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ooxx】
讀新書稿,裡面作者提到在照顧年邁母親的體悟——當出了力氣,騰出時間,費心關注的照顧失智長輩時,卻被惡劣的言語攻擊,很難不受傷不自哀,可是作者卻在某一天忽然意識到自己無需認領這份謾罵,因為失智的媽媽其實已經神遊,與現實世界的其他人彷彿處在兩個平行世界,並不是真的在指責現實世界裡的誰。
不去認領即可。
作者因此可以平心靜氣的讓這個被怨懟或被冤枉的情緒快速的,只是從身邊流過。依這個拒絕認領的做法、安頓己心。
我在書頁的這一岸,同時被棒喝,讚嘆好一個修行!
不認領,似乎也可以用在許多處的人際往來,不認領別人的情緒,就可以減少自己的情緒波動,降低被情緒勒索,情緒不波動就容易覺察自己,是不是也被自己的情緒牽引而正在過度努力,不認領可以為自己設下一道好界線,在人際往來的明灘險礁為自己整頓身心,淡然處世。
作者照顧母親的心得,居然引我想起這些年讀過的好些本心理諮商師的好書,好像練了好多功突被打通任督二脈。闔上書頁、因此多喝一瓶可樂,很是快意。
在此也推薦給大家,這些幫我打通任督二脈的好書,給老是覺得自己像是有一個破掉的口袋,收藏的愛會一直掉出來的人們。
《#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 加藤諦三
《#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 叢非從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叢非從
《#擺脫邊緣人生:25則人際攻略,打造有歸屬感與自我價值的人生》◎胡展誥
《#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胡展誥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洪培芸
《#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洪培芸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周慕姿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周慕姿
《#職場冷暴力》◎林煜軒
《#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綁架的人生》◎李訓維
《#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羅伯特‧紐伯格
《#有毒姻親》◎ 蘇珊・佛沃, 唐娜・費瑟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陳彥琪
《#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李雪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黃啟團
祝人人都能不認領不好的話、不好的事,也敬請期待新書。
(小娘)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This is 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希望這段影片可以讓你們認識什麼是情緒勒索,如何避免被人情緒勒索和如何真正擺脫情緒勒索。 兩個人相處不應該只有一個人的聲音。 如果你一直以來都在愛情/親情/工作等等人際關係綁架了你的人生,或許你該思考的並不是為什麼自己總是遇到這樣的人,而是你內心有什麼樣的恐懼,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委屈,卻不敢說出來的...
情緒勒索蘇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並沒有很知道做自己,這些年,我只是在 #練習做自己。」
⠀⠀⠀
昨天接受 鏡好聽 的訪談後,今天早上我寫下這篇。
⠀⠀⠀
我知道我自己是個缺點很多、不太守規矩,有些任性的人。
⠀⠀⠀
做很多選擇時,許多時候,別人以為我是不在意他人眼光,其實我只是不敢聽。
⠀⠀⠀
因為我知道,我非常希望自己的不同能夠被理解、也能被接納。
⠀⠀⠀
⠀⠀⠀
寫下這篇對我是個極大的嘗試,我終於嘗試去理解與擁抱自己這段時間忍耐的誤解與傷痛,不再因為怕東怕西而讓自己變成沒有聲音、打了不會痛、誤解不會傷的人。
⠀⠀⠀
我也願意理解與相信,就算是對我很重要的人,我寫出的東西,對方仍有機會不認同,但這不會影響他對我的了解,以及我們之間的關係與愛。
⠀⠀⠀
⠀⠀⠀
我可以不用完美無缺,可以有感覺,可以做出一些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同意與選擇的決定,因為那就是我。
⠀⠀⠀
⠀⠀⠀
我不用去爭取每個人的認同,而我還是願意相信,會有人愛這樣的我。
⠀⠀⠀
⠀⠀⠀
我願意相信,而我也這樣努力著。
⠀⠀⠀
⠀⠀⠀
【關於典型與非典型】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
⠀⠀⠀
⠀⠀⠀
所謂的典型不典型、純正不純正,時常是一個自古以來很常出現的衝突與競爭?
⠀⠀⠀
⠀⠀⠀
特別是領域越專業,這樣的衝突與攻擊,會更明顯。
⠀⠀⠀
⠀⠀⠀
如果從很多小說、電影等故事中,常會看到這樣的故事情節:
⠀⠀
⠀⠀⠀⠀
例如張無忌與宋青書、哈利波特與馬份;令狐沖與名門正派(太大串了);《功夫熊貓》裡,一開始的熊貓阿波跟悍嬌虎;Hero的久利生公平與其他檢察官;《派遣女醫》的大門未知子。
⠀⠀⠀
⠀⠀⠀
在這些故事中,會有一些原本純正、訓練有素的專業典型人物,一開始會忍不住看不慣、甚至攻擊這些非典型人物。
⠀⠀
⠀⠀⠀⠀
當然,也有可以理解、接納非典型的人。
⠀⠀⠀
⠀⠀⠀
昨天接受鏡好聽的訪談,談到關於我的「非典型」,是否也會不被理解?甚至被攻擊?
⠀⠀⠀
⠀⠀⠀
我不諱言,或許在我轉行成為諮商心理師的生涯中,最痛苦也最困惑的一段時間,就是遭受同行的攻擊。
⠀⠀⠀
⠀⠀⠀
而且有許多是我不認識的人。
⠀⠀⠀
⠀⠀⠀
這些攻擊包含:
⠀⠀
⠀⠀⠀⠀
不務正業、一定沒有花多少時間在諮商(和我相熟的心理師朋友都知道,我的個案工作時間與訓練有多少)
⠀⠀⠀
⠀⠀⠀
在公開演講說我專業做得很爛,但實際上我從來沒有跟他有任何專業上的合作,甚至不認識他。
⠀⠀⠀
⠀⠀⠀
或是出版業的攻擊,說我《情緒勒索》這本書名是抄襲,卻無視「情緒勒索」這個詞原本就是專有名詞,就像「高敏感」、「EQ」等,多少人使用這些專有名詞出書;
⠀⠀⠀
⠀⠀⠀
也在沒讀過我的書時直接說我的書是超譯、抄襲蘇珊佛沃的《情緒勒索》,無視於在我這本書出之前,蘇珊這本書絕版少有人知,更無視於我寫的是屬於台灣文化與我自己實務經驗的部分,與蘇珊佛沃那本書有很大的不同。
⠀⠀
⠀⠀⠀⠀
原本出這本書,就是希望很多困於這個互動模式中的人,能夠覺察並且讓自己與關係有一點喘息的空間,我從沒想過會如此暢銷,甚至這個詞轉變成一個罵人的詞,那與我的原意相差極遠
⠀⠀⠀
⠀⠀⠀
(我在書中、演講時不停強調。,這是一個互動形式的專有名詞,並非要來指責任何人。)
⠀⠀⠀
⠀⠀⠀
當時,我甚至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理解這個觀念,在另一家出版社決定讓蘇珊佛沃這本書再版時,我親自寫序並且推薦,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受益。
⠀⠀⠀
⠀⠀⠀
在我的書籍與文章中,我也不只一次分享、鼓勵大家可以尋求諮商的專業協助,不需要找我,可以找其他更多專業適合的心理師。
⠀⠀⠀
⠀⠀⠀
當時,剛開始有機會出書的我,心中有個小小的夢想。如果我有力量讓我寫的東西可以被更多人看到,我希望能夠推廣更多人能願意更早接觸心理諮商,或是因為看了我這本書,而有機會覺察、重新省視自己目前關係的困境,而有勇氣開始為自己做一些努力。
⠀⠀⠀
⠀⠀⠀
我認為,台灣的心理諮商非常專業,我很希望我可以為這樣的推廣盡一份力。
⠀⠀⠀
⠀⠀⠀
這樣的起心動念與心願,的確是達成了;但讓我最意外的,其實是遭受我難以想像的部分業內攻擊與投射。
⠀⠀⠀
⠀⠀⠀
在一開始的退縮、害怕、草木皆兵,到我後來慢慢釋懷,甚至有時候還敢出來回應或戲謔一下。
⠀⠀⠀
⠀⠀⠀
(例如最近聽到新的批評是:「周慕姿都故意選會暢銷的主題。」我聽到的時候心裡想:「那一定所有的出版社都超想簽我,我說不定靠取書名就能賺大錢?!😂😂)
⠀⠀⠀
⠀⠀⠀
能夠這麼做,除了是我自己有一些清楚的思考,當然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的傷口,有更多同是業內、從事心理專業工作的人陪伴我、療癒我。
⠀⠀⠀
⠀⠀⠀
我有一群非常支持我、理解我的心理師同伴們,以及我的老師、督導曹中瑋老師,在這過程非常的鼓勵我。
⠀⠀⠀
⠀⠀⠀
有時候在不同場合遭受莫名攻擊與誤解時,我也會收到不認識的心理師給我的回應,鼓勵我,非常溫暖。
⠀⠀⠀
⠀⠀⠀
在這過程中,我也花了兩年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會被這樣攻擊呢?」
⠀⠀⠀
⠀⠀⠀
⠀⠀⠀
後來看到一些電影、小說故事,我慢慢發現:
⠀⠀⠀
⠀⠀⠀
要成為「純正」、「典型」是很辛苦的。
⠀⠀⠀
⠀⠀⠀
因為「純正」、「典型」的樣貌只有一個框框,那個框框很容易讓人想像,卻不容易都能夠符合。於是,在要成為純正的養成之路,我們會削掉很多的自己,甚至有些人的自己可能變得很小很小,去符合那個框框。
⠀⠀⠀
⠀⠀⠀
沒有比削掉自己的意志更傷的犧牲了。
⠀⠀⠀
⠀⠀⠀
我們願意這麼做,因為我們相信,這麼做可以讓我有成就感、成功、得到我想要的未來。
⠀⠀⠀
⠀⠀⠀
但如果身邊出現了一個所謂「非典型、不純正」的人,而他的表現或許還受到一些肯定,我的信念會開始受到挑戰,於是我會不安。
⠀⠀⠀
⠀⠀⠀
不過,每個人面對不安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是會停下來重新省視內在的感受,然後調整自己的步伐,變得更厲害。
⠀⠀⠀⠀
⠀⠀⠀⠀
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
⠀⠀⠀
⠀⠀⠀
但是有時候,要真正面對內心的不安是很可怕的,因為這會讓人懷疑,自己過去做的這些犧牲是否都沒有用?
⠀⠀⠀
⠀⠀⠀
甚至對方可能就是自己的陰影面,例如,「他就是那種我最討厭、也是我最害怕變成的那種人。」
⠀⠀⠀
⠀⠀⠀
而我一直覺得這樣的自己不好,所以我壓抑我自己這方面的力量,所以看到類似的人,我會害怕這部分被勾起。看到他被接納,我會為我犧牲壓抑的、像他的那部分自己感到惋惜。
⠀⠀⠀
⠀⠀⠀
當沒有留意到這些糾結、甚至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時,對有些人來說,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攻擊、消滅這個會讓我不安的人,我的信念就不會受到挑戰。
⠀⠀⠀
⠀⠀⠀
我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讀《笑傲江湖》時完全不能理解,別人交個朋友而已,為什麼其他人就要除之而後快?
⠀⠀⠀
⠀⠀⠀
後來我才懂了,原來這樣的討伐,不只可以消滅挑戰自我價值信念的對方,也可以更支持自己原本做的決定:「因為我們是名門正派」。
⠀⠀⠀
⠀⠀⠀
這會帶給我們歸屬感與安全感,內心的不安就會消失了。
⠀⠀⠀
⠀⠀⠀
我做這個說明,並非指我遭遇到這些,完全是同樣的情景。不過,我發現這種所謂的「典型與非典型」之爭,中間或有著這樣糾結的心情在。
⠀⠀⠀
⠀⠀⠀
因為要當一個典型,付出的犧牲,真的太多。
⠀⠀⠀
⠀⠀⠀
但要當一個非典型,所付出的探索、思考,走沒人走過的路,又要遵循內心的正道不歪掉,也是非常不容易。
⠀⠀⠀
⠀⠀⠀
且選擇不在框框裡,那些不在框框的部分,會成為別人的攻擊,與自我懷疑。
⠀⠀⠀
⠀⠀⠀
而不管典型與非典型之路,很多時候,需要聽從是內心的標準,而不是別人的建議。
⠀⠀⠀
⠀⠀⠀
不論怎麼走,我們了解我們願意為此犧牲的東西是什麼,且清楚這是我們的選擇,
⠀⠀⠀
⠀⠀⠀
例如如果我了解到,「我對這項專業非常喜歡,我只想做好這件事」。
⠀⠀⠀
⠀⠀⠀
那麼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其實不會反感,反而會欣賞與想認識。
⠀⠀⠀
⠀⠀⠀
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心理師與前輩,是如此的支持我與照顧我,那種無私與胸襟,是我報答不來的。
⠀⠀⠀
⠀⠀⠀
就我的想法,我一直認為「典型、非典型」並非如此二分,框框若大一點,大家的想像也可以多一些。
⠀⠀⠀
⠀⠀⠀
關於我對自己的思考是,我認為我是周慕姿,心理師是我其中一個身份。
⠀⠀⠀
⠀⠀⠀
我很好奇、也很有興趣很多不同領域的事情,我知道我的跨領域背景,使我有一個擅長,就是很容易用不同的角度,理解一些大家已經習慣的事物。
⠀⠀⠀
⠀⠀⠀
對我來說,這些分享,如果有機會讓聽到、看到的人,可以對世界、事物、人有不同的想像與認識,拓展對世界的看法,甚至用這種不同的眼光,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與人生的選擇,這會是我覺得最有意義感的事。
⠀⠀⠀
⠀⠀⠀
昨天的訪談,製作人筱薔問了我一個問題,印象很深刻:
⠀⠀⠀
「感覺你走在這樣的路上很堅定,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很知道『做自己』?」
⠀⠀⠀
⠀⠀⠀
我回答,我並沒有 #很知道做自己,而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 #練習做自己 」。
⠀⠀⠀
⠀⠀⠀
能夠允許自己嘗試、犯錯,允許自己做一些我會覺得很好玩、但別人會覺得你「不務正業」的事情,
⠀⠀⠀
⠀⠀⠀
能夠用這樣的方式摸索自我的邊界,
⠀⠀⠀
⠀⠀⠀
我想,這是我能給自己最大的禮物與奢侈。
⠀⠀
⠀⠀⠀
⠀⠀⠀
鋪那麼多梗,終於要告訴大家,與鏡好聽合作的podcast,9/1正式上線!
⠀⠀⠀
⠀⠀⠀
🎧️ 全球Podcast平台同步上線!
▹Spotify:https://spoti.fi/3DwXVDy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mFB7f3
⠀⠀⠀
⠀⠀⠀
主題是:作家的靈魂腳本——周慕姿陪你讀那些作家沒有說出口的傷
⠀⠀⠀
⠀⠀⠀
用心理的角度,討論那些赫赫有名的文學作家,身為人,他們背後的傷口與對他們的作品和人生的影響。
⠀⠀⠀
⠀⠀⠀
歡迎大家鎖定我的粉專與鏡好聽,上線後立刻分享給大家~~~
⠀⠀⠀
⠀⠀⠀
也是個小小的不同領域結合,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不同的觀點與感受。
情緒勒索蘇珊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樂讀|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
每當聽見某些非客觀的批判、不實的指控以及較為情緒化的字眼等等時,常會感覺到心受傷了,也會憤怒地認為這一切根本就是在施行語言的暴力,所帶來的傷害力更勝於肢體暴力,實際上,有毒的話語也是一種情緒勒索,並且有控制的意味存在。
作者羅伯特.紐伯格為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從事心理治療師的培訓和督導工作(其他斜槓就不在此多做介紹了),在前言就提到:「話語控制和語言錯誤這兩個詞指的不是同一個概念。語言錯誤指的是說出來的話,不符合約定俗成的語法規則;與話語控制則是一種有意為之的行為,多數情況下是為了要蒙蔽對方,達到某種目的,也可能是為了馴服對方,使對方病理化。」
哇~聽起來真的是非常可怕!仔細閱讀後會發現,這些猶如八點檔般的有毒對話時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最容易出沒的地方就是在親密關係中,包含家人關係。然而,我們可能都不太會去覺察到,進而照單全收,可能還會引發不必要的內疚感等。相反地,我們也有可能是那個不自覺說出有毒話語控制並傷害他人的人。
在《有毒的話語》一書中,有許多暗藏毒性的日常對話分析,羅伯特也列舉了七個徵兆讓讀者可以自行檢視自己是不是已經被他人的話語給控制了,另外,也提供八個擺脫話語控制的步驟。對於不論是身為被控制者亦或是想改善的控制者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覺得這本書探討的不算非常深入,因為要深入談的話字數說不定會暴增很多(笑),不過也因為這樣,閱讀起來相較輕鬆又好理解,很推薦大家入手閱讀。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病態自戀者常常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但長期來看,這種吸引力卻是要人命的。這就給人們帶來了挑戰,在判斷未來的親密伴侶時,要盡可能地運用辨別力和洞察力。
.哪裡有幻滅,哪裡就會萌生有毒的話語。
.吸引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每個人,為了生存,都需要建立完美的關係,擁有忠誠的伴侶。
.不趕走幻象,我們就看不到真相,我們就會像被禁錮的囚徒,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平靜與滿足。
.幻滅是靈魂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能從「向外尋求快樂」的錯誤思想中跳脫出來。然而,幻滅的過程也可能不是瞬間崩塌的,它可能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就像從一磚一瓦開始拆除一座大教堂一樣。
.信任一定會蒙蔽當事人的雙眼,也就因此為控制打開了一扇大門。
.在親密關係中,比起盲目的信任,還是保有一定的警惕心為好。信任並不是一種能夠無限擴展的品質。
.互相指責並不能使提出的要求得到接受和採納。
.要知道自己是不是控制的受害者,並不容易,因為控制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對自我和自我感知產生懷疑。
.雖然有些控制是比較顯而易見的,但是那些最有害的,恰恰是最難以看透的。想要看清這些控制行為,首先要能辨識它們、定義它們、闡述它們。
.羞恥與內疚之間的差別在於,深感羞恥的人害怕被拋棄,而心生內疚的人擔心受懲罰。
.話語控制是雙方互動的產物。
.僅僅因為你們是夫妻或情侶,就要求對方信任你(言意之下是,如果沒有信任,就沒法再繼續這段感情了),這是最常見,也是最讓人心煩意亂、最齷齪的話語控制之一。
.我們最關心、血緣最濃、交往最頻繁的人,對我們的殺傷力,是最大的。這是因為我們互相知根知柢,就算並非有意,也清楚能怎樣利用彼此心理和情感上的弱點來達到目的。(蘇珊.佛沃《情緒勒索》)
.讓對方搞不懂自己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就是控制者、不管是男是女,利用謊言、虛假消息以及雙重資訊(所謂的溝通悖論)想要達到的目的。
.儘管大多數人渴望的親密關係是獨立、平等的,但是不得不承認,所有的親密關係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控制與被控制,這或許是滿足彼此需求的一種互補。
.在親密關係中,正常還是不正常,是件主觀的事。如果你對伴侶的行為產生了懷疑,如果你不知道他的行為是不是可以接受、可以忍受的,最好還是向第三方求助。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接受毫無誠意、敷衍潦草的道歉。如果你感覺不到他的誠意,請相信你的直覺。
.無論你如何堅持不懈、殫精竭慮地想要改變他人,終究會歸於失敗。
.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決定了此人的命運,指向了他的歸宿。我們的展望也這樣,當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來。不管你的生命多麼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惡語詛咒它。(梭羅《種子信念》)
.沉默只會鼓舞折磨者,而非被折磨者。
-
作 者|羅伯特.紐伯格(Robert Neuburger)
譯 者|楊燕萍
出版社|寶瓶文化
-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情緒勒索蘇珊 在 This is 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希望這段影片可以讓你們認識什麼是情緒勒索,如何避免被人情緒勒索和如何真正擺脫情緒勒索。
兩個人相處不應該只有一個人的聲音。
如果你一直以來都在愛情/親情/工作等等人際關係綁架了你的人生,或許你該思考的並不是為什麼自己總是遇到這樣的人,而是你內心有什麼樣的恐懼,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委屈,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請好好重視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自我接納,及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請記住,我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我們不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請所有善良的好人,都懂得好好保護自己。
#LOVEFROMR
#READWITHR #霍哥READWITHR #FORGORREADWITHR
關於這本書:《情緒勒索》
作者:周慕姿 (台灣)
她參考的書: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問:什麼是「情緒勒索」?
答: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 是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提出的概念。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指的是有些時候我們為了維繫與重要的人的關係,為了不想要自己被貶低、為了降低焦慮,會重複被迫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那些對你重要的人,往往只要一句話,就能夠左右你的情緒。
但請記住,我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我們不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霍哥 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0GbGfLMVLoIRqt9K4_T9w
F O L L O W M E :
♥ Instagram - rosalina1114
♥ Youtube channel - This is R
♥ Facebook page - Rosalina 李熙媛 - This is R
Job contact?: janelao@weilamanner.com
情緒勒索蘇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有毒姻親」介紹
訪問編輯:林歆婕
內容簡介:
五種典型有毒姻親,正在侵蝕你的婚姻!
★國際知名心理專家、美國版《情緒勒索》與《母愛創傷》作者蘇珊•佛沃探討「姻親關係」另一力作!
★呂秋遠(律師)、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賴奕菁(精神科醫師;《好女人受的傷最重》作者)同感推薦!(依名稱筆劃順序排列)
我們帶著自己的故事、經驗與需求走進婚姻,
也走進一個擁有長時間情感包袱與群體習慣的家庭。
我們不是跟一個人結婚而已,
婚姻帶來了伴侶,也同時帶來了姻親……
▌只要出現姻親問題,就會出現婚姻問題!▌
五種典型的問題姻親:
◆挑剔型:不管是誰的問題,反正都是你有問題!
◆吞噬型:進了我家的門,就是我家的人!
◆控制型:不聽我的話,就不把財產分給你們!
◆脫序型:你們也不幫我的話,就沒人可以幫我了!
◆排擠型:你只是個「外人」,沒有說話的權利!
你的公婆或岳父母會:
・不斷批評或瞧不起你嗎?
・經常要你的伴侶滿足他們的需求嗎?
・貶低你的外表、工作、政治立場、宗教信仰或其他對你來說重要的事嗎?
・常常未經詢問就強加給予建議嗎?
・批評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嗎?
・以不合理的方式要求、占用你的時間嗎?
・酗酒或濫用藥物嗎?
假如以上七項有任何一項答案是肯定的,就表示你的婚姻中存在著不時製造混亂的姻親,而且他們認為自己有權控制你的生活。
作者簡介:蘇珊・佛沃
國際知名諮商師、講師及作家,作品包含紐約時報暢銷冠軍《愛上M型男人》、《母愛創傷》、《跳痛的愛》、《情緒勒索》和《為什麼他說謊,卻毫無罪惡感——看清愛人的謊言,化心痛為重生力量》等書。除了私人執業外,她也在美國南加州多所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機構擔任諮商師、講師及顧問,同時透過大眾媒體,分享珍貴的專業經驗,並曾於美國廣播公司主持即時現場直播的互動性談話節目,長達六年。現於加州洛杉磯執業。
聯絡信箱:fsusanf@aol.com
個人網站:www.susanforward.com
情緒勒索蘇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為什麼他說謊,卻毫無罪惡感」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所有的恐怖情人,都是從說謊開始。
他絲毫不會良心不安,對於說謊毫無羞恥心與罪惡感。
他的笑有致命吸引力,他的無辜卸去妳心防,
他說「只愛妳一個」,讓妳甘願付出愛情、青春,
甚至妳的錢,直到發現妳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我這輩子再也不敢相信愛情了。」
那個說謊的人,妳怎能讓他輕易毀掉妳?!
【本書正是:他的剋星,妳的救星】
「妳是貝蒂吧?我想有件事該讓妳知道:
過去這兩年來,我和妳先生交往密切。
他根本就不愛妳。妳何不放手讓他走?」
或許妳也像許多女人一樣認為:「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但就是發生了。
劈腿,騙財,賭博、酗酒、毒癮,那些他極少提起的過去、推託不談的未來與不真實的現在,以及妳曾聽女性朋友們傷心又憤怒哭訴的種種……
被愛人所騙,往往是女人一生的最痛。妳認真掏心,他卻報以一個再一個的謊言。「他說是為了愛!」是愛,為了愛自己,他一次又一次利用了妳。
但我們往往選擇繼續相信,因為真相更令人崩潰。
然而,心理專家蘇珊.佛沃告訴所有的女性同胞:
「我要懇請妳深入剖析自己,勇敢面對真相,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或者在那一段戀情中很有可能會發生什麼事。無論多麼傷感情,真相永遠是妳最可靠的盟友。」
透過生動、豐富的真實個案故事,提供力道十足的專業分析,蘇珊.佛沃犀利直言,教我們從洞察男人心開始,戳破常見的謊言及藉口,並看清害我們自己騙自己的思考陷阱。更重要的是,她以溫柔但堅實的步伐,陪妳療癒心傷,重生自信去愛。
也許妳會再遇到企圖騙妳的男人,但妳不會再任他擺布,因為學會對人生和愛情敞開心房的妳已懂得,在真正的親密關係中,妳值得最真實的尊重。
本書特色:
◎【男人誘騙女人的九種技倆】(1)死不承認 (2)攻擊是最好的防禦 (3)撒嬌賣乖 (4)作賊的喊捉賊 (5)編故事【初級班】 (6)編故事【高級班】 (7)「我不是個好東西!」 (8)「沒什麼大不了的。」 (9)「沒錯,我做了那件事,但其實是妳的錯!」
◎【女人的六大自欺陷阱】(1)「他不會對我說謊。」 (2)「他可能會對其他女人說謊,但絕不會騙我。」 (3)「沒錯,他是說謊,但他愛我,這才重要。」 (4)「沒錯,他是說謊,但也是環境造成的。」 (5)「沒錯,他是說謊,但我能讓他變好。」 (6)「沒錯,他是說謊,但全是我的錯。」
作者簡介:【美國版《情緒勒索》作者】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 PhD)
國際知名的諮商師、講師及作家,心理治療執業經驗超過四十年,在美國南加州的心理衛生及醫療機構擔任諮商師、講師及顧問。
她率先提出了「情緒勒索」概念,著作《情緒勒索》熱銷全球二十年。並以《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陪伴且成功地引導讀者修復受「無愛母親」所苦的心靈和生命,重獲愛的自信與自尊。
另著有多部心理經典,《愛上M型男人》、《父母會傷人》均為《紐約時報》排行榜的暢銷書,以及《跳痛的愛》等書。
除了臨床治療及寫作,她還透過大眾媒體分享珍貴的專業經驗,曾上過三百多個電視及廣播節目,並曾於美國廣播公司主持全國同步聯播的談話節目,長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