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男新海誠的背景心法】#葉郎電影徵信社
一整個世代的日本動畫創作者都註定要活在宮崎駿巨大的的影子裡。
所以每當什麼人有了什麼突破性的發展(比如打破某吉卜力電影票房記錄之類),大家就要趕忙去打擾可能剛好出來倒垃圾的宮崎駿老先生,詢問他對後輩的評語和被超車的心得。
在《鬼滅之刃》之前,上一次被這樣注目的是《你的名字》。對《你的名字》的導演新海誠來說更倒楣的是,「他」的名字 Shinkai Makoto 偏偏是繼 Hayao Miyazaki 之後唯一廣為西方觀眾熟知的日本動畫創作者姓名。於是「Miyazaki 第二」、「Miyazaki 接班人」、「Miyazaki 的挑戰者」等等標籤紙就緊緊黏在新海誠身上,怎麼撕都撕不完。
事實是新海誠不僅不是宮崎駿第二,而且一點都不想成為宮崎駿第二。和倒楣的細田守不同的是,他的創作事業不僅沒有在宮崎駿的陰影裡待太長時間,還成功走出迥異於宮崎駿所定下來的產業規格以外的一條新道路。
新海誠的秘訣:背景。
▉ 數位革命下的一人樂隊
新海誠的崛起,走的是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沒有吉卜力/德間或是東寶這些片廠的系統作為背後靠山,他從一開始就採取一人樂隊的方式獨力完成作品。他就是自己的背景。
新海誠大學念的是文學,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是在遊戲公司沒日沒夜地設計網頁和製作遊戲影片。這時候動畫不是他的職業,而是業外的興趣。
和宮崎駿前輩出身手繪動畫的黃金年代不一樣的是,新海誠非常幸運地活在一個數位革命的奇蹟年代。無所不能的電腦,使專業創作者和業餘創作者的界限變得模糊,因為像新海誠這樣的業餘者也可以在沒有片廠資源當靠山的狀態下,獨力完成他的前幾部短片作品。
另一個美好的奇蹟是可以快速複製的光碟燒錄機以及協助他擴散影片資訊的網站。
「那時候還沒有 YouTube 或是(Facebook 之類)社群網站。我記得當時我們的同事發現有個傢伙在網路上叫賣他自己製作的5分鐘動畫短片。那時候他根本是自己燒光碟,然後拿去漫畫市集自己叫賣。那傢伙正職是在一個電腦遊戲公司上班。從週一到週五天天加班到深夜。然後再趕回家創作自己的動畫短片,並且一張一張慢慢燒光碟來賣。」著名製片兼 CoMix Wave Films 董事角南一城在一次訪談中回顧2001年發掘新海誠的傳奇經歷。
「一個人要幹這麼多活真的是有點太多了,尤其是還得燒光碟。所以我就跑去告訴他說:這樣吧,起碼燒光碟跟賣片子的活兒讓我們來代勞吧!」
新海誠的下一部短片——片長25分鐘的《星之聲》仍然維持一人樂隊模式,在他的Mac G4上一人包辦繪製、剪接、配音(他日後的妻子、當時的女友在配音階段也幫了一點忙)。
事實上2003年開始和 CoMix Wave 籌備第一部長片《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的時候,他原本還打算繼續如法炮製。只是片長慢慢擴充到90分鐘,場景數量也開始突破上千個場景,一人樂隊的模式終於不得不作一些修訂。
CoMix Wave 原本做的是漫畫授權業務,完全不具備動畫製作的人力編制。簡單說就是該公司沒有絲毫接近吉卜力的樣貌。角南一城回顧當時當時公司另一個剛到職的製片伊藤耕一郎(日後成為《你的名字》製片)看完企劃之後,劈頭就問:
「請問電影裡頭的這些背景要誰來畫?這部電影有上千個場景耶~」某個人回答說大概是新海誠自己畫吧。「那他得畫整整十年才畫得完啊!」伊藤難以置信地驚呼。
▉ 新海誠的背景是這麼練成的
2004年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是新海誠第一次不用親自下海畫所有背景的動畫作品。為了避免花上十年才畫完,CoMix Wave 殺去東京藝術大學招募人手加入團隊,來分攤這上千個背景的繪製工作。
他們第一個遇到的麻煩是工具。新海誠的背景是完全用電腦畫的(人物仍是手繪),可是當時接受學院訓練出來的學生仍然使用畫筆當成創作工具,所以他們必須從電腦操作重新學起,才有辦法練成新海誠的背景心法。
其實我們也幾乎可以確定宮崎駿本人不太使用電腦。今年吉卜力工作室把所有作品打包授權給串流巨人 Netflix 時,據說負責最後拍板定案的宮崎駿還反問說 Netflix 到底是什麼,「因為我不太用電腦的」他說。
而電腦和數位相機這兩樣新海誠正好趕上的發明,則是他練成著名的華麗背景術的秘密武器。
出身百年建設公司家族的新海誠,小學的時候就用考試考第一名的約定跟爸爸換來一台當時要價70萬日圓的 Sharp 電腦 MZ-2000。有了這種早於同輩許多年的資訊素養,才使文學系畢業的他得以在專業完全不同的遊戲公司工作。
緊接著數位相機的年代來了。
「當時相機開始變得非常便宜,每個人都玩得起。於是我就開始東奔西跑,拿著我的相機拍攝各種都市風光和街景,傳到電腦裡頭之後就用來當成我作畫的基礎。」新海誠在一次訪談中談及他1998年獨力完成《她和她的貓》的經驗,其中大量用相機拍下的照片正是輔助他完成數量繁多的背景繪製的關鍵。
他之所以比其他動畫創作者更早使用而且更廣泛使用電腦,不全然是一個美學的決定。效率和成本才是第一考量。在《你的名字》之前他不可能用吉卜力甚至好萊塢的規格工作。然而新海誠利用相機和電腦完成的這些背景,終究建立了專屬自己的美學。
他說:「吉卜力動畫的最大特徵是裡頭這些角色的動作。他們動起來就像真的人一樣生動。然而我自己的著力點則是在背景上頭。背景對我來說無比重要。所以我們會去現場實地考察,確保盡可能重塑真實。就算是那些前頭沒有人物在的空景,我們也希望做到細緻真實。」
因為電腦繪圖最終仍是繪圖,所以即使成品有相片一般的犀利真實感,它仍會在創作者需要的地方說謊,提供和現實場景不一樣的細節。新海誠的背景就像是經過他的眼光調校過的現實強化版:更飽和的顏色,更劇烈的光線變化,多到可以說故事的畫面訊息量。就有如戀愛中的人看世界的眼光一樣......
▉ 站在和宮崎駿截然不同的時代舞台
新海誠除了不同於宮崎駿用角色動作說故事,而改用背景當成推進故事的主要力量之外,還有另一個根本的差別更使他永遠不會成為宮崎駿第二......
他們身處完全截然不同的時代舞台上:宮崎駿成長於戰後百廢待舉的日本,他的動畫事業則建立在經濟爆炸性成長(以及環境和社會衝突)的年代;新海誠則成長於歌舞昇平的日本,動畫事業則起自經濟泡沫後的平靜死水中。
這樣的時代條件使他們的創作心理出發點有了相差十萬八千里的不同:「他(宮崎駿)更像是父親、老師、校長一樣的人物......一出口就是道德倫理,對人們應該做什麼、要怎麼過活有具體的想法。你可以說他是像權威一般存在的人物」新海誠說。
「我不確定是世代因素或是我個人的因素,我永遠無法告訴青少年他們該做什麼,該怎麼過活。因為我完全清楚記得自己還是青少年時的迷惘狀態,我記得那些挫敗,記得那些男孩向女孩告白的興奮。這些情緒仍然還在。這就是為什麼我跟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成長於和平年代的新海誠,更常在電影中描繪的不是什麼企圖改變世界的革命性議題(比如環保),而是生活經驗、童年回憶和數位時代中人跟人之間的疏離。
文學系畢業的他其實更接近他最鍾愛的作家村上春樹的電影分身,經常從日常生活最簡單的事物出發,在枝微末節中找到故事:
「我總是以文字為出發點。比如《秒速五公分》中的角色台詞『我希望明年櫻花盛開時我們仍可以一起賞櫻』。電影的所有畫面就是從這一句話開始的。」新海誠說。
該片中的主要故事線——被大雪攔阻而延誤赴約的火車橋段,甚至也是新海誠生活中真正發生過的經歷。新海誠電影中那些被吉卜力工作室的鈴木敏夫特別指名讚歎的天空背景,同樣出自新海誠每天在東京的生活經驗,因為就像世界上所有過度擁擠的大都市一樣,東京最美好的一面都必須是抬頭仰角看到的天空和建築天際線。
我們大概無法想像宮崎駿電影中的王蟲追逐或是波妞的海上飛行是改編自個人真實經歷。
有趣的是或許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其實新海誠也曾在2011年推出一部87分像吉卜力電影的《追逐繁星的孩子》。這部失敗之作沒有拉近他和宮崎駿的距離,反而是當年發生的另一起重大事件311大地震觸發了新海誠風格的漂移:
地震當天人在東京的新海誠就像所有人一樣被迫面對東京的街景、大家習以為常的天空和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隨時消失的巨大背景情緒《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就是這個新的背景情緒的產物。
「我們的社會、我們生活的城市並不會永遠存在。在這種氛圍下作為一個動畫創作者,我有義務去寫一個靠自己的力量去主動改變命運的故事」新海誠說。
於是一場空前的天災,非常微妙地讓新海誠和宮崎駿這兩條原本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開始交會......
____________________
到myVideo觀看新海誠所有作品:https://pse.is/3al364
現在加入會員,每天不用四元再送看片金:https://pse.is/387zgu
愛 奇 藝 泡 泡 網頁 版 在 BeautyExchange.com.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改編自韓國驚悚網路漫畫《奇奇怪怪》系列 《整容液》香港10.8有得睇】
數到世界上最出名「整容」嘅地方,韓國一定係「表表者」。改編自
韓國驚悚網路漫畫《奇奇怪怪》系列,其中《整容液》單元在NAVER WEBTOON獲高評價,其後被網友譯成中文後在微博走紅,耗時整整6年製作拍成電影,香港將於10.8有得睇!
據知動畫製作費高昂,導演趙慶薰規劃時,面臨經費拮据,要靠借錢與政府補助先得以順利完成。隨後在韓國上映首日即取得新片票房冠軍,證實市場潛力,更入圍多項國際影展。
《整容液》描述神奇產品「整容液」為1名棉花糖女孩帶來新人生,只要把水和整容液依比例混合,將身體部位浸泡20分鐘,就能重新塑形成想擁有的模樣。棉花糖女孩「藝知」靠整容液成了人見人愛的火辣女神,出道當藝人,更結識高富帥,怎料整容液開始產生副作用,她的人生也跟著失控。
#be_celeb #整容液
____
💕立刻訂閱Be Telegram頻道: http://t.me/be_hk
💕立即Follow 我哋IG:instagram.com/be_hk/
💕訂閱YouTube Channel:youtube.com/beautyexchange
💕搶先睇Be資訊可以喺網頁版cover photo下方,㩒『Following』按鈕之後㩒『See First』
___
更多人氣話題:
👉BLACKPINK新歌變「食雞」 配樂 10.2推出首張正規專輯《The Album》https://bit.ly/33WNdFE
👉韓國推出真人騷《我們離婚了》 網友直接點名:「希望雙宋可以上節目!」
https://bit.ly/2RUIJtB
👉內地推出《重慶森林2020》由王家衛擔任編劇 網友期待金城武梁朝偉可以客串!
https://bit.ly/331Bneg
愛 奇 藝 泡 泡 網頁 版 在 沖繩 Oki-Fa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令我們難以忘懷的沖繩的Fine Dining 🍽
我今次介紹的,不只是一家餐廳,亦是一歌劇院!
木村托杉的Grand Maison Tokyo每個星期正在熱播,今個星期是最後一集。挑起了很多人對Fine Dining 的欲望,我們也不能幸免。決定把Mia 掉給嫲嫲,找一家餐廳滿足一下。這店在美國村邊旁,叫Restaurant ARDOR。(熱情的意思)
在沖繩,我們是一家叫 BACAR 的薄餅店常客。 (詳細介紹可以看這裏:(https://www.facebook.com/451709898347029/posts/1217080581809953/)
BACAR 座位很少,因為店內很多位置被焗爐霸佔。店面已經不大,但老闆寧願犧牲珍貴的店舖位置,也搭建一個巨大的火爐烤Pizza。對出品的堅持,本島日本人也會慕名而來的餐廳。制作薄餅,看著廚師專注揉皮,澆上番茄醬,加上配料,動作柔和自然,彷彿在看表演。9年之後,他們再下一成,開設高級餐廳ARDOR。
💁🏻♂️如果想看得舒服一點,可以看我們的網頁版本,圖畫與文字穿插, 排版比較清晰. 直接連結在第一個評論💁🏻♀️
我們久聞大名, 但是因為我們兩老不愛拘謹的餐廳 (爸爸只會去容許穿拖鞋的地方) 所以一直提不起勁。近日被電視節目吸引,決定去挑戰自己。這次挑戰,總共用了三小時。
開門一剎那,已經WOW! 和我們想像的內部很不同。感覺比較像Bistro 小酒館,一點也不拘謹。店內更像一間現代博物館,有不同的藝術擺設。
每隻碟,每一隻杯,醒酒器也是老闆親自手繪上去。感覺上,由入門口至完成整過料理過程,每一步也經過精心設計,在不令客人覺得拘束 下,給客人最高體驗。
老闆像一個排舞家(老闆很型!),員工是演員,老闆只是從旁觀察每位員工的演出,確保歌劇完美進行。侍應在適當時候出現給你解釋餐牌,接待我們的每一位員工英文也不錯,爸爸溝通完全沒有問題。如果預算充足,建議點他們的配酒(wine pairing)。原來,沖繩也有很多好酒,泡盛古酒和意大利菜也可以配搭。媽媽要開車,所以之後爸爸有這個最高體驗。👼🏻
每一道菜,盛載的器皿也是一件藝術。店主特別製作合適的陶瓷配搭,為自傲的食物配上完美伙伴。
食材儘量利用沖繩材料,但不會拘泥。如果有比較合適的材料,他們合毫不猶豫選用。例如主菜牛扒,他們選擇了滋賀縣一家非常出名的熟成肉供應商。供應商全日本只供應40間餐廳,ARDOR 是唯一一間得到垂青!(如果有追看Grand Maison Tokyo, 會覺得似曾相識,很像劇中食物供應商,只會供應給能發揮食材的餐廳!)
不吃牛的也有其他肉類選擇,例如沖繩紅豚。(爸爸和他們一樣,紅豚和Agu, 我們比較鍾情於前者!識英雄重英雄!🤝🏻)
更好的主角也需要綠葉陪襯。在大部分菜色上,包括主菜也會用上沖繩香料。他們特別鍾情於micro herbs, 蔬菜的幼苗,味道清新容易接受。如果喜歡喝酒,他們有兩位國際品酒師,用沖繩不同類型的酒和菜搭配。
總括來說,每一道菜,每一款餐酒,味道或是器皿也給我們驚喜。放眼東京大阪香港這些大城市,同類質素食物和環境不可能¥9800 找得到!(配酒另加¥6500+)。這家餐廳很適合喜慶節日,例如我們已經訂了下個月Mia 生日(媽媽:爸爸只是找借口....)。他們說可以做兒童餐,我們想像不到小孩子fine dinning 餐廳單.... 這次是我家野孩子的第一次fine dinning。是時候讓她知道除了食堂,燒肉,拉麵,家庭餐廳,buffet外,還有一種高級料理 fine dinning。
好吃的餐廳很多,但是令我們難以忘懷的餐廳就不多。看了一套精彩的電影,你也想了解他們的製造過程。媽媽對老闆很好奇。一個藝術家在不放棄自己的原則,而成為一個成功商人,很少見。抱著這個心態,和老闆談了一下。
他說,這不是他的功勞,是團隊的功勞。
這句說話出自一個沖繩Pizza 之神口中,別有一番感受。從網上圖片可以看到,兩年來餐廳菜色不停改變,風格也有少許不同。但團隊,幾乎沒有改變。可以看到老闆所言非虛,因為會感恩的好老闆才能把員工留下。可以從員工對客人的態度上感受到,這是一個共同體,不是一家企業。
再次想到木村拓杉的電視,我們問老闆,你想摘取米猪蓮星星嗎?他頓了一下說,尷尬的説:我們正在努力中。我們真心衷心祝福他們成為沖繩第一家米之蓮店。但因為沖繩本身文化比較隨意,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
離開餐廳時,我們抱著滿溢的滿足感離開。這個感覺,我們佷少在fine dinning 上得到。(也是為什麼我們不喜歡fine dinning 原因, 付高額用餐費,但不一定能得到相應滿足度。惡性循環下,令我們越來越少去fine dinning。Mia 爺爺過世後,沒有人提出想去,我們甚至完全沒有再去。)
最後一提,我們是在沖繩,所以沒有什麼特別衣著要求,爸爸也是穿沖繩国民服飾去,拖鞋和短褲 ….和餐廳一樣,爸爸仍然堅守自己的原則!
我們有發相片給Mia, 她說你們吃這麼少?很慘!我和嫲在ShabuShabu 吃到超飽!(媽媽心想:衰女包!)
(她口中的Shabu Shabu,又是另一間我們常去餐廳,下次再介紹。)
Restaurant ARDOR
3-223, 字宮城 北谷町 中頭郡 沖縄県 904-0113 (美國村旁邊)
Tel: 098-926-0777/Mapcode: 33 584 467*85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staurant.ardor/
愛 奇 藝 泡 泡 網頁 版 在 我愛綠蠵龜-泡泡畫... - 奇藝國art classroom 的推薦與評價
我愛綠蠵龜-泡泡畫綠蠵龜是海洋中爬蟲類動物,主食為海草,為瀕危物種,我們要愛護牠們# ... 奇藝國art classroom, profile picture ... 第一次來可以看網頁版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