,2010。
2.露意絲.佩妮(Louis Penny)《聖誕快樂謀殺案》(Dead Cold),臺北:臉譜,2013。
後宮甄嬛傳小說結局 在 凡槿(廣告小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懿傳》終於落幕,本想週一就說些什麼,但我這幾天像三溫暖一般被眾親友的婚姻狀態洗到恍神。釐清了思緒,驚覺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是靈魂的墳墓。
我們就這樣,在婚姻的框架內,消耗了自己。
進入主題。如果《甄嬛傳》講述的是失戀的故事,那麼《如懿傳》講述的是失婚的故事。
因祖國廣電局、導演、周迅等人多次更改人設與劇本,《如懿傳》整體表現不如我預期。撇開原著小說不談,僅以電視劇而言,我發現我最喜愛的角色居然是渣龍。
您張大嘴巴,鄙視我怎麼可以輕易被他的顏值收買。俺的某篇發文底下有粉蝨留言說:「其實乾隆才是整部劇裡最貼近人性的」,本宮秒按讚。
宮鬥劇的一大特色是,觀眾不是站在上帝視角就是站在女主視角看皇帝這大豬蹄子如何辜負各宮嬪妃。可又有誰試著站在乾隆的角度看待這紅牆內發生的一切?
有一幕是這樣的,寒香見說服乾隆應該相信如懿與凌雲徹的清白,他大喊:「朕目前唯一相信的是,自從朕成為九五之尊之後,朕的身邊,所有人都變了。」
他說的沒錯啊。自他登基後,身邊圍繞著綠茶婊。
看似端莊賢慧的富察皇后,從一開始就算計了如懿,後來又多次試圖在冷宮除掉如懿。高貴妃驕縱卻不失可愛,但她也是壞事做盡,臨了了還以坐墊害皇帝大病一場。
海蘭小天使未曾愛過他,一黑化立馬殺了乾隆當時唯一的嫡子。小琵琶精玫嬪失子傷心欲絕,經嘉妃挑唆殺了乾隆第二個嫡子。喔對了,別說皇帝了,嘉妃連兒子都沒放心上,她愛的只有世子。
對乾隆來說,後宮中的女人,為了榮寵、母族、利益,害死了他的孩子一個又一個。與甄嬛的母子關係,亦敵亦友。甄嬛在他身邊安插眼線,慶嬪、舒妃、玫嬪,他無力也無心去判斷誰才是真心待他。
至於如懿,這姑娘病得不輕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網友評論:「其他妃嬪拿的是宮鬥劇本,如懿拿的是瓊瑤劇本。」恐怖的是,她打算把這齣瓊瑤劇演一輩子。
前夜某朋友對我說的一句話很經典:「婚姻的難處,在於夫妻看到的是彼此。但事實上,夫妻應該肩並肩,望著同一個方向。」
縱使如懿說了千百遍,想走到皇上的身邊,陪著他走到終點。但她卻只是站在他的面前,眼睛不眨,死盯著少年郎瞧。她沒有轉身望向遠方,與少年郎一起思考共同目標在哪裡。
如懿怨恨,乾隆給不了她要的兩心相許。難道如懿就給了乾隆他想要的東西?他要前朝和後宮安定,有皇子繼承江山,可身為皇后的如懿狂扯他後腿。
暗示舒妃斷掉有問題的安胎藥、戰鬥力弱爆任由嘉妃令妃攪亂後宮、生了嫡子但不把他當未來天子培養。
最後她還要埋怨皇帝不信任她,凌雲徹喜歡她是事實,在冷宮朝夕相處也是事實。被誣賴後不解釋,覺得「你本來就應該信我啊,你如果真的愛我的話!」
「這萬人之上,就是無人之巔了。」嬪妃不可信、甄嬛不可信、太醫不可信、太監不可信、宮女不可信、大臣不可信,乾隆能信的只有天象。
但如懿不能理解他對天象之說的執著,為何不嘗試去瞭解處在無人之巔的乾隆,天象是他唯一能握住的東西。在見證了各種人心的可怕,他究竟還能信誰?
她怪他變了,但問題就出在是如懿應該隨著歲月、身分的轉變,做改變。弘曆不斷往前走,青櫻停留在了過去。夫妻是要一起向前看的,情分只是結合的基礎影響不了結局。
一個人的靈魂,不該只有愛情。如果是,那她注定會在婚姻中找不到自己。
「在如懿這里,恩寵也好,權勢也好,后位也好,她全都沒放在眼裡,唯將情分盡到底。」
這不是有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