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感受,與傾聽感受是兩回事。
前幾天和我的諮商師討論到一個挺有趣的現象,我們一般都能談論感受(除非是極度抗拒逃避的),但是當我們需要傾聽感受時,困難就顯現了。原因在於我們太習慣用「認知」去理解「感受」,而不是用「心」在同理。
簡單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說今天早上你的一句話讓我很傷心,我感覺到自己不被受重視。這時的你,會如何回答我呢?十之八九會「解釋」你的那一句話沒有這個意思,是基於什麼狀態或背景所講出來的。「解釋」的背後,在說明的是我的感覺不是正確的,我誤解了你。這就是一個很常鬼打牆的例子。
當我們用「認知」在理解「感受」時,很容易淪為「對與錯的爭執」,因為只要我們的認知不同,就無法理解對方的感受,而認為對方的感受不是正確的,對方「誤解」了我。而真正在談論感受時,是很主觀的。一個人的感受,一定是出自於他的立場、背景、主觀意識及環境條件,那是一種真實的感覺,但並不客觀。因此,若是對方跟我說他感到很傷心時,不論使他傷心的原由是否來自於「真實」的我,但那一刻若是能傾聽對方談論他的感受,而不坐進去「造成他難過的主角」的受害者寶座裡,就能夠跳脫因為認知所產生的差距而起的爭執了。
詭辯的是,當對方談論感受時,若內容有涵蓋我,而我會因為被誤解而想要加以解釋,而這個解釋又間接抹滅了對方的感受,於是對方愈是渴望我理解而談論感受,我愈是感到自己也被誤解而解釋,而愈解釋就愈抹滅對方的感受。最終雙方的溝通,只會更加的困難。這其中摻雜了用認知在理解感受的迷霧,以及無法尊重對方有自己感受的權利。簡單說就是,一用認知在理解感受(我不是這樣的,你怎麼會有那種感受呢?),二是無法尊重對方有感受的權利(既然我沒有這個意思,你就不該有那種感受)。
這樣的情況據我的觀察,在我們的文化中無時無刻地存在著。因為我們從小並沒有被教導去談論感受,如何去辨別自己的情緒、定義它、理解它、同理它並且接納它。也因此我們對他人也是如此,一個渴望在感受層面交流的人,在我們聽來會是滿滿的責怪與誤解,甚至會評判他哪來這麼多感受(你就是太敏感啦)等等。也因此除了學會談論感受,對於傾聽感受這件事,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靈魂之旅課G班週三晚上
#剩最後幾位名額
⭕️ 靈魂之旅課
此課程的內容會以超個人心理學派為基礎,去詮釋我在靈性經歷上所學習到的,以及分享個案案例的故事來探討不論是心理或心靈上的課題。我希望能強調並不是一昩地躲入內在意識來逃避心理層面,活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幻象中;反而是因為更往內在走,而有能力與自己的內在經驗及感受共處,找到內在平安及和諧,並發展出面對外在挑戰的勇氣及信任。
課程中會以故事為例,和大家探討理解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發生什麼事了?有什麼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在渴望什麼或恐懼什麼?以靈魂層次上來看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行為背後的心理驅力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能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這會是一個線上解說(一週一次一小時)加上群組討論(每週故事更新、提問、回饋及後讀討論)的課程,以新書中內容為主軸來探索我們與自己的不同面向,達到整合及精進。因為內容深度和觸及的範圍較深,因此這次以課程方式進行,書只是教材。希望在三個月的心靈課程下,能使大家獲得更深層的自我了解及探索。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6-1 梁庚辰普通心理學- 看板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文社]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textbook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7-1 普通心理學梁庚辰- 看板NTUcours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課本]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7-1 梁庚辰普通心理學- NTUcourse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8-1 梁庚辰普通心理學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普通心理學趙儀珊ptt」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二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二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台大心理學教科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台大心理學教科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台大心理學教科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台大心理學教科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台大心理系教科書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FACEBOOK ...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台大課程資訊交流區| 1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7-1 普通心理學梁庚辰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何文澤普通心理學 - 臺灣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通識] 110-1 A58* 陳品豪普通心理學| NTUcourse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7-2 大一研討課梁庚辰- 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理學入門ptt - Geasb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腦科學心理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腦科學心理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量子觸療ptt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得] 心輔所110考試經驗分享-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實驗] 台大醫學院腦心實驗室誠徵老年參與者- 看板Wen-Shan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心理學知識100條,讀完你會更強大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犢月刊-NO.85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現代心靈(全套上下冊不分售):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 的評價
- 關於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第二座山: 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的評價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綠豆爸・粉圓媽帶領 #幸福讀書會
5/4起每週一~六晚間21:00~21:30
就在 綠豆爸.粉圓媽.幸福學・學幸福
·
📘【週三主題】腦神經科學
選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作者: 丹尼爾.席格、蒂娜.布萊森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1961
·
內容簡介:
★父母必讀,腦科學教養經典代表作★
你教養的方式,決定孩子大腦的發展
跟著腦神經權威╳兒童發展專家,輕鬆學會12個腦科學教養大關鍵
12歲前教會孩子整理情緒右腦,連結理性左腦,
完成全腦均衡發展,成為創意理智兼備的孩子。
◎教孩子學會跟情緒好好相處,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生命禮物
孩子吵著要買玩具,賴在地上怎麼勸也不肯走?
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就吵架,怎麼講都講不聽?
當孩子的情緒亮紅燈,表示他的左右腦跟上下腦都處於分裂狀態!
教孩子學會運用左腦安撫情緒,鍛鍊上層大腦、培養同理心,用運動改造大腦、化解怒氣。
整合上、下、左、右腦,孩子就能正確處理情緒,變得更加明理懂事,更有能力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光講理還不夠,要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再理性引導
美國腦神經權威和知名兒童發展專家,結合最新腦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與臨床個案經驗,
提出整合左右腦的「全腦情緒教養法」,教你善用孩子大腦的發展特性,進行教養。
請記住,當孩子的情緒亮紅燈,先溫柔地帶著孩子觀察內在的感受,安撫他的右腦和下層大腦;
再用溝通技巧巧妙引導,幫助他們用邏輯平衡強烈的情緒,鍛鍊左腦和上層大腦。
達到身體與心靈的全腦連結,孩子就能逐漸學會管理情緒,變得更加自律而快樂,同時為成年的品格力打下基礎。
◎情緒教養,從整合孩子的左右腦開始
跟孩子聊大腦,12歲前是關鍵。
越早運用親子衝突的機會,幫助孩子整合大腦,孩子的大腦就越健全,將有助發展出高EQ、專注力、同理心、辨識情緒和與人溝通的能力。運用本書的「全腦情緒教養12步驟」,父母也能夠同步整合左右腦,反思自身的教養方式與童年經歷,更加了解自己和孩子,找到親子溝通最有效的方法。
◎全腦情緒教養12法,化解教養困境,立刻上手
本書將帶你透視0~12歲兒童大腦的發展,並依序運用12個教養步驟,有系統地整合孩子的大腦、創傷記憶、培養孩子的人際技巧,能有效改善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發展出平衡健全的大腦,以及同理他人的能力。隨書特別收錄12個教養情境圖解,一次網羅所有教養難題,輕鬆掌握全腦情緒教養的關鍵。
◎0~12歲全腦情緒教養手冊:條列各階段大腦發展重點,教養更輕鬆
本書還將0~12歲兒童的大腦發展,分成4個階段:針對0~3歲、4~6歲、7~9歲、10~12歲的孩童,分別提出實用的全腦教養建議,整理出各年齡段的大腦教養重點,清晰易懂、一目瞭然。
※全腦情緒教養12法:
第 1 法 用右腦聆聽關注,再用左腦重新引導:安然度過情緒風浪
第 2 法 為情緒命名:陪孩子把難過的經驗當成故事說出來
第 3 法 動腦莫動氣:喚起上層大腦
第 4 法 越用越靈光:鍛鍊上層大腦
第 5 法 運動改造大腦:讓腦子活起來
第 6 法 遙控器在我手上:教孩子重演記憶,療癒創傷
第 7 法 加深記憶:全家每天說故事重整記憶
第 8 法 情緒如浮雲:幫助孩子懂得情緒的來去與流轉
第 9 法 檢視情緒:教孩子觀察內在的感受
第 10 法 訓練心智省察力:運用覺知之輪回歸意識中心
第 11 法 為家注入趣味:讓親子互動更愉快
第 12 法 在衝突中保持連結:教孩子在吵架時想著「我們:我和你」
本書特色
「全腦情緒教養法」能讓你教會孩子:
1.學會清楚表達右腦的情緒,辨識情緒
2.運用理性的左腦來安撫情緒
3.鍛鍊上層大腦,培養同理心
4.用運動改造大腦,化解怒氣
5.整合上、下、左、右腦,情緒暢通無阻,孩子就會更專注、更快樂、更有同理心。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4-08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幽樹的療癒客棧
出版社粉絲頁: 四塊玉文創/橘子文化/食為天文創 三友圖書-微胖男女編輯社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的生活」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義平(幽樹) 心理師
內容簡介:
開啟一趟潛意識的旅程,
重新解析自己,
了解孤獨、自卑、恐懼、壓力的原因,
靠自己的力量撫平生命中的挫折與傷痛,
迎接美好的未來。
◎改變的密碼,藏在潛意識內
其實潛意識就是另一個自己,只是你平常不認識他。
悄悄地在內心深處埋入正向能量,帶來巨大改變!
◎打破那些奇幻的想像
控制、操縱身體的劇情,其實都是被誇大的結果。
真實的催眠就存於日常生活中,甚至就在你身邊。
◎你就是自己的催眠師
混亂的思緒與繁雜的世界,你需要進行自我催眠,
讓工作效率更加提升,讓心靈獲得平靜。
◎透過練習,逐漸療癒自己
書內附上小練習,透過簡單的步驟,
切換心靈開關,獲得更美好的生活。
◎專業引導語,助你放鬆
隨書附催眠引導語QR code
幫助自我放鬆,探索潛意識世界
作者簡介:張義平(幽樹)
長年行走在各式身心靈療癒的交界地帶,一位很有故事的人,擁有細膩易感的心,與願意凝視人性幽微的雙眼,始終以自己的生命為師,深信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自癒力,文字是他記錄生命的方式,更是默默支持人們的心意。
身為熱愛跨界整合的行者,現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機構催眠訓練師與資深催眠師,也是全台首位具有蛻變遊戲專業教練資格的心理師。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文社]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text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上警示語請勿刪除,違者視同違反板規2.2刪文) 書名: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作者: 臺大心理系, 梁庚辰等教授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 <看更多>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7-1 普通心理學梁庚辰- 看板NTUcourse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2019年7月7日 — ...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台大心理系策劃梁庚辰主編(沒錯,是中文書喔~)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 ... ... <看更多>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評價] 106-1 梁庚辰普通心理學- 看板NTUcours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哪一學年度修課:106-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梁庚辰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心理系 兼 A58*通識
δ 課程大概內容
Chap 1 緒論
Cahp 2 心理學的科學方法
Chap 3 行為的生物基礎
Chap 4 感覺與知覺
Chap 5 注意與意識
---第一次期中考---
Chap 6 學習
Chap 7 記憶
Chap 8 語言
Chap 9 思考
---第二次期中考---
Chap 10 智力
Chap 11 情緒與動機
Chap 12 性格
Chap 13 社會心理學
---期末考---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心理系同學 -> 好像也沒得選所以也沒必要評分了XD
要涼甜通識 -> ☆ 請務必慎選
想學到東西 -> ★★☆
背書小達人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今年使用心理系老師們自己編的課本
書名為:「身體、心靈與文化整合」
小小願望:
(1) 今年的用書都沒有圖片,希望明年可以補上
(2) 數學算式都沒有用Latex處理好,也有少許錯字,希望出版前都能修好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上課以投影片為主,雖然有圖片穿插但字還是多了些複習的時候看起來有點吃力
老師上課蠻認真的上課會早到,然後偶爾穿插一些笑話
上課速度很慢,最後也理所當然的沒有教完整本課本
但是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這門課會考的非常非常細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1) 由於版權問題,因此課後投影片放到ceiba上的時候會沒有圖片
(2) 投影片會等到該章節教完後才會放上去而不是教到哪就公佈到哪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三次期中考 32%, 32%, 30%
作業 6% (今年就簡單的問答題而已)
加分項目 4% (撰寫論文摘要評論 or 幫忙做心理學實驗)
注意:
老師會把大家的成績標準化,以平均為標準線:
一個標準差內是B字頭
一個標準差以上A字頭
一個標準差以下C字頭
兩個標準差以下F字頭
所以不是直接拿分數下去算!!!
(小弟我可能當初上課沒特別注意聽所以一段開心考個9x後才發現大事不妙QQ)
先說我本人是外系學生
我覺得給分非常、非常的紮實且充實,如果該學期太忙請勿輕易嘗試
不要抱持著「有唸書or有上課就有分」的想法,課後和考前會花你很多時間
不過還是越努力越有機會拿高分就是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題型式:單選(60%以上一些)、填充(20%以上)與問答(20%左右)
雖然有課本但是考題還是以上課投影片為主
前兩次考試在星期六早上0900-1200(務必確認自己沒事情)
期末考在最後一堂上課時間,考兩小時
單選與填充題如果想要高分基本上就是要老實讀書
問答題是梁爸親自批改
個人覺得把課本和投影片看熟的話作答起來應該還好
基本上都是問章節大概念,需要有好的統整與架構能力即可
ps. 提供另外的觀點:
身邊有同學覺得梁爸改問答題就是他喜歡的論述方式給高分,他不喜歡的則否
但這點我也不予置評就只是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畢竟問答題的平均分數前兩次都是低於該題一半的
(身邊同學有心理本系同學與敝系同學都有)
期末考前梁爸會說分數低於某個數字的(今年是129)可以參加補救考試
基本上那些人就是危險邊緣的
考試會集中到某間教室去
據說是考40題選擇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 出席率
完全不重視,不會點名,評分方式就以上那幾樣而已
個人覺得比起上課,老實讀課本與投影片對考試還是比較實在
- 基礎
基本上不用,畢竟這只是一門大一的課,基本上理解上不會有困難
倒是需要不少時間還有很堅定的意志力啦
- 選課
如果是一、二階選課選它基本上一定會上
如果是加簽會按照年級遞減順序,不過大多都會上
然後再次提醒,外系同學加簽請三思
Ψ 總結
前面都是相對客觀的東西
在最後這邊我想要打些我個人主觀的想法
如果有人覺得不舒服那就敬請見諒了
----------------------------------------
在修課前我聽說這是一門比較重但是可以學到比較多東西
抱持這樣的心態,小弟我就去加簽了
事實上確實學到了比較多(同學期有另外一個普心通識班),然而卻相當的痛苦
而這些痛苦也正是我不喜歡這門課的地方
我個人不是心理系的學生,深知自己沒有立場說這門課究竟是好不好
(畢竟或許對心理系未來的課程來說來說,這門課可能非常非常的重要)
以下內容我只想說說我的感受
(1) 我感覺到我在背誦許多google就可以獲取的東西
個人覺得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單選題與填充題有點太細太多了
以填充題為例,第一次段考出了20分左右我覺得還好
第二次段考看到考卷發現44分填充的時候我還真差點暈了過去
然後填充題必須一字不漏的背誦出整個字,錯字或注音或縮寫一概沒分
但荒謬的是一個知道GABA的人如果不知道全名是迦瑪安機丁酸
我想大家都同意這個要用的時候google查一下就好了
然而在考試這卻會被扣分甚至跟完全不知道GABA的同學一樣拿到相同的分數
再者是他的細緻程度
期末末考有一題問了遊說的方法->答案貌似是「退求其次法」
各位覺得填出這個字真的很有意義嗎?不覺得要用的時候去查一下就好了?
第二次段考某題填充題的提示給了「跟基因很像的一個字」
-> 答案好像是「迷因」
這就忽然讓我想起了高中英文考試單字題的a開頭c結尾式的提示法
最扯的是第一次段考填充的某題的答案
居然是一個長達12個中文字不是專有名詞的句子
考試模式總讓我覺得只是在背哪個學者在哪一年提出什麼理論做了什麼實驗
(一次段考至少50up個學者)
雖然幾次重要的派典轉移也都有考,但也都只是用單選和填充的考法
再加上比例上重大派典轉移與小細節的比重幾乎是各半
而且考試的問題總是google關鍵字維基百科一出來就可以找到答案
就讓人感覺有種在訓練背書機器的感覺
或許老師一路可能都秉持著有唸書有分的想法
這點我也同意
但是這樣背書的考試方法真的是未來的方向嗎?
ps. 第一次段考的時候有一題題目居然因為老師說
「某個選項錯比較多所以單選題我們要選最好的答案....」
這點讓我頗不以為然,認為我們在大學追求知識不能再像高中一樣了
結果在普心又看到了國高中我們厭倦的東西再度出現
(2) 我感覺到學習充滿了競爭
上面有提到老師會把同學們的成績做標準化然後評分
然而我卻看到跟自己一起修課的系上同學明明段考都及格
但在期末考的時候卻掉到了危險補考區
這讓我覺得學習好像不再快樂
原本一份考卷的目的是要能測驗同學們有沒有習得大多數的知識
如果有學到該學到的,那同學應該能在這份理想考卷拿60分以上,反之則否
然而這門課評分的方式卻是用班上同學的distribution來決定
這樣就讓我們學習感覺到極大的壓力
感覺verify自己學習成果的不再是一份用來檢測學習的考卷
而是自己在全班的排名
雖然底下可能是一排的噓文表示「不想修就不要修阿、不就自己不認真」
但各位仔細想想如果用這個model跑下去,每年都有同學會拿F
這,真的是教育的初衷嗎?
好以上兩點就是我對這門課感覺不舒服的地方
個人認為這門課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
如果你是被書小達人紮實念下去的話
你會至少了解心理學家在研究些什麼
也會了解到近代心理學界從Wundts開始的重要派別
但最後還是補上一句,這絕對不是一門輕鬆的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6.1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16870911.A.C0A.html
※ 編輯: patrickwu2 (140.112.16.183), 01/25/2018 17:06:12
※ 編輯: patrickwu2 (140.112.16.183), 01/25/2018 17:12:24
※ 編輯: patrickwu2 (140.112.16.183), 01/25/2018 17:12:59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