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星期三 絕對音樂】
「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時光背後,忘記自己當初想要追求的是什麼,
如今得到的又是什麼;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與其以一幅落魄臉示人,不如
換以清新,明朗的形象,反倒更讓人信任,更能得到成長的機會…」
SO~~用加法愛人,用減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憂。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看不懂「長輩圖」? 其實是你不懂長輩的心…》
「登登登……」打開手機訊息,一張張蓮花、樹林、佛祖、風景照的底圖,搭配早午晚安或勵志格言,不回好像不禮貌,但又不知道能回些什麼。每天接收的訊息已經很多了,還要應付長輩們的「長輩圖攻勢」,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張圖,有時卻令人無奈,然而,若細探長輩圖中所承載的情感,或許就能用不同心情與方式回應。
一位年約60歲的陳爸爸分享到,以前都是打電話或家庭拜訪朋友,有時卻不見得有時間跟這麼多朋友保持聯繫,「一天如果想跟100個人保持聯繫,即便一個人講2分鐘的電話,也要200分鐘的時間,現在一秒鐘傳一張圖,幾分鐘就可以跟一群朋友簡單的聯繫!」
陳爸爸強調,想保持聯繫的人很多,但因為生活圈的轉變,不一定每天都能找到合適的話題,就算能打電話聊天或見面,一天的時間最多也只能和幾個人聯繫;但傳一張圖跟老朋友或家人問好,雖然快速卻能保持人和人之間的連結,有種「見面三分情」的感覺。
長輩圖裡的每一個字都代著父母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愛
陳爸爸說,以前朋友都住很近,很容易可以打招呼,但現在大家都因生活或退休而四散各地,聯繫起來也不容易,有了這些通訊軟體的輔助,反而大家都更能聚集起來,他說:「我都會挑選每天要傳的圖,比如傳給我媽媽的可能是『早安吉祥』,但要傳給朋友或是小孩又會是不同的,會特別挑選比較合適的。」一張看似「無聊的長輩圖」,其實充滿了對一個人的心意。
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曾分享過對長輩的觀察,她認為「長輩圖」提供了一種比較間接且緩和的溝通方式,長輩能把自己想「嘮叨」的內容用圖文的方式傳達,一來能表達對對方的關心,二來能避免面對面說話產生的壓力,又能抒發自己的想法。
事實上也越來越多研究學者認為,長輩透過社交軟體,更容易與親友聯繫情感、建立連結,對長輩的精神心理健康有幫助。蔡佳芬認為,善用通訊軟體反而能「保持好的關係」,例如:若爸媽將想分享的事用「傳」的,孩子就可以不用立刻回覆,等到忙完再回較能有喘息的空間;孩子的一個簡單貼圖回覆也能與長輩互動,更能保持親密的關係。
打開心去看見沒有說出口的關心
成大心理學系學生莊霈淳曾在網路發表《不懂長輩圖? 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一文更是提到,在她的觀察中,長輩圖的分享和年輕人愛在社群軟體上分享自己生活,兩者背後的心理是很類似的,都希望找到認同和歸屬感,或是希望能被關心和互動。
雖然長輩圖有時令人無言,或是你正打算已讀不回時,多想想這些長輩圖中「真摯的情感」,或許你就會想給些回應了,可能你順手點的一個貼圖回覆,都能讓這些長輩們的生活充滿被愛的滿足感和生活的動力!
(文章來源:http://www.fruitsmedia.net/?p=5071)
***************************
志合訊息樹林電話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日記]
📅四月八日週三,補週二資料
全英閉關Day16
本日疫情指標: 連兩日24小時入院死亡人數超過800
#接下來到復活節會越爬越高的數字直到高峰
******
[閉關的時候在幹嘛]
去年我固定去一個社區小樹林當志工,它位在住宅區內有隱蔽的入口。在閉關令之後,這個當地社區組織的管理人開放這個區域給志工們「做運動」。
雖然是位在我這個自治市內,但我搭公車去也要30分鐘,為了不搭大眾交通工具我就不再去了。
從群組的訊息看起來,有小孩的志工全家一起出動「做運動」,每家先約好時段,錯開去的時間,組內有一份待做工作清單讓「做運動」的人挑著做,戶外教室的花圃、溫室的新苗、新栽的果樹、除草...樣樣沒有荒廢。
認真說起來園藝不算運動、在這時間點自然保育也不是核心工作,但以一個家戶為原則在空曠的戶外活動,再加上他們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的話,真是沒有妨礙防疫工作。我很慶幸他們有這個秘密花園可以去,不必去公園或海灘為難警察。
我大概可以了解蘇格蘭的醫療官、紐西蘭的衛生部在想什麼,可能覺得他們全家出門沒有傳播病毒顧慮,可是他們跑太遠的,而且他們他們的職務確實不適合。
*****
📺每日記者會(四月七日)
今天又是外交部長(Dominic Raab)主持,強森進加護病房後就是他代理首相的工作,成為今天記者關切的焦點。
做簡報的是首席科學官( Sir Patrick Vallance)以及首席醫療官(Chief Medical Officer Professor Chris Whitty)。
📌目前的入院人數增加趨緩,可能可以視為成長曲線開始改變
📌再二三週後才會看見死亡人數下降
📌9100人參與治療用藥的臨床試驗
🤭今天沒有宣布什麼新的東西,外長在報告我們已經知道的的強森近況之後,加了一段帶著個人感情的致詞:
強森的病況震驚內閣,他不只是我們的老闆,也是同事與朋友。我相信他能戰勝病情,因為我知道他是個鬥士。
#是真愛 #支持他選黨主席時沒想到還要代理他收爛攤子
🤭記者們關心唐寧街新的權力部署這件事,三番兩次用不同角度打探外交部長是否真的掌權、能不能做決定,但外長以:「在首相歸畫的方向上、內閣集體決定」來避開凸顯自己的新權力。
#還沒跟老臣過招不好說
🤭另一個焦點是:閉關禁令措施會不會放鬆一點?會延長嗎?會如原先說的在第三週時回顧嗎?....
答案是:看數字決定,現在就是遵守政策措施。要先過了高峰才能討論是否放寬措施,閉關期太長也不好。#說了等於沒說
🤭再一個焦點是防疫政策的比較,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不一樣?德國死亡率那麼低我們可以學習什麼?
科學官的安全回答是:在對的時候做適當的部署、每個國家疫情的情況不同
#白話文有什麼好比較的啦
醫療官說:我們有很多可以跟德國學習的,像是全面做抗體檢驗。#醫療官誤入陷阱題 #記者不是在討論技術
😆最毒的一個問題是:三個指導全國如何避免感染病毒的人都中鏢了,這是怎麼回事?#一針見血
外長秒回:因為病毒沒有歧視。
但記者還指名要醫療官回覆 #好壞,醫療官說:由此可見這是個快速傳播的危險病毒。
****
其他時事隨便說:
😷 不管部長高爾(Michael Gove, Chancellor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平時沒特定職務以便隨時可以接任緊急任務)也經常主持疫情記者會,但是從週二起兩週內不會看當他當主席了,因為他家人有症狀,因此要一起居家隔離。
🤭因為外長只有一年的閣員經驗,據說內閣成員有些人覺得高爾比較適合當代理人。但首相府週二發布二號代理人選,如果外長也生病,將會是財務部長當代理人。#出局不是因為在家隔離的關係 #強森喜歡型男來代理
🇺🇸川普聽聞強森入院,說要派美國藥廠送藥給強森。不過強森最想要的是呼吸器(記得他們的電話談話嗎),川普也表示送了200台過來。#也是真愛
#自己都不夠了還可以我ok你先用
💙一些醫護人員在網路上貼出為強森打氣的照片,週二晚上也有一波為強森打氣的全民鼓掌活動。連他和未婚妻養的狗也來祈禱(#小編是誰?)週三有個消息是他退燒了。#集氣有益
🇳🇿也在閉關中的紐西蘭,其衛生部長因為開車帶全家去海灘散步違反他自己宣傳的禁令,紐西蘭首相給他的處罰是繼續做完抗疫工作且降低在內閣的職等。#記過兼留校察看 #繼續做完工作是最大的處罰
⚽️英國各家足球隊對於雇主要他們留職減薪的措施議論紛紛,覺得球隊老闆只要賣自己的遊艇球員就不用減薪了。
🍱已經退休的英國隊長貝可漢就不用加入這口水戰,他呼籲大家去贊助提供NHS員工和其他核心工作者熱食便當的募款計畫One Million Meals。#最帥國家啦啦隊 #梅根和哈利的公關很不會
⚽️法國週三起禁止民眾於日間外出做運動。貝可漢說我們真幸運還能出門做運動。但是有個倫敦的足球教練做過頭了,帶者三名球員在公園做訓練,周二被警方警告。#請改去貝克漢家的院子做訓練
*****
📅(補)4月7日週二官方發表數字:
重症確診累積55242(^3634, 比前日少4.4%)
死亡 6152(^786,比前日^79% !!)
檢驗213181(^4333,比前日少67%),
#確診率 28.9% (^4.2% !!)
🦊大倫敦重症累積13378(^742,比前日^12%),
死亡1353(^224,比前日多73.6%!!)
圖表來源:Dail Mail
志合訊息樹林電話 在 郭岱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爸爸是計程車司機。放心,這不是一個關於民主改革的故事,只是一個男孩與他老爸間的故事。這位非典型老爸,並未像國文課本中,朱自清的父親一樣,拎著朱紅的桔子,在車站月台鐵道爬上爬下,讓人紅了眼眶的背影。但印象所及,我真的對老爸在那輛日漸老舊的計程車裡的背影十分熟悉。
看了照片,別問我為什麼不坐前座,其實我是喜歡坐駕駛座旁邊的位置的,畢竟要播唱片、調頻道聽廣播都挺方便,而且「客人」才坐後座,親人當駕駛,還是坐旁邊禮貌點。但,前座椅子要調整位置很麻煩,繫安全帶也不舒服,有時帶的東西多,不知不覺,也就慣於坐到後面去了。
老爸為什麼成為計程車司機?他出身西港大塭寮普通的農家,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長男讀到港明中學畢業後,念了憲兵學校,很多人叫我爸「郭連長」,之前還有人私訊我,說是他帶過的兵!但老爸後來自願退伍。原因是,家中原想添個弟弟給大哥,但卻一次來了雙胞胎,老爸要幫忙母親照顧新出生的我們,決定退伍開計程車養家,那是一個當司機能賺錢的年代。
每天都要出門開車的老爸,不知何時下的決心,不管晴天還是下雨,他一定「順道」送孩子上學,這一送,就從幼稚園直到研究所了。說來有點小害羞,甚至有段日子住家中要到內湖上班時,也凹老爸送我去公司。而那段從家中出發到學校、公司、或各種目的地的行進過程中,也是我跟老爸交換生活情報、心情的「特別時刻」。
讀幼稚園時,老爸會騎機車送我們兄弟一塊上學,一個站前面腳踏板,一個坐後面,幾乎沒什麼聊天的機會,因為一下子就到了。但老爸會先載我們在巷口的「曾記雜貨店」,讓我們進去挑自己喜歡的零食,經常是一人一包乖乖,接著就送我們到幼稚園,他安心去開車賺錢。
國小的時候,我爸則會開著計程車,讓我們當他每天的第一位乘客,我爸會打開廣播,我們一起聽著警廣的「趙寧時間」,就像早晨的醒腦時間。寒暑假的時候,還沒有高鐵的年代,爸會開著他的「小藍」(按:民國80年後才統一黃色),載我們一家回台南老家,車程很長,四個小時左右,我都會看著手錶時針走四格去分辨,我們到底開到哪兒了,如果聞到雞寮的雞屎味,就快抵達了,那時台南鄉間路鋪得有夠爛,所以整台車會跳起波浪舞起伏。
不知全台灣的計程車司機都跟我爸一樣?他很喜歡聊政治,好像也是因為這樣,我對政治議題並不排斥,也會跟老爸討論我的看法,父子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很不願把我老爸歸類成「老藍男」,但的確也是這樣。
老爸車上的音響設備,從卡帶變成CD,念新莊高中的時候,老爸還是會「順路」載我上學,當我還在家裡賴床與盥洗的時候,老爸已經在老公寓樓下,提著水桶把車洗好等我。等不耐煩時會撥家裡電話催促我下樓。
推甄考上家附近的社區高中,走路15分鐘能抵達,老爸還是堅持載我上學,不過因為哥哥考到樹林中學,老爸就比較常載哥哥。我則大多是走路,或是有時犯懶在幸福路上搭 257路公車到中平路口,其實也才短短兩站的距離。
高一推甄班裡,有個日文通同學叫蘇郁強,還是蘇傅強?我記憶雖然有點模糊,但還記得我跟蘇一塊去板橋,某個像安親班的地方學日文,班主任是一位長髮老阿姨,嚴格說起來像阿達一族裡面的媽媽,我日文的五段動詞啟蒙者就是她,但大學時都靠蘇文郎老師,還有今泉老師的會話課。一舉考過三級後,就敢跟廣電系的朋友到日本東京自由行。
我的第一首用「空耳」學的日文歌是《それが大事》,香港歌手李克勤,也有用廣東話填詞《紅日》。我也買了濱崎步的《SEASONS》專輯、視覺系團體SHAZNA的《絕對真心 PURE HEARTS》,這些歌,我也會拿到老爸車上播放,變成我們搭老爸車回台南時,打發時間的背景音,後來還有西城男孩跟瑪麗亞凱莉合唱的《 Flying without Wings 》精選輯,我都懷疑我爸聽到都會唱了。
考上政治大學後,老爸依舊會載我上學,我下課再搭公車跟捷運回新莊,我們一樣會聊著政治,我念的是新聞系,可能跟老爸在車上不斷洗腦新聞有些影響,我的嗜好是看新聞台,尤其是TVBS-N,最愛謝向榮主播。但,我並沒有像視網膜那樣,可以背出每個新聞頻道的開場音樂旋律。不過我能光聽新聞的配音,在新聞結尾正確辨認出那是誰做的新聞,連寫「綜合報導」的也能,但是沒法看出來是誰剪的啦,但新聞台都有固定搭檔,所以腦子裡不自覺會脫口「鍾德榮,張愛晶」、「葉俊宏,蔣志薇」等等。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到TVBS實習的時候,幾乎每位新聞部記者,都像我前世已經認識他們了那樣。
到了大二那年,我修課課表爆炸,教育學程、日文系雙主修加上廣電學程、學生電台實習,我一學期修了32學分,其中幾門課是一早8點要到教室就定位的,也有晚上9點下課的,我選擇住校,也很幸運的抽中學生宿舍。偶而回家後回學校會請老爸載我一程,那年暑假結束了華視的暑期實習,接著要出發去香港,到浸會大學交換學生,為期一年。
這次離開很不同,連國中好友也一道搭車,只為了跟我爸一塊到機場送我,我也知道,會有很久一段時間,沒有「麻煩鬼」會在前一晚耍賴要他接送,老爸也無須早起準備,在樓下撥打著手機催促「好了沒?要出發沒?」
要前往機場那天,聽的是張智成的歌,一早的晨曦看起來竟像黃昏,《保佑我》緩緩播送,那時用的是王力宏代言索尼愛立信的手機,我用耳機,沒跟老爸分享我在聽的歌,還在用MSN傳訊息,跟朋友道別,準備展開新的生活。
一直記得有一次,也是老爸載我上學時,我只是請他在離校門口遠一點的地方停車放我下來,那次,老爸突然問說,「你是不是覺得讓別人知道爸爸開計程車很丟臉?」其實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心裡頭還莞爾,搞不好大家知道我搭計程車上學,應該覺得我家很有錢吧?但真的純粹因為想在靠近速食店的地方先下車買早餐罷了。但父子間說開了,也就釋懷了。
#老爸 #計程車 #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