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成為育兒家庭的神隊友 #請從彈性的育兒假開始!
政府積極想要解決少子女化問題,
投入經費建置公共托育體系,提供幼兒園學費補助,
鼓勵家長送托,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這彰顯著育兒不是個別家庭的責任,而是社會共同承擔,
國家勢必要扛起友善育兒的責任,正視育兒家庭遇到的困難與需求!!
2009年就業保險法修法納入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相關規範,
給予因照顧3歲以下嬰幼兒需要暫時離開職場家長薪資津貼補助。
但育嬰留職停薪必須以「月」為單位,
育兒家長必須暫時離開職場,復職後是否能夠回到原單位仍是未知數。
某種程度是逼迫育兒家長,特別是女性面臨育兒與工作必須二擇一。
#瑞典親職假值得參考
聯合國研究報告推崇瑞典親職假(育兒假)制度,將親職假區分為「有薪親職假」、「無薪親職假」及「臨時親職假」。有薪親職假的請假單位,可以選擇「全天」、「半天」或是「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工時。以彈性化親職假的方式,打造友善職場的育兒模式。勞資雙方可以就工作樣態與育兒需求協商親職假的規劃。
今天淑芬與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吳玉琴、#洪申翰與范雲委員共同召開「打造友善勞資雙方的育嬰假-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保險法修法公聽會」。我們邀請性別研究、勞動法等專家學者,以及工會與民間團體等共同討論,會中有些方向與想法值得作為後續修法的參考:
#育嬰假應擴大至育兒假或親職假的概念
現行育嬰假僅侷限於三歲以下的幼兒家長,會議上大家皆有共識育兒不是只有三歲以下嬰幼兒才有需求。幼兒進入幼兒園至小學,像是腸病毒、流感等停課,或是生病無法到幼兒園或學校,仍需要家長照顧。我們應打破育兒僅照顧小嬰兒的概念。參酌瑞典放寬至12歲以下兒童,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去思考從3歲放寬至8歲。
#有薪育兒假或親職假不同於育嬰留職停薪,應以法律授權訂定,提供類型化選擇。
育嬰留職停薪屬於勞動契約暫時中止,勞雇雙方無提供勞務與工資義務。若以請假方式設計有薪育兒假,必須以法律明確授權請假程序,而且必須思考兼顧雇主合理正當需求及調適可能性,以避免造成反效果。
#彈性化育兒假以天或小時為請假單位,#為兼顧雇主人力調配需求可建立預先排假權。
為讓勞資雙方可以針對工作樣態協商育兒假彈性,初步規劃可以請月、天﹑半日至小時,托盟草案初步研議方向經雇主同意後,三個月內不可以再變更。參考瑞典制度,為兼顧人力調配需求,同樣要求育兒家長必須於請假前兩個月提出申請。在未來修法上可建立預先排假制度。
#彈性化育兒假的財源估算
彈性化育兒假是為了讓受雇者可以邊工作邊育兒,促進就業穩定。因此,會上亦有共識財源以就業保險支付較具有正當性,惟有薪彈性化育兒假若符合家長需求,勢必會增加請領薪資補貼件數,應於三個月內提出財務評估試算。
整體而言,建立友善育兒的就業環境才是解決少子女化的正解。除了普及化的公共托育,可以調節工作與育兒衝突的彈性育兒假同等的重要。在蒐集完上述意見後,淑芬會繼續努力,進一步提出修法版本。同時也要求勞動部調查育兒家長的需求,以及針對雇主調查兩種育兒模式(育嬰留停、彈性化育兒假)較符合工作現場需求。此外,勞動部與經濟部應共同研議配套修法方向並提出書面報告。
最後,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育兒與工作之間掙扎甘苦談喔~
#我要工作也要育兒
#孩子不會吸空氣就長大需要親職陪伴也要親職的收入啊
#商總與會代表說今天是要提升幸福社會
#友善育兒幸福社會真的需要工總和商總能全力支持
#彈性育兒假
#親職假
#性別工作平等法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托育公共化概念」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為什麼準公共托育的補助「看的到吃不到」?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彭盛韶- 「行政院『私幼準公共化』撒幣政策 的評價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為什麼準公共托育的補助「看的到吃不到」?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嚴肅看待準公共化政策的托育與幼教亂象 - 誰的消防不合格 的評價
- 關於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公共托育及準公共化托育服務宣傳短片 - YouTube 的評價
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節快樂|親職的公共支持和性別平等落實,還要再努力!】
母親節快樂❤❤❤!希望大家都有回家好好休息、好好陪陪家人,也跟辛苦的媽媽們說聲母親節快樂!一起度過溫馨的節日:)(慶祝母親節同時也要記得非必要不要去人潮擁擠的區域、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除了祝福每一個母親可以快樂,在這邊也想跟大家聊聊,在性別觀念和社會、公共化支持仍有許多努力空間的現在,「成為媽媽」還是一件很艱難的決定,而現況上養育工作多半落在母親身上,更加深了母親的辛苦。
上個月,美國CIA最新報告,預測2021年台灣的生育率在世界國家排行最後,每名女性僅有1.07個孩子。這個消息在各種媒體上引起一陣軒然大波。為了面對少子化危機,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舉行跨部會會議,會中初步決議擬定相關政策,如產檢免費次數提高至14次、產檢項目增加、留職停薪津貼條件放寬以及產檢假由原定5天增加至7天,增加兩天擬由政府來補助雇主。
#成為母親的決定十分艱難
「成為家長」在台灣越來越成為勇敢的決定,因為青年普遍低薪,在高房價的現在,房價所得比不斷攀升,多數年輕人根本無法負擔建立家庭的成本、更遑論生養孩子,再來因為難以尋覓理想的對象,因此結婚率也低、或是普遍晚婚。
而成為媽媽更是艱難的決定,2019年兒福聯盟的《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就針對20-44歲的女性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問卷9706份),其中顯示,近半數女性認為「沒有一定」要生孩子,這個狀況在20到29歲未生育的女性中最顯著,六成以上的女性認為一生中不生孩子也沒關係。然而總體而言,有生育意願的女性仍有59.6%,但其中這些女性有34.4%認為生養小孩得不到工作職場的支持,42.3%則表示政策上的支持不足夠。
#成為母親之後經濟與生活失衡
根據2019年兒福聯盟的同份調查,在已經成為媽媽的女性當中,會發現75.4%的職業婦女媽媽們經常感到工作和育兒不平衡,而且越常感到失衡的媽媽,越不想再生;另外在全職媽媽困擾的事情中,前兩名為為經濟不獨立很有壓力(72.1%),以及過於疲累而健康不佳(72.1%)
此外,2019年媒體報導人資公司調查發現,台灣女性中途離開職場三大原因,都與兼任母職有關,逾八成30歲至49歲婚育年齡女性,想重返職場。二度就業路更艱難,六成七女性擔心家庭支援系統不足,例如先生不支持或沒人帶小孩。
還要再努力:#合理房價所得比、#青年薪資提升、#公共支持育兒措施 與 #性別平等落實
最後《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發現合理房價(41.7%)、收入增加(36.7%)、企業友善育兒的措施(32.1%),最有機會提高女性生育的意願。
上述提到的問題,都顯示出社會經濟結構的失衡,讓青年陷入低薪高房價的困境,再加上政策目前多半強調生育補助、育兒津貼等一次性的獎金,如公立托嬰、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等布建仍然不足,以基隆為例,雖然近年公共托嬰與托育已有佈建,但名額仍然不足,尤其因為場地難以尋覓、公共經費不足等,讓許多家長很難得到公共化的育兒支持。
同時因為性別觀念仍未平等、性別間的薪資仍有差異,養育與親職責任最後多半落在母親身上,導致許多女性生育小孩得離開職場,雖然養育小孩仍帶給媽媽成就感,但在經濟獨立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在母親身上仍成為難以實現的目標。
在母親節這天,除了祝福母親快樂,也特別和大家聊聊社會經濟結構與政策上還未能解決親職與母親的困境,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來正視這個議題,監督中央與地方政府投入更多的心力來面對青年低薪、房價所得比,以及在教育、職場等場域落實性別平等的概念,並把政策資源集中投入在公共育兒的佈建,才能讓「成為母親」可以有更多公共和社會支持,而不再如此辛苦。
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週一民政部門質詢,我分別就公訓處性別主流化課程、多元托育服務,和兒童、家庭相關市府委外業務提出質詢。
.
1⃣性平教育課程竟充斥刻板印象?
公訓處架設的 #台北e大 網站,是公務人員完成每年訓練時數的重要平台,有多達80多萬的會員人數。
然而我卻發現「性別主流化」課程中,有許多內容不僅和公務員業務無關,甚至是在複製、傳頌性別刻板印象,應立刻下架處理。
2018年上線的課程「男女大不同」,內容竟提及:「女性要 #預防被性騷擾」、「要注意不要在語言上被人家看扁」;「預約幸福—兩性相處的藝術」中,講師表示優質的兩性溝通,要每天 #摸摸男性、#切水果給他吃、#穿他喜歡的衣服;「愛情方程式解碼」課程,講者說男人的大腦除了性、還是性,女人的大腦則是嫉妒心、購物技巧、講電話的技巧。
這些內容已明顯不合時宜、牴觸性別平等的價值,讓人看了滿頭問號,公訓處內部卻完全沒有定期檢視的機制和規範。
我要求應將違反性別人權的課程直接下架、不適任講師不再邀約開課,並提醒公訓處修正數位課程汰換的作業準則,建立把關機制,處長也承諾會在兩週內完成。
.
2⃣多元托育區域發展不均
「#多元托育服務」,是台北市為了打造友善育兒、提升女性勞參率的重點政策,雖然目前的供給率都有達到施政目標,我卻發現制度上有嚴重的 #區域發展不均,且依照社會局現有的推展計畫,直到2025年,各區的差距只會繼續加劇、完全無法改善。
以我們大安、文山區為例:文山區符合申請資格的2歲以下兒童,每100人有22.8人能獲得公共及準公共資源,反觀大安區,卻只有13.8人。但未來5年內,文山區已預計增加5家公托設施,大安區則僅有1家。
此外,社會局除了提供經濟誘因外,完全沒有推行「#準公共化」的策略、目標和細部計畫,也沒有針對各行政區 #因地制宜 的發展策略。
若以大安區及大同區作為對照:大安區共31家私立托嬰中心,僅12家完成「準公共化」轉型,有極大的努力空間;但大同區受限於區域特性,私立托嬰中心較不願進駐,全區僅有3家私托,「準公共化」可推行的空間較小,因此應該更著力於公托的設置。
我要求社會局,應根據不同行政區的社經條件、區域特性,在兩個禮拜內提出更細緻的發展策略,並設立「準公共化」的推行目標。
.
3⃣兒童、家庭相關委外辦理業務,契約應明確納入性別人權條款
台灣已成功完成 #同性婚姻法制化,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家庭也已生養小孩,我特別指出社會局有許多和兒童、家庭相關的委外業務,如: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早療中心、各區親子館、兒少福利機構主管人員訓練課程等。
一線人員在承辦服務時,會頻繁接觸到多元家庭、同志家長,但並不是每個負責執行的組織團體都具有性別人權的意識。
因此市府應主動盤點相關委託辦理業務,並在契約中,明定從業人員應受性別平權訓練、建立多元家庭與性別概念,才能有效把關、打造友善的環境。
.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彭盛韶- 「行政院『私幼準公共化』撒幣政策 的推薦與評價
行政院『私幼準公共化』撒幣政策,不應迴避的問題」 昨天行政院召開記者會,宣示接下來每年投入三百億元的預算 ... 家長面對費用突然上漲,要怎麼找到替代的托育機構? ... <看更多>
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為什麼準公共托育的補助「看的到吃不到」?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準公共化托育」? 「準公共化」的概念,其實就是私立托嬰中心或保母跟政府簽訂契約後,就換了身分變成「準 ... ... <看更多>
托育公共化概念 在 為什麼準公共托育的補助「看的到吃不到」?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準公共化托育」? 「準公共化」的概念,其實就是私立托育機構或保母跟政府簽訂契約後,就換了身分變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