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贏球德國人
輸球土耳其人
😏😏😏
終於知道德國輸球那天一向冷靜的272為何怒到跟看台上的德國球迷吵架,體內不是完整德國血液的人就該被言語歧視攻擊嗎?
看樣子納粹思想還是餘毒深遠💀
種族歧視真的一直在你我身邊
雖然這世界本就不平等
但我們都能試著做個平等的人🙏
.
#波多斯基跟克羅斯就不會被罵波蘭豬
#但你是穆斯林有土耳其血統就不行
#saynotoracism 🙅🙅🙅
【球員】Özil 宣布退出德國國家隊
曾於2010-2013年效力皇家馬德里的德籍土耳其裔中場球員 Mesut Özil 於歐洲時間星期日下午陸續發表三篇聲明,分別解釋五月中他與土耳其總統 Recep Tayyip Erdoğan 合照的動機,指責某些媒體藉此大作文章、贊助商偽善之舉,以及他感受到德國足協(DFB)對他的種族歧視與不尊重,最後,宣布退出國家隊。
以下全文翻譯 Özil 官方聲明稿。
本來要遵照原文分段,但有些段落真的太長,為了閱讀方便,分成小段。
之一:與 Erdoğan 總統見面
過去幾個星期讓我有機會沉澱,反覆思考這幾個月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希望藉此分享我對這些事件的想法和感覺。
跟很多人一樣,我的身世來自一個以上的國家。我在德國出生長大,但是我的家人根源自土耳其。我有兩顆心,一顆向著德國,另一顆向著土耳其。小時候,母親教導我,要尊重、絕不可以忘本。這些價值我到今天都還深信不疑。
五月時我在倫敦一場慈善教育活動見到了 Erdoğan 總統。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2010年,他與總理 Angela Merkel 一起看了在柏林舉行的德國與土耳其國際賽。此後,我們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過很多次交集。我很清楚我們那張合照在德國媒體界掀起了滔天巨浪,可是,就算有些人指責我是騙子、叛徒,我們拍那張合照並不是出於政治目的。
正如我方才所說,我的母親從來不會讓我忽略我的身世、傳承與家族傳統。對我來說,跟 Erdoğan 總統合照無關政治或選舉,是我對於家族出身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敬意。我是一個足球員,不是政客,我們也不是在任何政治宣傳造勢活動見面的。其實,我們談論的話題每次都一樣,除了足球沒有別的。Erdoğan 總統年輕時也是足球員。
雖然德國媒體對此有著不同解讀,但實際上,拒絕與總統見面,對我的家族根源是種不敬,而家族對我今日的成就想必引以為傲。對我來說,重點不是誰是總統,而是總統這個身份。
尊重政治領導人,我想就算是女王陛下和 Theresa May 首相也跟我有一樣的看法,所以他們也在倫敦招待了 Erdoğan 總統。無論對方是土耳其還是德國總統,我的應對都不會有差別。
我知道這可能有點令人難以理解,因為在大多數的文化裡,政治領袖不能跟本人切割。但這次不一樣。無論這次或是前次的選舉結果是否不同,我都還是會跟總統合照。
之二:媒體與贊助商
我知道身為一個足球員,我經歷了世界上三個競爭最激烈的職業聯賽。不管是在德甲、西甲或是英超,我都很幸運能獲得隊友和教練群的支持。不過,職業生涯至今,我也學會了如何應付媒體。
很多人都在討論我的表現,有人讚賞,也有人批評。要是媒體或是球評找到我在場上表現不佳之處,我可以接受。我不是個完美的足球員,批評指教通常只會讓我有動力更加努力。但是,今天媒體大作文章的,是反覆拿我雙重的出身背景和一張照片,來歸咎全隊在世界盃戰績不佳,這我完全無法接受。
某些德國媒體用我的出身背景與和 Erdoğan 總統的合照,為的是達成右翼團體進一步政治宣傳的目的。否則,他們為何偏要用我的照片與放了我名字的頭條來直接解釋德國隊在俄羅斯吞敗?他們批評的不是我球場上的表現、不是全隊的表現,他們只是批評我的土耳其血統,和我對出身背景的尊重。這已經越界到了不得侵犯的私領域,而這些媒體想要帶風向讓整個德國與我為敵。
我對於媒體的雙重標準也非常失望。國家隊榮譽隊長 Lothar Matthäus 開踢幾天前也與另一位政治領袖見面(譯註:此指俄羅斯總統 Putin),幾乎沒有媒體批判他。就算他是DFB/德國國家隊的成員之一,沒有人要求他公開解釋這件事,也沒有人責難他為何能繼續代表德國隊球員。如果媒體覺得我不應該入選德國隊的世界盃陣容,Matthäus 的榮譽隊長職不也應該因此遭拔除?就因為我有土耳其血統,所以成為比較值得攻擊的目標?
我一直都以為所謂的「合作夥伴關係」有支持的意思,不只是錦上添花,還要能雪中送炭。最近,我本來計畫要跟兩位慈善夥伴訪問以前在德國北萊茵-西伐利亞邦 Gelsenkirchen 就讀的學校 Berger-Feld。我贊助了一項計畫,讓移民兒童、貧童或任何其他孩子,都有機會一起踢球,一起學習做人的道理。
然而,就在我們啟程前幾天,我被所謂的「夥伴」排除在外了,他們不想在這時候繼續跟我合作。更甚者,學校告知我的管理團隊,他們這次不想要我出席,因為他們看了我跟 Erdoğan 的合照,「畏懼媒體」,尤其是「右翼政黨正在 Gelsenkirchen 崛起」。老實說,我很心痛。就算這裡是我的母校,他們還是讓我覺得自己多餘、不值得他們花時間。
此外,另外一個合作夥伴也與我中止關係。由於他們也是DFB的贊助商,原本要求我要參與拍攝世界盃宣傳影片(譯註:此處應該是指 Mercedes-Benz)。然而,就在我和 Erdoğan 總統合照曝光後不久,他們把我從廣告宣傳活動中移出,取消了所有原本計畫好的宣傳活動。對他們來說,跟我擺在一起有了負面形象,而這叫做「危機處理」。
這實在太諷刺了,因爲德國某個政府部門才指控過他們的產品內含非法與未授權的軟體裝置,會對消費者有危害,他們因此召回成千上百件產品。當DFB批評我、要求我解釋我的行為時,卻完全沒有要求贊助商同樣發表正式公開聲明。為什麼?這不是應該比我和家族的祖國總統合照更加嚴重嗎?DFB怎麼不說話了?
正如我先前所說,「夥伴」應該是無論好壞都該跟你站在一起。Adidas、Beats 和 BigShoe 在這樣的時刻依然不離不棄,我們依然合作愉快。他們無懼德國媒體和新聞界捏造的無稽之談,我們保持專業的態度,繼續耕耘我們的合作計畫。在世界盃期間,我和 BigShoe 合作,幫助了23個俄羅斯小朋友獲得足以扭轉他們人生的手術。我在巴西世界盃、南非世界盃也參與過類似計畫。
對我來說,這些是身為足球員所能做最重要的事,但媒體不覺得這些事情有什麼報導價值。對他們來說,我在場上被噓、我跟某總統合照,比幫助世界各地的兒童獲得手術,更有話題意義。他們也有能夠喚起大眾注意這些議題的平台與資金,但他們選擇視而不見。
之三:德國足協
過去兩個多月對我來說最難受的,是德國足協這樣錯待我,尤其是足協主席 Reinhard Grindel。在我與 Erdoğan 總統合照曝光後,總教練 Joachim Löw 要求我提前結束休假回柏林,發表聯合聲明,就此為事件劃下句點。當我試著向 Grindel 解釋我的出身背景、血緣以及合照配後的理由,他更有興趣的,是高談他的政治觀點,藐視我的意見。
即便他一副施恩於我的嘴臉,我們還是達成共識,最好是專注在足球本身,以及即將到來的世界盃。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沒有參加世界盃備戰期間的DFB媒體開放日。我知道媒體只想討論政治,而不是足球。他們只想攻擊我,就算整個事件早應該在對沙烏地阿拉伯友誼賽前 Oliver Bierhoff 電視專訪就該落幕。
這段時間我也與德國總統 Frank-Walter Steinmeier 見了面。Steinmeier 總統跟 Grindel 不一樣,他很專業,而且其實對我想表達的,關於我的家族、我的出身背景和我的決定,很有興趣了解。我記得當天會面只有我、İlkay(譯註:合照中另一位土裔球員 İlkay Gündoğan)和 Steinmeier 總統。
Grindel 非常不高興,因為他無法參與,沒能藉此推動他的政治工作。我同意 Steinmeier 總統,一起針對事件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嘗試放下這件事,專注在足球上。但是 Grindel 非常生氣,因為第一次公開聲明不是出自他的團隊之手,而是由 Steinmeier 總統的新聞室主導。
世界盃結束之後,Grindel 因為他在賽前的決策飽受壓力。最近他公開表示我應該再度解釋我的行為,把全隊在俄羅斯欠佳的表現歸咎於我,就算當時在柏林,他已經跟我說過就到此為止。我現在不是因為 Grindel 而開口,而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我不要繼續當代罪羔羊,他才是那個沒有能力做好自己工作的人。
我知道在合照曝光之後他就不想要我繼續待在國家隊,甚至沒有經過考慮或諮詢,就在推特上面發文。但是 Joachim Löw 和 Oliver Bierhoff 站出來力挺我。在 Grindel 和他的支持者眼裡,贏球的時候,我是德國人;輸球時,我就變成是移民後代。就算我繳稅給德國政府、捐錢給德國學校添購設備、為德國拿下2014年世界盃冠軍,德國社會還是沒有我的容身之處。我就是被當成「異己」。
我在2010年獲頒「Bambi 獎」,象徵我是個成功融入德國社會的典範,2014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授予我「銀月桂葉」(譯註:Silver Laurel Leaf/ Silbernes Lorbeerblatt,德國最高級別體育獎項),2015年我成為「德國足球大使」。但,顯然,我不是德國人⋯⋯?是不是有什麼衡量所謂完整德國人的標準,而我不及格?
我的朋友 Lukas Podolski 和 Miroslav Klose 從來都不會被稱為「波蘭裔德國人」,那麼,為什麼大家要叫我「土耳其裔德國人」?因為土耳其?還是因為我是穆斯林?我覺得這背後隱含很重要的議題。稱人為土耳其裔德國人,就已經把這些家族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劃分出來了。我在德國出生、受教育,為何人們不能接受我是德國人?
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類似) Grindel 的意見。Bernd Holzhauer(德國政治人物)因為我與 Erdoğan 總統的合照以及我的土耳其背景,罵我是 goat-f*cker(譯註:專門辱罵穆斯林的字眼)。德國劇院主席 Werner Steer 叫我「滾回安納托利亞去」,這是土耳其的地名,許多移民都來自安納托利亞。
就像我之前說的,因為我的出身背景批評辱罵我,完全踩到了紅線。這些可恥的人以歧視為手段達到政治宣傳目的,根本該直接下臺。這些人利用我跟 Erdoğan 總統的合照,明目張膽表現出他們之前藏在骨子裡的種族歧視,這對社會來說很危險。他們跟那些德國對瑞典賽後辱罵我「Özil,去你的土耳其屎,去死吧土耳其豬」的球迷,沒有什麼不同。
更別提我和家人收到的那些仇恨信件、威脅電話,還有社群媒體上的留言。這些都代表了德國過去的某個面向,一個排拒新文化的德國,一個我一點都不引以為傲的德國。我相信,很多自豪於能擁抱開放社會的德國人,都會同意我的看法。
Reinhard Grindel,我對你的行為很失望,但一點也不意外。2004年你時任德國國會議員,就公開說過「多元文化主義其實是個神話,徹頭徹尾的謊言」。不只如此,你還投票反對雙重國籍和收賄懲戒入法,也說過伊斯蘭文化太過深入德國很多城市了。這些往事,都是不可原諒、不能遺忘的。
DFB和許多其他人這樣對我,讓我不再想為德國國家隊披上戰袍。我覺得自己很多餘,我從2009年進入成年國家隊以來所有成就,根本沒人在乎。有種族歧視心態的人,根本不該獲聘在世界最大的足球協會之內工作,這個協會裡許多球員都有雙重出身背景。他們這樣的態度,根本不能反映他們理當代表的球員。
由於最近這些事件,我以非常沈重的心情,經過仔細思考,下了決定:只要我覺得這些種族歧視和不尊重還存在,就不再為德國國家隊效力,參與任何國際賽事。要下這個決定真的很難,因為我總是為了隊友、教練團以及良善的德國人,傾盡所有。
但是德國足協高層種種作為,蔑視我的土耳其根源,利用我遂行政治宣傳,那麼,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不是我踢球的初衷,我也不會坐視不管。種族歧視永遠、永遠不該為人接受。
---------------------------------------------------------------------------
關於 Özil「表現不佳」,在第一場對戰墨西哥時,以數據統計為評分標準的 WhoScored 給他6.3分,全隊次低(前鋒 Timo Werner 與後腰 Sami Khedira 則同為最低分5.9)。第二場對瑞典 Özil 未上場,而第三場對韓國則是全隊最高7.6分。
另外一個數據網站 Opta 則是在 Özil 發表聲明後,在推特上發出統計數字:本屆世界盃至少出賽90分鐘以上的球員中,Özil 是能創造出最多射門機會的球員,平均每90分鐘創造5.5次機會。
Source: Özil's twitter, WhoScored, Opta
#這篇如果全文讀完表示你對尼莫哥是真愛 QQ
#翻到一半就想丟GoogleTranslate惹(喂)
#贏球德國人輸球土耳其人 #既視感
#StandWithOzil
#SayNoToRacism
#認同請分享(咦)
#世界盃 #世足 #德國 #Germany #Russia2018 #WorldCup #Ozil
(Roye)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針對當前中低收入國家面臨疫苗短缺的問題,美國總統拜登支持暫時放棄疫苗專利,以加速疫苗生產;但德國總理梅克爾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會損害未來的科學研究。在梅克爾啟程訪美前夕,柏林與紐約街頭14日不約而同,有主張製藥大廠應該放棄新冠疫苗專利的示威活動舉行。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德國總統 總理 分別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逝世 習近平、李克強致唁電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的醫生10號宣佈,當地時間當天下午兩點半左右施密特在德國北部城市漢堡去世,享年96歲。今年9月初,施密特突發血栓入院並接受手術,兩周後回家休養。據報導,此後施密特的身體狀況沒有明顯好轉。近日來,他的病情因“出現感染”而明顯惡化。施密特於1974年到1982年擔任聯邦德國總理。民調顯示,他是戰後最受歡迎的德國總理之一。施密特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德中關係的開拓者和推動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就德國前總理施密特不幸逝世向德國總統高克和總理默克爾分別致唁電。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對施密特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施密特的親屬表示誠摯的慰問。習近平在唁電中表示,施密特先生為德國國家建設和歐洲一體化進程作出了不懈努力,贏得了世人尊重。40年前,施密特先生同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共同開啟了中德友好合作的大門,為中德關係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習近平強調,中國和中國人民珍視中德友誼,願同德國和德國人民一道,共同開創中德關係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日就德國前總理施密特不幸逝世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致唁電,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向德方表示深切哀悼,向施密特家人表示誠摯慰問。李克強在唁電中表示,施密特先生是德國的卓越政治家和領導人,也是中德關係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推動者,為促進中德兩國友好與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此我們不會忘記。李克強指出,德國是中國在歐洲的重要合作夥伴。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德友好合作事業必將取得更大發展。
德國總統 總理 分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針對當前中低收入國家面臨疫苗短缺的問題,美國總統拜登支持暫時放棄疫苗專利,以加速疫苗生產;但德國總理梅克爾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會損害未來的科學研究。在梅克爾啟程訪美前夕,柏林與紐約街頭14日不約而同,有主張製藥大廠應該放棄新冠疫苗專利的示威活動舉行。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544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德國總統 總理 分別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非常高興翁p已經拿到公文升官變成副教授,而且拿到終身聘啦!讓我們為他高興一下之後來討論一下我們不是很熟的好朋友立陶宛吧,雖然有網友跟我說那裏很多金髮美女,但我們關切的不是這個!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The vaccines were donated after a June 15 request for help from Taipei's mission in neighbouring Latvia, the Lithuanian health ministry said in a submission to the government. They will be transferred by the end of September.】非常感謝我國在拉脫維亞的外館人員請求立陶宛幫忙,不然人家衛生部也不會告知他們政府說台灣很缺疫苗,九月趕快送台灣。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任何免費的東西我都超級感謝,但是正當我想要做圖感謝跟買爆立陶宛產品的時候,發現我根本不熟這個遙遠的好朋友啊!以前甚至我們都很失禮的叫人家波羅的海三小國!(掩面)根據翁p對國際政治的分析,立陶宛的改變要從今年的17+1峰會開始談起。
【(德國之聲中文網)儘管中國方面有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與會,據德國媒體報道,多個中東歐國家不會派出高層代表出席這一視訊會議。也鑑於此,各方甚至尚未正式宣布峰會日程。這一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經濟和政治合作的形式始於2012年在華沙成立的“16+1”,2019年因希臘的加入擴展為“17+1”。此外,奧地利、瑞士、白俄羅斯是該論壇的觀察員。】立陶宛接著宣布退出了17+1,為什麼他們會選擇了友台遠中的態度呢?難道沒有足夠的經濟利益嗎?
另外,拜登這次要重回國際領袖地位一開始似乎很順利,雖然歐洲領袖好像有點怕怕的,但至少他不是川普。可是沒想到問題會出在中東,大家都以為拜登的老經驗團隊對中東應該比較有把握,結果好像不是啊!根據半島電視台的專欄表示:【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伊在與媒體舉行的每週會晤中,警告西方國家不要採取任何可能影響外交進程的措施,並堅持要求美國通過解除對伊制裁來證明其誠意並建立信心。他還補充稱,美國並未朝著這個方向前進,而且直到此刻,它仍拒絕採取必要的措施。】而且最近剛當選的伊朗新總統竟然宣布不會與拜登見面或會談,看起來好像很強悍的樣子!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新總理也毫不退讓,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今日召開上任以來首次內閣會議,他透過視訊對伊朗強硬派法官易卜拉欣·賴西(Ebrahim Raisi)當選伊朗總統予以強烈譴責,並稱呼他將會是個「殘暴的劊子手」政權,世界大國不應該與其談判新的核協議。】再加上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也毫不留情地攻擊,看起來中東問題沒這麼容易解決啊!
根據聯合早報的報導:【緬甸軍方2月發動政變接管政權後,備受歐美國家制裁,但日本卻選擇不配合。這凸顯了美國總統拜登在說服美國盟友全力捍衛民主所面臨的困難。日本與緬甸民選政府及軍方均有良好關係,日本外長茂木敏充去年訪緬就分別與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及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會面。】奇怪,最近日本國會剛通過譴責緬甸,但為什麼身為緬甸最大捐助國的日本卻不願意聽美國的建議給予制裁呢?
正當我們以為沒有北韓的戲時,我們最喜愛的妹妹金與正再度出現了,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北韓領袖金正恩上周提及「對話」,被認為對美國立場可能軟化;不過,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今天出面稱這是「錯誤的期待」,並表示這種期待可能造成「更大的失望」。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北韓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今天透過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表示:「我看到報導說,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將我們這次黨中央委員會全員會議闡明的對美立場視為『有意思的信號』。」】不是,北韓這樣到底是要美國跟他們談判還是不要談啊!這麼傲嬌的說法讓人猜不透啊!
另外,最近新疆問題又在聯合國造成新一波的角力,根據聯合報的報導:【40多個國家22日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中國大陸立刻允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訪問新疆,調查100多萬維吾爾人遭非法拘禁、其中一些人遭受虐待和強迫勞動的報導。路透報導,這份聯合聲明是由加拿大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大使諾頓,代表包括澳洲、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及美國在內的40多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宣讀。】但翁p說等等!外交角力要看兩邊的互相成果如何,這一波的角力看這個報導好像美國佔了上風,但實際上反對這個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國家有九十一國!他們是挺中國的,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喔喔這集節目最後我們還要跟經常往來台灣和德國的網友連線,問問她德國的疫苗注射政策和台德之間的隔離經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德國總統 總理 分別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依序是巴西、印度、墨西哥以及英國。我們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談全球疫情了,今天就來看看過去9個月來的疫情發展給我們什麼啟示。
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5日表示,根據其「最佳估計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可能已感染新冠狀病毒。比現在的數字多了20倍。他特別提到,東南亞部分地區的疫情正在激增,歐洲部分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感染率也在上升。而且現在歐洲的官員們擔心,今年春天歐陸醫院慘況會重演,當時病毒蔓延造成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重症監護室負荷。像是現在西班牙的部份地區,醫院再度出現大量新冠肺炎病患。與此同時,俄羅斯5日的病例上升來到接近5月份的最高數字,但俄國卻已逐步解封。
剛剛講到美國死亡人數全球最高,大約是22萬(213466),這其實就佔了北美的9成,而鄰國加拿大僅有9千多人(9481)病亡。但是其實加拿大總理也說,現在加拿大已經進入第二波疫情,新增感染人數每天也是以千記,但是因為加拿大也是在過去SARS受創很嚴重的國家,所以衛生部門非常謹慎小心。
這樣感覺領導人是誰好像真的有差,現在川普確診,雖然已經出院了,但還沒康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巴西,之前他們的總統波索納洛也確診。而且這兩個人就是典型不在乎疫情的領導人,才會導致國內疫情這麼嚴重。
拉丁美洲的狀況真的滿嚴重的,拉丁美洲的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8%,但現在卻佔了全球死於COVID-19的三分之一。但是過去幾週狀況有比較好轉,應該過了最嚴重的階段。跟歐美國家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地區很難進行封鎖,因為半數以上的拉美人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往往沒有什麼積蓄,只能外出謀生。密集的城市和多代同堂的家庭也讓疾病更容易傳播。
所以看起來防疫還是有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差異,但有些基本到像是直覺的事,像是戴口罩,我就不懂有什麼好反對。尤其跟歐美國家比起來,拉丁美洲人已經懂得要好好防疫。有一個有趣的調查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到4月份,拉美大部分地區至少有70%的人表示外出時總是戴口罩,而美國和英國大部分地區的這一比例不到30%。
像希臘還有醫生上街戴口罩遊行,鼓勵大家戴口罩,但是在英國還有人因為戴口罩被別人霸凌。像是美國也是,也難怪主持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Chris Wallace還得說,wear the damn facemask,照規定戴!口!罩!很難嗎!?
接著來看看歐洲,英國首相強生說冬天的疫情可能更嚴重,英國確診跟死亡人數都是最高。之前嘗試要放寬封鎖的國家疫情都飆升,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等,都可能會逐步恢復封鎖,規定派對的人數等等,並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我看這個歐美的派對文化要改變也很困難,如果是我就不會想要去可能感染病毒的活動。不過世界上有好幾百萬人是靠這個生活,很多人從派對中得到幸福感和釋放,鼓勵陌生人之間相互信任,進而促進社會凝聚力。因此現在也有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說停車場派對,或者是有人在線上放歌,隔空派對,的確也可以解決人類的孤獨感。
而死亡人數超過10萬高居全球第三的印度,確診病例數也突破640萬,也是世界上第二高,而且印度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不斷攀升,僅9月份感染的人就佔其病例的40%以上,是目前全球日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新病例幾乎是美國的兩倍,過去24小時內就增加75,829例。光是印度官方統計已經有超過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更不要說沒有統計的。但聽說印度官員還是計劃取消更多限制,希望重振已經癱瘓的經濟。而且除了經濟之外,我自己看到這些國家在封鎖中,受到影響有很多是沒辦法去上學的兒童,那種影響才是好幾代的。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學校還在封鎖當中,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去工作了,印度也不例外,而且這些小朋友從事的往往是非法且危險的工作。這也使得這些國家未來的社會流動性和競爭裡都會出現問題。
不過世界上還有少數零確診的國家,像大洋洲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數的淨土,有12個大洋洲島國保持零確診,包括台灣的4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吐瓦魯。這些國家主要是因為可以比較容易封鎖邊界,而且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只要病毒一入侵,出現的危機更大。
從今天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每一個地區面對病毒肆虐,都得要重新檢視一下各自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除了衛生健康專業之外,防疫的路上也要有社會學或是人類學家一起從文化和社會的面向找到最好的防疫措施,至於根據規定戴口罩,就不用我再重複了吧。如果你對我們的討論有什麼意見,請上網與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德國總統 總理 分別 在 總統、總理、首相到底差在哪裡?【聊時事018】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些國家有總統和總理有些國家有女王和首相到底這些國家的政治體系差在哪理呢? 看完影片後你就明白囉小額贊助安撫蒟嫂https://p.ecpay.com.tw/E2494. ... <看更多>
德國總統 總理 分別 在 偽歐洲人閒晃札記- 【德國總統vs德國總理】... 的推薦與評價
再來談談德國的聯邦總理:總理類似於英國的首相,是聯邦政府的行政首長,也是整個政府的核心。在議會內閣制的國家中,政府大多由國會中席位過半的組陣營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