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願以償-- 重回幽谷 》
昨天見輔導,回顧了自己的工作歷程和覺得自己無用跟缺乏安全感的關係,正中我的要害。輔導的節奏很急,可能因爲只有45分鐘,大量回憶和情緒湧現,但她沒有足夠時間協助我冷靜下來。這通常是輔導節最後但很重要的一環,我有點負荷不了。不過這不是她的問題,因爲一般輔導節有一個小時,只是我不夠錢,之前見的每一個心理學家和社工也沒有這個問題。希望九月見社工和去看醫院新的臨床心理學家會好一點兒。
還沒有離開,我已經失儀地在她面前哭了,好尷尬,接著逃去洗手間大哭了一場。如果可以,我真的想挖個地洞躲進去,以免獻世。跟往日不一樣,哭完我並沒有得到釋放的感覺。可能,今次觸碰到内心痛中之最痛,她真的很有料子!垃圾實在積纍了太久,大得沒有破口讓它傾瀉出來。說準確一點兒,不是内心的垃圾太大,而是我這個人,根本就是一團垃圾。
經歷了歷史上最長時間的輕躁階段,我又重新掉進抑鬱的漩渦。今次,歷史重演。感冒+來經+作嘔+全身痛,這個超級無敵組合雖然讓人非常難受,今次還要睡不好,但也不及它們附隨帶來的抑鬱般痛苦。習慣和比較,讓我很能承受身體上的不適和皮肉之苦。正面來説,這也是這個病帶給我的一個成長吧!
不舒服+睡不好+吃了各種藥讓我現在呆呆的,不過也好,至少腦袋無法胡思亂想。要找些事做,找個目標,分散注意力。要接納,躁鬱症的本相就是如此,有起就必有跌,而我好像慢慢能觀察到一些轉接期的變化,希望日後瞭解更多。有了心理准備,就更懂處理和大大降低它的毀滅性和起伏的幅度。
今次,我唯一的希望,是不要像上次那樣,感冒後情緒跌得那麽低。矛盾的是,我終於如願,重回抑鬱。很多人誤解躁症發作時一定很快樂,其實不然,過了某條界綫,就會非常焦慮煩躁和坐立不安,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除,有次甚至要去醫生處打針舒緩,辛苦非常!現在,終於可以安靜下來休息了,之前預支了太多精力,我真的累得不想動了。現在,看看書,寫寫文,已經很好。
坦白説,我接受自己抑鬱,這很符合我傷春悲秋的性格。隨著社會人士對此的認識越來越多,包容性也大了。但是,我仍未能坦然面對躁鬱症,可能時間尚短,大衆對此沒那麽普及的病也不太瞭解。更何況比起抑鬱症,躁鬱症的症狀絕對超出正常人的理解範圍。
所以我從來沒有怪責別人不體諒我,這是應份的。因爲一連串莫名其妙和跟性格相反的誇張言行,兩種極端情緒的同時存在,一秒内就能翻臉等特異功能,讓我發現,原來就連我也不太瞭解自己。有時承受不了,身體甚至會自動斷片,忘記剛才發生的事情。
這一生,我也沒有想象過。我不相信,也不想相信,這對我的自我形象造成了致命性的傷害。其實,我很恐懼和内疚,尤其是清醒過來以後,所以變得更憎恨自己。最難過的時刻,我唯有透過懲罰自己,來讓自己的良心更好過。對於身邊的人,我是有極深的愧疚感。
可惜,病發起來真的不由我控制,我知道我必須體諒和接納自己的此點,將自己和病分開來看,明白那個不是我,不是我想的,更不是我的錯,才能真正踏上康復之路。就如每個輔導員也提醒我,誰也可以誤解我,唯有我對自己的評價要公平。但要接納這個’‘癡綫’‘的自己,談何容易?別人的歧視,很容易理解,因爲就連我也歧視我自己。
二十多歲的時候,抑鬱病發,接受不了,就不顧一切地自暴自棄。現在人大了,懂得後悔和吸取經驗教訓。反正已經抓破臉,我已經豁了出去,要痛,就痛盡它吧!長痛不如短痛。我已經失去過太多,我不想為自己的人生製造更多的後悔。
在愛自己之前,或者,我們至少需要學習如何接納自己,包括自己最不可愛的一面。很難,尤其在病倒以後。但願我們都能一起繼續努力學習和小魔怪共存,並朝著康復的方向邁進。互勉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唔知路途有幾遠,但你都要繼續行落去。」踏入花甲之年的司徒太,日夜照顧患腦癇症的女兒愷宜將近三十個年頭:「希望自己平安,可以繼續照顧佢。」 司徒太憶述,愷宜年幼時和一般小朋友沒有分别,直至五歲那年,她突然全身抽搐,後來證實患上腦癇症,更影響她的智力發展,現在屬於輕度至中度智障。 無數次跌倒 媽...
「抑鬱症康復時間」的推薦目錄:
抑鬱症康復時間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適合長者的運動-為什麼練健康要開太極拳課程?】
你是否看過有人在練太極拳?其動作看似柔美而和諧,但你知道嗎?它也是一套非常重要的「動作控制」訓練。
練健康在長期推廣 #銀髮族訓練 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長者對於「重量」仍會感到恐懼,我們一直在尋求突破這個困境的解法,難道真的沒有一種訓練,除了安全有效外,又不令人那麼恐懼嗎?
後來,我們找到了。2016年的研究文獻中提到,太極拳的益處,相較於 #阻力訓練,其增加的肌力與肌肉量雖然沒有肌力訓練來得多,但仍會有所進步,你只要靠自身能力,調節力道,就能安全又有效的訓練;太極拳又具備社群互動功能,讓你能夠更安心、開心地運動。我們始終相信,只要能讓你開始嘗試的運動,就是好運動;那太極拳,就是你最好的開始。
👩🏻⚕️太極拳在研究中發現有以下特色:
📍太極拳養生功法是一種「極慢速訓練」,能 #加強肌力、放鬆緊繃的組織。
📍意象訓練:四肢周身藉由不同方向及快慢擺動綜合交錯,#活化大腦,提昇認知、感知能力。
📍利用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動作,讓你事半功倍。
📍許多「重心轉移」動作,加強動作控制及平衡能力,能 #預防跌倒。
📍肌、筋膜伸展、訓練全身肌群及呼吸協調搭配,#釋放壓力 及放鬆心情。
📍對抑鬱症、心臟、中風康復、癡呆症、纖維肌痛、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患者有益。
📍#正向社群互動,學員間一同激勵與進步,廣結善緣。
練健康重視專業及教學品質,因此請到中央警察大學教官、中華最後武狀元-常東昇宗師、太極武當丹派嫡傳第十二代的 常達偉老師 親自授課,紮實小班高品質教學,以細心照顧每一位學員。
練健康一直自詡為一個「品牌」,而不單單只是一間「健身房」,能夠讓運動普及到各年齡層,使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運動,才是我們的使命。
因為健康,是練出來的。
讓我們一同在週日早晨,一起用太極拳,練健康!
❣️本課程採螺旋式教學,每一堂皆會複習前一堂所學,不用擔心跟不上,歡迎隨時加入我們!
🧘🏻♀️點按看看報名資訊:https://www.surveycake.com/s/pO00z
☎️或洽詢:(02)2507-4196(營業時間:13:30-21:30)
【課程名稱】樂活有氧常壽太極
【講師姓名】常達偉老師@常氏太極拳、陳玟星老師(美籍)、卓家蓁老師(俄籍)
註:講師人數視學員人數而調整
【上課時段】 8月27日~9月23日
【上課地點】練健康場館(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9號B1)
【上課星期】 週日 早上10:00~11:00
【招收對象】適合任何年齡層
【教學目標】
增強免疫力,增加運動量,增高律動感,增進互動性;
伸筋展骨,筋膜揉解,除憂却煩,提昇帶氧,平和情緒,旺盛代謝 。
刺激末梢神經,靈活大腦神經,促進敏捷協調 。
【教學五大核心】
❣️每週上課皆重新複習上週內容,各單元並增加新的練習動作。
❣️總複習為最後二週,心得分享與學習反饋 。
一,太極丹道養生法門之伸筋展骨,呼吸,吐納,開闔,律動,拮抗,延展及大腦末端神經叢(含顏面,手腳,指頭,皮膚等)之
扭轉,折拗,彈抖,振顫,搖晃,碰撞,敲擊,搓揉,擺盪,反錯等機能活化性質運動。
二,揉胸推腹,深推四門,深沉呼吸,暖腰腎激活帶脈 。
三,太極拳組合套路練習:原地,連環,逢源,四方,八法。
四,頭部前後大天凸區之眼壓,耳壓,腦壓相關穴道經絡按摩舒緩。
五,調息吐納,挑掌排打,煖手起陽完整收功 。
請著寬鬆衣物與防滑鞋,避免悶熱,準備毛巾和飲料
資料來源:
Huston, Patricia and Bruce McFarlane, 2016. “Health benefits of tai chi What is the evidence?,”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 Le Médecin de famille canadien.62(11):881-890 and e645-e654
#太極拳 #肌力訓練 #中高齡訓練 #銀髮族訓練 #有氧 #taichi #健康是練出的 #台北市健身房 #健身團課 #健身 #舒壓 #放鬆
抑鬱症康復時間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確診者解隔離,下一步怎麼走?專家一起來聊聊】
前幾天,我在臉書上分享了確診者經驗分享的表單。
非常感謝有確診經驗的朋友,或他們的親友,願意跟我們分享這些寶貴的經驗。
從這些故事,及多方研究證實,都可以看到確診者在解隔離之後,離完全恢復日常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醫療、護理、心理輔導等專業資源的介入,來支持確診者度過身心理的不適,重返社會及職場。
今天晚上7點半,我、 林亮君議員及 吳崢,邀請了復建科、內科、諮商心理師、護理師等醫護專家,在臉書同步直播,分享各自在專業領域的臨床經驗。
👉活動連結:
https://fb.me/e/dmkeTZqUe
目前台灣對於確診者解隔離之後,面臨後遺症、長時間隔離導致的抑鬱,或是恢復就業、日常生活所愈到的困境,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支持系統。
因此,現在大家對於解隔離後,確診者面臨的問題,也所知甚少。
這可能導致確診者,除了要承受染疫遺留的生理症狀之外,還有社會氛圍的歧視,或心理的壓力。
讓確診者對於染疫後的康復過程,有充分的了解,也是防疫重要的一環。
唯有明確知道,能在哪些管道尋求支援,才不會因為隱匿病情或求助無門,導致疫情惡化。
如果你是確診者或其親友,對於解隔離後的生活疑慮,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讓你得到解答,或讓你知道如何求助,確保你不是孤立無援。
而任何人,對確診者的處境多一分了解,都能讓確診者重返社會的過程更安全,更順利。
所以,無論你是不是確診者,或是身邊有沒有確診者,都非常希望你可以收看直播。
這個線上論壇只是一個開始,我希望可以從臺北市作起,積極建立起各專業資源整合的平台。
有越多人了解這些資訊,就有機會影響更多民意代表,政府單位,專業部門,一起加入支援的行列。
讓未來,不管是確診,還是身邊有確診者,每個人都願意勇敢求助,並得到妥善,專業的照顧。
今天晚上,歡迎你一起觀賞直播,為台灣防疫,盡一份力。
---
【 Covid-19的復康之路 線上論壇】
🌟活動連結: https://fb.me/e/dmkeTZqUe
🌟觀看平台:苗博雅 林亮君 吳崢粉專直播
🌟日期 :7月24日(六) 晚上7點半
🌟講者名單(依議程排序):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專任主治醫師 林昀毅
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理事長 周偉倪
台灣內科醫學會副秘書長 詹鼎正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黃建榮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周繡玲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 羅惠群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藍挹丰
---
苗議員的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苗議員的line
https://lin.ee/fIqp8Sm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抑鬱症康復時間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唔知路途有幾遠,但你都要繼續行落去。」踏入花甲之年的司徒太,日夜照顧患腦癇症的女兒愷宜將近三十個年頭:「希望自己平安,可以繼續照顧佢。」
司徒太憶述,愷宜年幼時和一般小朋友沒有分别,直至五歲那年,她突然全身抽搐,後來證實患上腦癇症,更影響她的智力發展,現在屬於輕度至中度智障。
無數次跌倒 媽媽陪女兒一起跌
愷宜病發時毫無預兆,一抽搐就應聲倒地。「佢好似一支杉咁變硬,『呯』一聲跌落地,只係幾秒,就跌到好傷。」司徒太心痛女兒,因此在女兒確診腦癇症後,不惜辭工,24小時照顧女兒、形影不離地在身旁保護她:「我一手接住佢個頭,一齊跪低,最重要唔好畀佢個頭跌落地,污糟都唔怕。」
多年來,愷宜跌倒過無數次,身上布滿傷痕。女兒比媽媽高大,司徒太每次陪她一起「跌」,也弄得自己的雙膝過度勞損,需要做物理治療。
短暫「康復」後再度病發 媽媽險抑鬱
愷宜需要長期以藥物控制病情,減少抽搐次數。曾經有兩、三年時間,她完全沒有抽搐,家人無不歡喜。怎料後來她突然再度病發,司徒太心想:「慘了,怎麼打回原形了?」
那個時候,司徒太經常失眠,更突然暴瘦:「嗰時未釋懷,有種感覺係:死啦咁跌法,幾時跌死佢?」求醫後知道自己有抑鬱徵狀,其後她學會調整心態,情況才逐漸好轉。
「癲癇」正名「腦癇」
腦癇症並不罕有,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愷宜的腦部就有三個地方放電,導致她失神和抽搐,坊間俗稱為「發羊吊」。2010年,舊有名稱「癲癇症」獲醫管局認可正名為「腦癇症」,期望消除社會上的歧視和誤解。「但依家好多人仍然講『癲癇』,誤會係精神病。」司徒太失望地說。
現時在藥物控制下,愷宜的抽搐次數減至每星期約三、四次,病情穩定下來。她在一間庇護工場工作已經十年,司徒太每天都親自接送女兒:「我喺工場幫佢設置好安全帶之後,就返屋企煮中午飯、照顧我先生;下午再去接佢返嚟,然後煮晚飯。」
「上天要我左擁右抱」
幾年前,司徒太的丈夫患上柏金遜症,身體轉壞,令她要同時兼負照顧丈夫與女兒的重任:「我同自己講笑,上天要我左擁右抱,好『阿Q』,唔係點生存落去?」她微微苦笑道。
今集《港。故》用6分鐘,一個「左擁」丈夫、右抱「女兒」的賢妻良母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抑鬱症康復時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能發揮藥效,
不然時光荏苒白白流逝。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精神病康復者阿坤坦承曾經患上抑鬱症,坐困愁城的日子難過,多難過,人生卻總要走下去。生命充滿突如其來的邀請,阿坤被問及是否願意轉職至全然陌生的飲食業,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他毅然踏出「愁城」當上香城茶室的一員「樓面」。想不到,這是其人生轉捩點,頃刻的轉變,便取決於當初有否勇氣昂然踏出的第一步。
穿梭時光隧道
「香城茶室」凝結了90年代的香港光景,懷舊的氛圍糅合藝術的氣息,入內進餐恍如穿梭時光隧道回到昔日;想不到,透過味蕾亦可深深細味歷史情懷,回味屬於香港人共同的集體回憶。世事諸多巧合,無獨有偶,其所在地竟與「歷史」息息相關,茶室恰巧位處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樓。
別錯過香城茶室門前的一個綠色的復古茶檔,如實地呈現了昔日街頭茶檔的舊貌,橫匾招牌上中間寫着「香城」,左右兩側亮着醒目的紅字「咖啡」、「紅茶」、「冰花」、「燉蛋」,幽幽地散發着沉澱於歷史的美食香氣。茶室以裝潢、家具等重現了昔日香港懷舊冰室及茶居的情境,白格啡線地板、深綠色的窗格子昔日街道的壁畫,還同時用上舊式屏風、黑白電視及留聲機等作裝飾,坐在中式傳統的棕色鏤紋長木椅卡座,抬頭看到懸掛着空蕩蕩的圓雀籠,沒有黃鶯、畫眉在吱吱啾啾詠唱都不愁寂寞,因為這兒彌漫濃濃的人情味,夥計之間猶如「大家庭」一般守望相助,互相理解及包容。
憂心忡忡不願轉變
普遍而言,社會公眾遇到精神病康復者,多退避三舍,主因離不開理解及認知不足,多一番同理心,便可為他們帶來多一點喘息的空間。阿坤不諱言:「其實,我是一名精神病康復者,那時醫生判斷我是抑鬱症,思維上沒有問題,但情緒上會波動,思考變得負面,有時突然會哭,我在家中休養了一年,是否過正常生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病情,出外工作比較有動力。」走出「安全區」來,對於一般人需要勇氣,對於抑鬱症患者更猶如攀登峻嶺,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跨越心理的障礙,阿坤分享:「人生有很多條路,有些人幸運一點,快點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我走的路比較長,方能到達到目標,但我最後也可以得到些甚麼。」
阿坤最初並非出身於飲食行業,而是在工場工作,工作環境有着天壤之別,當時社企鼓勵他嘗試到社企餐廳工作,他千頭萬緒都是憂慮,因此百般不願轉換工作環境,「社企說我做得不錯,不如試試出來社企餐廳工作,鼓勵我出去做。當時我不願意的。」最終,阿坤仍是踏入了「香城茶室」,甫進來就做樓面工作,惟有積極投入餐飲的行業,接受做餐飲的形形色色訓練,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
鬱結如蟒蛇緊纏內心
抑鬱症患者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感受及想法沒人明瞭,說不出的鬱結如蟒蛇緊纏着內心,莫名的負面情緒四方八面襲來,患者不免感到四面楚歌的無助感。身為「過來人」的阿坤非常明白這些痛苦,他分享:「那時,覺得很多人不理解我,我會覺得十分孤單。我當時的思想確是這樣,覺得他們不明白我。」在茶室工作了四個年頭的阿坤,經歷了數載春去冬來夏末秋至,自然與茶室培養了濃厚的感情,然而這種情感不單單是工作領域的歸屬感,更是觸動心弦的感受,他形容自己猶如與茶室一同成長,「最開心的事情,大家都是康復者,大家亦明白大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在這裏工作比在工場工作確是有很大改變,說話多了,自信強了。」
得以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
茶室經理Cindy指出:「香城茶室成立了四年,是一家社企形式的餐廳,智障的同事,殘疾的同事,也有精神病康復者。以我認識的人而言,他們對精神病康復者都較敏感會害怕及避開,然而,茶室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場所讓他們重拾自信與外界接軌。」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茶室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對於他們而言,更是一個理想的平台,既可學習職業技能,亦可多接觸社群與人溝通;對於社會而言,殘疾人士能夠自力更生,減輕了社會的負擔,達成「雙贏」的局面。
茶室用自助購票形式,點餐付費的程序由客人自理,大大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及「出錯」機會。未曾與殘疾人士共事的Cindy,來到茶室抱持開放態度接受精神病康復者。工作了好些時日,她認為殘疾人士的工作能力如一般人無異,只是比較緩慢,以及需要多加提醒。剛來到這裏的新員工,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工序開始逐步學習,首先學懂如何收拾餐桌及送餐,如何去處理碗碟等。如有機會,便會將其安排於水吧工作,做飲品及三文治等食物,例如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通粉、配奶油脆豬及餐肉蛋。
Cindy對於員工的工作表現讚不絕口,「他們達到某水平能獨立處理食物,製作過程十分認真,做事很有心機,工作表現不錯。工作或生活總有不如意的時候,經常叫他們放開一點,說易行難,不是在旁邊說兩句就解決到,花多點心思及時間,真正去關心。犯錯了,要跟他們解釋不要緊,下次不再犯就好了,多了解他們,最主要是聆聽。」
相處之道以誠相待
除了新手員工從頭學起,Cindy亦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她以前沒有與精神病康復者等殘疾人士相處的經驗,惟有在工作中慢慢摸索與他們共事合作的模式,人與人相處之道終究都是以誠相待,她說:「他們很單純及直接,要求並不多,你只要用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他們絕對接收得到。」
工作與生活難以分割,透過工作賺取金錢以維持生計,薪金愈高是否與理想工作畫上等號?Cindy現時在茶室的薪金,相比過往的工作為低,她沒有着眼於金錢的多寡來衡量工作的理想程度,她絲毫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更堅決認為是絕對值得。金錢以外還有其他值得珍視的東西,愈重要的東西愈要用心才看得見,Cindy與員工用心相處,發現了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深切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哲理,更懂得放下執着,以另一個視角待人接物,「看見他們在如此逆境下,那麼努力去投入社會,自己也沒有那麼執着,所有事情放開一點,我覺得自己十分幸福。」幸福,從來不在遙遠邊際,而是一直植根於心田深處。
香城茶室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1/F
電話:2412 31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6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am-7pm,逢星期二休息
詳情: http://bit.ly/2NEEGPa
採訪:文朗琛
攝影:謝本華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抑鬱症康復時間 在 得了憂鬱症怎麼辦?醫生怎麼說? 吃藥要吃多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健康賺得到#憂鬱症憂鬱症的治療方式憂鬱症的身心靈支持憂鬱症的團體治療憂鬱症的治療歷程憂鬱症藥物治療吃多久? ... <看更多>
抑鬱症康復時間 在 抑鬱症|YouTuber阿滴曾行屍走肉無故哭!5件事要認 ... - 香港01 的推薦與評價
憂鬱症需要慢慢恢復,服藥也需約一個月後才能感受到藥效。所以要有耐心,按照時間走必要的療程。尤其是在康復的路上不要急躁,帶著會慢慢好起來的希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