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這個時代的設計是什麼?特質是什麼?
設計解決了什麼問題?提出了什麼新的看法? 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力?
對我來說,無論是循環設計或社會設計都只是一個標籤,真正重要的是找出能改變人與事物關係的好設計。整個評選過程中,我關心的是作品是否有提出新觀點,同時又能在解決問題上,提供出全然不同的思考與視野。尤其是在一些有難度的題目上,像是公共設計,你真的可以從作品中看見「設計」扮演的角色,當作品突破法規限制、預算、維護、營運...等克服諸多現實條件後,到最終落實執行,這樣的過程就是設計讓人感到著迷的地方。
這屆的作品非常多元與精彩,從提問到思考,一起看見解決方法,是一場非常享受的過程。在疫情之下,今年金點設計獎仍邀請世界不同領域的專業評審,以線上的形式齊聚一堂讓評選順利進行,難能可貴。讓我們一起期待將於年底揭曉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得主,也期待透過設計的交流,讓華人設計有更多展現與被看見的可能。
#GPDA2021 #GoldenPinDesignAward #金點獎
循環設計 作品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 得獎作品分享影片
YPDA 2021 Spotlight on Winner's Work
今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雖然因為疫情影響,金點新秀設計獎未能舉辦實體的頒獎典禮,但我們仍準備了這支得獎作品影片,希望為同學們的人生履歷,增添一份耀眼難忘的回憶。
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共收到來自全台5,952件作品,其中812件入圍決審,最後9大參賽類別與循環設計特別獎共選出112件獲獎,並頒發55件贊助特別獎。能夠在這麼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真的相當不容易,再次恭喜各位得獎同學!
透過這支影片,除了展現獲獎同學及老師們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分享了各類別評審團召集人、主辦方及贊助單位代表給予同學們的祝福。
最後要感謝辛苦的評審團,以及台灣優良設計協會、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與今年46家企業及機關的贊助支持。此外,也特別感謝教育部「藝術與設計海外菁英培育計畫」,為得獎同學提供拓展國際視野的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GoldenPinDesign/posts/3956814894447694
循環設計 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是有必要請《 臺北設計獎 TIDA 》背後的承辦單位——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出來說個明白。
.
一個設計獎究竟應該要有怎樣的定位?端看主辦與承辦單位的格局與視野,綜觀之前的《臺北設計獎》主視覺,每年都會有些許改變,可以發現該獎項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視覺規範,每年都會生出一張主視覺海報,再將此主視覺延伸成各種視覺應用。
.
在我的認知當中,大部分的設計獎都是固定一個主要LOGO,除非遇到獎項定位重整,或是經過一定年份,才會有重新設計獎項LOGO的狀況出現。而國內的三金典禮獎項可說特例,每年都會有一張所謂的主視覺出現,再從該主視覺延伸出當屆的VI計畫,不過這種狀況也漸漸也改變中,金曲獎前幾屆開始,由顏伯駿設計好的「GMA」三字成為金曲獎的標準字,目前每一年都會沿用來搭配當屆的主視覺,金鐘獎也有跟進的現象。
.
每一年都會有不同的VI計畫,是因應每一年的獎項可能會有不同的主題,或者想溝通的議題,我覺得設計獎如果每年都有一張不一樣的主視覺來延伸,也是一種很有趣的做法,事實上《臺北設計獎》在2012年從《臺北工業設計獎》轉變為《臺北設計獎》後,每年也都會有些許改變,2018年增設共融設計獎、2020年增設循環設計獎等,都看得出來主辦單位希冀求新求變的精神。
.
台灣有許多能見度高的獎項、典禮都能給予平面設計師、動態設計師舞台,設計出非常挑戰大眾美感的視覺設計,但工業設計界在這幾年相對非常沈默,以往活躍於媒體的產品設計師幾乎都默不吭聲地埋頭做自己的設計(我明白大家辛苦),再者我知道有更多人在接中國設計案,為免在敏感時刻不小心講錯話,不如就低調過活,跟產品設計有關讓人振奮的新聞已經越來越少。
.
《臺北設計獎》過去以工業設計為主,幾年前開始把視覺傳達、社會設計等分類都慢慢納入評分範圍,但仍不脫以工業設計獎項為基礎的事實。從過去主視覺設計的演變你也看得出來,2012年之後的設計明顯變得活潑,每年都有讓人眼睛一亮的風格轉變,我想大家都有目共睹這樣的視覺呈現,其實鮮少出現在工業設計掛帥的獎項中。
.
也因此看到今年2021年的主視覺,不管網友怎麼說,坦白說我是興奮的。#很明顯在挑戰大眾對美學的認知水準,目的性明確,勢必會造成討論話題(實際上也真的造成),更多人開始注意「居然有個《臺北設計獎》?獎金還這麼高?」這不正是這個視覺設計成功的地方?(一開始3.8億的低級英文失誤就不提,那是內部設計師自己做錯,並非主視覺設計師所為)
.
然後我就看到主辦單位「中國生產力中心」在今天中午,於《臺北設計獎》粉絲頁出了一篇文,說要「#對今年的主視覺再度進行調整」,我就問,是有什麼好調整?調整成一個無聊至極的視覺讓大家過目即忘嗎?我就拿你們自己放在《臺北設計獎》網頁的文字來提問:
.
————————————————————————
臺北市政府致力於將臺北市打造成為一座具有設計遠見的城市,更鼓勵設計師們反思設計的意義,把設計當成解決問題的工具,透過設計思維,解決社會大眾以及社會或城市必須面對的問題,進一步展現臺北設計獎「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之精神。
————————————————————————
.
請「中國生產力中心」捫心自問,因為網友的不喜愛就如此乾脆地把經過正式評選會議選出的主視覺設計撤下來、甚至要求設計師修改,請問貴單位的「設計遠見」在哪裏?是否有鼓勵到設計師們「反思設計的意義」?你們這樣的行為,是否能展現「臺北設計獎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之精神」?我認為,身為一個行之有年的設計獎執行單位,貴單位的做法已然失格。
.
設計師 #葉忠宜 對此事在自己的FB也提出質疑:「臺北設計獎這樣讓此惡例一開,也讓設計師從此更輕易地陷入被民粹意見與高層霸道給綁架的危機,設計人不僅再也無法好好做事,尊嚴更是被踐踏一地。這已經無關設計好壞問題,更多的是程序的正義。」原本看見本屆走出新意的主視覺,已經報名參加的葉忠宜,看見主辦單位如此不尊重設計後大感失望,#並揚言要抵制該獎項,將繳交空白的設計作品。
.
#我支持設計師葉忠宜的行動,希望「中國生產力中心」提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並對今年的主視覺設計師 Peter Chang 提出正式的道歉。
「中國生產力中心」如何看待臺北設計獎的品牌價值,端看接下來貴單位對公眾的回覆與作法。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