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肺炎疫情,全台灣本週三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實施遠端工作,而台灣人宅在家救台灣,將迎來第一個週末。
今天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表示,希望民眾週末減少外出、避免聚會,週末兩天若能將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切斷傳染鏈,對防治疫情有相當幫助。
老實說,這五天都在家工作,導致對明後的週六、週日特別沒感覺(反正都是在家),而宅在家追劇、看片應該是本週末非常好的消遣活動。延續週二的舊文重推,這陣子會持續不定期在本版和大家聊聊我非常喜歡,且能在串流平台看到的電影,刷刷存在,提醒舊雨新知這些電影或重溫,或新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週二推薦《#婚姻故事》,今晚就推薦《#她們》。在評論《她們》之前,先簡單介紹這兩部作品的導演關係。
《婚姻故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她們》導演葛莉塔潔薇,目前處於穩定交往關係,育有一名孩子。這對佳偶於去年憑藉上述這兩部作品,雙雙入圍奧斯卡,是目前北美影壇最受矚目的情侶之一。
兩人在劇情長片的首次合作,應該要追溯到諾亞鮑姆巴赫 2010 年推出的《愛上草食男》,葛莉塔潔薇在片中演出「Florence Marr」一角。值得一提的是,《愛上草食男》是諾亞鮑姆巴赫和前妻珍妮佛傑森李共同編劇,珍妮佛傑森李同時是此片監製,也在其中演出。
到了 2012 年,葛莉塔潔薇則主演諾亞鮑姆巴赫的《紐約哈哈哈》,多數觀眾應該也是因為這部片認識這對組合,不過到了這時候,葛莉塔潔薇除了演出之外,也首度和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2015 年的《紐約新鮮人》同樣維持此模式。
2017 年,葛莉塔潔薇首次獨立執導劇情長片《淑女鳥》(她在 2008 年有聯合執導《Nights and Weekends》),大獲好評,隔年成為奧斯卡史上第 5 位提名最佳導演的女導演。2019 年便挾著強大卡司陣容,導出新版《Little Women》,以導演身份一舉躍入全球觀眾眼前。
同樣是 2017 年,諾亞鮑姆巴赫則有進軍坎城主競賽單元的《邁耶維茨家的故事》(那屆坎城還讓 Netflix 角逐金棕櫚),再來就是 2019 年,在威尼斯主競賽單元首映的《婚姻故事》,也收穫多數影迷的極佳評價。
至於兩人未來的作品計畫,則繼續互相幫忙。諾亞鮑姆巴赫執導的新片《White Noise》,將由葛莉塔潔薇主演(還有亞當崔佛);葛莉塔潔薇執導的新片《芭比》,將由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
綜觀諾亞鮑姆巴赫、葛莉塔潔薇這幾年的創作軌跡,會發現這對佳偶的愛情相輔相成,且能量豐沛,聲勢蒸蒸日上,作為這對才子佳人的影迷,只有無限祝福。
🎬以下為《她們》評論:
葛瑞塔潔薇揮別《淑女鳥》的初試啼聲後,獨立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的《她們》更顯自信,全片散發著迷人、雋永的古典魅力,葛瑞塔潔薇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將馬區家四姊妹的成長歷程,裝訂成一本乘載著回憶的手工精裝書,精致、細微地幽幽道出愛情、家庭、女性、抱負、婚姻等等面向,雖然極富沈甸的厚重之感,卻溫暖地包裹人心。
葛瑞塔潔薇最大膽同時也是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剪接」。對比 94 年的版本,葛瑞塔潔薇捨棄了常見的線性敘事,以自由度極高的非線性敘事,將今日與往昔七年時光的差距重新拼貼組合,靈動地交錯對比,揮灑出前後對照的「雙時空」,此作法使得《她們》極具創造性,對比舊版的平鋪直敘,葛瑞塔潔薇在此注入一股鮮活的生命力,情緒更為飽滿,深富渲染性。
在今昔交錯的「雙時空」敘事下,葛瑞塔潔薇刻意將攝影機運動方向左右變換,精準地以好幾組工整的對稱剪輯,不斷明示這群小婦人遭遇的困境與心境,映襯出苦澀與美好。諸如喬初回老家,獨自在街上行走的沈重感(行李掛身的包袱),下一顆鏡頭馬上切換四姐妹在街上的歡笑,並呈現輕盈感;喬與病重的貝絲在海灘上談心,對比的是四姐妹與四公子的戲水;劇場俱樂部的嬉鬧收到羅禮的鑰匙,換來的是人去樓空獨自打開信箱的蒼涼。
更值得一提的是「生與死」的對比,貝絲兩次重病的結果,都是以喬熟睡時的臉龐特寫開展,喬夢醒、下樓,這兩場戲幾乎是同樣的分鏡與鏡位,不同的是喬的腳步從倉促化為沈穩,可看做角色成長的轉變,更能讀出貝絲生與死的結果,葛瑞塔潔薇細膩地呈現死亡降臨時的感受,蘿拉鄧恩飾演的母親一轉身,身後的貝絲已然缺席。
除此之外,葛瑞塔潔薇也對比了四姐妹在「選擇」後的生活樣貌,喬選擇獨自在紐約教書、梅格選擇與老師結婚後的貧窮、艾美選擇前往歐洲修習藝術活躍社交圈、貝絲因良善選擇照顧弱勢染上猩紅熱而後身體每況愈下,四姐妹都在自身特質的選擇下走向彼端的未來,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葛瑞塔潔薇做的只是交互剪輯,將「選擇」與「結果」的概念強而有力地具象化。
這些對比,都是葛瑞塔潔薇身為導演,更擅於利用影像說故事的醒覺,不過此等剪接方式,在一開始觀眾尚未入戲的狀況下,或許會將距離拉遠,使得需要耗費心神解讀時序,但葛瑞塔潔薇這次的大破大立,仍舊值得肯定。
除了剪接,葛瑞塔潔薇同樣懂得利用「色調」做出對比,七年後的現在是冷冽、灰色調,七年前則是溫順、暖色調,拆開檢視,葛瑞塔潔薇刻意為之的結果,便緩緩述說了韶光荏苒,成長的苦澀滋味,此種滋味,更是本片藏在女性主義大旗下的另一道鮮明主題,而喬的這句獨白:「我想念過往的一切。」,舉重若輕地點題,餘韻繚繞。
縱看《淑女鳥》和《她們》,即使年代不同,但主題核心都不脫青春少女的成長紀事。電影藝術往往是真實經驗的再造與複製,導出《淑女鳥》的半自傳作品後,不難發現葛瑞塔潔薇將自我投射進《她們》,不管是 19 世紀還是 21 世紀,加州、麻州還是紐約州,葛瑞塔潔薇都透過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超越時空,直指當代,雜揉了女性的理性與感性、迷惘且自信、柔軟而堅毅的百種姿態。
這群小婦人也同樣活在潔薇編劇的《紐約哈哈哈》、《紐約新鮮人》中,宏觀地提煉出女性的真實樣貌。這正是幾百年來人們的共同經驗,葛瑞塔潔薇的《她們》也映照出處於成長階段與成熟時期的眾生相,極富普世性。
此外,葛瑞塔潔薇也透過蘿拉鄧恩與黑人女性的對話,進一步點出南北戰爭對美國感到羞恥的自省,外表是男性的戰爭,內在卻由女性承接,進一步寫出男女於戰爭中的位置,畫龍點睛般的論述,這是 94 年版本未見的。葛瑞塔潔薇也懂得嘲諷與幽默,在創作者與評論者間做出詼諧的互動關係(喬與教授的爭執),似乎大聲疾呼地「警告」這些自以為是的書(影)評人,更拿勃朗特三姐妹下手(知名英國文學三姐妹),這些都是葛瑞塔潔薇在沈重之餘的輕鬆之筆。
最後,當 94 年版和原著小說的結尾都是喬與教授結婚,在傘下相擁、熱吻的互訂終生作為圓滿結局,葛瑞塔潔薇的《她們》顯然不同意此走向,特地將這段結局做出巧妙改編,以虛構小說(Fiction)的意象與現實做出區隔,標新立異地讓喬在書中互許終身,自己則持續於現實生活獨走,此更動既滿足了書迷,同時充滿喬的人設風骨,更以原著作著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終生未婚呼應喬的狀態。
而喬重返出版社,與主編攻防,這時的喬已無生澀與稚嫩,游刃有餘的在出版社將馬區家的故事完整收束,而片頭男性的權力支配,片尾女性的拍板叫陣,遙相呼應男女地位從絕對的「上與下」逐漸轉換成「平等周旋」,此時此刻的喬,在生命的積累中,已然長成屬於她的特有樣貌。
不管喬是否為了銷量同意主編將結尾修改成符合時代的「完美結局」(結婚),喬都已做出溫柔的妥協,當時喬在貝絲死亡後感受「渴望被愛」的那份「寂寞」,正是影片最後的反思,葛瑞塔潔薇並非一味執拗地否定「婚姻」(也利用姑姑、梅格的價值觀平衡了喬),經歷過「寂寞」、「被愛」、「愛人」的洗滌,反而能精確地知道箇中差異(正如同媽媽問喬是否愛羅禮),並做出選擇。可以想見喬的未來,對於愛情有了主見,不再只是附屬男性或隨波逐流於時代底下。
對於葛瑞塔潔薇而言,或許生活並非永遠只有愛情與婚姻、家庭和孩子,葛瑞塔潔薇橫跨幾世紀譜寫出心中的小婦人,不卑不亢地告訴女性能害怕、能退縮,但也請保持果敢與溫柔,抓住榮光與財富,無論童年或成年,不斷與自我對話、她人共處,希冀最終能走出一條屬於「她們」的康莊大道。
《她們》能在 #Netflix 、#myVideo 等串流平台觀賞。
手工愛情劇情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國「電影筆記」年度十大佳片!詩人大導演菲利普卡瑞《淚水成鹽》 4/9感人獻映
向來是坎城、威尼斯影展常客的法國大導演菲利普卡瑞(Philippe Garrel),新作《淚水成鹽》(The Salt of Tears)深刻細膩描繪了愛慾橫流的男女情愛與父子親情,一舉入圍柏林斯影展競賽片,更榮獲法國「電影筆記」年度十大佳片的殊榮。《淚水成鹽》將於4月9日在台上映,許多影迷都引頸期盼大師的新作。
《淚水成鹽》以經典的三段式敘事,配合以鋼琴爲主的配樂,傳遞出古典主義雋永的韻味。黑白攝影的畫面充分利用法國日常的外部環境和自然光,減少了視覺衝擊,凸顯人物錯綜複雜的心理和微妙的諷刺意味。零星的畫外音點綴其間,以奧妙的哲思強調電影寓言般的文學本質。
該片入圍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口碑爆棚。卡瑞繼承了法國「作家電影」的傳統,不以電影情節的精妙見長,以豐富細微的情感和道德敘事啓迪觀衆的思考。
《淚水成鹽》延續了他的藝術風格,在令人困惑的現實和愛情的幻滅中,以諷刺當代社會青年追求愛情的困惑荒誕,也以溫柔筆觸展現父子親情的焦慮與困境。
導演菲利普卡瑞透過《淚水成鹽》男主角的自我反省,給別人帶來了不公與痛苦,也爲自己年輕草率的荒唐付出了代價。卡瑞以黑白分明的畫面,暗示男男女女在他們的期望和現實之間,沒有灰色地帶可以幻想。
作爲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繼承者,在近7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電影詩人菲利普卡瑞卡瑞拍攝了部劇情長片,2017年他以《是日戀人》(Lover for a Day)完成自己的「愛情三部曲」後,這次的新片《淚水成鹽》猶如一首浪漫的小調。
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這種經典風格的法國愛情故事猶如藝術家的手工特產,在法國電影界層出不窮。但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如此放縱恣意的個人作品逐漸稀少。卡瑞之前曾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提名和獲獎,大放異彩,是一個在聲名、財富、時尚和電影業背後孤獨工作的大師。
導演菲利普卡瑞爲拍攝《淚水成鹽》籌備了一年有餘,爲了節約製作經費,所有的場景幾乎都只拍攝一次。此片生動描繪了愛慾橫流的男女情愛。而這部愛慾交織的狂情力作《淚水成鹽》菲利普卡瑞深深感受到愛情與生命一般,既脆弱又稍縱即逝,而這也是他創作《淚水成鹽》的中心思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8TNeI_omI
對於愛情,菲利普卡瑞向來痛恨因循守舊;而始終創作不輟、力求突破的他,也堅持獨特慢步調的拍攝風格,走出強烈的個人色彩風格。《淚水成鹽》將於4/9讓你眼淚成詩!
手工愛情劇情 在 裝置好 Howar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覺得對自己拍攝過的作品沒有好好地回顧覆盤過,對自己的作品再好好檢視一番,頗有一番收穫XD
#前情提要
Meepshop是我第一個拍的廣告案,當時銘傳電視台的學姊@黃若瑜在這工作,邀請我來拍宣傳片。
當時的我受寵若驚,才大四的我根本沒拍過廣告嚇都嚇死了,但同時也很興奮,覺得這個機會我一定要把握好!
連結: https://fb.watch/4Af9GNdNu5/
#提案過程
一開始我提出的創意是「米普與夏普的愛情故事」,不僅是用Meepshop諧音來包裝行銷,內容則是用情侶交往時的種種驚喜比喻電商平台在開店的設計上非常人性化的技術。
提案的時候,大家覺得有梗歸有梗但現階段不太適合,少了這個平台的「溫度」。
當時我知道在Meepshop販售的以服飾鞋品、手工品等等居多,而老闆也是擺地攤起家,我就好奇每個小老闆的故事:他們是怎麼走過來的?他們是為了什麼在變更好?
『加入Meepshop電商平台不再受制於人,就是他們變更好的起點。』
「能不能給我一台電腦,我試著往另個方向寫寫看?」
一下午我待在Meepshop的公司,把我所感受到的溫度,慢慢地寫了出來。最後客戶滿意「因為機會而改變人生」的主創意下去做拍攝執行。
#現在來看怎麼做能更好
※創意面
1. 每個小老闆的故事稍倉促,可以設計偽實境劇情片的方式採訪每個人物故事,將故事和品牌特色做延伸,讓創意更有延展性和整體策略
2.「改變的起點」為創意的主軸,可以再針對受眾行為narrow down一點,變成「開店,是改變人生的起點。」
※拍攝執行面
1. 將螢幕用綠key方式拍攝,爾後再截屏放上更能清楚顯示電商架設的功能
2. 分鏡上面可以更有彈性,讓演員跟鏡頭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看完這支片你的想法是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