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瀏覽先看圖 #收藏回頭看內文 【思維跟焦點不同,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賈伯斯說過:
「我特別喜歡和聰明人在一起工作,因為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考慮他們的尊嚴。」
「難道所謂的聰明人不需要面子嗎?」,「不這樣做就是笨蛋嗎?」
其實聰明人的面子是建立在:發現自己的不足,關注自己是否有成長並保持開放的心態,而證明「我沒錯」。
他們會從別人的意見中不斷提升自我,而一般人則是落入自我否定跟防備的狀態。這裡指的不是聰明與否、智商高低這件事情唷!而是在於「思維模式的不同」。
✨思維模式的差異
📍 焦點不同:
◾聰明人:面對同樣被挑戰、質疑,他們的焦點會在「他人的意見跟自己的差別在哪裡?」,會想找到能讓自己成長的方式,重點在於事件本身。
◾一般人:則會落入到情緒以及對象本身(通常會是自己),認為別人挑戰他們的意見,是因為他人對自己的否定,所以會想證明自己沒錯,焦點在人跟情緒上面。
📍 思考方式不同:
◾ 聰明人:能夠看見事物背後的意義,透過全面多元的思考,讓眼界更開闊。
◾ 一般人:僅單就事情的表面來做思考、單一的思維模式,想法相較之下比較固定。
📍 人格特質不同:
◾聰明人:成長型、學習型思維的人、好奇心強且熱愛生活。對一切知識、觀點都保有開放與兼容的態度。
◾ 一般人:思維比較固定,缺乏對事物思考的靈活性,同時也限制住自己的眼界以及和外界的交流;當自己的觀點被否定時,則會找理由反駁,藉以自我肯定。
在《 好好學習》裡面,作者成甲也提到這樣的思維模式,並且有一個更清楚的概念:
#綠燈思維:綠燈思維的人會結合別人的意見進行調整,達到雙贏的局面;同時認識自己的不足,認為這是自己成長和提升認知的機會,樂於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觀點。
#紅燈思維:遇到別人的意見第一步想到的是反駁抗拒,而不是思考跟學習。習慣性防衛會讓人失去檢視自己想法背後是否正確的機會。
✨思維是可以練習跟改變的,我們都有可能因為狀態不同,而有不同的 #紅綠燈思維 那要如何培養呢?
【 關鍵是要把「我」和「我的觀點、行為」做區分】
1⃣ 學會傾聽:幫助你判斷這個觀點是否能夠讓自己更進步?
2⃣ 面對自己的紅燈思維,學會並用:
透過紅燈判斷是實用的建議還是情緒的批判?然後透過綠燈讓自己成長與前進。
3⃣ 提醒自己保持綠燈狀態:把焦點放在行為跟問題本身,嘗試分析他人觀點的可能性,再來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足的地方?
4⃣ 學習接受新事物:廣泛地學習,增加自己對新事物的包容能力,持續保持成長。
5⃣ 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分享:樂於分享新資訊,也勇於採納可行的意見。如果運用在管理團隊上,讓彼此的交流變成正向的互動,這樣不僅自己進步,也能讓成員透過這樣的方式一起變得更好。
💡思維是可以透過學習改變的,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收藏唷!
-
Alice愛力獅・文字的那些小事
Instagram:https://reurl.cc/4mRKGL
Medium:https://reurl.cc/5qljZq
收藏回頭看內文 在 文字的那些小事:接案觀察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速瀏覽先看圖 #收藏回頭看內文【 做梗圖搭順風車只為了搶社群流量?社群究竟該不該跟風?】
社群議題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規劃內容時,除了兼顧品牌調性,更要注重是否能跟粉絲連結,對於時事話題的關注及反應能力都要非常到位,所以小編常常需要思考的是:這則時事,我到底要不要跟?或是怎麼跟?
✨跟風前你需要思考的2件事:
1⃣議題究竟在談什麼?
你必須非常清楚議題原本討論的內容,還有大家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是什麼?蒐集事件議題的相關資料是必要的,而不是只靠一則新聞就決定是否跟風,對議題了解的越清楚,對規劃內容是很有幫助的。
2⃣這個議題你的品牌受眾在意嗎?
當你研究完議題之後,要思考對於你的品牌受眾來說,他們看得懂或是會談論嗎?假使他們對這個議題沒有興趣,即使在社群跟風後呈現的貼文,也不見得會成為他們的話題,這樣就會影響整體成效跟曝光的用意。
✨製作跟風貼文重點:
1⃣把產品特色、品牌個性和時事梗做連結,這才是有意義的內容行銷。
2⃣如果把品牌當作是人來看,那麼這個人會怎麼評論這個時事,說什麼樣的話才符合所謂的「人設」,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思考貼文的方向,避免做出和原本品牌風格不同的內容。
3⃣案例:詳情請見圖片
🔍蝦皮-像極了愛情、阿翔謝忻
➡蝦皮調性偏年輕活潑,一向擅長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比喻時事議題。
🔍海巡署長室-防溺宣導、蘇貞昌-一粒卡臣
➡公部門近期為強化政令宣導,社群內容也越來越接地氣,同樣如果涉及到粉絲既有價值觀或是息息相關的時事,則容易會有正反兩面的聲音出現。
✨跟風的評斷依據:
1⃣分為四個面向
☑人:你的粉絲是誰?
思考粉絲的調性跟習慣的貼文尺度,不要一味地跟風反而弄巧成拙
☑ 事:你的創意是否站在事件的客觀角度?
盡可能讓貼文創意表達是站在客觀角度上,貼文原先的目的是想搏君一笑,在這個基礎上製作不偏頗的內容;避免粉絲帶入對事件本身的情緒或想法,反而失去了原先跟風的意義,還要額外處理抱怨,得不償失。
☑時:時間熱度是否跟得上
建議6-8小時內發文,最遲隔天中午前,之後效果總會逐漸遞減。
☑物:思考跟風是否和品牌、產品有很強的相關性。
☑確保真的有強烈的切入點,為做而做往往貼文成效都會不如預期,甚至消費者只記得議題有趣,但是卻沒有為你的品牌加到分。
2⃣決定跟風之前,同時更需要確保能夠具備品牌意識,也就是價值觀跟品牌獨有的個性,有太多的跟風只是放梗圖加上LOGO,或是文案硬要仿效修改,但是消費者卻看了沒有感覺。
✨創造話題,打造品牌獨有的風格
然而如果決定不要跟風,那又該如何為粉專增添話題跟曝光率呢?
不要等到碰到時事議題的時候,才手忙腳亂地決定該怎麼辦,平時有計畫性的規劃長期社群內容,對於粉專本身的觸及跟互動也都會很有幫助。
1⃣化被動為主動,創造話題:
設計符合品牌調性的社群操作,不僅自由度高,又能充分透過創意表達品牌精神以及想要跟粉絲溝通的內容。
2⃣逆向思考:
大家都在借勢的情況下,相對社群版面也競爭激烈,當這一波議題風潮過去之後,正是你異軍突起丟出另一波題材的好時刻,好內容不怕沒人看,重點是對的時間能夠幫助你獲得更好的經營成效。
3⃣過去也曾碰到品牌不適合跟風的情形,當時則是反過來為對方策劃三個月的社群活動。
透過與插畫家的合作設計系列主題,在文案及素材中融入品牌精神及服務重點。活動期間粉專人數成長5倍、觸及率提升3倍、更有500次的轉貼分享;這些成果都比盲目跟風來得更紮實,粉絲們反而都給予正向回饋,認為品牌這樣的操作很有意思。
🔹 分享你最印象深刻的跟風案例吧!
-
Alice愛力獅・文字的那些小事
Instagram:https://reurl.cc/4mRKGL
Medium:https://reurl.cc/5qljZq
收藏回頭看內文 在 文字的那些小事:接案觀察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快速瀏覽先看圖 #收藏回頭看內文
#最後還有隱藏版加碼唷
#你的自由不是你的自由,我想只要是創業的人都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起初你離開職場的目的,是為了捨棄你不想做的事情,想把時間花在你喜歡的事情上,當你真的進到創業的範疇時,你會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想得這麼簡單。
📍 你以為的創業
創業越久,你會發現你從追逐身體、時間的自由提升到心靈及經濟上的自由,你的確是自己的老闆,爭取到在事業上做決定的自由。
不過你仍然要面對的,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以及證明自己能夠提供什麼價值。如果你只是想要多點時間運用、渴望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斜槓模式或是兼職專案的方式,會比你直接變成一個創業者來的好。
📍 創業念頭初萌芽
有時候,成就某些事情的發生,真的不是巧合。
「經營社群行銷,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是我非常確定的一件事情,這些念頭絕對不是一時而已,當我意識到自己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我開口問了自己3個問題:
📍 確定自己的意向
1. 你能夠為自己負責嗎?你真的熱愛現在做的事情嗎?
「你是否真的夠想要?」
訂定清晰的目標。不管是短程或長程,都會讓你對創業有初步的輪廓與認知。
創業可以是好玩有趣的,但不可否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等同於你要背負上班族不會有的煩惱,如果沒有認清這一點,就不要為了貪圖表面上的自由而隨性地說要創業。
一時間你需要身兼非常多的角色,因為你可能是一人公司或是只有幾個互相倚靠的夥伴共同努力維生;那些過去你沒興趣、不喜歡甚至覺得不重要的事情,這時候你都要讓自己了解,這些都與你是否能長久經營有很大的關係。
2. 你敢向客戶提案嗎?
我的專業能力以及人格特質,有辦法吸引客戶的目光進而讓對方為我買單嗎?還沒創業之前,我都在做企劃相關的工作,跟客戶報告、撰寫提案、隨時注意專案狀況都是家常便飯,但是真的等到自己當家的那一刻,我還是小心地問自己:我一個人,行嗎?
這背後不僅僅是行銷自己的能力,其實更多是自信心的層面。創業初期很有可能是自己身兼跟客戶提案、撰寫企劃到談合約內容,等到確定案子拿到手了,再分工交給夥伴開始執行,這些的確要有強大的心臟來面對。
3.你能面對創業帶來的不定性嗎?
這表示我必須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我再也沒有主管能夠幫我解決問題,我必須決定該如何走下去?不論碰到好或壞的成果,都能夠用一貫地態度面對,而不是在成功後自我膨脹,又或是在低潮時怨天尤人、唉聲嘆氣。
我其實是個在變動之前需要思考很久的人,決定離職的時候,我的手上只有一個小案子,我甚至還沒想好我要去哪裡找其他的案源。
然而創業本身就是需要衝動跟冒險,所以當時我沒有思考太久,就決定出來創業,不管後面會遇到的變動,但我很確信自己十分熱愛這個事業。
📍 總結
創業的人,很重要的是,心理素質要特別堅強。
我指的不是那種逞強,而是在面對創業路上任何的狀況與回應,都要能夠面不改色地接住它,這些過程都是學習和摸索,不會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創業,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去了解跟面對在創業路上可能犯的錯誤,接著是快速地調整與嘗試,那會有助於在創業階段保持你的熱情跟能量。
🌟 特別追加3個隱藏版point
🔍 不斷檢視自己的初衷
很多創業2-3年的人會開始遲疑自己的決定,或是成果不如預期,開始猶豫要放棄等等。
當你不斷回頭檢視,就會更清楚是否自己想要的。我認為創業的人們始終都是為了很微小的一個初衷努力著,甚至會因為知道沒有背離初心而感到快樂,所以這個動作,對於創業人的內心是很重要的。
🔍 對周遭的人事物感到好奇?
創業的人更需要懂得交流和溝通,不僅能夠快速掌握客戶的需求,透過與人互動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對趨勢的掌握,綜合以上兩點來提升自己的商務能力,讓專業更快被看見。
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如此,初期很容易與社會脫節,甚至不需要每天與人接觸,對很多事情的敏感度是會影響的。
當時就是讓自己參加類似商會、社群經營的組織,保持與人的接觸,同時你會認識和你一樣或是創業的前輩;彼此經驗交流跟分享,會讓你持續進步、不敢鬆懈,面對創業更不會毫無頭緒,所以自由工作者一定要為自己創造這樣的機會或是環境。
🔍 重視團隊運作,信任夥伴且放權
從一人工作室到找到合作夥伴一起努力,這樣的經驗我都有過。你可能需要跟客戶外包合作,你也可能需要跟合作夥伴一起完成。自己來的好處是:不用溝通,省時省力也簡單,但是真的會非常的疲憊;與人合作不論是對外或是對內,都會需要不斷地傳達自己的想法讓對方明白。
有些創業者會覺得:反正我都會做,為什麼要讓別人來掌控?但我倒認為:會做、做完跟做好是完全不同的等級。
集思廣益可以讓創意無限,一個人思考可以讓細節更深刻,但是當你面對的是客戶,呈現的是你的專業,一個人單打獨鬥是做不長久的,同時更代表你的產能也有極限。
放權,某種程度證明了你對他人的信任,也說明對自己的自信程度。合理的放權會讓夥伴感受到重視及信心,無形之中也讓他們更重視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這會比過多的信心喊話都來的更直接且值得。
▪️ 你也正在創業,心有戚戚焉嗎?
歡迎留言討論你也認為很重要的創業必要因素
收藏回頭看內文 在 靠模仿來打敗Snapchat?Facebook 或許該先回頭看一下Bing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或許該先回頭看一下Bing. 回應(0) 人氣(477) 收藏(0) 2017/04/14 11:00. 做為一個新興社群網路,Snapchat 在青少年族群中受到廣大的歡迎,The Information ... ... <看更多>
收藏回頭看內文 在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但有部分文章內容描述過於露骨,或是除了. 愛心 哈哈 WOW. 400. 2. 收藏 ... 領很多是因為還是要補貼家裡,吵架封鎖到驗到也才過兩天,並沒有過了很久才回頭找人,罵. ... <看更多>
收藏回頭看內文 在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快速瀏覽先看圖#收藏回頭看內文 你覺得#公平是主觀還是客觀的? 公平大多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在事件中透過某種標準來衡量的相對感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