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的內部 ◎王小妮
陽光走在家以外
家裡只有我
一個心平氣坦的閒人。
一日三餐
理著溫順的菜心
我的手
漂浮在半透明的百瓷盆裡。
在我的氣息悠遠之際
白色的米
被煮成了白色的飯。
紗門像風中直立的書僮
望着我睡過忽明忽暗的下午。
我的信箱裡
只有蝙蝠的絨毛們。
人在家裡
什麼也不等待。
房子的四周
是危險轉彎的管道。
分别注入了水和電流
它們把我親密無間地圍繞。
隨手扭動一只開關
我的前後
撲動起恰到好處的
火和水。
日和月都在天上
這是一串顯不出痕跡的日子。
在醬色的農民身後
我低俯著拍一只長圓西瓜
背上微黄
那時我以外弧形的落日。
不為了什麼
只是活著。
像隨手打開一縷自來水。
米飯的香氣走在家裡
只有我試到了
那香裡面的險峻不定。
有哪一把刀
正劃開這世界的表層。
一呼一吸地活著
在我的紙裡
永遠包著我的火。
-
◎作者簡介
王小妮,1955年生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中國現代詩人,朦朧派後期、大學生詩派代表人物。1982年王小妮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從事電影文學編輯,曾任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現已退休。著有詩集《我的紙裡包著我的火》、《半個我正在疼痛》、《致另一個世界》、《出門種葵花》、《月光》、《落在海裡的雪》等,隨筆集《我們是害蟲》、《目擊疼痛》、《上課記》、《看看這世界》等,及小說集《1966年》等等。曾獲美國安高詩歌獎(1999)、中國2002年度詩歌獎、新詩歌詩界國際獎(2004)等等。
-
◎小編淵智賞析
自七零年代朦朧詩派的崛起開始,中國的詩壇進行了一場浩蕩的革命,而以舒婷與王小妮為首所帶來的女性詩歌,更為此一革命注入了新血。從舒婷式的愛情語言表達,到翟永明對女性意識的深度挖掘,更可以發覺女性詩歌在各種社會/身體層面,開始對於傳統的男性凝視之規訓進行各種回應,無論是抗拒、迎合,或是任何獨白或對話。王小妮的詩則殊異於此類詩風,在九零年代,王小妮曾經寫下「重新做一個詩人」,自此詩以後,他的詩便不再能以簡易的「女性詩歌」做涵括,不再以性別做為關照對象,反而關注於性別所隱藏的秩序世界,因此在她的詩中,不難見到各種日常的物品。他透過對日常秩序的洞見與解構,來完成女性詩歌最想抵達的批判性。而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白紙的內部〉,便是王小妮對日常秩序解構的最具體展現。
詩首先以極為日常的情景作為開場,陽光在屋外,詩人在屋內走動、洗菜、煮飯、午睡,「人在家裡/什麼也不等待」,一連串的行動組成了一幅極為日常的場景,看似並無特異之處。但到了第三段,這種日常所周圍隱伏的危險便開始浮現:「房子的四周/是危險轉彎的管道。/分别注入了水和電流/它們把我親密無間地圍繞。」生活在科技進步的當代,要水一扭開水龍頭就有,要電按下開關便會通達整間屋子,然而這些東西本質上卻與災難的本質相同,差別不過只是在於他們的量恰到好處的時候,便是安全的而已。從此處我們便可看出王小妮試圖進行的解構行動,我們所使用的所有資源以現在而言固然皆是一種想當然耳,但在使用的背後,卻有著由自然所召喚出來的不安的魂魄。在此情形下,便反而浮現出人對於自身的掌控之過度信心,以及其背謬。王小妮接續著寫道:「日和月都在天上/這是一串顯不出痕跡的日子。」這正是他對於此一現象的剖析所做的結論,日子的痕跡總是隱於萬物之下的,即使是天象的運行,依舊內括著一套無形的邏輯,掌控著日常之間的一切神秘。
因此,末兩段,王小妮揭示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立命題,也就是「活著」這件事本身,「不為了甚麼,只為活著」,在一切神秘之間,察覺萬物與自我的聯繫並不容易,因此,身為一個詩人的責任,便是要如同一把拆信刀,將世界的表層割開來,從而看見世界的核心。而世界便如同白紙一般,包著詩人所擁有的詩歌的火焰,隨著對生命奧秘的執著,焰色也不斷地變換,在燒毀一切的表層與否的可能性中不斷竄動。
無論是女性主義,或是任何討論弱勢群體的理論,都曾經描述過一個困境,女性在面對既定的社會象徵秩序時,究竟要進入社會秩序本身進行修正,或是徹底地做一個女巫式的存在,退出秩序所施予的規訓,從此退出社會與歷史之外。正如過去許多學者所指出的,大多數情況下,女性的思想在歷史進程中是沉默的,但當他們一開口,或是寫作,他們進入的歷史卻是一個早已經被殖民、被父權想像所異化的世界。此一困境困擾著學者無數,人們往往不斷地在二元與非二元間的想像之中後退。在王小妮的詩學中亦可看見類似的影子,而她對其作出的回應也實踐於創作之中,她不打算去做一個對舊秩序念念不忘的詩人,而是對於秩序本身進行挑戰與疑問。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句子:「重新做一個詩人」,她的身分早已經離開女性、離開弱勢,離開所有被秩序所環繞的文明,而重新成為一個詩人,來面對一切萬物,並永遠懷抱感情與多疑。
-
圖片來源:吳浩瑋
美術編輯:吳浩瑋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大學生詩派 #王小妮 #白紙的內部 #女性詩歌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5/20210519.html
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歌 在 Heiward Mak 麥曦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城內每日惡夢輾過」—— 石田徹也與噩夢都市
各自在割裂的空間掙扎,最後從暖光中步出,這才揭示四個割裂空間,其實是同一個巨型裝置。「即使各自獨自傷痛,但精神上卻共生共存。」
MV的場景裝置與關於死亡的意象,啟發自日本畫家石田徹也的作品,亦源自於麥曦茵的一個噩夢,「當我無法誠實說話,我感覺身體的某部分被扼殺,如同死去。」結合石田徹也的異化,與創作者的潛意識,四位角色(Hanna Chan 陳漢娜、盧鎮業(小野)、Lam yiu sing 林耀聲、Wong Yat Ho 黃溢濠)活在一個超現實的異世界,那個世界既是虛擬網絡,亦有網路叛客與反烏托邦的元素:辦公桌前的閉路電視、少女面前的黑手套、禁言裝置等諸多意象,彷如密碼般留待詮釋解讀。
「詩歌中找養份 / 分享也是一種養份」—— 同行是生而為人的責任
音樂與映像聯承,各自又恰到好處:沉重的部分交由映像呈現,療癒的部分則交由音樂處理。於是在MV裡,鄧小巧看似游離於故事以外,卻實際上以一抹暖光同在,誠如很多傷痛無法一起經歷,但有人願意聆聽,已是最溫柔的同行。
鄧小巧解釋,「一個人跌倒很無助,但假若有朋友在旁取笑,反而化解了尷尬。有人見證、肯定你的痛,大概就是同行的意思。」可惜這是個「blame the victim」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遭受的心靈壓迫只有越來越多,麥曦茵卻強調同行是一個念:「就如兩個人去看鬼片,如果旁邊的人比你害怕,你反而會堅強起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泥菩薩過江』,每個人都面對苦痛,分別在於痛苦的重量,若未至於承受不了,都會幫助比自己痛苦的人。如果人要共生共存,同行就是義務和責任。」//
訪問節錄自 虛詞.無形
【鄧小巧 x 麥曦茵〈與人同行〉:和你同行,我很愉快】by 陳芷盈
感謝 #虛詞 ,感謝編輯陳芷盈的深度訪談,內文盛載着許多對城市的寄語🙏🏼
訪問全文:
https://p-articles.com/heteroglossia/1520.html
【與人同行】Full MV:
https://youtu.be/L6s85oX4aDQ
特別鳴謝美術指導及裝置設計團隊:
Special thanks to:
PRODUCTION DESIGNER | AHONG CHEUNG
SET & PROPS ART | SAMUEL CHOI & KARSON LIU & LIT HUNG
Post photo by Vcrs @ East Eighteen 東十八
Venue: The Stadium
麥曦茵 Makeup n hair: Tammy Au Makeup
鄧小巧 Makeup: Leo Tam
鄧小巧 Hair: Wing Wong@ The Attic
Thanks Phoenixgoo - 野菌工作記事本 Dumb Youth
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歌 在 紀文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主,在新生命小組教會結束了今年最後的一場服事!
真的是唯有更多來到上帝面前,才有辦法更多認識自己!
我們生命一切的好處都不在衪以外!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16:2)
紀文惠:越信耶穌 越能認識自己
閱讀新聞 http://goo.gl/BbIMsP
「啦啦啦啦啦⋯當我在世界漂泊,愛救了我⋯」在教會敬拜團服事的紀文惠,在聖誕週主日聚會中,用這首改變她生命的詩歌,以及美好的歌聲演繹出生命的見證。
未信主前的紀文惠,人生是以「不求人」為座右銘,她認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一個人是可靠的,但有次新生命小組教會游璟蓉傳道為她禱告,這是紀文惠第一次被人禱告,上帝的愛就進到她的心中,直到現在,只要一想到那個禱告,她的心中就覺得很溫暖。
在許多低潮和軟弱中,她開始學會倚靠上帝,也發行了出道十年來的第一張國語流行專輯,更在上帝的祝福中找到了婚姻的盼望,她才明白,信耶穌不是要先成為多完美的人,「而是越信耶穌,越能認識自己,越能認識神,越知道自己不能沒有神。」她說。
「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紀文惠引用路加福音2章20節,為主作見證,過去的她被詩歌安慰,如今她發行福音專輯,用詩歌安慰每一個在低谷的人。
世界一直在變動,但當你知道誰掌管明天,不論你現在在高山或低谷,都有盼望,因為上帝的愛,能改變你的生命、你的心,讓你重新得著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