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連假,看著一堆人出遊的新聞,然而還是有一大群熱血的夥伴,在連假中一起在線上進行了【#針對遺留代碼加入單元測試的藝術】以及【#極速開發】的培訓。
這是第一次採線上直播的進行方式,在上課前因為之前有錄 Classic TDD by Example 無限次觀看的影音課程的經驗,比較能掌握在螢幕上該怎麼解說、標記、highlight 重點。
而這次課前也跟同事和夥伴們事先練習過,如何用 zoom 來安排互動、討論、上課下課之間流暢度的配合,所以都還蠻順利的。
唯一就是開了6個 IDE 再加上 zoom 的直播當下,memory 跟 cpu 在 live coding 過程中,跑單元測試需要等待的時間拉長了,甚至 6 個 IDE 時 intellisense 出來的速度跟不上我的手速(後來關到剩下4個)
陪家人團聚很重要,讓自己進步也很重要,疫情肆虐下要恢復過去的生活已經幾乎不可能了,但工作機會卻因此越來越險峻,怎麼投資自己,怎麼讓自己更加熟悉線上/遠端的協作,還是很重要的。
感謝陪伴我第一次正式線上直播課的所有學員,謝謝你們即使在遠端,仍積極參與、發問,還有課後的練習。
※ 極速開發課上完當晚,就有學員錄好第一版練習影片找我 review 了,今天是第二天,已經有六位同學交了第一版作業。看到大家都這麼熱血,我也跟著沸騰起來了。
投資自己不嫌晚,但最怕沒跨出第一步,你不需要一開始就很強,但你需要開始才能變強。
也謝謝好夥伴 Cash Wu Geek 在線上幫忙顧前顧後,有你的協助,讓兩天課得以進行地更順利完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怎麼 跟同事 變 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有些時候,是編劇會刻意的將某些巧思放在電影裡面,用彩蛋的方式來致敬、伏筆,或是單純的揭示未來續集可能的走向。
(例如,皮克斯工作坊、迪士尼影業中的數字、角色或色彩的隱喻;漫威系列中以往必定出場.....但以後不會再有的老人家--史丹李;或是漫威的彩蛋系列。)
但更多的時候,是編者作者根本就沒有那些想法,只想呈現自己的劇本,但是粉絲就腦補起來了,將一堆根本不在作者創作設想之中的元素,硬是加在裡面,然後可能還會大讚編劇或導演天縱英明,把這麼多堪稱典範的元素不著痕跡的加在裡面,還好自己心細眼尖、博學多聞,才能把這其中的隱藏伏筆一一看懂挑出.......
例如,很多人把周星馳的《功夫》捧上了天,說裡面蘊含了多少上乘的攝影技巧、多少心理學學說、多少編劇電影學說、多少"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云云........不可否認,周星馳是個電影天才,喜劇表現的能力不在話下,也有過很多驚人的經典作品。
但我甚至不確定他本人對"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這類的哲學議題所知多少??又是否能熟捻到可以把這些理論完整的融入一個特效功夫喜劇電影之中??
我總以為,要評論一個人,不是只看個案(一個電影一個作品),而是要看通案(一直以來的作品水準)。
就比如說,看到一個人用小石頭打到40公尺以外的東西,我們會覺得他準;但是真的準,還是矇的,那就再遞給他十個小石頭,如果10能中8,那我就會相信他是真準。
又譬如說,近年來導演 克里斯多福 · 諾蘭,當年的《記憶拼圖》(2000)是很好的作品,但他是不是一個好導演,就要從他之後的作品來看了。
之後從《針鋒相對》(2002)、《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頂尖對決》(2006)、《黑暗騎士》(2008)、《全面啟動》(2010)、《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星際效應》(2014)、《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一直到最近的《TENET天能》(2020),都無一不是精彩作品,所知所聞太少、專注力不購的人,甚至連看都看不懂........
#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說故事人了。
而以這種角度回來看周星馳。毫無疑問,從1990年開始,他的作品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直到1995年間這些作品在電視、電影、票房跟文化影響力上都有巨大影響,這段時間的他毫無疑問是個偉大的喜劇演員。但我個人覺得從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開始,他演繹故事的方式開始定型,其他轉變卻讓人有"不如從前"的感覺,而那恰好卻是他跳脫演員身分後的一個轉折。
他的第一個編導作品是《凌凌漆大戰金鎗客》,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品,也取得很大的成功;但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也都是他編導的作品,他的風格開始從這裡改變。
之後的《喜劇之王》風格就很不同了;但幾年後他贏來了一個大成功《少林足球》,後來的《功夫》更是把他推上了巔峰,界線畫到這裡,我會覺得他也是成功的導演。
但後面的作品就開始毀譽參半,然後開始毀多於譽了.......到後來,很多支持他的,已經"只是"影迷(看的是一個信仰);出來的作品也早已經不像過去演員時代那樣搞笑與劇情並重、表演跟詮釋都佳的--能夠輾壓同時期作品了。
所以把他後期的作品一連串看起來,我不認為部分人對《功夫》一片的極佳讚譽,就是他一貫的編導實力;若是有人說《少林足球》、《功夫》是"偶有佳作"中的那個佳作,我還真無法反駁他。
從這裡回頭看,你說他是否真的如某些影片中說他能將各種攝影技巧、哲學主義理論融入作品中云云的話,我真的會覺得那只是影迷自我投入、對號入座的解讀。
或許,那些被認為是他刻意為之的高明手法,只是對號入座的結果;不然後面的作品怎麼又沒有這麼高明跟富有哲理了?
--------------
而之所以會讓我有這種發想的原因,其實只是一路看下來的體會跟反向思考,但直到有一天,讓我看見了一則新聞,才讓我這個想法落了實槌。
還記得2019年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那個神作---《小丑》嗎?
對我來說,那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但只要是神作就會有人追捧,有人追捧就會有人吹捧;當少部分的人一看又看再看下,憑著火眼金睛來說出裡面有多少隱藏巧思、導演演員致敬,又挖掘出多少隱藏彩蛋時,導演陶迪 菲利浦斯卻在公開的訪問中直言 : 「我不做彩蛋的,任何人在我電影中指出的彩蛋都是個錯誤。」
這巴掌,其實抽的超響。
也說明了,我的某些想法可能真的發生,只是各種美麗的誤會粉飾了影迷、陰謀論者、抱大腿者與導演、演員、編劇之間那些沒有明說的界線。
------------------
這讓我想起我高中畢業打工的一個趣事。
某一天,我跟同事伊果(eagle)在聊天時聽他說了一個故事。
伊果說他有一天跟吉米(Jimmy)在廚房倚牆聊天時,忽然覺得眼角一動,兩人都瞥見有一隻大隻的德國蟑螂在兩人之間的牆壁上爬動,就在兩人大驚正要閃避之際,忽然一隻手拍了上來,蟑螂登時爆漿慘死。
兩人一看,出手的人正是傑瑞(Jerry)。
只見傑瑞徒手趴死蟑螂後依然面不改色,卻也是不發一語的走到一旁的水槽洗手,伊果跟吉米兩人目睹此事,又看到傑瑞的雲淡風輕,便相當欽佩的走向水槽。
伊果開口(用台語)說 : 「喔~乾!! 你魄力這麼好啊! 這麼大隻蟑螂,你直接一巴掌打死! 實在有夠猛的!!!」
哪想到傑瑞一邊拿擦手紙抹乾手上的水珠,依舊面無表情的回答 : 「沒有啦! 我剛剛是想說用手拍在蟑螂旁邊的牆上,好嚇一嚇那隻蟑螂;結果手舉起來,蟑螂就嚇到了,但是逃跑的方向剛好是自己拍下去的地方....................」
我真心認為,很多神作被吹捧的那麼厲害,大抵上就像這種誤會一樣的美麗。
.
.
.
#其實我是要講本貼文第一句的那部電影
#哪裡知道講到後來就歪樓了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怎麼 跟同事 變 熟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犬疝氣手術》
小犬很小的時候就被發現有凸肚臍(就是跟胖虎一樣的凸肚臍😅),但是當時獸醫說只要多觀察多注意就好,如果有變大 變硬就要看醫生,結果兩個月前他的肚臍就突然像第一張照片這樣,看起來像瘀青,而且腫大,帶去寵物急診後確認是疝氣,但是當時小犬活動力、精神、食慾、排便都正常,也沒有嘔吐,所以暫時不用手術,一段時間會自己消掉,果然一個禮拜後就消了。
結果上禮拜又復發了,這次決定帶去看固定的獸醫,上星期五去檢查,本來以為又會像第一次一樣,就叫我回家多注意就好,結果這次獸醫說:因為是復發,所以要盡快手術,目前掉進去的是脂肪,還好處理,但是難保下一次不會是腸子掉進去,腸子掉進去就會導致腸子壞死、吐血,很危險,而且到那時候要手術切除壞死的腸子,就是大手術,所以立刻排定這禮拜一手術。
一聽到小犬要手術,我突然緊張了,畢竟小犬已經12歲,雖然醫生評估他的健康狀況良好,身體機能是大概6、7歲,但是我還是擔心麻醉有風險,回家後一直像背後靈一樣時不時出現在ND背後問問題(盧⃝蕭⃝洨⃝)
👸🏻:你不緊張嗎!?
👨🏻⚕️:不會,這是很小的手術。
👸🏻:他12歲了欸!麻醉有風險!!!
👨🏻⚕️:我每天也都在開8、90歲的腦,這只是疝氣😑
👸🏻:你真~~~的不緊張嗎!?
👨🏻⚕️:真的,我非常確定只要給我器具跟獸醫執照,我也可以在家裡開,只是獸醫可能10分鐘開完,我沒那麼熟悉,我要15分鐘😐
禮拜一手術完後,得到止痛藥和一件防舔衣,這件防舔衣是天竺鼠尺寸😂😂😂😂😂
防舔衣根本就是小朋友包屁衣的原理,只是屁股多開一個洞放尾巴。
小犬手術當天晚上因為傷口痛,沒食慾 沒活力,也不讓人看他肚子,但是隔天一早不到7點,就把所有人吵起來餵他吃飯,接下來就恢復正常,到處搗蛋搞破壞。
。
。
。
。
。
㊙️番外篇:上禮拜五我自己帶小犬去看醫生,也不知道是那天人太多人手不足還是怎麼樣,反正醫生對我態度是有點冷淡,甚至因為小犬不太配合有點失去耐心,雖然沒有真的到態度不佳,但是有發出那種不耐煩的嘆氣,我當下有被這態度嚇到,因為這個醫生平常是非常溫文儒雅,非常有耐心的爸爸年紀的人,突然這樣,搞得我那天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有做錯什麼讓醫生不高興,禮拜一帶去手術的時候,ND看我這麼緊張,於是跟同事調班,手術那天他也一起去
結‼️果‼️醫生一看到ND就有很多話可以聊,馬上問ND:小狗是不是嚇壞了,想必你也嚇壞了吧☺️
ND說出『我還好』的時候,醫生馬上露出慈祥的姨母笑,ND接著說『我老婆比較緊張』……………..
我完全懂那眼神🧐
那眼神就是在說『誰管這死海邊緊不緊張啊!』
然後還注意到ND的手受傷,關心ND的手怎麼樣,他們周遭充滿了粉紅愛心💗💗💗💗💗💗
我都在想,我是不是該給他們多一點空間
#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
#不被愛的時候要懂的放下
#不打擾是我最後的溫柔
所以今天複診檢查傷口癒合情形,我就讓ND自己帶小犬去,不打擾了啦吼😤😤😤😤😤
#德國生活 #德國日常 #德國獸醫 #小狗疝氣 #鏟屎官日常
怎麼 跟同事 變 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裡,經常會遇到學員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從小害怕被老師點到名,很怕要站起來,或者是跟大家說話。
以致於這樣的習慣一直跟著他長大,讓他對於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勇敢說出自己的認為很抗拒、很排斥啊!
然而如果老是閃避,能夠讓他事事如意、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那我也覺得蠻好的啊!但問題就在於這樣的情況,並不能讓他的人生過得更好。
而且更可惜的是喔,他並不知道自己長期給人一種閃躲的印象;所以別人根本不認識他、根本看不見他啊!也因為這樣子,讓他錯失很多很好的機會。
還有另外一種人的狀況就是喔,他跟同事、跟家人在積極討論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其實有很好的點子,或者是很棒的解決方案。
但他每次開口之後,都會因為太緊張,所以把方法講得二二六六,在外人看來喔,簡直就跟胡言亂語沒什麼兩樣、根本聽不懂他到底在說些什麼。
所以呢,他就要更心急的去講得更清楚,但是偏偏更心急要去說那些東西,又會讓自己看起來更緊張、越說越模糊。
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就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甚至於把開口說話、表達這樣的事情,當成是洪水猛獸,就算跟這些事情保持距離了,但是腦子一想起,都會覺得腳底發毛、很恐怖啊!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情形,因為會擔心自己表現的不好,所以害怕公眾表達,甚至於遇到非上台不可的場合,你常常會覺得很焦慮;焦慮到變成「上台恐懼症」,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在我提供解方之前,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這樣子的喔~在美國有一間跨國公司,這家公司正在進行一項高級幹部的培訓計畫。
入選的經理人將在兩年內,每隔6個月就要輪調到不同的單位,因此這些高階經理人,必須要有一項很特殊的能力,那就是他們必須要更習慣、更快速的融入新的團體裡面。
如果你目前沒有加入跨國公司的這樣的經驗,而你可能不知道,這種高密度的輪調,每到一個新環境、面對新工作夥伴的時候,你都要一次又一次的為自己開場。
在陌生的同事面前,表現出領袖的姿態,從無到有的去建立跟大家的關係,想辦法跟大家有更好的熟悉度,才能夠在短時間裡面去領導團隊;然而只是光想到這樣的過程,是不是也會讓你頭皮發麻、坐如針氈呢?
沒有錯!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就算是這些高階經理人,面對這樣子的高強度挑戰也會難以招架,甚至於是焦慮不安。
你可能會好奇喔,這間跨國公司到底要怎麼樣做這樣的培訓呢?他們的做法非常的有創意!
他們找了一個很特別的即興喜劇的團體,而這個喜劇團體,跟這些入選的經理人,玩了一個叫做「亮相」的遊戲。
一剛開始呢,他們先請一半的經理人上台,另外一半坐在台下,再讓台上和台下的經理人互相對看。
在這個階段喔,幾乎所有台上的經理人,都會表現出不安的反應,不自覺的做出扭動身體啊,或者是拉扯衣服這樣的行為表現。
接著呢喜劇團體的講師,就對台上的經理人下了一道命令,請台上的人數一數這個牆壁上喔有幾塊磚頭?
結果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台上的經理人,專心一意的數著磚塊的時候喔,他們原本那些扭動身體啊、摸頭髮啊...這些安撫緊張的行為都消失了!
而且台下的人還能夠感受到,台上的整體氛圍是放鬆下來的,不再是一剛開始的那種緊張感。
聽到這裡喔,你有沒有發現真正神奇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台上的人,接受了新的指令之後,就能夠慢慢的安穩下來呢?
其實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台上的人都在專心的數磚頭,也就是他們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這些磚塊上面。
而這樣的有趣的發現,並不是因為跨國公司病急亂投醫、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偶然成功;事實上喔,這種緩解緊張焦慮的方法,是受到專業學習者一致認同的。
在芝加哥的一個研究機構,「恐慌焦慮恢復中心」裡面的主任,菲費爾博士;他跟另外兩個學者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這個論文證實了「喜劇即興療法」,是治療社交焦慮症的一個新方法。
這樣的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這種療法能夠幫助「社交焦慮」的患者,在團隊凝聚力、遊戲、曝光、幽默,這四種過程當中切換、探索。
一方面幫助他們在不確定的環境裡面,因為習慣切換不同的狀態,所以能夠悠遊而自在。
而第二方面就是在不同的活動裡面,不斷的體驗「轉移注意力」就能夠緩解社交焦慮的效果,身體就自然能夠放鬆下來。
菲費爾博士還對於這樣的即興訓練喔,下過一段很精準的結論。他說喔:「當你學會一次不害怕,你的大腦就會跟著改變。」
「即興訓練,就是讓神經路徑改變的最快方式,幫助你在面對自我恐懼的同時,學習處之泰然。」
也就是說啊,當你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們,不妨專注於當下;尤其是你自己的主要任務。
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如此一來無論是精神緊張;或者是過度擔心、焦慮的情況就會自動的消散。
那麼回到你身上,要是你也常有被「緊張、焦慮」綁架的困擾,除了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的任務之外;我還要特別提醒你,人的專注力都是很有限的。
你與其把力氣花在擔心、緊張,這樣的結果你只會得到「表現不好」啊,那還不如把力氣花在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事情上面。
我自己在公眾演說或者是教學之前,也都會有意識的運用「轉移注意力」這樣的方法。
我通常會這樣做喔,在即將要上場之前,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先安靜下來;然後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面。
而到了站上台之後,我只關注自己說出來的「前三句話」而已,而這之後的內容,我就交給我的直覺跟身體,去感受現場的整體流動。
而在我的經驗裡,只要在前三句話能夠清楚明白的說出來,後面就能夠很順暢的接著講下去。只要一次成功,你就會學會一次的不害怕,大腦的神經迴路就會跟著開始改變了!
那當然如果你對我夠熟悉喔,你也可以歸因說,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因為做業務工作嘛!本來就要每天說話。
所以呢當我轉換跑道,成為公開班的老師、成為TED的講者,我的神經迴路當然容易改變啊!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我就來跟你說另外一個例子,那就是我的內容編導~「怡璇」的例子。
怡璇呢,過去她從事幕後的編劇工作;她經常是整天宅在家裡,兩三個月都沒有出門是很正常的,她根本就沒有公眾表達的機會。
不過當她決定要跟嘉玲合作,在啟點開【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的時候,第一關啊就是要先通過啟點文化的傳統,也就是「內部試教」。
她過去從來沒有教學的經驗,一上場就要面對台下的學生,而這個學生還是我誒,這樣的陣仗,她難道沒有擔心跟壓力嗎?當然有啊!
不過如同我今天所分享的,她專注在自己的第一張投影片裡面的內容,很勇敢的跨出第一步,沒有因為新的環境、新的挑戰而心生畏懼或者是怯戰。
而如今呢,【寫作小學堂】也邁入了第五期了,她對於上台講課的掌握度,越來越好,也能夠更充份的享受這樣的舞台。
這就是喔「一次的不害怕,而改變了神經迴路」這樣的內在運作,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能夠戰勝「上台恐懼症」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你越關注自己的表現,你就越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表現;就如同你沒有辦法叫自己不要緊張啊!你能做的就是「轉移焦點」!
那麼要是你也很想要克服恐懼、學好表達,我會很鼓勵你可以加入我們全新的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的學習。
我會在【自信表達力】裡面的第個一單元,教你三個具體的方法;幫助你轉化自己的身體跟注意力,陪伴你去理解壓力跟表現的關聯性。
並且透過心像的練習,調整自己的狀態,讓你懂得善加運用「緊張」這樣的反應,讓恐懼成為你的動力,幫助你達到最好的表現。
很多人都想要成功,而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有些旅程你必須一個人走,任何人能給你的幫助都很有限。
但是假如你想挑戰的部份,是「表達」,那麼這一段路,由我來陪你穿越,會讓你走得更輕鬆自在。
期待呢,在【自信表達力】的課程裡跟你相遇;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把它打開。
而Podcast的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這一門這集合了我多年在面對表達,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眾,甚至於是透過遠端、網路,去傳遞自己理念的一個經驗。
相信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的加入,也期待聽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與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QdrWcxWXfk/hqdefault.jpg)
怎麼 跟同事 變 熟 在 A-Lin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個人太少,兩個人太多的矛盾 / MV特別演出:霍建華
立刻收聽:https://alin.lnk.to/ALin
《 Romadiw 》立即購票▶ https://wenk.in/04CmBi
🔔支持A-Lin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sonymusic.pse.is/A-Lin
📌更多訊息➔ https://linkby.tw/imalin920
A-Lin《 Romadiw 》一起來唱歌
◉演唱地點:ATT SHOWBOX
◉演唱時間:PM 19:30
◉活動日期:(共10場)
2021/05/7. 8. 9. 12. 14. 15. 16. 21. 22. 23
A-Lin同名專輯首支強打情歌「未單身」,不是針對某一個特定戀愛情境,而是討論每一段感情關係裡都可能會有的「現象級情歌」。再怎麼緊密的伴侶都會有各自工作、獨處的時候,「在一起」與「不在一起」各有各的緊張,不在一起的時候我想你,但真的在一起又覺得沒有空間。在外面暫時獲得透一口氣的空間,心裡卻還是在乎對方;對方是力量的支撐點,可是支持同時也是壓力。這究竟是關係的倦怠,還是彼此間潛在未爆發的問題?
A-Lin「現象級情歌」未單身
音樂的角色扮演 化身現代都會女性
詮釋 一個人太少,兩個人太多的「未單身」矛盾心情
-----
在錄「未單身」時,A-Lin將這種矛盾具體化,她綜合了身邊親朋好友們的故事,再想像自己是個未單身的都會女性,譬如:去哪裡都要跟男友報備,有時想男朋友怎麼還不下班早點回家?有時自己6點下班後想跟同事去吃個飯,卻必須要回去陪男友。她笑說,這是首幫閨蜜們抒發心聲的歌,也是幫現代女性們代言的現象級情歌。
「未單身」這首歌乍聽不像過去大家熟悉的A-Lin式情歌,沒有飆高音,卻是A-Lin一聽到demo就決定要選的歌。A-Lin形容說這首歌有如「鈍刀慢磨」,你以為刀不利,但越聽、越磨就越痛。開頭編曲有如電影情節的開幕,A-Lin的唱法也令人驚艷,在沉靜的氛圍中娓娓道來,傳遞出強大的情緒感染力,錄音時去探班的李焯雄老師就說他聽到A-Lin唱「哎呀 哎呀 那我呢」的時候全身起雞皮疙瘩!A-Lin將那種「把自己放在最後,但自己在哪裡?」的心情唱得淋漓盡致,不飆高音也能深入人心。
-----
未單身
作詞:李焯雄
作曲:王子
製作人Produced by荒井十一/A-Lin
編曲Arranged by趙兆
這是 想不想的差異
還是 累不累的關係
發光的手機
追問 未接的問題
享受 偽單身的逃脫
彼此不在場的 自由
我想你快樂
習慣 把自己放最後
哎呀 哎呀呀
那我呢 那我呢
那我呢 像一個人 同時
有兩個身體 如此背負你
你給我支持 可是
也就是我的壓力 隱隱的痛處
為什麼分開 寂寞如此 充裕
但在一起 世界如此 擁擠
我懷念你在 緊緊抱我 沒有 嫌隙
那我呢 像一個人 同時
有兩個身體 命運的疊印
你就等於我 可是
我也被你佔領 哪裡都是你
為什麼分開 寂寞如此 親密
但在一起 世界如此 疏離
我懷念你在 緊緊抱我 沒有 嫌隙
缺口 未單身的引誘
彼此不在場的 自由
-----
鼓Drums by荒井十一
低音吉他Bass by陳兆基
吉他Guitars by薛峰
和聲編寫&和聲Backing Vocal Arranged and Performed by A-Lin
弦樂Strings by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主唱&和聲錄音Vocal & Backing Vocal Recorded by荒井十一,克昶@白金錄音室
鼓錄音Drums Recorded by李遊@55T.E.C, Beijing
弦樂錄音Stings Recorded by李巍@中國劇院錄音棚
弦樂監製Strings Directed by李朋, 劉胡軼
音頻編輯Audio Edited by A-Lin,荒井十一,倪涵文@TweakToneLabs, Beijing
混音Mixed by趙靖@BIGJStudio
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生歌姬A-LIN同名專輯》
睽違3年 天生歌姬A-Lin華麗變身
首挑大樑擔任製作人 挑戰多元音樂類型
回歸初心的「A-LIN同名專輯」誕生
A-Lin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提醒自己 不忘愛唱歌的初心
找回那份純真 與 簡單的快樂
《實體專輯購買》
博客來
https://goo.gl/ZhY7Hz
https://goo.gl/zXYNAZ
五大唱片
https://goo.gl/CuU2ps
https://goo.gl/YjZw7j
佳佳唱片行
https://goo.gl/WtmLhG
https://goo.gl/6dnM8G
PChome 24h購物
https://goo.gl/QfDChE
https://goo.gl/yUoEKH
風谷
https://goo.gl/qEb8th
-
★更多A-Lin活動詳情請上 https://alin920.com
A-Lin官方FB→http://goo.gl/E9qqCS
A-Lin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lin168/
A-Lin官方Weibo→ https://weibo.com/avexali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CPOP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5HO-_8uv8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