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and Ernie
病了超過一星期,起先只是一般流感小發燒,躺了幾天後膝蓋決定來發個炎,反而痛到凌晨跛著腳去急診,那日清晨急診真的很閒,平常很忙的護理人員對我呵護備至,我坐在輪椅上被推來推去,還有人幫我拿藥,頓時覺得好幸福。平時被我照顧的人也是這種感覺嗎?我也給被照顧的人這種幸福感嗎?可惜骨頭沒什麼問題,打個止痛針就回家了,門診醫生再加了一針消炎針,驗了血,叫我今天再去看報告。原本應該休息的上星期,依然忙碌的不得了,因為繼續走來走去,所以走路仍然一跛一跛。剛剛想作弊取消掛號一點再重掛,這樣號碼會很前面,通常是一號,失敗數次之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小秘密,原來這個醫生會事先看病歷,看完後系統鎖上,想作弊也不成。我在想原本看完醫生還要做的事,現在決定將順序顛倒,先做完後面要做的事再去看醫生,這樣可以少污染幾個地方。
至於為何生病還是無法避免忙碌的一週,我也不知道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除了帶著母親最新的MRI分別去兩個醫院給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的醫生看之外(這兩人是夫妻,超有趣),我自己順便照了X光回診,醫生對我的人工椎間盤與骨頭癒合的程度不是很滿意,但因為和他的技術無關,所以他就放過我了,或者也許因為他們一家四口吃了很多我買的果貿吳家水餃,總之一次門診看兩個病人這種事我還是第一次做,但也沒什麼好拿來說的。
讓我在發燒剛退就得在正中午到監理處辦驗車過戶的原因是某日大哥神秘兮兮的跟我說:「我今天做了一件很瘋狂的事。」然後叫我猜。我在電話這頭翻著白眼說:「你開車到花蓮?」「不是。」「台東?」「不是。」然後我就放棄了。答案是他們全家(除了在日本工作的女兒)去看車,當場下訂了。這種尋常人一天到晚在做的事可以被他定義為很瘋狂我也是昏了(那時我真的還在發燒啊)。然後他就說他那台16年的Camry報廢可以抵五萬,所以可以五萬塊賣給我,被我罵神經病,因為半年前我才問他要不要賣我20萬,被悍然拒絕。現在他決定買新車,才開五萬多公里的舊車自然落在我手上。至於我那輛1997年的紅色Camry (Emma是也),是母親六十歲那一年買的,我從英國回台灣時才開了四萬六,經過這些年的南征北討也還沒超過12萬公里,而且過年前才剛整理過,與其報廢不如送人。我一一詢問朋友都沒有興趣,最後落在很熟的水電工手上,還以三萬五成交。他們每三週會回花蓮探望住在安養院的母親,以往都是搭火車,現在有車可開,最開心的是他高中剛畢業的兒子,立馬要去學開車。我在實習醫師裡看過「骨牌移植手術」,這個應該可以叫「骨牌過戶」。因為星期五以前要把大哥的車牽回來,因此我趕在星期二就踩著一對軟腳趕快去辦了過戶。
清空車內雜物時,我萬般不捨,畢竟這輛車不但跟著我在三芝及台南住了數年,當年也是開著這輛車帶著前男友環台,最重要的是,這輛車的味道是丹丹的家,我開著這輛車載著丹丹回台北時,她從台南站到員林才坐下。回台南搬家時母親半夜肺炎住院,我開著這輛車一路飆回台北。也許這輛車跟我一樣,雖然歷經風霜,全車烤漆三次,南北往返無數回,去過雪地的合歡山,走過中橫與蘇花,不論那裡壞了,修過之後依然一樣可靠。因為連倒車雷達都沒有,所以我練就一身停車的好功夫。十六年是我在英國留學時間的兩倍,原本的計畫是等母親過世後沒有載輪椅的需求了再換車,如今提前說再見,那天,我暗自在車上掉了眼淚。
朋友問起時,我回答:「Emma the dog is having fun with other dogs (and a kitty). Emma the car I gave my plumber.」英國人就很愛笑plumber這個字,所以有機會就拿出來用。
綜合所有醫生的意見與解釋,我對母親的狀況有更確切的瞭解。有些醫生把「退化」比喻成機器老舊,其實並不然,至少大腦的退化並非如此。大腦的退化更像樹木的枯萎,是一條只能延緩,無法改善的不歸路。“It's like I am grieving her WITH her.” 是我能想到最恰當的描述。
我問醫生該怎麼照顧她,所有的醫生都說隨便我,她亂就讓她亂,想讓她睡就讓她睡,以前會抱怨腰痛現在卻常常做出會腰痛的動作,「也許是習慣那個痛了,或是會痛不會說」,醫生這麼解釋。畢竟大腦運作的絕大部分還是未知的領域,構造都沒問題,但功能減退了,這就是「老化」。
看完醫生,我順便去將大哥的車開回我的車位,明明同樣是Camry,他的車就是那麼顧人怨,因為少開,板金烤漆沒有在整理,雖然雜物清光了還是覺得髒的要死,還有那討人厭的大屁股,真的有必要做的那麼方正嗎?而且開車的基本配備什麼都沒有,沒有行車記錄器,沒有手機架,連eTag都沒貼,害我星期六花了整個下午整理。路上的黑色轎車總是給人奢華感,我的這輛黑色轎車像個糟老頭,於是我在路上給他取了「Ernie」這個名字,電影裡的Ernie通常是個禿頭大胖子,但做事很可靠。我完全沒有打算和Ernie共度餘生,「這車開出去很丟臉耶!」而我是那種什麼廉價車都開過的人,Ernie唯一的好處是有倒車雷達,誰希罕啊,哼!
知道我與Ernie說再見時表示我也與母親說再見了是一件很詭異的事,到時我已成了真正的孤兒,到時我必須重新尋找居住地,到時我必須決定剩下的人生要做什麼。到時我不用再每兩週自己換尿管,到時我不用檢查抽出來的痰的顏色與濃稠度,到時我不再需要找看護,不用每個月買照顧用品。
到時我就自由了。
天啊我想念丹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周邀請到 #亞東醫院社工室的丁貞嘉社工師,用三個不同生命故事,帶你認識什麼是「預立醫療決定」。如果有「預立醫療決定」,自己與家人的人生是否會不一樣? ■ 王曉民,北一女學生,與同學外出時因車禍造成大腦受損,臥床47年離世。 ■ 2020年7月,警員楊庭豪出勤值遭無照少年騎車撞擊,醫師判定腦死,家...
拒絕 抽 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完台中7歲童的新聞,我 真的千言萬語百感交集,尤其 現在正在陪著住院的小女~
我自認為是走自然派的媽媽,孩子生病及其自然,畢竟都有老大,老二也照著同樣模式照顧,觀察就好,加上 來自歐洲的古龍,不習慣孩子一生病就看醫生,常常都是「你要讓孩子自己的身體去fight back,才有抵抗力」,嗯哼~ 但 大自然的奇蹟就在於,不是每個孩子都一樣,我家的當然也是~
小女薇樂是個,個性很「ㄍㄧ ㄥ 」的人,她發燒後的活動力跟食慾也是完全不是蓋的,如:正在發燒39度多的她,還跟我們一起吃著晚餐,啃了四隻雞翅、吃著香煎櫛瓜配黑米飯,打預防針沒哭就算了,就連住院打點滴抽血,她也只是皺著眉頭說「好痛!」~
曾經 就因為這樣,發高燒的她,依舊自己走入診間、跟醫生打招呼,這樣的狀態,其實 很容易就「看起來活動力都很不錯」,所以 再帶回家照顧~
誰知道,這孩子10分鐘前還跟喬哥在家尖叫玩耍,10分鐘後自己說累了要去躺躺,就在我懷裡「熱痙攣」,抱著四隻垂下、瞳孔失焦的她,我這輩子講真的第一次嚇到語文倫次,古龍聽到小孩要進加護都哭了(好吧!這熱筋攣的故事太攏長下次完整寫完)~如同這次,就算我們現在第一時間帶去看醫生,她還是 因氣管敏感,容易積痰在肺部。這次 還沒肺炎,但高燒不退了三天,退燒藥都吃了,體溫還是來到40度,照完X光直接就住進醫院了。
我們光一個孩子熱痙攣,古龍已經哭慘急診室,我還記得我抖著手尖叫的呼喊古龍「她沒在呼吸」。
我不忍想像 #台中七歲的孩子 送到急診時父母的心情~
面對一直吵著想學「功夫/跆拳道」的喬哥,昨天我認真的問他 「我們不要學功夫?學打鼓好嗎?」,#我被嚴肅地拒絕了!/噗~
但 我認真的很怕他,這麼皮又話這麼多加上白目的個性會被盯/ #我真的不是在說他爸~ /再度嘆~
#黃金老虎 ,哦!不~又改成 #閃電豹 殿下,你覺得,你媽我 操煩得還不夠嗎?
/////歡迎👏進社團 - 十月被即將結單
🍅時不時手滑社團:http://goo.gl/H6xf7Q
🍪很鬧的動態IG:http://goo.gl/VDHHqx
拒絕 抽 痰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很累》
感覺沈重
隨時變化的病情
預期但不期望的惡化
在加護病房走道外末端無憂的孩子
對比此刻的心傷與憂愁
#兩極天堂與地獄
—
「轉」
#出自國外網站:
《不要再叫醒我》
“Dn’t wake me up”
經過33年的加護病房護理師工作,我終於決定我不再繼續了
這是我最後一晚夜班,我更確定離職是正確的決定。
我跟另一位同事逐間病房幫無法動彈的病人翻身。
直到ICU第六床。
病人席瑪太太86歲。
她略躁動的躺著、被插管、限制固定在床上、鼻胃管插著、點滴升壓劑勉強維持著最低血壓。
席瑪太太無法翻身。
我們敲門、她兒子睡在家屬陪伴床上。
兒子醒來:「你們要幹嘛?為何叫我?」
我們解釋說需要幫他媽媽翻身。
滿頭灰髮的老奶奶,一直掙扎著要拔插管、要拔鼻胃管,但是太虛弱了而無法,然後被四肢約束著避免拔管。
她的家屬直到最後都要求「做足全套」。
我們幫她翻身、換姿勢。清掉大小便、換衣服。我還給她了點嗎啡讓她舒服一些。
我握著她的手輕輕的道歉。
我為她的家人不夠講理而抱歉。
她的家人以為她會永生不死。
我很遺憾她的家人就是她受苦的理由。
在之前家庭會議上,醫師解釋說「病人86歲了,已經很多器官都衰竭了」
本來他們可以同意讓老奶奶走得安穩平靜。
但他們要求做全套、急救到底。
所以我們照做了。
痛苦延續著一天又一天。
我們必須每兩小時幫她翻身一次、避免長褥瘡。抽痰、吸口水,按摩背部、清身體。
她的眼神迷濛。
活生生的人間地獄。
我們塞她回床位後離開,她兒子說:「不要再吵醒我」
我祈禱席瑪太太能好好的走掉,但不是這樣的方式。
我的最後一晚,伴隨著這些不願病人善終的家屬們。
我試過了、我也講過了
但被拒絕了無數次。
我無法再面對加護病房內的這些折磨了。
#致家屬
「我們盡我們所能」
「但我們不是你家僕人」
#我們是照顧者
受過訓練、照顧你所愛的家人的專業者。
請跟我們一起合作。
我們心智很強大、但我們也會累了....
原文出自:
https://donotresuscitate.ca/2020/12/04/314/
拒絕 抽 痰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周邀請到 #亞東醫院社工室的丁貞嘉社工師,用三個不同生命故事,帶你認識什麼是「預立醫療決定」。如果有「預立醫療決定」,自己與家人的人生是否會不一樣?
■ 王曉民,北一女學生,與同學外出時因車禍造成大腦受損,臥床47年離世。
■ 2020年7月,警員楊庭豪出勤值遭無照少年騎車撞擊,醫師判定腦死,家屬決定器官捐贈,超過十人因此能夠延續生命。
■ 泰國的年輕女孩來台遊玩,意外過世,父親來台同樣也替女兒做出了器官捐贈的決定。
我們都追求怎樣好好活著,很少想到如何好好離開,規劃了退休金、買了保險、簽了生前契約、甚至分了財產、訂了遺囑,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離開前的最後一段旅程如何走的安寧、走的尊嚴,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預立醫療決定可以 #本人事先思考與決定、#隨時更改,當未來病況經醫師確診後,可以按照 #預立醫療決定書 接受、拒絕或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或流體餵養。(拒絕已含撤除與不給予)
引用 @陳秀丹醫師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_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 書裡的這段話:
"每段生命都有終點,當你也即將面臨這一天時,你是否願意終日躺在病床上,無論你有沒有意識、痛不痛苦,都要被強迫灌食、打針、插管、抽痰、擦屁股……?
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又怎麼能夠以「愛」、以「孝順」之名,對臨終的親人做出如此折磨他的決定?"
現在的歐美先進國家,已經沒有要「救到底」的觀念了。更別說除了愛與不捨以外,有時難免看到的所謂一日孝子,堅持救到底的原因是怕被別人說不孝、還沒拿到手的房產、為了省下遺產稅等等,讓親人一路「救到掛」,這真的是愛嗎?預立醫療決定是一件對家人充滿愛的事情,不讓家人因為替自己做了決定而在心裡久久受苦,也是讓自己能夠依照自己的想法,尊嚴地離開。
「棺材裡裝的是死人,不是老人」不妨聽聽這集,提早想想
特別感謝 @亞東醫院社工室 #丁貞嘉社工師 #何叔孋公證人事務所
想了解更多請搜尋🔎#亞東社工文宣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病人自主權利法
#DNR #Do_Not_Resuscitate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器捐 #維持生命治療 #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生命末期不插鼻胃管運動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蓮花基金會
#podcast #泰德 #貝兒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