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質詢行政院長、科技部長、文化部長。
政府說:「高等研究園區全區面積有261.5公頃,分為三個區塊,南北兩核心作為研發跟行政辦公區,進駐類型包含文化創意產業、國家行政機構以及高科技研發中心,如能源研發、光電研發、農業科技、生物醫學與奈米應用等前瞻產業,預估提供13000個工作機會;而中區規劃為生態國際村,作為研發人員宿舍,將吸引11000人到此定居。 」
現在呢?
1.1956年,在當時政治局勢下,中央政府決定於南投縣開發新市鎮中興新村,作為省政府之辦公廳舍與省府員工住宅區。
2.然而2012年總統大選前,政府要求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將中興新村納編,成立高等研究園區,惟此園區之財務特性與營運模式,卻與既有科學工業園區格格不入,亦引發諸多爭議。
3.因高等研究園區的舊文化資產管理和整體科學園區發展而言,高等研究園區仍無可行且永續之定位。立法院決議要求科技部就其核心執掌範圍內,應與文化部及地方政府合作,推動都市地景之保存、研究。而科技部今年9月針對中興新村的產業模式與文化資產保存召開公聽會,部長:公聽會你聽到地方的聲音了嗎?毛院長你知道中興新村居民的心聲嗎?
(1)定位與招商對象不明:高等研究園區的定位與招商對象不明確,中興新村高齡人口密集,不妨結合科技發展銀髮族產業,南投也是農業大縣,也應有農業、生物科技廠商的研究團隊進駐,還有當初說好的文創產業,都應納入招商的對象。
(2)屬於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的「中興新村高等科技園區」,目前仍在施工中,尤其是園區內的道路尚有一部分未能竣工,進入該園區依舊是「環境雜亂」,就連主要道路的「田園街」都會遇水氾災,這時再辦「招商」,是否會有效益產生?
(3)與會民眾多次提出,因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之北核心區及生活區之特性與南核心迥異,且文化資產之管理維護並非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之專業,建議本部中科管理局持續推動南核心之開發建設,北核心區及生活區由其他部會經營。
(4)部份民眾希望,文化創意產業能夠跳脫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之框架,進駐至高等研究園區,並整修既有老舊宿舍用供文創業者使用,使新舊結合。
(5)民眾反映園區內空戶多,治安不佳,致宵小猖獗,希望本部中科管理局加強與地方警政系統之聯繫,杜絕治安死角,使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應有之保障。
(6)與會的地方人士則建議,北核心和生活區既定調在文創,就應打破窠臼,讓眷舍活化利用,像作為老人安養、遊客長住等用途,放寬出租辦法。
(7)多位民眾認為,園區內有非常大量的宿舍沒有得到適度的修繕,希望本部中科管理局能整修全部的宿舍,並保障中興新村所有現住戶的權利。
(8)又多位立法委員曾多次視察中興新村,並提出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之文化資產引進、保存及文化創意產業規劃與經營管理並非科技部權責,科技部中科應著重於南核心之開發。
4.中興新村日後的願景是生活、觀光和文創;高等研究園區將繼續發展,但日後中興新村的主管機關是否應該將由目前的科技部中科管理局改為文化部或其他部會(經濟部)。
5.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招商不順也是事實。中科管理局人員曾經跟本席說,高等研究園區目前已有8家廠商允諾,但本席要問的是目前廠商進駐的進度呢﹖本席強調不是招商,表達意願而已,而是已經簽約且已進駐園區開始營運設廠的進度及廠家﹖資策會和工策會運作進度又是如何﹖請說明。(目前除了工研院、資策會已進駐,民間企業只有百佳泰、台灣可速姆二家廠商去年進駐營運,另有禾懋、上緯、信織、建維品質驗證、欣昊五家企業申請。) 仍繼續存在「冷冷清清」狀態的中興新村高等科技園區,雖多次進行「招商」屢開招商說明會,但多年來只有兩家企業進駐,甚至人員少的可憐;如何完成中興新村改造?各界愈來愈悲觀。
6.當初中興新村高等園區設置,號稱四年內要創造一萬六千個工作機會,現在狀況真的與預期有落差,尤其企業產品必須推陳出新,需要不斷研究創新,中興新村環境、氣候適宜等條件,適合各大廠商研發人員在此從事研究,中科應再加把勁行銷。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是以提供廠家設置研究場所聚集公私部門研發單位,整合研究開發資源的園區,加上中興新村優美的環境、便利的機能,相當適合各大廠商研發人員在此從事研究,所以南投縣歡迎各大企業申請進駐,帶動中興新村的繁榮。
7.地方關注眷舍區活化再利用的問題,提出做為安養、長住或民宿等用途,受限法令無法放寬承租條件,行政院毛院長請您協助修正法令,中興新村的居民多為老人又是醫療貧乏地區,如果能將部分土地作為安養或醫療機構設置的地點將對南投縣民是一大福音。因為高等研究園區為科技部所轄科學工業園區,故進駐者資格仍必須依「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及環境影響說明書內容之規定,業別須為文化創意產業並符合「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三條或第四條規定之科學工業或園區事業,且須依科學工業園區入區程序申請入區,故進駐資格嚴苛,可進駐對象受到相當侷限。
8.又,園區內眷戶一旦搬離現住宿舍,即喪失居住資格,難以調整各眷戶之居住區位,又園區內宿舍高達2427戶,建物老舊,既有建物修繕經費高,科技部根本難以負擔,且眷舍處理亦非科技部的專業。建議行政院可將部份北核心區及生活區劃出「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範圍,由適合的主管機關經管,則進駐業別將不侷限於屬科學工業之文創業,可擴大進駐創業者之類別,並增加中興新村未來村進駐產業之多元性,亦可有效處理宿舍議題,維持中興新村文化景觀區之風貌。
9.另外,中興新村有不少建築大師的作品。台灣戰後建築菁英,如設計國父紀念館的王大閎、設計圓山飯店的楊卓成、設計清華大學原子反應爐的張昌華等,在民國48至50年間,在政府號召下,投入中興新村規畫建設。 就像光華國小附近,一排三樓磚造房子,採九宮格的圖形設計,就是王大閎設計的。從文化資產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絕版珍品。
10.只是文化資產保存,要有完善的配套,由主管機關編列經費,對每個有代表性的建築,定期維修。而不是列入文資保存後,一磚一瓦都不能碰,卻是十幾年來都不整修維護,任其風雨侵襲,綠籬荒蕪,屋瓦破損。
中科管理局提出園區規劃說明,南核心仍為高科技研發為主,北核心和生活區共二五九公頃,因二三四公頃劃為文化景觀區,將以文化創意、行政辦公為主軸,其中規劃九公頃的文化創意區,供文創業進駐。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計畫並沒有成功,因為中興新村受限於現有法規無法發展。
本席建議
1.園區規劃參與層級應提高到行政院,修改法令或直接訂立專法,並讓更多部會(如文化部、衛服部、經濟部、教育部等)或縣政府進入參與規劃,例如醫療照護、大學城、導覽觀光等產業。
2.該案應直接由行政院專案統籌,優先處理宿舍、居住問題、思考如何保有科學園區、擴展到現有現住戶機能,並結合文創產業。
擴大機維修光華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核電8祕密:台電三十三年員工的血淚控訴】
PS:看完後..你會不敢住在核電廠附近!
溼冷的三月天,我們兩度拜訪李桂林位於新北市三芝山上的家中,聽他詳述在台電工作三十三年所見、所聞的怪狀。二十七歲進入台電,直到六十歲退休,李桂林大部分的工作時間都在核電廠內「跑現場」,他首度透露了很多「台電不願公開的祕密」。或許,在我們每天使用廉價電力的同時,也該重新省思,我們要為後代的子孫留下怎樣的未來?以下是李桂林的第一手告白。)
過去三十三年(一九七四到二○○七年),我一直在台電工作,尤其在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年,我親自參與了核一、核二兩座電廠、四部機組從建廠、裝機、測試、試運轉到正式運轉的過程,這在台灣核能界恐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核一因為是台灣第一座正式運作的核電廠,當時幾乎天天出問題,我因此每天接到檢修聯絡書,必須進到輻射劑量很高的地方進行維修。在一九七七到一九八四年,這二千五百多個日子裡,我幾乎天天「與核共舞」。
**祕密一:防護衣只能防汙 無法防輻射
核電廠因有輻射,外人很難一窺全貌,我則因為長期待在那裡,看到或是聽到不少外界從來都不知道的荒謬問題;同事之間彼此心照不宣,但卻不會公開談論,我想我應該讓大家知道,很多核電廠裡頭不為人知的祕密。
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核電廠內部的實際情形,很多人都以為穿上「防護衣」就可以防止輻射,今天我就告訴大家,「防護衣是防汙染,不是防輻射的」。
要防輻射有三原則,第一就是「屏蔽」──擋起來;第二個是距離──盡量遠一點;第三個是時間──盡量縮短時間。
這就是防護的三大原則,而我們一般看到的黃色防護衣其實僅是綿織品,
它的功用就是防汙染,真正要防輻射則需要鉛毯。
我在核電廠工作時,我與夥伴們也曾經像日本福島勇士一樣,先在外頭演練,再進到高輻射地區做短短幾分鐘的維修。我曾經穿過兩層防護衣,也有人曾經穿過三層,但是包括帽子、鞋子、衣服整套的防護設備,僅是防汙染、防粉塵,目的是讓你不要把輻射帶出來,並沒有防輻射的效果。
**祕密二:員工維修時 反應爐竟不停機
另外,我有多次進入運轉中的反應爐附近維修,其實運轉中的反應爐裡頭是又熱又有輻射,相當難受,甚至還有對人體傷害最大的中子。反應爐運轉中與不運轉,輻射的劑量差別超過百倍,所以照理說,如果有損壞,一定要停機才能維修。
但是當時我們內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整個發電機發電的瓦數要降到標準的十分之一(發電機是六十三萬六千瓦要降到六萬千瓦),相當緊急時才會「停機」進去維修,因為若是停機十小時,台電一座機組損失就至少新台幣二千四百萬元,台電講求的是「運轉效益」,運轉是為了賺錢,大部分時間是不輕易停機維修的!
**祕密三:找散工、遊民洗高汙染反應爐
福島核災後,有人探討日本核電廠雇用臨時工,為反應爐進行停機檢修、清洗的問題,這種「核電廠吉普賽人」,台灣也存在過,這真的很可怕。
核電廠要進行一年一度的歲修或是添加原料時,要開蓋刷洗,裡頭很髒要清除,通常一次需要二、三十個人清洗,但是那裡輻射量很高,核電廠員工都沒人敢清洗,所以都是找外面的人來洗。
我記得,我在核一廠時,那一、兩年核一廠剛好正要進行大歲修,當時的兩位主管就到台北橋下去找散工、遊民,以高一點的價錢,用九人座的車把他們載到核電廠,讓他們清洗打開的反應爐,聽說很多人都被汙染得很厲害。
這些人沒有登記也沒有資料,你去查,他們(台電)絕對不會給你那些資料,他們甚至會跟你說「沒有這回事」,我們員工大家「心知肚明」,但都不敢公開談論。但是我是親眼目睹那些車子一輛輛載著外頭那些人來清洗,當天給現金,快下班時再把那些人載走。
一直到一九八○年我到了核二廠工作,都還持續聽說找零工、散工來清理核反應爐的事情,當時做出這樣提議的主管後來還高升,他們可以說是台灣「核電廠吉普賽人」的原創人!
不過後來訊息逐漸開放,核電廠也不敢再找臨時工來清洗,而改採發包方式處理。現在核電廠清潔都由民間的榮福公司來承包,據我所知,這些外包廠商找來的清洗工依然大多是無業、急需用錢,或是領有殘障手冊的弱勢族群。他們大都不知道核輻射的危險,而這些重大檢修、添料等開蓋後的清潔維修工作,核電廠的人是不做的。
**祕密四:徒手撿輻射零件 釀血液病變
雖然台電一直強調,核電廠輻射很小,但其實核電廠裡頭,包括水位儀器等,因為有輻射的水流過,或是輻射水的水蒸氣冒出來,所以會有很高的輻射值,這些儀器或是設備如果故障會開請修單,這些請修單分配到負責的單位,通常比較資深的股長自己都先把這樣的工作推出去,讓其他人去做。
有一次就曾經發生,有位反應器儀器股股長,當大家在維修時,有人不小心讓一個放射性很強的小切片彈出來掉在地上!當時大家都嚇得目瞪口呆,避之惟恐不及,但是這位股長竟然自告奮勇,沒有戴手套,光著手就把這高放射性物品撿了起來,還說「這有什麼好可怕?」
當時他不以為意,以為沒事,但是幾年以後,他調到我的訓練中心當維護組長,有一天他跟我說,「他血小板從正常的二十幾萬降到十五萬以下,血液也出了問題!」之後這個人移民到美國,情況怎樣我也不知道了。
**祕密五:零件損壞竟到光華商場買來換
還有一次也很離譜,就是在核一廠的時候,有一次有個微動開關壞掉,一時之間找不到原廠的零件替換,所以有人就跑到光華商場買了一個同規格的東西裝上去。
其實這個零件是必須要向美國奇異原廠訂購的,但是核電廠人員為了求方便,並沒有按照標準程序去處理。
你知道到光華商場買與向原廠訂購有什麼不同?這就是品管、標準程序的問題,原廠在品管上都很嚴格。當初這些大廠會用這樣的零件,以及設計一定有道理,而更替不同的零件,短期或許可以替代,之後就會因為品質差異而產生誤差。
**祕密六:核二曾發生大規模輻射水外洩
核電廠其實陸續有大大小小公安事件,其中位於新北市石門的核一廠,在一九九一年二號機管路曾發生漏水而停機。核二廠則在九三年的大修作業嚴重違反工作規定,導致三名工作人員感染超量輻射。位於屏東恆春的核三廠,二○○一年也曾發生台灣核能史上「處熱待機狀態的一號機電力全失超過二小時」,依照核能事故分級,已經成為「無放射性物質外洩的第三類緊急事故」,堪稱台灣核電史上最嚴重的核安事故。
這些都是外界已經知道的,其實在核二廠開始運轉不久時,就曾經發生輻射水外洩事件。我記得當時是因為有名美國奇異來的工程師,檢查水閥後忘記把水閥關緊,等到下班大家都回家了,含有大量輻射的水沖開了閥門,水逐漸流出,後來漫了一地,甚至擴大到整個廠區。
由於大家都不知道,隔天一上班,大家踩到水後走來走去,將輻射水帶到各處,最後導致輻射水把廠區都汙染,這件事是發生在一九八○年核二廠啟用不久之後,由於當時還在戒嚴時期,外界並不知道這次的公安事件。
**祕密七:燒低階核廢料 已將輻射擴散
另外,核電廠常常要用到石綿、擦拭布及維修工具,這些東西本來是沒有輻射的,但是接觸汽機設備後,就會變成汙染物,加上員工穿的防護衣等,這些東西是耗材,也是所謂的低階核廢料,經年累月下來越來越多,占的空間越來越大。剛開始這些低階核廢料都是放到蘭嶼,後來蘭嶼放不下了,就將這些東西打碎、壓縮,放到台電減容中心處理。
北部的台電減容中心就在核二廠廠區靠近北方處,會有車子定時將低階核廢料從核電廠運載到那邊燒掉。我們都知道「物質不滅定律」,原本被輻射汙染的東西經過燃燒,還是會有輻射,甚至排出的煙一樣會有輻射。雖然台電透過過濾及稀釋兩種方式降低燃燒後煙霧的輻射量,但是經年累月的燃燒,釋出的輻射量也會慢慢累積,造成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祕密八:核廢料無解 乾式儲存更可怕
核電廠到底有沒有危險?我要說的是,如果按照很嚴謹的步驟及法規去運轉,其實運轉中的核電廠,大致上還算是安全的,但是問題在運轉之後所剩下的高階核能廢料,因為這些核廢料沒有辦法處理。
過去美國賣電廠給我們時,曾經簽契約,契約上有講,美國要幫我們處理核廢料,但是後來呢?美國賴帳,台電也曾經想把核廢料運到北韓或中國處理,但是現在國際公約規定核廢料不能境外處理,所以境外處理已經沒希望。我們的核廢料沒辦法運出去,也沒辦法自己處理。
至於現在台電說要做乾式貯存槽,其實美國已有在做,但由於還是有氧化現象,幾乎都是搞得一塌糊塗,所以乾式儲存美國都做不來,台灣怎麼有能力做?那都是騙人的,台灣如果真的要做,沒多久一定會出事情。
台灣是個沒有核能產業的國家,那些人(台電)還說絕對沒有問題,講那些話簡直是沒良心!
另外,大家可能都以為核電廠只要除役了就不會有輻射問題,其實那是大錯特錯。核電廠就算除役,還是要有人在裡面監督它運轉,繼續把它冷卻,天天監督輻射線和汙染,不僅外人不能進入,還必須有人二十四小時在裡面值班,監視這些核燃料棒。因此就算核電廠除役,那塊地方也已經不能做其他用途了,等於是廢掉了,幾乎就是那片土地從台灣地圖上消失一樣!
還有,不僅核廢料我們沒辦法處理,核四也應該馬上停掉。
核四雖然是我們向奇異訂購的,但是反應爐卻是奇異向日本訂購的,
但從福島核災之後我們可以看出,日本核能產業還是不夠成熟的,整個核四的系統整合成熟度也還不夠。
台灣核能人才本來就相當稀少,甚至過去的清大核工系都改名字了,
台灣幾乎沒有可以把核四反應爐和這些系統整合的技術與人才,
核四如果貿然運轉,那才真的可能萬劫不復。
來源: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