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遇到重大事件後,也都會過了好久好久才開始有情緒嗎?這種現象,原來是一種心理機制喔!認識這種慢半拍的情緒,重建你的身心連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萬的網紅Better Leaf 好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好葉進階課,邁向積極人生 ☞ http://bit.ly/21courses 購書連接:http://bit.ly/9tricksforemotion 謝謝大家觀賞!希望大家看了影片后可以給我點贊和留下評論!! 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哦!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
情緒重建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
.
很多時候
我們會覺得自己能夠掌控好自己的情緒
.
在生氣時😡能壓下自己的怒火
在悲傷時☹️說服自己淡定從容,
.
認為這才是高情商,
對待情緒最好的方式🌈。
.
但其實你越是想要「掌控」和「消除」情緒,
就越容易陷入情緒的泥潭中😔。
.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叫《情緒重建》
讓作者曾旻教你重新建立對情緒的認知方式,
學會和情緒友好相處🤝
.
🍀🍀🍀🍀🍀🍀🍀🍀🍀🍀🍀🍀
.
讓我們先來瞭解情緒的3個層面:
❶. 情緒的表層——行為表達
人們會透過各種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聊天時所用的表情符號是最直接的體現。
.
就像这个「笑得眼淚都出來」😂的表情,
无论是在非常搞笑的時候,
或感到無可奈何的時候,
还是因为小失誤而有些尷尬的時候,
都可以使用它,
一個「 笑得眼淚都出來」的表情圖案
就可以表達我們当下的想法。
.
在與周圍人分享某件事時,
有時更複雜的情緒,
也會體現在我們的身體表情、動作、姿態上面。
.
因此,
「不要只聽對方說什麼,而是要聽對方怎麼說」
.
.
❷. 情緒的核心——主觀體驗
經常會有人用「笑死我了」來描述自己的心情
但如果沒有搭配具體的事件,
對方怎麼知道你為什麼事情而開心,
又如何判斷你開心的程度呢❓
.
如果你說:
「笑死我了,那個原本帥氣的索爾,
現在肚腩竟然腫得像懷胎9個月一樣」😯
.
「看到那一幕🎬,
害我笑得連爆米花🍿都抖在了地上」
.
只有通過具體的事件,
將某種情緒描述得極具畫面感。
才能捕捉📷情緒的關鍵。
.
.
❸. 情緒的機制——生理喚醒
多巴胺代表著快樂等積極的情緒☘
多巴胺分泌不足就會有抑鬱的傾向,
而腎上腺代表緊張與放鬆之間的關係。
.
正因為情緒產生的機制中包含著生理機制,
如果得了嚴重的抑鬱症或焦慮症等問題,
就必須配合專業的藥物治療💊,
僅僅依靠心理治療是不行的。
.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壓力過大會導致失眠,
失眠需要藉助藥物才能幫助入眠的原因。
.
因為情緒並不只是和心理有關,
其實它還會影響到我們的生理機制。
.
情绪本身是一种短暂的状态,
它时而高涨时而低落,
.
人们习惯在情绪低落时卖力地寻找问题的根源
也因此深陷負面的情緒當中😔。
.
那我們又该怎麼做,才能避开这个坑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化情绪为友,
找到與情緒的相處之道💯
.
在面对负面情绪時,
如果我們一昧地抵抗它,
問題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
我們可以做的
就是学着接纳情緒、拥抱情緒
然後再淡化情緒。
.
.
🍀🍀🍀🍀🍀🍀🍀🍀🍀🍀🍀🍀
.
第①步、用「描述性的自我对话」替代
分析式的自我对话」
就像當你的心儀對象拒絕了你的邀約,
這時你腦中想到的💭,
可能是自己過去一次次被人拒絕、
貶低和忽視的經歷,
進而總結出自己是一個被人拋棄和嫌棄的人
.
這樣的分析式思考
很容易將你带入到坏结果中,
讓你深陷壞情緒當中
.
而「描述性自我對話」
則會如實地描述當下覺察到的狀態。
.
用「我看到」、「我聽到」、「我感到」
等這樣的句子開頭,
如實地描述所見所聞所感。
.
例如:「我看到了她禮貌的拒絕了我」
「我聽見她說她有事情要忙」,
「回到到家后,我感到很失落」
.
盡可能的去描述當下心情,
而不去下任何判斷。
.
.
第②步、用存在的状态体验情绪,
代替解决问题的冲动。
当你遭到別人拒絕而感到沮喪的时候
不要一心想要去掉這樣的感受。
.
因為情緒就像紅色的斧頭🪓一樣,
越讓不要去想它,
它越是會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
應該以好奇的心態去體驗當下的情緒。
訓練自己進入「存在」的狀態,
如實體驗此時此刻
.
有很多種方法,
例如正念、瑜伽、冥想等🧘♂
找到一種自己喜歡並能持續下去的方式,
訓練自己感受當下的能力。
.
要注意的是,
這些方法是訓練自己進入「存在」狀態的能力
而不是等你真正面臨消極情緒時
才臨時抱佛腳去學習的技能。
.
.
第③步、重新启动。
從一次深度睡眠中醒來、
或在肌肉放鬆後睜開眼睛,
又或在加速的心跳和出汗的手心慢慢緩解後
.
就可以開始思考,
「接下來要採取什麼行動❓」
是開始計劃不斷的操練自己,
積極地提升自己的的社交技能
.
還是全心投入工作💼,
為自己的未來做更好的準備呢❓
.
當前兩步能夠充分而如實地體驗,
那麼第三步就是自然而輕鬆得多了。
.
.
🍀🍀🍀🍀🍀🍀🍀🍀🍀🍀🍀🍀
.
好了,這就是《情緒重建》一書中的幾個重點
我們來回顧一下:
.
第一、情緒分為3個層面
⓵.情绪的表层——行为表达,
不要只听对方说什么,而是要听对方怎么说。
.
⓶.情绪的核心——主观体验,
將一種情緒描述得極具畫面感,
才能捕捉情绪的关键。
.
⓷.情绪的机制——生理唤醒
情緒并不只是心理上的想不開,
它還會影響到我們的生理機制。
.
第二、❸個步驟接納情緒,
把情緒當做朋友看待。
.
第⓵步、
用“描述性的自我对话”
替代“分析式的自我对话”,
不讓自己再轉牛角尖
.
第⓶步、
用存在的状态体验情绪,
代替解决问题的冲动,
訓練進入「存在」狀態的能力。
.
第⓷步,
重新启动🕹,
当情绪淡化后,
就可以开始思考,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
.
🍀🍀🍀🍀🍀🍀🍀🍀🍀🍀🍀🍀
.
正視情緒
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它
與它和平共處💖。
情緒重建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傾向,會因為孩子當下的一個表現,把事情想像得越來越糟糕,他們將這樣的想像當作無比真實的「事實」。
我們把當下的一個行為和跡象,看成是未來決定性的因素,這是「糟糕至極」思維模式。
可是事實是,走點兒彎路並不會讓你的人生糟糕至極。
取自《情緒重建》
************************
簡單來說,小我喜歡自己嚇自己!
在能量匱乏的時候,容易一直往負面鑽。負面可能不斷被放大,也許一個不那麼適當的行為,變成難以撼動的罪惡。
小我喜歡編故事,用故事的方式理解這個世界。我們常把不同的人放在我們的故事裡,然後安放情緒於其上,於是有了虛妄的連結,這連結暫時驅走了寂寞。
然而,那只是存在於我們腦中的故事,別人自有他的故事,而且每個人那版本不一的故事也都不是事實,裡面常有許多個人添加的詮釋。所以我們編的故事越龐大,我們的寂寞也就越強大。
那又怎樣呢?
寂寞就寂寞吧!
寂寞也沒那麼難忍哪!
那是把自己忘了吧,忘了也可以跟自己對話。或許,那些「他人」都是假借,最終我們一直在跟自己對話。
小我製造的眾多假象,恐懼、寂寞,世界沒照著我們的想像,一切都會失控…
我們一起寂寞吧,我們一起恐懼吧,然後寂寞恐懼都成了我們的朋友。不要說失控了,我們根本就願意把自己徹底倒空,讓那些想像從「有」回到「沒有」。
不那麼想控制,也就沒所謂失控,一切順著水流…
那又怎麼樣呢?
那些瀰漫全身的難受,還原再還原,不過就是一根針的刺痛。那刺痛,或許是過去的一個遺憾,或許是一份曾有過的愧疚,我們覺察得深,刺痛也就慢慢不那麼痛,或者刺本身也被拔除了、消融了。
且走且停留,在您恐懼寂寞的時候。別忘了,在我的故事裡,我就在您的左右。祝福您!
************************
「那又怎樣呢?」
【文/曾旻】
人們常常被腦子裡喋喋不休的自我對話給嚇著。
我曾經由於工作的關係,常常與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和家長打交道,這個階段的家長有一個共同特點──特別焦慮。有很多家長常常問我:「孩子不願寫作業怎麼辦?」「孩子早上不起床怎麼辦?」「孩子一玩手機就停不下來怎麼辦?」
一直以來,我都想告訴家長:「什麼都不要做。」可是家長常常會瞪大眼睛,一臉震驚地看著我,他們用不可置疑的語氣告訴我:「什麼都不做,孩子會為所欲為。」我每次都想說:「那又怎樣呢?」可是想想他們真誠求教的樣子,我硬生生地忍回去,換一種好奇的語氣,詢問他們:「孩子會怎麼為所欲為呢?」他們一臉「你終於回到正題」的欣慰表情,然後告訴我:「孩子真的會不交作業啊!」「孩子會遲到。」「孩子會一直玩,停不下來。」最後,家長都會問一句:「所以,我到底該怎麼辦啊?」
每當家長把話題轉向「怎麼辦」的時候,我都回答那一句:「那又怎樣呢?」家長往往會順著之前的思路繼續說:「這才小學一年級,就不寫作業,總是這麼拖延,這樣下去還了得?」「那又怎樣呢?」「這麼下去,孩子的成績會越來越糟啊!你看他才小學一年級,就不寫作業了,到了中年級、高年級,他的成績還能看嗎?那他能考上好高中嗎?上不了好高中,大學學測怎麼辦?他以後進入社會後怎麼辦呢?」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傾向,會因為孩子當下的一個表現,把事情想像得越來越糟糕,他們將這樣的想像當作無比真實的「事實」。
網路上流傳一個案例。一位母親來做心理諮商,向諮商心理師說起她上高中的兒子,讓她擔憂和焦慮到不行。她擔憂的問題包括:學習不認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貪玩,有一門功課不及格等。心理師會問她:「那又怎樣呢?」
她說:「那就考不上好大學啊!」
諮商心理師接下來用「那又怎樣呢」進行了連環一百問。隨後她向心理師講述一個差不多每個人都聽過一百遍以上的故事:現在不認真學習,就會考不上好大學,就會找不到好工作,就會找不到對象,就會過得很辛苦等。
顯然這個邏輯裡有很多問題,生活中不只有這幾種選擇和境遇,人生的每時每刻都在選擇;辛苦與否、幸福與否是一個抽象概念,它可能隨著生活的前進,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我們把當下的一個行為和跡象,看成是未來決定性的因素,這是「糟糕至極」思維模式。
這不僅存在於媽媽對孩子的期望中,許多成年人對自己的人生也有這樣的邏輯。彷彿一次失敗、一件事沒做好,就會遭受終生毀滅性的打擊一樣。可是事實是,走點兒彎路並不會讓你的人生糟糕至極。
如果想要判斷一下自己是否有「糟糕至極」思維模式,可以在自己因為某些事情感到情緒不佳時,用「那又怎樣呢」對自己進行連環一百問,如果問不下去了,或發現自己提供的答案是「也沒怎樣」或「不過如此」時,你大概會發現自己的情緒也不那麼糟糕了。或許你還會有些煩躁或難過,但那已不是你不能承受之苦了。而如果這一百問讓你編出了一個世界觀宏大的長篇故事,就代表你的思維中「糟糕至極」的想法非常強大。
.
以上文字取自
情緒重建:運用九種認知技巧,重新和情緒做好朋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553
.
免費桃園工作坊_做一個有自我價值的媽媽(8/13、20、27早上9點到12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48454632399957/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情緒重建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入好葉進階課,邁向積極人生 ☞ http://bit.ly/21courses
購書連接:http://bit.ly/9tricksforemotion
謝謝大家觀賞!希望大家看了影片后可以給我點贊和留下評論!!
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哦!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好葉使用的繪製軟件:https://bit.ly/video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