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Sony FE 35mm F1.4 GM發表】
.
傳了一陣子的Sony FE 35mm F1.4 GM(35GM)終於正式發表。
.
這是一顆重524克,大小76x96mm(直徑x長)的鏡頭。如果沒有概念的話,它幾乎跟現行的FE 24mm F1.4 GM一樣大(75.4x92.4mm , 445克)。
.
在鏡片組成來說,35GM使用了兩片XA極致非球面鏡片,另外還有一片ED低色散鏡片。XA鏡片擁有更高的研磨精度,散景部分,在洋蔥圈的表現會比使用一般非球面鏡片來得更好。
.
以目前原廠提供的範例照片來看,35GM在開放光圈的焦內擁有相當優秀的銳利度。同時從中心到邊緣的畫質衰減程度也很低,與MTF圖表的走向是一致的。
.
35GM的另外一個特色是使用了兩個最新的XD對焦馬達(eXtreme Dynamic)。目前對焦迅速相當受使用者好評的135GM也同樣了使用兩個XD對焦馬達。
.
以原廠釋出的影片來看,使用XD對焦馬達也的確帶來了更快、更迅速的對焦與追焦反應。可以注意到的是,呼吸效應也很低,這讓35GM對影片拍攝也是一顆相當友善的鏡頭。
.
對焦距離與放大率也是35GM值得注意的特點。在自動對焦模式下,最近距離可達27cm,放大率則是0.23x(手動對焦則可進一步更近到25cm,放大率為0.26x)
.
簡單說來,FE 35mm F1.4 GM提供了一個比起目前FE 35mm F1.4 ZA來說,更快、更銳利、近拍距離更近,也更適合影片拍攝的選擇。
.
第一次喜歡上35mm這個焦段,是因為Sony RX1。數年以後,FE 35mm F1.4 ZA也是顆優秀而讓我印象深刻的鏡頭。
.
現在面對起新的35GM,面對更輕、更快、更近的這顆鏡頭,確實頗有種想趕快帶著它上街的感受。
.
Sony的FE系統已經邁入成熟期,記得,去年發表FE 12-24mm F2.8 GM時,我曾說對這個系統未來發展的新鏡頭感到好奇。現在看來,35GM某種程度上反應了可能的新方向。
.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見到在GM裡面有著另外一個樣貌,那是屬於在有限體積與重量下,盡可能作到讓畫質、讓散景都在極致的鏡頭,同時也更全面,不止適合用於靜態照片,也同時適用於動態與影片。
.
24GM如是,現在的35GM如是,那麼,下一個會是什麼呢?
.
很有趣,也非常令人期待。
.
延伸閱讀:
●Sony FE 35mm F1.4 GM原廠資訊
https://euyoung.pros.is/38aq3y
●Sony FE 35mm F1.4 GM原廠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rYVFXbBUJQk
●Instagram @euyoung
http://bit.ly/2Npe33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70的網紅Chou Shu-Yi周書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reak & Break ! Chou Shu-Yi Dance Video Exhibition2018 Taipei_Polymer * 無用之地 * 周書毅身體錄像展 空場 / 台北 身體 在無用之地上起舞 創 作 周書毅 Chou Shu-Yi / ...
從中心到邊緣 在 蜜塔木拉 Mitamura ミタムラカフ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製酸種 ❤︎薑黃孜然籽歐包 Sourdough Turmeric Cumin Loaf
一抺燦爛的晨光,映在這金光閃閃的薑黃孜然歐包上。
拿在手上,散發著陣陣香料的風味,充滿南亞異國風的獨特歐包。
一刀切下去,哇,真是讓我喜悅地差點手足舞蹈起來。
這斷面,每個角落,從底到頂,從左到右,從中心到邊緣,甚至連最底面的地方,都充滿著平均開展的氣孔,垂直和平行的交錯混合,每個孔洞裡那閃著透亮光澤的薄膜,穩穩地緊緊地貼合包覆著空氣。
組織完整、平均、輕盈、鬆彈,連外皮都是又薄又脆。
當麵包發酵,達到了所謂「#到位」,剛剛好,Just right,忽然在這顆歐包上我感受到了這個觸點。
這顆歐包,讓我在邁向「#理想的麵包像」的這條路上著實地又獲取到無數的啟發。
期待看它完整製作的影片的朋友,請在留言+1。
鼓勵就是持續分享的動力!
這顆黃金歐包,它表現地就如燦爛的晨光,令人無比愉悅~~
明天會有完整製作影片,有興趣的朋,別忘了來探探。
This is the crumb I've been craving for a long time. From bottom to the top, from corner to corner are airy, nicely open, uniform, even and stable bubbles. . Even on the closest edge to the bottom. The whole crumb is mixed with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ubbles, which have glowy and shiny skin on the exterior. The texture of the crumb is tender, moist but stable. The crust is thin and crispy. They all indicate the whole fermentation of this loaf is complete and just right.
#酸種
#鄉村麵包
#野生酵母研究室
#蜜塔木拉
#那古野酸種
#Mitamura
#Mitamuracafe
#Mitamurakitchen
#自家製サワー種
#カンパーニュ
#Sourdough
#levain
#薑黃
#孜然
#Turmeric
#Cumin
#ウコン
#クミン
#bread
#天然酵母
#歐包控
#野生酵母
#烘焙
#麵包
#自家製酵母
#fermentation
#naturalyeastbread
#naturallyleavened
#wildyeast
#サワー種
#ルヴァン
#薑黃孜然籽歐包
從中心到邊緣 在 台灣100 - 外拍攝影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各位Sony的朋友,會去買這支新發表的FE 35mm F1.8鏡頭嗎?訂價 US$748 ,台幣應該會突破 22000-,我覺得以規格來看稍高了一些!
不過,在輕巧性、大小以及錄影的便利性!恐怕還是要列入必要買的鏡頭 :(
---
SONY在7月9日正式發表了FE 35mm F1.8鏡頭,補齊了人像攝影者的小缺口。向來,35mm焦段應該是人像攝影者最常用的重要焦段!
這款鏡頭採用了F1.8大光圈設計,重量僅約280克,體積小巧,最短對焦距離只有22cm,適合人像、人文、美食、風光和夜景等諸多題材。
FE 35mm F1.8鏡頭結合大光圈與輕量化的優勢,從中心到邊緣均具備出色的分辨率表現,加上對焦的靜肅性,無論是視頻還是照片拍攝都可輕鬆勝任。
Sony FE 35mm F1.8鏡頭售價US$748元,並將於8月上市銷售。
FE 35mm F1.8 鏡頭規格:
鏡頭結構:9組11片(包含1枚非球面鏡片)
最大光圈:F1.8
光圈葉片數:9
最近對焦距離:0.22 m
最大放大倍率:0.24×
濾鏡尺寸:55mm
鏡頭尺寸:φ65.6mm × 73.0mm
鏡頭重量:280g
從中心到邊緣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reak & Break ! Chou Shu-Yi Dance Video Exhibition2018 Taipei_Polymer
* 無用之地 * 周書毅身體錄像展 空場 / 台北
身體 在無用之地上起舞
創 作 周書毅 Chou Shu-Yi / film director & choreographer
影像攝於 2014.10 ~ 2017.10 / Film record
影像設計 李國漢 Max Lee / Video design
音樂設計 王榆鈞 Yujun Wang / sound artist
燈光設計 莊知恆 Chuang Chih Heng / Lighting
平面設計 陳文德Winder Chen / graphic design
展演記錄 呂威聯 William Lu / Video Recording
展覽合作 空場Polymer / co-work space
*FB : https://www.facebook.com/shuyichoushuyi/
舞蹈家周書毅首次舉辦身體錄像展 "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展出地點位在台北的空場藝術聚落,這裡在90年代以前是一間紡織工廠,閒置多年後,透過藝術家進駐產生新的能量。而周書毅選擇於此的原因,正是想與休息再生的廢棄空間撞擊對話。此次展出的影像是2014年至2017年身體在各地移動的觀察,從城市的中心到邊緣,從外在龐大的建築到內在個人生命的構成,不斷透過身體與那些有用或無用的場域對話著,感受到人類正在往毀滅的方向前進著。其中有許多場景,都是我們忽視的,如同生命的分類,將彼此邊緣化的過程。
“無用的時刻,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在身體感到無力或是無用之時,我們如何感覺活著?”
周書毅用身體的舞動去撞擊空間,找到生命與土地彼此相互呼應的力量,那是一個無人之地,也可能是一個即將被拆除的釘子戶,或是我們曾經對抗的路,在被遺忘的角落中,等待著再生的可能。
Break 是休息,也是打破、損壞之意,兩者之間不同意義,卻相互並存著微妙的關連。而中文則以人在面對身體無用的狀態,以及土地在對抗財權後的破敗去命名,試圖帶領觀者從身體走入影像中的空間,感受身體與舞蹈語言的力量,在生活中的存在與對話時刻。
影像,是這次創作媒介的開端,從身體到光影到環境,決定按下快門的原因是"人",是人在這時代變遷與城市快速更迭的環境下,所感受的流逝與無力感,從無力的角度去觀看環境中不同的力量,從中心到邊緣,從有到無,從失去到再生。
--- 周書毅
* 特別感謝 : 郭奕臣、乙甯、小野、育晉、春春、孝聆、林婉玉、李偉能、王榮祿、伍宇烈、古名伸、郭奕臣、黃明川、陳芯宜、趙徳胤、林立淇、劉麗華、林家文、劉孝聆、Frankie、Zoe、Tank Wu / Solo singer hotel、周先生與舞者們、DocDoc紀錄片工作坊、事件工作室、鹿港囝仔、驫舞劇場、laboratory實驗平台、豪華朗機工、稻草人現代舞團、雲門-流浪者計畫、廣藝基金會....以及許多未能提及的好朋友們 , 在這兩年多裡協助我 , 讓我堅定獨立自籌製作的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