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你分享一部紀錄片—-《#有時》
還記得我第一次聽到「有時」這個名字,是在工作休息的空檔,我看到朋友看著她的手機,裡面傳來一陣孩子的聲音,朋友也跟著笑了,我跟著過去湊熱鬧,看見了一個大眼娃娃,鬼靈精怪扭扭身體,逗得大人們樂不可支!問了她的名字,叫「有時」,我想到傳道書-生有時,死有時,萬物都有定期~有個特別名字的女孩字她的父母肯定很有想法呢!
果不其然!
昨天,我看了有時的爸爸以她為名拍的一部紀錄片。將近中午,我囫圇吞棗剛吃過早午餐,還未洗漱,手邊拎著一顆蘋果磨成泥,正在餵我剛學會吃副食品的女兒,聽到片中的以 #青年返鄉到以 #自拍 為題材的導演夫婦,正在經歷 #成家立業 #懷孕生產...為人生帶來巨大變化的場景與對話,雖然我們很不一樣,但有許多心聲卻是心有戚戚焉!或許紀錄片對我來說的魔力正是這樣樸實說故事,事事說到心坎裡的共鳴吧,就像一次 #心理治療的療程裡,當你能夠深切地被懂,就已經得到某層次的療癒。
這是一部名為《有時》的紀錄片,敘說著人面對接踵而至的生命場景交織出現時的種種心理狀態,以導演父親的喪禮為始,那是「死有時」,緊接著以太太懷孕、生產的過程接續,那是「生有時」。我覺得本來單純的青年返鄉題材到最後用自我的敘述的方式呈現,真的非常勇敢,因為我們說別人容易,但看清自己太難,然而,導演誠懇地將這些悲喜都放進片中,反而給我一種用影片溫柔承接生命的感動。
一次導演夫妻的對話,導演問:「你不覺得《有時》很悲觀嗎?凡事都有limit...?」阿man說:「不會啊,你不覺得很正向積極嗎?其實有限制才會....沒有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你覺得呢?萬事萬物都有定期,是宿命般的悲觀?還是凡事都有安排的豁然?
我倒是覺得阿man的話好有哲理,我喜歡!若凡有時,則總盡心,就像我一直喜歡一個哲學家Thomas Attig對 #悲傷的論述:「即使喪慟是一個別無選擇,但悲傷的經驗卻是一個積極適應的歷程,充滿選擇。」,這個態度恰好吻合了 #心理治療的核心精神。#我們無法改變現實但我們可以選擇日子要怎麼過!是一個心理層面有力量的狀態。
這部片子其實呈現了許多生活的兩極,夢想與現實、結婚前與生子後、生之喜與養之難、死前之負擔與死後的懊悔....,這些看似生活裡樸實會上演的劇碼,在導演的鏡頭前放大呈現,凸顯了某種對比與衝突感,觀眾甚或也投射了自己生活中的兩難,讓人不由得隨著故事線的進展,引動了屬於自己的思考,我便是如此餘波盪漾的,動筆寫下了這些。
我不確定導演最後怎麼回應自己關於「有時」對提問,但總覺得紀錄片的製作好像走了一次 #敘事治療,從藉由影像的敘說,再次建構屬於自己的真實,可能是豐富生命故事,也可能從中找到亮點、理出意義,為過去或當下的問題提供出口,發展出其他新的可能性。
總之,謝謝素昧平生的 #李權洋 導演,用你的故事帶給我一次關於生命有時的思考!
https://www.ptsplus.tv/season/00157315-6344-4db0-b82e-eb4e4473d9a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溫柔的誕生」新書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給小小旅行者一段充滿平和、寧靜的感官之旅 讓我們忠於真實的情感,在生命裡, 透過寶寶的眼,我們將再一次想像,出生是怎麼一回事 ★勒博耶(溫水)分娩法創始人1974年原著 ★被譽為改變世界最重要的二十本書之...
悲傷的論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溫柔的誕生」新書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給小小旅行者一段充滿平和、寧靜的感官之旅
讓我們忠於真實的情感,在生命裡,
透過寶寶的眼,我們將再一次想像,出生是怎麼一回事
★勒博耶(溫水)分娩法創始人1974年原著
★被譽為改變世界最重要的二十本書之一
★如果你曾經被《小王子》的真愛感動,那你一定也不能錯過這本生命之書《溫柔的誕生》
寶寶一出生必須哭嗎?
若是為了啟動肺活量,需要哭得這麼悲傷嗎?
寶寶出生時,看得到?聽得到嗎?
寶寶有情緒嗎?
子宮裡又靜又暗,產房裡又亮又吵,寶寶必須在這麼大的環境劇變下出生嗎?
我們是大人,我們決定就好……嗎?
費德里克•勒博耶(Frédérick Leboyer)是法國知名產科醫師。他在接生了上萬名嬰兒之後,於一次印度旅行時寫下《溫柔的誕生》這本書。透過他的書寫,我們得以發現,對寶寶來說,「來到這世界」的這段經驗,不僅困惑,而且可怕。寶寶從安靜又黑暗的子宮抵達地球的第一站──「產房」時所遭受的環境劇變、感官刺激,彷彿是一場「悲劇」,一趟伴隨著恐懼出生的悲劇。
然而這個恐懼並不會憑空消失,而是隱沒到我們的潛意識中。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恐懼對我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不像肉眼所見的一般,而是來自於我們的無意識記憶,我們開始夢想……假如這個與生俱來的恐懼,可以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得到安撫、拯救,生活是不是會更加美好。如果出生不像我們原本所認定的那樣,有什麼方式可以更平和的迎接寶寶的到來?
費德里克•勒博耶相信,新生兒在出生時,已能感知全部人類完整的情緒,此一觀點,挑戰了傳統上人們看待產程的方式,所以當《溫柔的誕生》於1974年出版時,在法國醫學界曾引起相當強力的反彈。
只是,《溫柔的誕生》並不是一本探討、提倡溫水生產的書,而是希望透過「胎兒」的視角,探討出生一開始的樣貌,以及論述各種能讓寶寶溫和出生的可行性。本書內容以富含哲學對話的形式,敘述一段段寶寶從媽媽的肚子來到地球的小旅程,有如《小王子》從B612星球來到地球尋找真愛一般的經典小書。而勒博耶正是那位說故事的醫學哲學家。透過書中幾段精采、發人深省的對話(醫師V.S.醫師,醫師V.S.寶寶,寶寶V.S.媽媽),寫下關於「生命之初」的雋永文字,讓我們得以透過寶寶的眼,再一次想像出生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簡介:費德里克‧勒博耶 Frédérick Leboyer
法裔產科醫師費德里克•勒博耶(1918年11月1日 ~ 2017年5月25日),畢業於巴黎大學醫學院。1974年出版《溫柔的誕生》(Pour une naissance sans violence),使「溫柔生產」開始廣為流行,因而聞名。
以作者為名的「勒博耶分娩法」(Leboyer Birth),提倡將剛分娩的新生兒泡入溫水中,以保持在母體裡的熟悉感。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誤以為費德里克•勒博耶為水中生產的倡議者,實際上,作者所提倡的是嘗試各種讓胎兒安心出生的方式。因此衍伸出勒博耶溫水分娩法,以減少新生兒從子宮出世後,與外在環境的差異,讓胎兒平和快樂的出生。
悲傷的論述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早點這樣想,該多好》
博客來:https://goo.gl/vgJbbf
金石堂:https://goo.gl/i78Ftr
誠品:https://goo.gl/SPdXgW
晨星:https://goo.gl/NuueR5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僅剩三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的「一天聽一點」我要跟你分享一篇文章。我會把這一篇文章唸給你聽,這一篇文章來自於嘉玲最近推出的新書,這一本新書叫《早點這樣想,該多好》,它是在今年的7月7號,推出到市場上。
對嘉玲而言,這一本書是她所有出書的過程當中,最特別的一點。因為過去幾本的著作,都是以一個主要的核心論述去做討論。不管是希望帶給讀者,能夠學會一些溝通裡面的關鍵,還是在人際關係裡面的觀點。
簡單來說,先前的著作都是有一個核心主軸去做前進,然而這一本書《早點這樣想,該多好》,是嘉玲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她的一些散文所匯集起來的。
身為嘉玲的伴侶,我看她在寫這一本書的過程當中,她是這麼的享受,她是這麼的快樂,或許有一些人可能會覺得,不就是把一些文章剪一剪,編成一本書嗎?
然而從我的角度看嘉玲在寫這本書,她真的不是幾篇文章,剪一剪出一本書而已,每一篇散文、每一個文字,都是嘉玲心血的結晶。她內心有一個深刻的相信,想要傳遞給大家。
就像是如果你有公眾演講的經驗,你會發現其實越短的演講,是越難講的。如果今天我一個概念,可以用一本書就把它說完,那說實在一點,它的難度跟我每一篇文章,不過就是兩三千字的篇幅,要能夠把一個概念承載清楚,要能夠把一個感動傳遞給大家,其實越短是越難寫的。
所以嘉玲就曾經跟我說,這一本書《早點這樣想,該多好》這裡面的文字,是最接近她平常的話語方式,那如果你想要好好的認識嘉玲、靠近嘉玲的話,那這本書其實是一個會帶給你很大感動的入口。
說了這麼多,我要開始為大家唸我選的這一篇文章,然而選的這一篇文章,裡面的主人翁其實就是我。請原諒我自肥一下,因為我每一次看它,我都非常的感動,我很希望透過嘉玲的文字,加上我的表述,把這份感動傳遞給你。
這一篇文章的標題叫做『寫給生命的情書』,以下我就開始唸給大家聽~
那天你讀完了我剛上架的新文章,嘴裡念念有詞,這麼會寫,什麼時候有機會輪到我成為你故事中的主角啊?
我沒接話,腦中浮現幾位攝影圈和廚師界的好友,他們似乎都把最好的作品留給了旁人,最親近的家人,連一張合照和一桌好菜的時間都顯得奢侈,因為太靠近,總忘了要惦記。
你打趣的話,在我心中迴盪了數天,我認真的想。如果真要為你的生命寫一首詩,我最想記錄的是哪一段經歷,突然間有個數字跳進我的腦中,你曾經問我,你知道幾年份的威士忌最好喝、順口,價格又合理嗎?
我搖搖頭,要你別賣關子,你淡淡的說是12年,為什麼是「12」?我不假思索的問,你帶著一點滄桑的語氣,緩緩的說,12年能讓一個孩子褪去一身的稚氣,開始有了大人的模樣,在那個關鍵的轉折點,你會聞到一股迫不及待成熟的香氣。
還有,你可曾發現「12」是中國人最喜歡呈現時間的刻度,一天12個時辰,一年12個月,一輪12個生肖。當每個月份都歷經了屬於它自己的年頭,相乘起來就是一個等距的正方體,裝載著一個世代更迭,宣告不同思維的交替。
所以你喜歡這個年份的酒,是因為你喝的到時光的推移,完整發酵的厚度。你笑而不答,我知道你的人生也藏著一瓶酒,你正等著它散發最香醇的滋味。
2005年是你生命中的低潮,工作上的不順利,使你逃到了書本的世界,甚至開始錄製「有聲書評」,這對少時不讀書,總在留級邊緣的你是巨大的改變,沒人覺得你是認真的,頂多逢場作戲。
我也曾問過你為何是「書」?你說正因為壞到不能再壞了,乾脆就去做一件自己原本最不拿手的事情,看看情況還能多糟,那時你生命出現了一道深深的裂縫,你縫不起來,你不知所措。
唯一記得的事情,是父親離開前告訴你,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有聲書評」像是一塊浮木,幫助你在那段情緒的波濤中,暫時有個依靠,不會耽溺在黑暗裡。
你拼命的讀,用心的準備,對著錄音筆反覆的排練,沒有掌聲,沒人問候,有的只是長長的沈默,感覺像是被世界遺棄了,卻還不死心的想要留言挽留,一則則書評,是你給生命的情書,寄託著你無處發揮的才華。
偏偏命運是個不浪漫的情人,書評從未為你謀得一職半位,它只是靜靜的成為你生活的旋律,定期演奏,即使無人喝彩。但沒有裂縫,就看不見陽光,當年的那道傷,使你踏上了自修之路。
在一次次的訪談中體悟溝通的真諦,才有今日你胸前的勳章,寫著你的故事我終於明白,所有悲傷的人背上都有一道傷,或深或淺的傷口,總有愈合結痂的一天,痛會過去,傷痕會留下。
傷痕不是用來後悔的,它是在提醒自己曾多麼勇敢,只要你願意把目光落向前方,你就能夠把傷背在背後,成為你生命前進的動力。
親愛的,再過一個月,時序就要進入2017年,也是你持續寫信給生命的第12個年頭。這一路我見證了你的堅強與勇氣,這瓶酒你釀了這麼多年,風味早已成熟,醉人的不是那一本本的書,而是你穿越了生命的考驗,焠鍊出最深的體會。
如今這塊浮木對你的意義,已大不相同,可它卻能夠代替你,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陪伴有需要的人們,因為他們會在你的聲音中聽見堅持,寫於2016年的12月。
這一篇『寫給生命的情書』為你唸到這邊。嘉玲的文字之於我,就像是一杯好酒,一杯好茶,不管是好酒、還是好茶,它能夠帶給我們的是入喉之後,那回甘的韻味,所以我想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
把韻味跟回甘留給你,在你心中慢慢的迴盪沈澱,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近期我們開的課是8月30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悲傷的論述 在 要淨化殘留「記憶」,心才能安住于善瑜珈經引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論述 在瑜珈經,要淨化殘留「記憶」,心才能安住于善瑜珈經引言: {瑜珈是為了淨化心而能約束心, 因此心能安住於「善」! ... 其境,不是過度的悲傷,就是義憤填膺, ... <看更多>
悲傷的論述 在 悲傷背後的關聯意向〈哲學五厘米〉2019-06-03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64 悲傷 (Sadness)— 悲傷 背後的關聯意向 悲傷 的情緒有不同的層次類別,常見的是 ... 133 第一因論證—證明神存在的最強 論述 〈哲學五厘米〉2018-12-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