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自己,你其實比愛因斯坦還要強】
前陣子,看了一部戲,是國家地理頻道(NCG)所製作的影集,劇名是〈世紀天才〉,談愛因斯坦的一生。
一提到愛因斯坦,大多數的人很快地就會聯想到聰明、睿智、才華洋溢,簡單地講就是天才的化身。很多話只要加上「愛因斯坦說」,似乎就變得很有邏輯,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然而,你可曾仔細思考過自己對「天才」這個詞的投射為何嗎?
你也許知道愛因斯坦發表過相對論、得過諾貝爾獎、促成美國研發原子彈⋯⋯等。不過,你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認識的愛因斯坦,其實都是他成名以後的事。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四個重要的論文,改寫了物理界對時間的理解,從此聲名大噪,那一年還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然而,在此之前,他的生平很少被提起。彷彿26歲以前的歲月,是真空、不存在的。「愛因斯坦」,就是天才的商標,一生都應該是順遂的。
但事實上,少年時期的愛因斯坦,高中曾輟學、大學考試落榜、除了數理兩科,其他像文學、政治等人文學科全都不及格。高分畢業,求職卻不順利,沒人願意讓他教書(溝通能力不好),得靠同學老爸關說,才能到專利局工作。而感情生活,更是一塌糊塗,結過兩次婚、夫妻感情不睦、在老婆懷孕時,和前女友暗通款曲、情人不計其數⋯⋯。
如果用現代的角度來看,愛因斯坦是一名道道地地的「渣男」。
但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撻伐所謂的“偉人”,而是我觀察到一個隱微的心理現象是「許多人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如果有某某人的腦袋,日子就會過得比較逍遙愉快些」。
或是「一定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才會遇到鳥事,如果是某某某,他一定能輕鬆解決」。
可這些推論背後,我們很少去核對那些你我口中的「天才」或「名人」,真的如我們想像美好嗎?還是,我們需要靠他們的存在,來說服自己生命是值得的期待?只要擁有了某些才能,日子就會變得輕鬆又愉快?
記得曾經有篇報導說,科學家解剖愛因斯坦的大腦後,發現就連這麼偉大的天才,腦袋也都只用5%,還有95%尚未使用。用以推論人類的大腦是潛力無窮的。
但如果我們對愛因斯坦有徹底的了解,不只有他在專業上的表現,把他生命其他面向的表現列進來看。就能明白這個數據一點也沒有什麼好驚訝的(不過,也要有人真的解剖了他的腦袋)。
因為愛因斯坦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根本就沒有及格。他除了做研究、發表論文之外的所有能力,全都只停留在青春期。只要遇到那些感性、無法用科學證明的問題,對他來講,就天書一樣,難以理解。
所以,他的大腦當然有很大一部分還沒有發揮潛力。而且更重要的事情是,面對這一部分的缺憾,他本人並沒有想學習與突破。
當他遇到關係上的難題時,最常使用的伎倆就是找下一個崇拜他的人,他就可以不需要學會溝通。
換句話說,愛因斯坦是物理上的天才,卻是關係裡的白痴。他絲毫不了解別人在想什麼,甚至連好奇的態度都沒有。他正是所謂「有潛力,不等於發揮潛力」的最佳寫照。
而他在科學上的表現,成為最完美的遮瑕膏,掩飾所有殘破關係的疤痕,甚至成為別人羨慕、仰望的典範。
但你可曾想過,你之於愛因斯坦,有可能是比他還要聰明與幸福的。只要你擁有好朋友、能相互尊敬的伴侶、願意負擔子女的教養工作(他的第一個女兒,出生後沒多久就下落不明),你就比愛因斯坦強上許多。
可為何我們很難肯定自己,總覺得別人一開口就能震古爍今,自己說再多都是人微言輕?
為何別人把一件事情做好,我們就會覺得他其餘的能力應該也不差;但我們只有一項工作不拿手,就覺得自己毫無競爭力。
所謂「低自信的人」,往往就是拿別人的標準來定義自己的好,拼命地追趕別人的腳步,不懂得調配自己的速度。
當你習慣將目光向外看,貪戀著別人的風采,就會看不見自己的獨特。
就連愛因斯坦這麼受人崇敬的人,也有弱點,而且還不少。回頭再看看自己,如果你現在正面臨著低薪、找不到工作、感情不順利,又何須自慚形穢。那些你欽佩的人,其實和你走過同樣的遭遇,只是他們的成功太耀眼,一不小心被「神格化」,忘了他們其實也只是一個「人」。
別人的生命,沒有什麼好羨慕的,就像別人點的麵,並沒有比較大。
是距離,讓我們對自己擁有的少了一點珍惜。
你若一心只想成為別人,就做不好你自己。
坦然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因為懷抱成長的勇氣。
每根手指頭長短不一,卻各自有其無可取代的功能,無名指不需要羨慕大拇指的靈巧,因為它肩負了人們對愛情的承諾。
看清楚這一點,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光芒!
文:諮商心理師 楊嘉玲
=========================
【7/14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十期
掌握高難度對話,再也沒難談的事!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Search
愛因斯坦大腦下落 在 [秘聞] 愛因斯坦大腦被切成240塊- 看板specialman 的推薦與評價
秘聞:愛因斯坦大腦被切成240塊
2005年1月4日 星期二 www.secretchina.com
【看中國報導】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1月2日播出的紀錄片《愛因斯坦大腦的秘密:死亡之謎》。愛因斯
坦死後不到幾小時,他的大腦即被人取出,成為20世紀最傳奇的謎團之一。50年後,當初
被指控竊取愛因斯坦大腦的病理學家托馬斯哈維(Dr.ThomasHarvey)首次接受專訪,最令
人震驚的是,哈維稱為了方便研究,他竟將愛因斯坦大腦總共切成了240塊!
瞞著家屬挖走大腦
據揚子晚報1月3日報導,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醫院去
世。當時42歲的托馬斯哈維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病理學家,碰巧成了替他驗屍的醫生。最終
哈維宣布,愛因斯坦死於“大動脈腫瘤破裂”。但誰也不知道,一直是愛因斯坦仰慕者的
哈維隱瞞了一個驚人秘密:他悄悄地切開愛因斯坦的頭皮,將他的大腦完整地取出,浸泡
在防腐藥水裡並帶回家隱藏起來!直到屍身第二天被火化時,愛因斯坦的家人還不知道大
腦已不翼而飛。
在接受《國家地理頻道》採訪時,已經91歲高齡的哈維回憶道:“在切下愛因斯坦的大腦
之後,我一直將它保存得很好,我先從腦動脈中注入防腐劑,又從各個角度拍了很多照片
。”哈維稱,為了方便研究,他把這顆大腦總共切成了240塊,而且每塊都貼上卷標,再
用火棉膠包好,保存在酒精中。哈維回憶道:“之後,我只把240塊大腦樣本中的少數幾
塊交給幾位知名科學家分析,其餘大部分都秘密保存起來,我一直將它保存得很好。”
天才大腦“異於常人”
在《愛因斯坦大腦的秘密:死亡之謎》一片中,英國神經生理學家馬克 裡斯果博士和物
理學家吉姆艾卡利裡博士對哈維手上的大腦切片的240塊樣本一一拼湊,終於重建了愛因
斯坦完整的大腦圖像。兩人驚訝地發現,大腦頂葉比常人大百分之15%,尤其是左下頂葉
的膠質細胞比例明顯偏高;另外他們也從愛因斯坦的側腦裂較不明顯的特徵推論,愛因斯
坦的大腦生來就有些重疊區域,這些重疊也許讓他更有數學和空間觀念。
另據江南時報報導,最幸運的研究者是加拿大漢米爾頓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維特森博士(San
dra Witelson)。雖然哈維只給了她19塊愛因斯坦的大腦,可是哈維在切開大腦之前拍攝
的照片與記錄,也借給了她。因此她得以研究愛因斯坦大腦的整體形態。
維特森指出,愛因斯坦大腦的頂葉異常發達,在形態上也有特異之處,例如側腦裂並不明
顯,特別是左半球。因此頂葉下段皮質中的神經元易於相互聯繫,我們的視覺、空間認知
、數學思考、運動知覺,極端依賴大腦頂葉下段皮質,愛因斯坦在這些認知域中表現的超
卓智力……也許與他頂葉下段不尋常的形態有關。
我們對愛因斯坦的大腦著迷,透露的是我們對大腦的假設,以及對天才的景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167.2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