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組織的前30%關鍵人才】
從小就喜歡深思的杜書伍,腦子裡無時無刻不在轉動思考,成為企業家之後,這更成為他帶領團隊向前走的管理方式。「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杜書伍說。爲此,2000年之後,他乾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幹部「上課」。隨著聯強國際規模不斷擴張,杜書伍再進一步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全體員工都能了解他的思維。
大老闆為文創作,想必離不開嚴肅與教條的成分吧?一點也不。這系列後來以「聯強EMBA」為名,隨電子報發送的短文,因為談的是工作中人人會碰到的課題,角度深入淺出,以小窺大,不僅內部幹部受用,連收到的外界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深覺有收穫,無形中爲杜書伍養出一批忠實閱讀的「粉絲」。
大方分享自己的心得,杜書伍笑著說,希望透過文字帶來影響,說不定就此改變某個人的職涯,或讓某家企業從此降低基層運作的成本。「公開這些是帶點理想性,」他說。
問:你對自己的職涯一直都有清楚的想法,是不是少年養成的過程帶給你一些影響?
答:我覺得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種穩定的力量。我的家庭教育一直教我要踏實,假如沒有這個,人就會浮躁,風一吹就會搖來搖去。第二,我成長的年代,是台灣非常期望走向富裕的年代,對自己有希望成功的強烈企圖心。有了這種企圖心,就會去動腦,想要突破。但有了先前穩定的力量搭配,我不會躁進,或一看到旁邊的機會,就方向搖擺。
問:父母親怎麼教育你這種態度?有特別的方式嗎?
答:這些認知有的是來自父母正面的言教,但也有來自負面的;好的可以學,壞的記取教訓。像我母親是正面教材,我父親的中年危機,則算是負面教材,他本來教書教得很好,收入也很高,但後來他想當校長,就從教育界退休,參加別人的辦學,最後卻沒有成功。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是,當我要做重大決定時,我會很審慎,會陷入長考。多思考,就會把範疇拉大,把考慮的時間拉長。長考也是另一種穩定的力量。
問:你的職涯中,哪些是你需要長考的時刻?
答:我出來工作大概快四年時,有人用雙倍的薪水來挖角。我那時候負責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的推廣,他做電子打卡鐘,當時我的薪水兩萬出頭一點,他用五萬挖我,那時候,這筆錢很大很大。因為他的產品要外銷,他還對我說:「我就給你五十萬,你跟我去國外跑。」我想,天底下從來不會有好康的事掉下來,這個人出手這麼大氣,代表他的行事作風不踏實。這筆錢我能拿六個月還是一年?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去。
另外一次,是我大四時在補校教高三數學,服完兵役回來後,校長又來找我,要我晚上再去兼課。我約略算一下,去教書至少一個月有四千五,當時我的薪水差不多是七千塊,等於是兼一份差,薪水增加六成,但我還是拒絕了。因為老師領的是鐘點費,薪水雖然不錯,但增幅有限,又不是我的主業。相反的,我專注投入公司的工作,薪水可能會成長很快,所以我拒絕了,決定專注做我的本業。
問:很多人面對機會難以拒絕的理由,是認為它稍縱即逝,你不擔心這一點?
答:沒有實力,機會都不是你的。機會其實隨時都有。我用公車來譬喻,儘早讓自己站上公車站牌,機會來你就上得去。但有時候你站在那裡,機會還沒來,你也要耐心等。
我在學校時就經常思考自己的未來,我知道我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微電子),但我希望未來走管理職、業務職,所以大學時代除了本科之外,我還去修了很多管理課程,為未來作準備。
進入職場後,第一個職務是擔任研發工程師,原本我為自己設定花兩年時間熟練技術實務,之後再轉調業務,但我做了九個月,就被公司要求轉調業務,因為覺得我在技術的磨鍊還不夠,所以當時陷入另一個長考。不過,一方面是配合公司需要,另方面,我想到只要肯花時間,做業務時還是可兼顧研究產品、累積技術含量,這樣不也更會賣。所以我轉換職務時,白天跑業務,晚上K書作研發,兩個兼具。這段過程也讓我思考,怎樣讓兩件衝突的事情協調,能夠一魚雙吃。
問:像個人生活,娛樂這些面向,都不在你的考量內?
答:(笑)我出社會前面十年,只看過一、兩部電影。
問:你從什麼階段開始真正讓自己從「部屬」的思維,提升到「管理者」的思維?
答:在學校時,我就常思考自己的未來出路,因為不是狹隘地讀書,想的時間也比較長遠,所以習慣以比較高的高度看事情。從學校建立這樣的習慣後,這一輩子,我都是拉高高度來看事情。第二,我念了管理,自然而然就有管理的背景,讓我後來在做主管的過程中很自然,沒有任何門檻。
問:在管理端經常要面對人的問題,你都沒有摸索或挫折的過程?
答:(大笑)多了。以我的職涯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我一九七六年出來工作,第一階段大概到一九八五年。這個階段都在打基礎摸索。這九年時間,我cover的範疇很多,這段時間的挫折就很多。
打個比方,我認為任何事都應該節儉。我剛開始做sales,感覺常常跑呀跑,沒有結果,卻要花錢,所以我出去都坐公車,管理下屬也是這樣。但另外有個部門出去就直接招計程車,於是部門間,大家就會比較。我就對部屬說,我們今天這樣節省,紅利會比較好。結果呢?並沒有比較好。最後我拿我自己的紅利出來分給大家,結果他們都不收,而且認為我這個主管有guts(膽識)。在這樣的要求下,第二年,我們的紅利的確就比較好。
問:你碰過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答:最大的挫折就是部屬被挖角。投注心力去帶他們,後來他要離職。或是覺得某位女性同仁很不錯,她卻說:「抱歉,我要回家生小孩。」爲了這個,我還寫了好幾篇文章,談雙薪家庭的重要,甚至上媒體談怎樣料理家事,教太太給先生一律穿白襯衫、買同樣顏色的襪子,垃圾桶一次套好幾個塑膠袋,更換的時候才方便.......減輕女性同仁的負擔。我甚至還教她們如何準備四菜一湯。
問:說到有員工想回家帶小孩,你一路走來,都被強烈的危機意識跟企圖心引導,你認為現代人對工作仍然需要這樣嗎?
答:關鍵在經濟基礎。這次金融危機就回過頭來告訴大家:未來環境的變化是你沒辦法控制的。你有把握目前的經濟條件一生無虞嗎?每個人對經濟安全的定義不一樣,但長遠來看,門檻還是蠻高的。就像誰會想到現在存款利息幾乎等於零?
問:經過金融海嘯,職場發生很大的變動,也顛覆很多人對生涯的想像。你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答:回過頭去看,我很高興我很多想法是對的,這些現象,終究證明我的價值是對的。
我本來就看金融業是「虛業」,不是「實業」,過度擴張的結果,本來就應該泡沫化。再看很多垮掉的百年老店,很多都是老大不堪,沒有危機意識,長時間下來像是國營事業,怎麼經得起環境變化?
雖然很多人失業,但我認為好的人從來沒失業過。景氣好,人員通常會寬編,企業只淘汰績效最差的3%,但景氣不好時,企業淘汰10%,這才是真正人力精實的編制。所以如果你在這最後的10%中,平常沒事,但是就像人家說:「退潮時,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碰到考驗,誰沒穿褲子就看得到了。
組織中,70%都是基層員工,30%屬於幹部級;真正屬於中級主管以上,比例可能只有3%。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砍最多的,是基層員工跟不好的幹部;所以你希望自己永遠都很安全的話,就要努力擠進組織的前30%。大家必須有危機意識,也要與對現實有正確的了解,讓自己進入真正安全的範圍;否則在不安全的範圍中,當然會被砍。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世界還是人才不夠的,而且好的人才的價值比過去還要高;如果你是人才,不僅絕對不會失業,還到處搶著要。
問:專業工作者或經理人可以從金融海嘯中學到什麼?
答:要學到未來變化是很大的,絕對不能認為它不變或變化很小。另外,經濟安全與危機意識是必備的。經濟安全還包括能力安全,要讓自己一直跑在前面,不要落在後面。
很多人聽不進去,因為他們根深柢固認為工作是痛苦的,休閒是快樂的。我認為這是絕大的錯誤。你鑽進工作中,那種知識的滿足跟喜悅,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快樂。玩就快樂嗎?不見得喔。玩是你要付錢給人家,工作是人家付錢給你,你又很快樂,而且獲得愈多,表現愈好,給我的錢愈多,何樂而不為?
問:你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你思考時,有特殊的程序嗎?
答:我無時無地不在思考,腦筋不動就渾身不對勁。因為思考是不分場所的,我連走路也在想事情。假如想出東西,那就很高興了。年輕時,我對我的主管,或公司做法,有時不是很認同。但是我心裡會想:「我只有兩年工作經驗,人家是我的三倍,其中必有道理。」我就照做,有時候會問,有時候就持續當作一個議題,隨時找答案,很可能五年以後才找到答案。養成習慣後,現在留在我腦中還有很多懸案(笑)。
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所以我自己體悟到什麼,我就講給部屬聽。2000年以後,因為幹部太多,我開始正式上課,再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一個人要觀念正確,才能有效率的工作。金融海嘯發生後,不少企業出狀況,倒是解答我很多懸案。
問:爲什麼?
答:我相信,全世界的事物都是成常態分配,大部份是落在中間,特別好或特別不好的相對少。常態分配跟我們講的中庸之道是契合的。站在穩健的角度,我們只要落在中間就好,不需要在兩邊,因為很outstanding的這邊,畢竟是例外,有時候甚至得靠運氣,所以不要去想這個。就經營企業來講,盡力做就對了,不一定非要第一。為了做第一去冒險,可能會變成第十。我只要持續努力,可以從第三變第二,從第二變第一,不是很穩嗎?想去樹梢摘最漂亮的果子,可能會跌倒,這也是我講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問:不管是穩定或穩健,能不能爲它下個定義?
答:你踏的每一步,把握度都很高。它的風險是你輕易可以承擔的。比方說,我有七成把握,三成會失敗,而且失敗以後不傷筋骨,這樣可以做。
有些事情是你有九成把握,但那10%一旦發生,你承擔不起,這樣不能做。反過來說,這件事情九成會失敗,但承擔得起,就可以做。過去媒體說我很開創、敢突破,表面上看起來我很冒險犯難,其實每一步我都知道企業能不能承擔得起,而且是輕易承擔,不會傷到筋骨。
問:當讀者要吸取你的觀念時,你會建議他們怎麼使用?
答:關於管理的書籍有三類,第一類是教科書,非常理論,都是專有名詞;第二類是管理大師寫的書,很多例子都是國外或大公司的例子,對本地的讀者有距離感;我寫的聯強EMBA文章算第三類,題目都很小,就在每個人的周遭,很貼近職場。所以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它是最接近、最能轉化使用的。這是我當初題目愈寫愈小,愈來愈貼近員工的原因,其實是每個人工作中都會碰到的經驗,只是過去發生時,自己不見得感覺到。因此,要努力思考在工作經驗中相對應的場景,然後去模擬使用看看。那你就會真正把觀念跟實務連結在一起。一方面,這會使你對觀念理解更深入,二方面,它會融入你的腦海,達到內化。這樣,你以後隨手就能應用這些觀念,幫助自己職涯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本文收錄於《打造將才基因》,作者:《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
#連結閱讀
1. 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 杜書伍:有三大能力才是人才
https://bit.ly/3zDWeSC
3. 杜書伍:你懂得「想」,就成功一半!
https://bit.ly/3CZLOy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搭公車要實聯制嗎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五個物件是個謎,它是原因,也是目標,是一項極大的犧牲,也是終極的勝利。只有...妳才找得到,一旦找到它,妳就能重獲自由。還有一件事,為自己而戰。」
.
遭受繼父家暴的娃娃被送入精神病院,為了逃出恐怖病院,娃娃帶領一群新認識的姊妹展開逃亡大計...
.
一,查克史奈德導演的《#殺客同萌》,畫面十分炫目,可惜角色一直給我很浮面的感覺,沒能激起我太多的情緒(沒有一個角色能讓我打心底產生認同感)。
.
二,《殺客同萌》有三層世界:現實、表演者(想像)、反抗者(想像中的想像)。娃娃不管在哪一層「世界」(現實或虛構),男性都是恐怖的存在:色情狂、虐待狂、流氓、活屍、機器人。女性想要逃出生天,得要通過層層考驗,除了要對抗數量龐大的男性外,也得說服對男性感到恐懼而不敢反抗的自我。
.
三,無論是表演或反抗的想像世界,娃娃等人都穿著性感撩人的服裝,#彷彿就算是在想像世界女性的穿著打扮也得符合男性凝視的眼光。當娃娃進入反抗者的幻想國度時,她和同伴攜手打怪,然而,在那個幻想世界中,她們的導師卻是一名年長的白人男性,貌美的女性在男性的指示下出任務,這不就是《霹靂嬌娃》情節嗎?導演是有意識地呈現「#女性始終受制於白人男性權力」這件事嗎(包括最後甜荳的逃亡,也是依賴白人男性/司機的解救)?
.
四,電影裡,每個人都說娃娃的舞蹈很迷人,然而,觀眾從未在片中看到娃娃的舞蹈,頂多只看到她笨拙地搖擺幾下身子,畫面隨即切換到幻想場景。由此來看,舞蹈並非重點,#男性對年輕女性胴體的意淫才是重點。另外,娃娃在兩層幻想世界中的穿著打扮,會讓我想起《計程車司機》的茱蒂福斯特:未成年的性工作者。以此延伸聯想,《殺客同萌》控訴的對象是對未成年女孩上下其手的「男恩客」?即便電影裡的第一層世界是娃娃等人身處的精神病院,我卻無法不將其視為應召站,Oscar Isaac 飾演的看護藍佬是皮條客,而教導女孩表演的葛斯基醫師,則是老鴇。
.
五,《殺客同萌》結局,甜荳逃出病院,搭上公車離開傷心地,公車司機竟是娃娃幻想世界裡的導師。因此,#甜荳逃出病院這件事到底有沒有發生?甜荳的「自由」會不會只存在娃娃的想像中?甜荳搭上公車的前一場戲:娃娃被施以手術,失去記憶,執行手術的醫生表示:「她看我的方式,#彷彿她希望我這麼做一樣。」娃娃在《殺客同萌》的最後一個畫面,鏡頭停留在娃娃臉上綻放出的謎樣笑容,意識離開現實躲進幻想之中。這是娃娃的精神勝利?或只是哀傷地承認,娃娃(女性)唯有遁入想像之中,才可能找回快樂?
.
六,《殺客同萌》一方面讓我覺得有點意思(畫面、配樂、特效、劇情都熱鬧滾滾),#一方面又對影片過於簡化的論述感到不適,例如影片只呈現了娃娃的想像世界,未對片中無所不在的暴力成因提出解釋。此外,葛斯基醫師一角也處理得很蒼白,她到底是加害者?受害者?直到電影落幕,我好像也沒個答案。
搭公車要實聯制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獨立
父母要能夠愛,也要夠狠;
要耐心地引導,也要勇敢地放手。
孩子從依附走向獨立是漸進式的過程,需要學習,
能解決問題與承擔後果,才能真正獨立。
有天中午,先生下班回家,在二樓喊我下樓吃飯。當時我正在三樓書房,手機響了,是娘家的事。手機還沒說完,家裡的電話也響了,是公公打來的。
娘家的事,夫家的事,都匯集成我的事。那天中午就這樣二樓三樓跑上跑下,電話一直接、一直打。短短不到半個小時,聯絡了公公、嫂嫂、看護、姊姊、弟弟和姪子,總算是讓兩方的事件,都暫時平息,告一段落。
當眾多事情突然不約而同蜂擁而至時,我發現身邊總是有一些人會很好心地想幫你解決問題,但是他們的善意,常常不但派不上用場,反而是來添亂的,因為他們沒看清楚問題的原委與重點,就急著只想到要提出意見,而當事者還得跟他們解釋及說明狀況。這不但會耗損原本可以解決事情的能力和時間,也常讓人被這樣的狀況弄得筋疲力盡。
拜託,請暫停好嗎?如果沒把問題弄清楚,卻一直提出意見,只是愈幫愈忙。
換個角度看,我們面對孩子時,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盲點?我們常常急著幫孩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卻連孩子真正遇上的問題都還沒聽清楚或是沒聽懂。問題不是問題,該如何應對,才是問題。其實不論是大人或是孩子,每當發生問題時,都應該要先冷靜下來想一想,問題是什麼、起因是什麼,接著再想可以怎麼解決。
有一次週五夜裡,當時讀國二的祐亨突然說:「媽嗎,明天卡把迪比賽要穿學校的運動服,有乾淨的運動服嗎﹖」
我說:「沒有!我明天早上才會洗衣服。」
他哀怨地叫一聲後就衝下樓去洗運動服。原本剛睡覺的我一度心軟要起床幫他洗,但我想我教過他洗衣服,而且他這麼晚才說,於是還是忍住,必須讓孩子自己去承擔這個結果。
成長不是變魔術,需要歲歲年年的累積經驗與實力。父母要夠愛也夠狠,用包容的愛去引導孩子學習,用耐心等孩子學會,當孩子知道成長是自己的責任時,該放手的時候要夠狠心。想一想,如果我們當初捨不得孩子剛學走路時會跌倒,他要如何學會走路呢﹖在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也會常常想著現階段的任務是什麼,界線又何在,這麼做對孩子到底好不好、適不適合。
祐亨在國二時有次去校外受訓,幾個同學相約一同先坐火車再換公車前往目的地。當火車到站,一行人下車走到公車站換車的途中卻看見公車剛開走,他們六個人商量後分成兩組三人,各搭兩台計程車,結果兩台車資相差了二十元,讓他們發現有些計程車司機不老實,會繞路。這個經驗,為這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們上了一堂最真實的生活教育課。
世界有各式各樣的工作與百態的人生,不要只把孩子關在家裡和補習班,要多帶孩子跟社會互動產生連結,也要常常討論生活經驗。像現在家裡如果臨時需要買東西,我常常讓孩子幫忙外出代購。我們全家出外旅遊時,也大多靠孩子們看地圖找路。當孩子發現有興趣想嘗試的餐廳,我也會讓高一的哥哥打電話預約。
不管孩子現在幾歲,都需要隨時、隨地、隨處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需要大人在旁引領他們多做冷靜的沉澱與思考,我們可以多跟孩子分享自己經歷過或聽過的事情和狀況,問問他們會怎麼做,這樣會刺激孩子做深度的思考。
此外,無論是在閱讀時獲得的知識,或是在生活實務經驗中親身體驗的經歷,都可以累積並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的智慧,進而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養分,然後在解決問題之後又帶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成長,這樣孩子的生命就走在正向成長中。當孩子有更多的能力與自信,面對生命中的考驗與挑戰時,才能產生隨機應變的機制,和懂得轉換隨遇而安的心境。
#要幫助,但不要過度介入
教養孩子長大是父母的義務與責任,但獨立、自信、可以自己解決問題,卻是孩子該學習的課題。
自從我不再幫孩子們送忘記帶的東西到學校後,他們偶爾還是會丟三落四。那時他們想到可以跟同學借,有時自己也會多準備幾份上課的用品幫助臨時需要的同學。他們發現,在學校發生問題時,要透過同學或老師的幫忙才可以解決,而自己有時也可以提供協助。這樣,他們減少了對家庭的依賴,也知道跟外界產生連結的重要,同時也慢慢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們明白自己的事自己要負責。
習慣幫孩子善後並不是「幫助」,而會讓他們一直處於幼齡化而對父母「過度依賴」。
延伸閱讀#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搭公車要實聯制嗎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全球確診將破千萬 #類固醇藥地塞米松有助重症患者
各節重點:
00:50 【 疫情更新:全球概況、各國疫情更新 】
01:24 疫情更新:美國
01:44 疫情更新:巴西
02:04 疫情更新:俄羅斯
02:22 疫情更新:其他國家
02:43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
03:12 【 藥物研究:奎寧研究被撤、地塞米松 】
03:15 藥物研究:奎寧增加死亡率的研究被撤除
04:08 藥物研究:地塞米松降低重症死亡率
04:33 【 台灣防疫措施 】
04:37 事件:台灣防疫新生活運動
05:05 事件:商務入境有條件縮短檢疫時間
05:33 記得戴口罩、勤洗手!
06:57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鼻病毒感染!高雄15生群聚感染 指揮中心證實罪魁禍首是它:https://bit.ly/2Z5EVZw
→ 高雄15學生爆「鼻病毒群聚感染」 醫擔憂「台灣個人防護已鬆懈」:https://bit.ly/2V7jjLh
→ 武漢肺炎:戰役實錄:https://bit.ly/2NoQvJV
→ 全球武漢肺炎確診破900萬例 過去7天增逾百萬人染疫:https://bit.ly/3fY2HO9
→ 武漢肺炎全球最新情報 6/22:https://bit.ly/37Uhvu4
→ 全球武漢肺炎增逾18萬例確診 創單日最高紀錄:https://bit.ly/3duK5Ue
→ 解封釀疫災 美22州確診激增:https://bit.ly/2Z6l24H
→ 巴西突破100萬例確診、10萬人死亡!專家:巴西有望超過美國成為最慘國家:https://bit.ly/3eFrOVm
→ 北京新增31例確診病例 機場航班再度大量取消:https://bit.ly/2B6zYaR
→ 研究:羥氯奎寧治武漢肺炎無益 反提高死亡風險:https://bit.ly/2NvcX3T
→ 研究指羥氯奎寧有風險 作者因數據疑慮撤文:https://bit.ly/3800Ntl
→ 數據有爭議 Lancet撤回羥氯奎寧論文:https://bit.ly/2Bw7F5N
→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臉書貼文:https://bit.ly/2YqDA0o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bit.ly/2NmYXsX
→ 為何解禁仍要戴口罩保持距離? 陳時中:為開放邊境超前部署:https://bit.ly/2Nmc91m
→ 搭捷運還要戴口罩嗎?6月7日解禁倒數,交通、觀光鬆綁措施一次看:https://bit.ly/2B3tqdb
→ 北北基桃大眾運輸戴口罩7日鬆綁 進捷運公車仍必戴:https://bit.ly/3hYEQPQ
→ 蔡英文 Tsai Ing-wen|臉書貼文:https://bit.ly/3fWsMNd
→ 武漢肺炎》邊境何時解封?指揮中心曝4大開放準則:https://bit.ly/3fRtUSj
→ 短期商務客入境22日實施 居家檢疫有條件縮短:https://bit.ly/2Nr1u5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搭公車要實聯制嗎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急救知識
過馬路等紅燈時🚦,突然有人倒下,全身抽搐、意識不清。這個時候,你除了打119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這回泛科學與「安妮怎麼了?」聯手出擊,聊聊6個你可能從小錯到大的急救知識,像是被毒蛇咬該怎麼辦🐍,親友疑似中風該怎麼處置等等。下回萬一遇上這些偶發事件,可千萬別再做錯囉!
🚑【章節重點】
00:54 面對癲癇患者,嘴巴該塞什麼?
02:50 用嘴吸蛇毒,有效嗎?
04:39 受傷的人要扶他起來嗎?
06:08 CPR要不要人工呼吸?
07:25 你看得出中風嗎?
09:36 誤喝清潔劑要催吐嗎?
11:24 關於「安妮怎麼了?」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新增工作人員】
助理剪輯|楊詠鈞
🚑【參考資料】
👉安妮怎麼了?
(1) 線上急救教育平台|https://www.anne.education/
(2)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hathappenedtoanne/
(3)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HZnqu05VawWrdloAjRY8Q
👉政府公開資訊
(1) 回應「遭最毒鎖鏈蛇咬,台中沒血清!醫搭末班高鐵救命」報導 _ 衛福部公關室|https://ppt.cc/fzcRDx
(2)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2008–2012年抗蛇毒血清使用之情形 _ 衛福部疾管署|https://reurl.cc/W4pjQ5
(3) 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把握黃金3小時,中風是可控制的 _ 衛福部|https://ppt.cc/fYaJGx
(4) 中風 _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https://ppt.cc/ffln9x
👉論文或研究報告
(1) 台灣毒蛇咬傷預防及處置 _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3(2)|https://reurl.cc/A1GGW3
(2) Effects of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on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a Brief Report|https://ppt.cc/fwfsTx
(3)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Determine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https://ppt.cc/fv0b5x
(4) Time Is Brain: The Stroke Theory of Relativity|https://ppt.cc/fS5eFx
(5) 腸胃道腐蝕性傷害─機轉及處置 _ 內科學誌|https://ppt.cc/ftDXSx
(6)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ustic Ingestion|https://ppt.cc/fvaFLx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 什麼是癲癇症?_ 台北榮總|https://reurl.cc/D1Wa7d
(2) 媒體錯誤報導 癲癇發作不會咬舌 別再塞東西進嘴裡|https://ppt.cc/fYEocx
(3) Seizure First Aid_CDC|https://reurl.cc/W4pjgx
(4) The Truth About Snakebites and Sucking Out the Venom|https://youtu.be/x34rgXhVA3M
(5) 談毒蛇咬傷 _ 高醫資訊|https://ppt.cc/fIaRbx
(6) 台灣蛇毒傳奇 _ 環境資訊中心|https://reurl.cc/1QrrW8
(7) 出車禍別亂搖傷者 – 急性脊髓損傷(懶人包)_ 照護線上|https://reurl.cc/ZnYDg6
(8) Cervical Spine Anatomy|https://reurl.cc/Qp88A9
(9) How long should you continue CPR? Longer than 30 Minutes|https://ppt.cc/fw6OHx
(10) 何為腦中風 _ 台中榮總|https://ppt.cc/fPmd0x
(11) 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 _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https://ppt.cc/fUq6rx
(12) Recognize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Stroke - Use GFAST|https://ppt.cc/f7aTbx
(13) 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上消化道之腐蝕性傷害 _ 高雄榮總|https://ppt.cc/fdkvVx
👉新聞
(1) 唉呀!加油突然倒地 阿伯癲癇員工急搶救|https://youtu.be/b5sy0Gp1ju0
(2) 揪甘心!4熱心騎士路過 聯手搶救癲癇男|https://youtu.be/JMAnEn-qupU
(3) 癲癇男發作抽搐 警塞筷防咬舌|https://youtu.be/vObz87kiIjg
(4) 男購物突癲癇 女警官「插筷」救一命|https://youtu.be/wowRinFSTdg
(5) 手機套塞嘴!"正義哥"救癲癇患者|https://youtu.be/pci5nj_gsu4
(6) 乘客癲癇! 公車.稽查「即刻救援」給他咬|https://youtu.be/HYsEpskvi10
(7) 開毒趴癲癇發作 狠咬同伴指|https://youtu.be/WshazBnlI7k
搭公車要實聯制嗎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台北生活的你,一定搭過台北的公車。
不過,我們搭的公車,安全嗎❓
臺北市聯營公車,每年總行駛里程數超過1億5千萬公里,滿足雙北數百萬市民通勤、就學、出遊……的需求,是台北市不可或缺的公共運輸服務。
但,臺北市聯營公車的「每百萬公里有責肇事率」,卻在2018年達到柯文哲市長任內的新高點!平均每1.3日就會發生一件公車有肇責事故。
我統計2015~2018年公車事故,共造成「10死、387傷」。
找出原因,才能解決問題。我分析793件公車有肇責事故,發現「未注意前方車人動態」「換道不當」「左右轉違規」「未保持安全車距」「不禮讓行人」等,是公車肇事致人死傷的前五大原因。
這些因素,都是人為疏失。要改善公車肇事問題,勢必要從減少人為疏失下手。
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駕駛,為何會發生疏失?有以下兩大因素:
1️⃣ 不良駕駛習慣:
因為班距過於密集、趕點、或駕駛習慣不良,導致部份司機頻繁發生不當換道、未保持安全車距、未注意前方車人動態等情形
2️⃣ 超時駕駛,司機過勞:
許多科學研究已經指出,疲勞駕駛的危害不亞於酒駕。若司機因疲憊而身心狀態不佳,也可能提高肇事風險。
2015~2018年間,公車肇事後檢查駕駛的工時,竟發現有三成(2018年)到近六成(2016年)的肇事駕駛有超時工作的情形。顯示超時駕駛和事故風險有相當大的關係。
上述兩項缺失,都是陳年老問題。但我研究發現,交通局公運處針對這兩缺失,處理非常消極!
尤其是超時駕駛。我調閱資料後發現,台北市聯營公車駕駛超時工作情形非常嚴重。
勞動局去年針對公車業者執行90場稽查,就發現41次違反勞基法規定。違規比例達45.56%。
而公運處執行的超時稽查,同一家公車業者,連續六次稽查蟬聯超時冠軍,最高有70%的駕駛超時工作。
另外有三家業者,屢次出現在超時前三名,超時率由22%~42%不等。
但這4家超時慣犯,也每次都高分通過市府公車評鑑。
為什麼每次都超時,每次都評鑑通過?
因為台北市政府根本沒有把「超時駕駛」納入公車評鑑的扣分項目!
換言之,公車業者就算壓榨司機到百分之百超時駕駛,在公車評鑑都完全不會被扣分。
有這種放水評鑑,難怪業者有恃無恐!
針對上述兩項缺失,我要求交通局公共運輸處必須:
✅ 全面檢討聯營公車營運服務評鑑計分方式,就下列事項調高佔分比重:
1️⃣ 違反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9之2規定超時駕駛
2️⃣ 違反勞基法(超時工作、未給足例假、溢扣工資、未給予國定假日加班費、未核實紀錄出勤時間等)遭裁處
✅ 針對未注意前方車人動態、換道不當、左右轉違規、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未讓行人先行等不良駕駛習慣,重新設計具體查核方式,納入聯營公車營運服務評鑑,並研究問題根源(是否有班距過於密集、誤點壓力等制度原因造成不良駕駛習慣)
以上兩項訴求,在質詢時獲得交通局和公運處的正面回應。我會繼續追蹤。
保障台北人行的安全,就從改革公車評鑑、防制不當駕駛、超時駕駛開始!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臺北市議會#柯文哲
蘋果【議員批北市公車評鑑管服儀不管超時 公運處願檢討】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90509/1564166/
自由【〈台北都會〉「超時」未列入公車評鑑 北市公運處將檢討】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7475
自立晚報【北市公車常態性超時駕駛 應全面檢討】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5&catsid=2&catdid=0&artid=20190509lii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