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編看耶誕
-
哈囉,我是消失很久(而且剛做完耶誕彌撒)的🦁️編,在這裡先跟各位說聲耶誕快樂☃️🎄
這次的推薦清單一共有一本小說與九部電影,一共十部作品,希望各位喜歡:
-
1⃣小說《小氣財神/耶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1843)
👉一句話大綱:吝嗇的富豪在耶誕當天被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鬼魂救贖
👉為什麼推薦:這是查爾斯狄更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也為現代英美奠定下了耶誕節的傳統。在19世紀的英國,耶誕節其實稱不上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我們目前所知的耶誕節,其實是由德國血統的維多利亞女王帶入英國宮廷的。至於所謂鼓吹分享、寬恕、相聚的耶誕精神,則是由《小氣財神》而來,因此格外適合在耶誕節時讀這本小說。
-
2⃣《聖誕夜驚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1993)
👉一句話大綱:萬聖節南瓜王綁架耶誕節
👉為什麼推薦:提姆波頓的《耶誕夜驚魂》很適合不喜歡在耶誕時節看浪漫愛情喜劇的觀眾,屬於非傳統的耶誕動畫。(題外話是這部也可以在萬聖節時看,實屬秋冬強片)
-
3⃣《小鬼當家》(Home Alone,1990)
👉一句話大綱:這是一個小屁孩把家裡變成超大型死亡陷阱的故事
👉為什麼推薦:我相信我應該不需要介紹這部有多好看了吧???(有人沒有看過這部嗎?)(沒有看過的朋友請在底下留言一下,我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童年有缺憾)
-
4⃣《戀愛沒有假期》(The Holiday,2006)
👉一句話大綱:兩個失戀的單身女子決定交換住處,卻意外在異鄉找到愛情
👉為什麼推薦:這是少數女性導演執導的耶誕愛情喜劇,也是一部在女性角色建構上非常出色的電影。雖然說是愛情喜劇,劇情卻完全不落俗套,角色間的情愫也相當自然,相當適合耶誕節晚上觀賞,感受一下英美的耶誕氛圍。
-
5⃣《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2003)
👉一句話大綱:十段錯綜複雜的愛情故事,輪番在耶誕夜的倫敦上演
👉為什麼推薦:這部眾星雲集的耶誕強檔電影一直以來都是觀眾們的最愛,最後圓滿的歡樂大結局也讓許多人津津樂道,喜歡大堆頭愛情電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但是它在英國的地位大概就像《唐伯虎點秋香》一樣,基本上如果你告訴別人你喜歡這部,他們會白眼翻到翻不回來,然後默默說「那部在電視上重播五百萬次了,拜託別跟我提這部」)
-
6⃣《因為愛你》(Carol,2015)
👉一句話大綱:一段關於愛、割捨與抉擇的女同志電影。(但要說是櫃姐煞到貴婦的故事也是說得通啦。)
👉為什麼推薦:因為好萊塢估計短期內無法再拍出如此唯美的電影了。這是難得從選角、導演、製作、配樂到配色都堪稱完美的電影,而且故事也恰好圍繞著冬季與耶誕時節,為整部電影增添了一股淡淡的憂愁與相思。(嘿對,🦁️編我決不放過任何可以推銷這部電影的機會)
-
7⃣《終極警探》(Die Hard,1988)
👉一句話大綱:布魯斯威利拯救洛杉磯
👉為什麼推薦:《終極警探》基本上是耶誕節與英雄動作片的完美結合,非常適合喜歡刺激動作片但是又想要感受一下佳節氛圍的觀眾。
-
8⃣《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2001)
👉一句話大綱:如果你不知道哈利波特在演什麼,我真的幫不了你了。
👉為什麼推薦:之所以挑第一集,是因為這是整個系列最純真的一集。觀眾們跟著哈利在白雪紛飛的霍格華茲穿梭、看哈利與榮恩在交誼廳裡拆禮物,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跟著哈利一起過魔法世界的耶誕節。但如果嫌第一集太清純的話,第三集《阿茲卡班的逃犯》或許會是更適合的選擇。
-
9⃣《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一句話大綱:《小氣財神》的改編電影。
👉為什麼推薦:這是歐美的耶誕經典神片,基本上只要提到耶誕電影,就一定會提到這部。《風雲人物》也被美國電影學會譽為上世紀最偉大的勵志電影之一,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可說是不可動搖。
-
🔟《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1990)
👉一句話大綱:擁有一雙剪刀手的人造人被帶進文明社會後,愛上了一個女生。
👉為什麼推薦:這是少見的浪漫哥德式童話故事。故事的核心則是充滿了包容與愛,因此我覺得特別適合在這個鼓勵大家相親相愛的節日觀賞。這部電影也是提姆波頓與強尼戴普的首次合作。(提姆波頓很愛拍耶誕相關電影,但是電影本身卻又跟耶誕節搭不上邊)(話說這是🦄️編最愛的電影之一)
-
最後要感謝各位這一年來的照顧與支持,希望各位有個愉快的耶誕節與新年。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戀愛沒有假期 結局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HBO上看了一小段「噤界」。
男主角約翰卡拉辛斯基,我一直對他覺得眼熟,但想不起來在哪部電影看過,後來發現他在「班加西的秘密士兵」、麥特戴蒙的「心靈勇氣」、浪漫喜劇「戀愛沒有假期」,都曾經演出過,更讓人驚訝的,就是他還擔任像是「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些電影的監製或是編劇。
在「噤界」這部電影裡,他身兼編導。
這部電影在演技上的看點大概就是女主角艾蜜莉布朗,他也是男主角兼導演約翰卡拉辛斯基的太太,應該說約翰卡拉辛斯基是他的先生(我為這段敘述設下了性平防火牆)。
順帶一提很多朋友為艾蜜莉布朗叫屈,認為他應該能夠勝任很多漫威女英雄,卻總是沒有看到他出現在漫威,據我所知,他拒絕黑寡婦這個角色是有原因的,第一個是跟傑克布萊克的「格列佛遊記」撞期,這一點現在看來似乎是個極大的失誤。另外一個就是比較客觀的限制,也就是艾蜜莉布朗當時懷孕。
另外約翰卡拉辛斯基也曾經試圖角逐過「美國隊長」,這對夫妻看來都與漫威擦身而過,當然結果論看來可能有些讓人惋惜,但誰知道幾年後的情況會怎麼演變下去呢?
我必須要說「噤界」如果單純往恐怖驚悚電影的方向走,這必然就又是一部B級片。但是電影加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親情,更深刻一點的來說,應該是親情之間的拉扯與誤會。
因為電影一開始其實是描述主角阿伯特一家人,因為一場意外而失去了家裡最小的兒子。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整個世界被一種可怕的外星生物給佔領,這些怪物速度非常快、力大無窮,但是看不見任何東西,僅靠著異常敏銳的聽覺來獵捕人類,很快地全世界的人類幾乎被滅絕,僅有少數的人們試圖無聲安靜地活在世界各個角落。
電影一開始的某天,男主角李帶著妻子,聽不到聲音的大女兒蕾根,兒子馬庫斯還有四歲的小兒子鮑爾,到附近小鎮上的超市裡試圖找尋補給,小兒子鮑爾想帶走一個太空梭玩具,但李害怕玩具發出聲響而不准他拿。但蕾根基於好心,偷偷將玩具還給弟弟。
在回程的路上,小兒子鮑爾因為打開玩具發出聲音,驚動一隻在附近的外星生物,李一家人只能目睹鮑爾被外星生物殺死。
於是這個家庭除了外部危機外,開始出現破壞家庭關係最可怕的內部裂痕。
李一方面非常自責與難過,他的妻子也同樣懷有一樣的心情,而李的大女兒則認為弟弟是因為自己而死,進而也覺得自己的父親討厭自己,另一個兒子馬庫斯則是變得異常的怯懦。
於是一家人在已經萬分艱困隨時可能喪命的生存困境中,還要試圖在沉默中解決家庭裡的內部問題。更糟糕的是,李的妻子懷了孕,另一個孩子正準備要出生,這對這一家人的挑戰更是艱困。
(後面有雷)
電影最精彩的大概就是最後的三分之一左右,這部電影並不長,結局給我一種「逃出絕命鎮」的感覺,也就是心中會納悶地問「怎麼這樣就結束了?」
兩部電影的片長都不算長,在一百分鐘上下。
這大概是當代電影(如果有這個詞彙的話)的質變,像「水行俠」這種兩小時以上的作品,我個人是覺得會越來越少,起碼一個全新的故事線都會試圖避開,但漫威跟DC無法迴避,因為改編的文本本身就過於龐大。
最後就會在電影院看到很多喝太多飲料也不尊重其他人的屁孩,邊聊天邊開手機從你面前大搖大擺地走出去尿尿,在嘻嘻哈哈地回座的悲傷狀況。
所以我越來越不愛去電影院就是如此。
回到「噤界」我想前面的敘述夠長,不再會有人誤入後面這段而踩雷了,這部電影最動人的應該就是最後男主角李為了救兩個孩子而犧牲的那一段,他的兩個孩子為了躲避外星怪獸的攻擊而困在一台卡車的駕駛座上,大女兒看到窗外的父親受了傷,然後對著他用手語說,我其實一直沒有責怪你,我一直非常愛你。
然後大吼一聲,吸引外星怪獸的注意力,最後用自己的死換取兩個孩子逃命的時間。
我相信任何一個做父親的男性都會對這段非常地有感,這也是為什麼我長期用「死亡」與「犧牲」這兩個定錨點來解讀電影的原因。
生命最後的底線就是死亡,所有的美好、憤怒、誤解、怨恨、傷害、痛苦等等,所有的情緒都會隨著死亡的出現而消失,於是當電影裡的角色主動選擇死亡的時候(只要他不是瘋癲的選擇),那這個死亡就必然存在著重要的動機,然後這個動機會拖帶出電影背後這個角色所要選擇的價值。
多半是由愛所轉變出來的價值,對全人類、整個世界的愛或是到小到對電影某一個角色的愛。
我認為噤界掌握了這一點,讓父親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一下子把電影從B級恐怖片帶到了另一個層次。
如果非常倫理學的來說,或許這些電影工作者或言創作者,對這個世界還是懷抱有許多正面的、浪漫的、不切實際的想像。
所以電影裡的許多角色在面對犧牲的時候,都是那麼地毫不猶豫,而他們的死都如此地牽動觀影者的內心。
至於「噤界」其實我還是沒有完全暴雷,如果你沒看過讀到這邊的話,這部電影後面還是有驚喜存在,所以請放心地去找電影來看吧!
(如果是做影片的話,這裡就要下本人專屬的台詞了,然後觀看也會在這裡突然跳水,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邊要收尾了)
戀愛沒有假期 結局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高年級實習生」之二三事 (下):你喜歡它的結局嗎?
無論處理銀髮族或職場女性的議題,「高年級實習生」處理的都相當深刻,整部片子彷彿有個人在對你娓娓道來一般,輕鬆、舒服,卻又言之有物
這個用鏡頭對你娓娓道來的人是誰呢?就是本片的導演兼編劇南西梅爾斯(Nancy Meyers)
南西梅爾斯是位相當具有知性美的資深女導演,乍看之下有點像是她另一部片中的女主角黛安基頓。南西梅爾斯本人也60好幾了,難怪同時處理銀髮族和試圖要兼顧家庭的職場女性這兩種議題及族群時,會如此有自然的韻味。假如你對南西梅爾斯不熟悉,傑克尼柯遜和黛安基頓合演的「愛你在心眼難開」以及卡麥蓉狄亞茲與凱特溫絲蕾兩位單身女子互換住所的「戀愛沒有假期」,也都是南西梅爾斯集編導於一身的作品,看完也都讓人回味無窮
雖然我了解這並非這部電影的重點,但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上,「高年級實習生」只有一點是讓我覺得不該拿來當作經營管理的教材的,那就是它的結局
在結局中,安海瑟薇接受了勞勃狄尼洛的建議,不再從外部找CEO的人選,而決定繼續自己帶領自己創設的這家公司
這是相當好萊塢式的結局,但就企業經營來說,當一家公司的確也快速成長到一個個人難以管理的境地時,或許找來更多的經營幫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片中,安海瑟薇實際上已經有開不完的會而永遠都在延遲(delay)的狀態,公司大小事都得等她的決定而因而延宕,這時已經不是她個人該學時間管理就能解決的了,而要能設法不再事必躬親而學著授權給她的團隊去處理
她也許真的是最愛公司的那個人,但她必須要學著相信,還有許多比她更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作為一個領導者,她該做的是找到一群適當的人,並且學著如何管理這個團隊
什麼是領導?很多人從字面上會誤解為只有帶領團隊向同一個方面前進的能力。但在我看來,領導的責任不只是一個方向的概念,而同時包含了讓團隊成長的作用,而要讓團隊成長,你就得要有容許他們犯錯的可能。而更進一步的領導,還不是在他們犯錯後,告訴他們該如何修正;而是在他們犯錯而產生問題後,讓他們自己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自己帶領過許多不同性質的團隊,我的許多領導方式,曾經讓其中有些人難以接受而甚至公開大聲抗議,但後來都證明效果不錯
舉例來說,我其中一個觀念是,期限真的就是死線(deadline),而其延遲而過了期限但拿出100分的成果,我寧可急就章地每個案子都只達到80分就去做了。不只一位同仁不滿意我這種80分主義,但我們這個團隊卻在一個跨國公司屢屢創出超越其他國家的績效
另一個例子是,當遇到一個問題時,我不喜歡坐以待斃,再糟的補救動作也比沒有動作來得好(bad action is better than no action)。同樣的,許多同仁當時也會覺得這樣的作法太過躁進,但我向來很有自信,並非我們不會做錯決定,但錯誤的決定可以等發現錯誤之後再來修正,但若時機過了而都沒有採取任何動作,很可能就再也沒有那個時機了
對安海瑟薇所飾演的角色而言,重點或許不是該不該交棒出去,而是在於交棒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