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氣餒》
近十年來,在門診看到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不被大人理解,因為大人與孩子互動的方式不佳,因為大人自己過度焦慮緊張或要求過高過多,因為成長環境的扭曲不健康,而被誤認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問題。
於是,我開始花許多時間四處演講。
只要有單位邀請,我幾乎都會去。
無論是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屏東、台東花蓮,只要我有力氣,即使把門診停了,我都去。
我也書寫了許多文字,從在「人本教育札記」的固定專欄,到網路媒體,還寫了書:和幸佳慧一起寫的「親愛的大人」和我自己在診間的看診故事「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
我們除了四處募款,還自掏腰包辦「大大親子影展」。希望透過影像,讓大人可以更理解孩子的世界,可以更親近孩子的靈魂。
幾年前甚至再自掏腰包,為‘’過動兒‘’辦了影像製作的營隊,讓這些孩子透過手機拍攝自己的故事,讓大家看到這些孩子的精彩。
我自己又帶著電影“布拉姆的異想世界”和“她不怪,她是我妹妹”,四處免費放映和座談……
同時,我特別為這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另闢看診時間:通常是我看完所有的門診之後,沒有吃午餐之下,繼續和孩子和父母談話,一談,一定是一小時以上,有時甚至三個小時。
或者趁我們休息的假日,我特別撥空,為孩子和父母開了診所的大門。
是的,我幾乎是無所求地做了許多許多,甚至招來「橫禍」……網路上的霸凌到差點醫生要當不成了……那幾年的心痛與難受,沒有幾人瞭解。
做這些事,對我有什麼好處?
沒有!什麼也沒有!壞處倒是不少……我花錢花時間,惹來同業抨擊……傷神傷心。
那我為什麼要一直做?做到我最好最有默契的革命夥伴幸佳慧都到天堂了,我還在這裡,埋頭繼續做……為什麼?為什麼?
因為不捨沒有權利、最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的孩子被誤解;
因為不忍各種特質的孩子,在傳統的教育下,無法適性而教,被壓迫成像無聲的罐頭小孩。
因為看到孩子從天真活潑的樣貌,漸漸失去笑聲,度過揠苗助長的“偽”童年……
我以為這已經不是一個孩子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整體未來社會的發展了!
我事實上是在做緩慢的革命,我不是只想幫助一個孩子,一個家庭。
雖然,佳慧離去之後,我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苟延殘喘之下,我仍在繼續……
是的,許多人聽過我演講、讀過我的文字,甚至來和我談過幾個小時,覺得獲益良多,會跟我道謝。
可是,有人願意和我一起行動嗎?
不是為了你自己的小孩,而是為了許許多多的小孩……
碰到不少家長,只想守護自己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對不起了……
:「我們很感謝您願意和我們聊這麼久,我們比較知道再來要怎麼做了……不過,其他的事,不好意思了,不能幫忙……」
聽到這樣的話,我的氣餒如泥漿,糊了滿地……
我的付出,在這些人的心裡,接受得如此理所當然……
我,不是只要幫你們的孩子和你們家,
我在進行的是緩慢的革命……
有誰願意同行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50的網紅走阿一起去看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社群新手有什麼一定要注意的事嗎? ◐ 為什麼那麼認真po文就是沒人理我? ◐ 之前都做錯了嗎?原來Hashtag 不能這樣用... 這5個新手小編最常犯的社群NG行為,你上榜了嗎? 選擇比努力重要,除了選擇對的事情做,也要知道哪些社群經營的地雷區應該避開, 或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不小心犯...
揠苗助長的意思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聰明才智 – 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21件中醫知識(21)
養兒育女系列文章到了最後的段落,我們來討論一個許多父母都想知道卻常常揠苗助長的題目:如何讓小孩子變聰明、學習成績優異。
提到中醫幫忙增强聰明才智,許多人會想到「補腎」、「提清陽上頭」、「加强氣血」等等。爲什麽要補腎?中醫認爲「腦為髓海」,髓屬於腎家,想「補腦」也就想到了補腎。提升清陽,或者說提好的水上頭,能讓人耳聰目明、神清氣爽,自然也就應用在提升頭腦的功能。而加强氣血,是對人體整體功能的輔助,好比加强後勤補給,前方戰線的各種機制才能好好發揮。
《東垣試效方》中有個知名的方劑,「益氣聰明湯」,常常被大家當作增强聰明才智的藥方。「益氣聰明湯」的中藥組合為黃耆、人參、葛根、蔓荊子、白芍、黃柏、升麻、灸甘草。藥方的意義為葛根、升麻提升清陽,黃耆、人參、炙甘草補中益氣,蔓荊子清上熱,白芍補血斂陰,再視病人情況而加一些黃柏來清熱瀉火。後代醫家因而解釋「益氣聰明湯」的「益氣」為補益中氣作用,「聰明」為耳聰目明、聰穎智慧的意思。
然而,常常看我文章的讀者大概已經猜到了,當我像上面那樣平鋪直敘地陳述,代表事情沒那麽單純,文章一定有轉折。沒錯,這也是爲什麽一開頭時說許多父母都是揠苗助長。我們先暫時跳開中醫的架構,來談一談腦部的運作。人頭腦的運作十分複雜,並非你想做一件事情,頭腦就會老老實實按照指令來進行。人類的意識(Mind)和頭腦(Brain)的關聯性,至今仍然沒有被充分理解,和物理的統一場論一樣,被列爲人類最迷惘的幾個大問題之一。不過,所有腦部研究都同意一點,那就是「The mind uses the brain to make the mind. (意識使用頭腦來建立意識)」,簡單的說,人的意識會改變頭腦實質的結構及反應,而頭腦的實質結構及反應會改變人的意識,無論人們是否有靈魂或佛教所謂的「自性」,這個意識與頭腦的相互改變的關係都是存在的。
舉個例子,當人壓力大、心情緊綳的時候,頭腦會自動進入備戰狀態,好像馬上要和敵人打鬥或逃離老虎追趕一般,增强主導負面情緒的頭腦部位反應,壓制主導正面情緒的頭腦部位反應,也大幅增强反射動作的快速控制,壓制思考複雜問題的大腦部位。頭腦也會下令分泌大量的皮質醇(cortisol),壓低免疫系統的功能,以免發炎現象為戰鬥能力帶來負面的影響。頭腦也會自動減少製造新的神經元(neuron),降低新神經元鏈接的不確定性。同時,不同神經元在短時間内一起反應,彼此的鏈接即會加强,以後會更常一起反應。因此,當主導負面情緒的頭腦部位有大幅反應時,無論當時你做什麽事情,都會和負面情緒連結,一起被收藏到隱性記憶(implicit memory)裡,長期改變主導隱性記憶的頭腦部位結構。換句話説,下一次你做類似的事情時,明明應該是高高興興的,負面情緒卻突然跳了出來。這也是爲什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一聼到某個人説話的聲音就開始莫名地煩躁,一看到某個場景就開始莫名地害怕等等。如此的意識與頭腦互動會產生惡性循環,一開始壓力大、心情緊綳造成頭腦的改變,做類似事情時自動產生負面情緒,而這樣的反應加强及擴大與負面情緒連結的事情範圍,直到有一天,做什麽事情都心情不好或怨氣十足,變成了所謂的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這種情況下的學習及思考能力,當然也就糟糕透了。另一方面,神經元越使用越容易激發,越不使用越不容易激發,而神經元彼此之間的鏈接越少互動,就越可能被頭腦自動修剪掉。也就是説,大腦用來思考複雜問題的部位越被壓抑,該部分的神經元的反應會越差,人的聰明才智也就越低落。而學習及思考能力下降,挫折感增加、心情低落,使得負責思考複雜問題的部位更被壓制,這又是另一個惡性循環。
言歸正傳,如何提升聰明才智。由上面的例子,大家不難猜到,想要變得比較聰明、學習能力比較好,最重要的是長期保持正面的情緒及身體的健康狀態,這也是爲什麽許多醫學研究表示,多接近大自然、適度運動、養寵物等等,除了讓人心情愉快、增强免疫力以外,也會提升記憶力和思考力。另一方面,對小孩子而言,睡眠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充足的睡眠不但直接幫助小孩子身體的成長,也對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依據美國對中學生的長期追蹤研究,在類似背景下,每晚睡九個小時的中學生,平均成績明顯比睡八個小時的中學生好,而每晚睡八個小時的中學生,平均成績也明顯比睡七個小時的中學生好。關於睡眠的論點,中醫本來就如此認爲,不過,得外加一個條件,那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半夜三點是最重要的睡眠時段,如果小孩子是半夜三點睡到中午,即使是睡足了九個小時,也還是枉然。
結論是,中醫幫忙提升聰明才智,重點在於幫助小孩子情緒平穩、睡眠良好,同時處理他們健康上其它的問題,讓他們不受疾病的困擾。這和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補腎」、「提清陽上頭」、「加强氣血」並沒有衝突,只是得知道爲什麽要做些動作,做這些動作能不能讓小孩子情緒平穩、睡眠良好等等,並不是拼命地補腎、補氣、補血就會比較聰明,小孩子過度進補,反而影響他們正常生長的步調。
這裡得補充一點,許多父母讓小孩子不斷地做數學練習題、背很多英文單字等等,大量的重複練習確實可以加强神經元的鏈接,在腦部產生强固的處理網路,通常也很容易在考試成績上表現出效果來。然而,這樣的做法也有不少負面的問題。第一,如果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快樂、壓力很大,那麽思考複雜問題的整體能力會被抑制下來,得不償失。第二,大腦爲了處理某項不斷重複的動作,得修剪附近部位的神經元鏈接,也就是當人太專注在某一項工作時,學習及應付其它事情的能力將無法同步成長。這點對專業人士而言,可能問題不大,但對正在成長、學習各種不同事物的小孩子而言,不一定是件好事。第三,許多醫學及教育專家指出,小孩子每天都需要一段「無聊」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找東西來玩、來想,藉由這樣的過程來提升他們的想象力、思考力、創造力。如果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又是數學、又是鋼琴,短時間内可以讓父母虛榮地炫耀小孩子數學多好、音樂多好,長時間下來卻損害了小孩子獨立思考及應付複雜問題的能力。那麽,小孩子長大了,或許可以成爲馬雲手下領高薪的程序員,卻失去了像Elon Musk那樣引領Tesla和SpaceX的思維能力。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9848)
揠苗助長的意思 在 畫說女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是鯉躍龍門還是揠苗助長?】※文長慎入
前陣子看完一部探討韓國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變態升學教育及父母心態的影集「天空城堡」,無獨有偶美國也出了部「買進名校」影片,講述美國上流社會父母透過重金賄賂老師讓子女進入名校、由真實醜聞改編而成的影片,突然有些小小心得想跟大家分享。讓子女進入一個以他自身能力無法達到及應付的學習環境,究竟是讓兒女鯉躍龍門,亦或是揠苗助長?寶寶媽想跟大家分享一個令人鼻酸的真實案例。
寶寶媽是大學裡某個負責學生申訴及爭議處理的諮詢委員會(永遠有開不完的會)的可憐委員之一,某日受理一個學分已被當到達到退學標準的學生案件(該生大三及大四大量缺曠課),當天除了申訴的女同學出席之外,她的爸爸也來了(事實上申訴案是他爸爸提出的),心裡正在OS又是一個爸寶跟一個恐龍家長時,目光停留在申訴報告書上一處說明-這位申訴學生是特殊身份生(意即以特殊身份加分入學的)。
整場會議都是女學生的家長在代表發言和求情,女學生則有氣無力靠坐在座位上,一副生無可戀的厭世模樣,再看了看她大一到大四的成績,大一二大概都是低標或不及格,大三四基本上是完全放棄了,在場除了她的父親之外,所有的人心裡都很清楚,這位女同學的自信心已經完全被擊潰了,當初透過加分進入了一個身邊都是成績比自己優異的同學的學習環境,她在大一二已經被打擊到完全沒有自信和尊嚴,所以大三四選擇曠課和自我放棄。這個可憐的小女生在那當下最需要的是休息及大量的心理諮商輔導重建自信心,可是在她爸爸的眼裡,名校的光環似乎遠比他女兒的人生重要多了。
寶寶媽也經常擔任大大小小美術比賽的評審,低年級作品評審們最頭痛的事,莫過於有太多明顯是“想得獎父母”代筆或幫忙完成的作品,寶寶媽常想,透過父母的幫忙讓小小孩得獎只是高興一時,但如果因此讓小小孩對自己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期望,從越高的期待天花板掉落在現實地面的痛是越大的,就像那位透過加分擠進學校的可憐女孩一樣,看到她完全失去自信及生命熱情的模樣,寶寶媽除了心疼也很替她往後的人生感到擔憂。
揠苗助長及不切實際的期待容易傷害小孩脆弱的自信,那父母要怎麼做才能建立小孩的自信呢?寶寶媽覺得要先能充分的理解並接受小孩與生俱來的特質。寶寶的個性稍微比較害羞(慢熱,不是內向),有高敏感特質,對聲音、觸覺、疼痛感異常敏銳,喜歡專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感興趣的就敷衍帶過,是個聰明但也是個令老師頭痛的小男孩,但其實看在我這個媽媽的眼裡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因為我自己就是個標準高敏感特質的人,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他在老師口中所謂的“特殊狀況”,事實上,我自己的情況還比寶寶更加嚴重。
看過一本很不錯的韓國教育書叫「致,被兒子搞瘋的媽媽」(聲明一下我沒有被兒子搞瘋,但對於如何面對頑皮的小男孩的確感到棘手),作者是一位致力透過美術教育讓小男孩特質得以適性發揮的韓國教育專家,書中有個地方講得很好,他說小男生和小女生本來發展速度就不同(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女生有生育的生理機制,所以身心會比較早熟),如果用同一標準來看待小男生是不公平的,此外,個性沒有所謂好壞,每種個性特質都有雙面性,有自閉傾向的小男孩多半有專注的學者症候特質,而容易分心及好動的小男孩,通常想像力和創造力驚人。
寶寶媽小時候因過度害羞有社交障礙,所以習慣透過畫畫舒壓和表達,沒想到後來因為畫畫開啓了人生許多的可能性,以前也非常討厭自己的害羞,常常話還沒說出口就已滿臉通紅,但後來才發現,自己高敏感的特質是豐富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泉源,所以長大後的我很喜歡自己的高敏感特質,也能和自己的高敏感特質相處愉快。
寶寶很喜歡在我的面前表演和搞笑, 常常把媽媽我逗得樂不可支, 有回他在表演一段精彩的自創舞步時,我跟他說:「你表演得超棒的,可不可以也在老師和班上同學的面前表演呢? 」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敢……我會害羞」,原本要鼓勵他試試看的我突然停了半晌。「沒關係,媽媽小時候也很害怕在大家面前表演呢!」我說,聽了這句話的寶寶回道:「真的嗎?」然後就開心的繼續玩他的玩具去了。
小孩身上有父母的基因,孩子的個性和特質有我們的影子,當我們否定小孩的能力和特質時,其實某種程度是父母不夠肯定及欣賞自己,所以將對自身的不滿和挫敗感轉換成否定小孩,行為和想法可以藉由教育來改變,但個性和氣質多半是與生俱來的,寶寶媽認為能理解並接受小孩原本的樣貌、肯定並欣賞小孩自身的個性與天生特質,不僅是最好的教育,也是父母對自己最大的肯定😉祝大家連假愉快囉~💕
揠苗助長的意思 在 走阿一起去看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社群新手有什麼一定要注意的事嗎?
◐ 為什麼那麼認真po文就是沒人理我?
◐ 之前都做錯了嗎?原來Hashtag 不能這樣用...
這5個新手小編最常犯的社群NG行為,你上榜了嗎?
選擇比努力重要,除了選擇對的事情做,也要知道哪些社群經營的地雷區應該避開,
或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不小心犯了些新手常見的問題。
社群經營成效不彰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些是波哥最常見也認為最有機會在短時間改善經營品質的必知技巧!
「了解人性和規定,助攻你社群經營」(單押x1
#新手小編 #IG經營 #劇場行銷 #數位行銷 #臉書 #Instagram #劇團小編 #記得打開CC字幕
❝ 每週十分鍾,實力養成中;讓你更有料,行銷不煩惱 ❞
► 訂閱走阿一起去看戲 頻道 https://givemeetfive.art/letsgoYT
► 追蹤走阿一起去看戲 IG https://givemeetfive.art/letsgo_theatre
▎各段落重點時間軸:
00:19 波哥小劇場|再睡五分鐘打卡篇&搶快發地震文篇
02:03 揠苗助長社群經營的兩大類型
02:37 第一個NG行為『只有宣傳 沒有共鳴 』
04:06 第二個NG行為『 文案素材不知所云』
07:24 第三個NG行為『出現互動誘餌(engagement bait)』
07:54 Facebook官方發表聲明
08:50 第四個NG行為『發布太多超連結的貼文』
10:02 第五個NG行為『過多無效的 Hashtag 』
13:31 波哥的NG行為
-
♡ 喜歡這個系列的話幫我們 #訂閱 #開啟小鈴鐺,並分享給正摸索廣告投放的朋友們!藝文領域的社群行銷以及推廣表演藝術的路上我們一起加油!
-
【 製作團隊 】
► 企劃 / 腳本:小波
► 攝影 / 剪輯 / 後製:明恩 / 羿蓁
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起關注每週二四 🔔原來藝文這麼有意思! //
合作邀約&業務需求請洽:givemeetfiv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