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篇-1
常常在演講或是粉專的訊息中收到家長這樣的提問:「老師,我小孩的注意力很不集中,我要怎麼辦?」,遇到這樣的大哉問,帶給我的通常都是一場漫長衛教的開始。因為,注意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展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分類有很多種,造成的原因也有很多種,不同的注意力分類與不同的造成原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介入,否則可能造成反效果,加上有的小朋友可能合併數種注意力不集中的種類,以及數種造成的原因,導致處理起來又更為複雜,因此,家長有必要確實了解小朋友是哪種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原因是甚麼,如此才能夠對症下藥。
在開始解釋注意力的治療之前,家長必須先了解注意力有哪些種類,一般而言,注意力最常被分成五大類,包括:
一、 集中性注意力-能夠將注意力聚焦於當下的工作之上,不被不相關的刺激所干擾
二、 持續性注意力-能夠持續地完成一個工作,不會任意停止
三、 分散性注意力-能夠同時注意兩種以上的刺激,並且正確回應這兩種刺激
四、 選擇性注意力-即使處在多種刺激的環境之下,可以選擇想要專注的內容
五、 轉換性注意力-原本專注於工作之中,受到短暫干擾之後,仍然能夠迅速地回到原本的工作
而這些注意力種類又可以區分為視覺注意力與聽覺注意力等等(因為還有觸覺之類的感官,在此就不贅述),也就是視覺與聽覺都各自有自己的注意力,而兩者的配合異常也會造成另一種注意力異常的情形。至於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就太多了,例如大腦異常、視覺或聽覺障礙、過敏之類的身體問題、感覺統合異常、視覺聽覺整合異常、過動、衝動控制不佳、教養方式、3C成癮、動機、適應性、食物、日常作息、運動……原因超級多,幾乎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刺激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而這麼多的原因所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它們的治療方法可能是相同的,例如感覺統合異常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其治療方法可能會與視覺聽覺整合不佳類似;但如果是視覺聽覺整合異常與過動或是3C成癮的注意力不集中個案,它們的訓練方式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所以確實的了解小朋友的注意力問題,並且找到引起的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在此我也不多說太理論的東西,僅僅就臨床上常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表現來跟家長們分享,引導家長如何判斷注意力不集中的種類,與在家可以訓練的方法。
下列是臨床上常見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表現,接下來的幾篇注意力文章會針對下列幾點分別介紹,家長可以看看下列哪些狀況與您小朋友的行為相符,可以參考看看,但如果想要深入的了解,還是建議家長找治療師做詳細的評估喔!
1. 在教室都坐不住,會跑來跑去,無法好好坐著上課
2. 上課的時候一直東張西望、東摸西摸、或玩自己身邊的東西
3. 跟他說話的時候無法注視著對方,眼睛東張西望停不下來
4. 寫作業的時候無法持續,寫一下就停下來玩兩下
5. 叫他去做事情時,常常做到一半就忘記要做甚麼
6. 手上拿著玩具,但卻一直看著別人在玩
7. 跟他說話時好像都聽不到,或是叫他名字時都沒反應
8. 忘東忘西,東西常常不見或忘記帶回家
9. 容易疲勞,做沒有興趣的事就會打哈欠,想睡
10.眼睛直視前方,但你知道他的腦袋空白
11.在做事情時,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或動作干擾
12.做事情拖拖拉拉,要三催四請還是無法完成
以上是臨床上常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會針對上述問題為大家分析解釋,並教大家如何在家訓練小朋友。如果家長們的小朋友有其他的注意力問題的行為表現,歡迎家長留言詢問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爸媽請放心:寫給正在為孩子不專心、不肯學、不受控而煩惱的親子教養書」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彥鈞 內容簡介: 你認為你愛孩子,然而你理解他嗎? 我小時候曾被認為是個「不乖、彆扭、難溝通」的孩子, 如今,我成為了一名職能治療師, 我想以我的經驗與專業幫助每位無助的爸媽, 學...
感覺統合異常 在 曾人和 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照片-莫忘初衷
這是一張很久以前的照片,大約在我從事兒童職能治療5年左右時發生的事,因為給自己的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就一直把照片留在手機當中,給自己警惕,莫忘初衷。故事是這樣的……
在某一天的治療課中,我一如往常的上著課,課程的設計是讓小朋友爬上梯子拿指定的動物圖卡,我把動物圖卡用魔鬼沾黏在梯子的最頂端,讓他爬上去拿下來,並黏回圖卡的書上。這個小朋友是輕微的發展遲緩與感覺統合異常,姿勢張力低,並且合併些許的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有規範性欠佳的情況。當天治療室中的小朋友很多,聲音吵雜,每個小朋友看起來都好像很不專心的樣子,東張西望。在確定小朋友認識我手上的動物卡片之後,我把動物卡片貼在梯子的上方,並請他去拿我說的卡片。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不斷地搖晃椅子,眼神飄忽,心不在焉。等我說了出發之後,他迅速的站了起來,迫不急待的要出發去拿,不過,他出發到梯子下方之後,卻突然停住,開始東張西望,看看上方,看看左右,遲遲沒有上去。我以為他忘記要拿甚麼了,再重複一次動物的名稱,他回頭看了看我,又繼續東張西望。我以為他分心了,走到他旁邊,再一次重複動物的名稱,並且大聲的告訴他「快點去拿啊!」,這時,他有點委屈的跟我說「可是我找不到」。我抬頭看看目標卡片,確實還在,而且出發前我確認過,他認識每一個動物。這時,我以為他又在找藉口了,不想爬上去拿,所以我又大聲的加了一句「注意看,認真找一下,就在梯子上面阿」。此時,小朋友也抬頭看了看梯子上方,看似認真的在找,可是很快的,他轉頭看著我,怯生生地跟我說,「老師,我真的找不到」。我疑惑的看著他,再轉頭看著明明就在梯子上的卡片,心裡思考著他找不到的原因,不過,我還是把原因歸類在他不專心,不認真,不遵守規範,不願遵守指令,所以找不到卡片。可是,令我慚愧的事情發生了。
我蹲下來,鄭重地跟他說,上課要專心一點,要記住老師跟你說的任務,並且快速地完成,這樣才很棒!你看,卡片不是在那裏嗎?我蹲在他旁邊,把手指向卡片的位置,那瞬間,我突然被打臉打到說不出話來了,原來卡片因為日光燈的反光而呈現一片陰影,根本看不出來那是甚麼動物,除非站在我的高度,才能看清楚卡片的樣子。我哈哈的笑了出來,一方面也覺得好笑,另一方面也在掩飾自己的尷尬。我愧疚的抱了他一下,跟他說「對不起,老師誤會你了,卡片在上面,你爬上去看看就可以找到」,小朋友看起來有點錯愕,好像不是很習慣有人跟他道歉,但他還是笑了一下,迅速的找到那張卡片。
事情過了很久,我已經記不住那位小朋友的名字了,但是那位小朋友教我的事,卻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而留下來的照片,也時時的提醒我,在面對小朋友時,記得要蹲下來,站在他們的高度與角度去看事情,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解釋小朋友面對的問題。而在唸完早療所之後,更讓我把從小朋友的角度看問題這部分,延伸到從家庭的角度看問題,以及從專業團隊的角度看問題。我時時刻刻記得照片,提醒自己不要有過多的專業傲慢,面對小朋友時要更謙卑,這是我早療的初衷,謹以此粉絲專頁的第一篇回顧文章來提醒自己,莫忘初衷,保持謙卑的心。
未來在這個粉絲專頁的文章方向,我會以臨床個案分享,問題討論,專業文章,及提升家長成長的內容為主,希望我的文章能給大家一點觸動,一點收穫,也歡迎大家分享文章,一起討論,謝謝。
PS.有人猜得出來,前面四張是什麼動物嗎?
感覺統合異常 在 張旭鎧.阿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鎧老師感統小教室~孩子不會過馬路怎麼辦?❤️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問題在於大腦對環境中各種感覺刺激處理不良,以致無法做出適當的行為反應。
強強(化名)是個感覺統合異常的孩子,雖然媽媽在強強上小學之前,早就耳提面命「綠燈行、紅燈停」的規則,而且復健科醫師及職能治療師也已評估過強強並沒有顏色辨識及認知上的問題,但強強在放學時仍然狀況百出,不是闖紅燈、就是綠燈亮了還在十字路口呆呆地站著。
由此可知,強強若要遵守號誌並順利過完馬路,並不是單單認得號誌燈的顏色就可以的。
各位不妨想像一下,過馬路時,我們的大腦需要同時整合多少的訊息?
一、視覺:馬路上有著各種顏色的車輛,舉目四望還可看見各個路口的紅黃綠燈、行人號誌燈,再加上這些燈號除了顏色外,還包括有顯示秒數的、箭頭的、全亮的、閃光的。孩子不但得認得綠色,還得知道哪一個綠色是對他有意義的,這樣的感覺統合處理過程很複雜。
二、聽覺:週遭車聲及喇叭聲、旁人說話聲等都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會讓孩子受到其他事物的吸引而忘了快步前進,無怪乎當號誌由綠轉紅時,小朋友可能才過了一半馬路或甚至還停在原地。
三、本體覺:本體覺的接受器位於人體各個關節中,主要在於感覺四肢的一切活動,若是本體覺統合能力不佳的話,小朋友會容易和環境的互動不良,例如兩腳無法協調地踏步讓身體前進,或是無法直線地走向對街。
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若出現問題,最好尋求復健科醫師與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協助。但在治療的過程中,父母仍可以透過下列方式增進孩子過馬路的能力:
一、虛擬實境:父母可用相機拍下各個路口、各種紅綠燈亮燈情境,藉由遊戲方式進行教育。例如請孩子自己找出可以過馬路的情境照片、任意抽一張照片問孩子可不可以過馬路等,這樣可以訓練孩子判斷紅綠燈的反應快慢。
二、實地模擬:親自帶孩子走一遍要走的路線,最好連時間點都一致(如上下學的時間),走過後,隔天請孩子帶父母走一遍,這樣就可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問題。
以上的方法可讓孩子安全通過固定經過的路口,但由於感覺統合能力尚未完善,所以不代表在其他十字路口也能安全通過。因此,除了由職能治療師提供相關訓練外,父母仍需耐心教導並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鼓勵。
感覺統合異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爸媽請放心:寫給正在為孩子不專心、不肯學、不受控而煩惱的親子教養書」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彥鈞
內容簡介:
你認為你愛孩子,然而你理解他嗎?
我小時候曾被認為是個「不乖、彆扭、難溝通」的孩子,
如今,我成為了一名職能治療師,
我想以我的經驗與專業幫助每位無助的爸媽,
學習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行為,用愛陪伴他們一起長大。
新手爸媽快來看!新手爸媽別害怕!
臨床案例故事╳兒童行為推理╳促進發展遊戲╳親身經歷分享
想改變孩子,就從改變自己先做起!
●「我的孩子,是不是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書中的臨床小故事與治療師推理,讓你更理解孩子的行為原因!
很多爸媽都會以為孩子的問題異於常人,但其實你們的困擾,往往都有前例可循,因此,身為專業治療師的「黃老斯」,將在書中以「臨床小故事」的方式,用他與諸多求助無門的父母會診、溝通的經驗,讓爸媽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並在各單元中的「治療師推理」加以分析、診斷其背後發生的原因,才能從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種種作為背後的意義,同時給予其正確的協助!
●「你又不是我的孩子,怎麼懂得他的感受……?」
-孩子不會說、不敢說出口的話,讓黃老斯說給你聽!
從小自覺個性不同於他人、難以融入群體的黃老斯,總以為自己是個異類,對自己感到無助與缺乏自信……直到成為一個職能治療師以後,才發現自己性格與身體協調的問題,都出自於更深層的原因,所以這次他以過來的身分現身說法,告訴各位正在為孩子擔憂操心的爸媽:「放心!只要你願意參與並且幫忙,孩子的未來也能一樣精彩!」
●「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後,我又能做些什麼……?」
-一起跟著書中的促進發展小遊戲,增進你和孩子間的互動吧!
愛孩子並不能光用嘴巴說、而要親身做在,透過案例的推理分析以及黃老斯的過來人分享後,就要進入實際練習的時候了,黃老斯在書中根據不同狀況的孩子設計了各種簡單卻有效的親子互動小遊戲,讓爸媽們可以在「玩樂」中幫助孩子,除了無壓力地促進孩子的各種感、知覺發展外,更可增進彼此情感!
來自專業治療師的苦口婆心小叮嚀,讓你懂得學會正確觀念,用心去了解孩子,爸媽們可以放下心,孩子們也能敞開心,成長過程有你們陪伴才不孤單!
作者簡介:黃彥鈞
現任: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 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主攻領域:
兒童職能治療臨床經驗近十年,致力於對兒童發展遲緩、自閉、多動、專注力、學習障礙、行為社交情緒異常、親子教養等問題進行
1. 諮詢、評估、治療
2. 家長、老師教學
3. 日常活動、飲食營養、運動建議
4. 感覺統合概念及應用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