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6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書名如此白話也如此切身 我在學生時期就真的很不喜歡上課 比起聽課 我更願意舉手參加校園環保義工 為了每天少上一堂課 我參加了田徑隊 但是等等 為什麼從電影中獲得新知是如此雀躍的事 但場景轉到了校園卻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事 這本《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的作者 用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教育問題 先從教育方...
教育 書籍 心得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做的小卡美不美?有買新品的夥伴會一併附上,成功買到新品限量優惠的夥伴今晚別忘了結帳喔~不然就只剩下首團價可以買😂
📌Kidsread 新品介紹:https://bigv.com.tw/kidsread9/
今天破荷包再次聊了洗耳朵的重要性!輕鬆不費力只是花時間,每位對英文早教有興趣的夥伴都請試試看吶~
💡有夥伴問我這麼早開始英文孩子會不會壓力很大?
對於寶寶的大腦來說,任何語言在年紀小的時候都可以用母語的方式呈現,所以你可以看到華人寶寶在美國長大,以及外國寶寶在台灣長大,都能有標準的道地口音。
🔸Kidsread 下單連結:https://gbf.tw/qofy3
💰挑不出來要買什麼教材的夥伴請轉救救媽咪破荷包,有學姐們一起陪你討論,只破荷包不踩雷:https://reurl.cc/Q6jkEb
📌來複習【早教的意義,讓孩子有更多選擇】
每次開Kidsread 之前都會有很多人問我,要選全美幼兒園還是其他風格的幼兒園呢?好亮唸什麼幼兒園?
從零歲啟蒙英文的我,當然認為英文好重要,但是全美幼兒園完全不在考慮當中😆
語言是最容易在家培養起來的,其他的教育風格則否~並不是說全美不好,而是我更認同蒙特梭利理念,希望校方也是這種態度在對待孩子(蒙特梭利沒有全美幼兒園)
我認為,早教最棒的是我們能預備好自己能做到的部分,提供孩子更多選擇。
像我可以不用考慮全美,義無反顧的奔向蒙特梭利幼兒園~是因為好亮從小就有英文為底,在家也有持續進行英文,未來唸私小時不用擔心英文跟不上。
💡你呢?挑選學校時最在意什麼?
廣大的校地?自煮的伙食?語言環境?校風理念?
我最在意的是,成人能否尊重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早教的意義】#偷偷把努力的種子埋入其中
「陪伴孩子成長的路,沒有捷徑」
無論是飲食作息生活自理或是早教,你給了多少,孩子就會反饋多少(只是時候未到)
先前也跟破喉嚨們深聊了社團走向(趕快去社團看直播回放影片)
我的態度不會改變,仍然會溫柔且堅定的用愛鞭策你們😝
輕鬆的地方那麼多,不缺我一個了,只要你有心,我們很樂意陪你成長喔❤️
🔸來複習【早教的意義】
#偷偷把努力的種子埋入其中
我們這輩小時候都太辛苦了。
台灣經濟起飛,幼時被迫提早出社會的父母把自身對學業/才藝的憧憬壓在我們之上。
現在,我們有了孩子~最希望的是他無憂無慮開心成長,不要重蹈覆轍活在學習的夢魘中。
💡許多人會說,現在台灣教育太嚴苛了~至少在學齡前要讓孩子快樂成長吧!
我不認為照顧者非得要早教,我反對的是👉等到孩子長大後態度大轉變,開始對分數斤斤計較;甚至 #勉強孩子去補習,嘴巴說著現在的教育太難啦~不試著去瞭解就把教育外包。
#態度不一致是教養的大忌
🌟私以為,早教是為了孩子在長大後的人生裡可以得到更多的時間自由,培養出足夠的責任感,能夠享受「求知」的樂趣,不需要被補習班 #填鴨式教育 佔滿生活。
我母親聽到亮亮從5m開始上親子課,直說太誇張了吧!
有在上課的你都知道這年頭親子課多有趣,我們並不是要孩子真的學會什麼,而是去開闊他的眼界,讓他有機會去接觸身邊沒有的東西。
我帶亮亮上音樂課不是希望他成為音樂大師,帶她上游泳課並不是希望他能得到奧運金牌,帶她廣讀書籍也不是為了考試能考一百分。
💡為什麼我們需要費這些心力與金錢帶著孩子學習?
除了讓孩子練習堅持的重要性外..也期待他學會替自己負責。
#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事實上,早教的孩子大多在玩中快樂學習,以孩子能接受的模式下每天做一點點長期累積下去。
💡你以為早教孩子學的很辛苦壓力大?
事實不然,相信你知道對於幼兒~是勉強不來的,不是今天你要求他就照做。
#孩子只追隨他的心
比起孩子~辛苦的反而是照顧者啊😂
大多數享受到「寬鬆政策」快樂的孩子,在剩餘時間並沒有發展「個性教育」
🔸而把寬鬆快樂的時間花在網路、遊戲、玩耍等放縱時間。
我相信在人生路上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也許資質先天性有分高低,但時間拉長來看~沒有天生的天使寶寶,沒有天生的天才。
🔸檯面上首屈一指的高手,除了天份外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
📌我們可以讓孩子在0-18歲開心無虞,那麼18歲以後的人生呢?
❗️防疫買起來❗️
【Lingumi 專屬大V折扣✨】 #已達標送三個月超級划算只有我這麼優惠✨
🔸心得與三種選項,要教材或是最佳折扣都在這:https://pse.is/3jcj8b
【閱讀啟蒙】
🔸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xulgl
【英文口說】
🔸tutorJr免費體驗一對一全美口說:https://pse.is/3hfefb
#好亮育兒日誌
教育 書籍 心得 在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集資倒數最後五天
【募資計畫倒數中】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greattowns
【有機書店透過這募資計畫,#持續加油ing】
近7年來的有機書店,在小鎮陸續萌芽;
愈來愈多人來書店分享書,而這股因書產生交流的能量一直推著我們往前走;讓我們思考著如何走向 #小鎮地方學 的階段;
【有機書店,現在在做的事】
跟著職人去旅行,紀錄在地故事
有機書店安親班,陪伴小孩學習成長
以書換書,用交換的方式推廣閱讀
社區共好食堂,與地方媽媽一起互助共好
#有機書店安親班
偏鄉的小孩教育資源原本就不足,對孩子的一生而言,是需要長期關注的事情,一家書店只是一個陪伴的角色,讓小朋友隨時有書看,也讓他們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
對偏鄉的小孩而言,是不是能夠讀到很高的學位其實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但如果因為經常來到書店,進而培養一種閱讀的習慣,那這個習慣將會是他這一輩子最好的禮物。
在我們書店有些小朋友固定會來報到,其實我們沒有太注意他們在看甚麼書,只是知道他們在角落安安靜靜的看書,有時候媽媽也會來關心一下他們的狀況。
每每看到這樣的情境總是感到很滿足,即使這一家書店只有這些小朋友來看書,我覺得那就夠了。
所以有機書店作為一家社區書店,不敢期待能扮演多偉大的角色,只是我們提供一個空間,一個環境,讓社區的居民有空就進來坐坐,翻翻書,有機會的話也聊聊,彼此互動一下。
也可以作為在地居民跟旅人的一個交流據點,在一個時間點相遇,交換彼此的生活方式或是旅行心得,我覺得這就是很棒的事情。
然後,透過書籍的閱讀,可以讓小孩跟世界接軌,接觸學習到世界各種的知識,即使他們可能都沒有機會去走一走。
讓小孩培養一個閱讀的習慣比甚麼都重要,這個習慣將會持續陪伴他一起成長
直到長大成人。
作為一家書店,這就是我們存在的使命與目標。
在募資倒數的同時 >>> 找回小鎮的文化記憶
需要更多人的參與與投入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greattowns
教育 書籍 心得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書名如此白話也如此切身
我在學生時期就真的很不喜歡上課
比起聽課
我更願意舉手參加校園環保義工
為了每天少上一堂課
我參加了田徑隊
但是等等
為什麼從電影中獲得新知是如此雀躍的事
但場景轉到了校園卻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事
這本《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課?》的作者
用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教育問題
先從教育方法與學生的感受層面做深度的分析
再講到哪種學習方式才是比較適合大腦吸收的
最後更補充了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可以遵循的建議
我得說
這是我看過教育類書籍當中數一數二精彩的著作
付費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s16Gt0WZuM/hqdefault.jpg)
教育 書籍 心得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免費送書 歡迎領取 https://yytv.tw/link
讀懂一本書:3300萬會員、22億次收聽「樊登讀書」創始人知識變能力的祕密完整公開
電子書 https://www.pubu.com.tw/ebook/194213?apKey=61429a9623
💵 獨家 Pubu 82折優惠碼:yytv82
1. 僅適用於上述專屬電子書購書連結
2. 結帳時要先取消勾選平台自動帶入的85折優惠,再輸入優惠碼: yytv82
3. 若日後 Pubu 平台活動優惠低於82折時,請直接用平台優惠就好了喔!
■---------------------------------------------------------------
影片目錄
00:01 知識變能力 @樊登讀書 • 小草遠志服務中心
00:32 《讀懂一本書》方法
▬▬▬▬▬▬ 本集內容 ▬▬▬▬▬▬▬
你知道你和成功者的差別在哪嗎?
就在
讀懂一本書
這是在大陸有3300萬會員
「樊登讀書」創始人知識變能力的祕密
我們以前填鴨式教育都是死讀書
考完試就忘了
也很少去閱讀其他書籍
但是有很多創業家
他們是自己經過大量的學習、閱讀
有不同的思維才能有非凡的成就
所以我現在也上很多課、看很多書
但是我發現我大量輸入,卻沒有輸出
學完就忘了
這本書就是告訴你讀懂一本書的方法
簡單說就是用沉浸式閱讀法
不要刻意畫重點而是享受過程
讀完後,隔了一段時間
你還能把內容化繁為簡表達出來
才是你真正學到的
這就是我做1分鐘說書的原因
這本書就是教你讀懂一本書
並且說好一本書
▬▬▬▬▬▬ 頻道介紹 ▬▬▬▬▬▬▬
許洋洋媽媽是一是一位台灣小學生的媽媽,
也是 YouTuber 、 部落客 、作家
以及「 人人都是作家 – 0 成本自出版電子書」線上課程 老師
自媒體 https://yytv.tw/link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JdxiphpkKY/hqdefault.jpg)
教育 書籍 心得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除了找到興趣,讓花掉的錢都可以依據這個金錢螺旋留回來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關鍵的要素,那就是:「把錢投入到能讓力量最大化的組合。」
在我還在國小、國中讀書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以後會有YouTuber這個身份出現,甚至也沒有什麼UI、UX設計師、臉書小編之類的工作。
但其實這些工作也都是已經出現一段時間的職業了,最重要的還是要去「創造自己的工作」,像是現在YouTuber其實也不是什麼好讓人驚訝的職業了,而我自己也沒有將自己定義在YouTuber,而是要成為「閱部客」教育品牌的創辦人。
潛能開發大師厄爾・男丁格爾就說過一句話:「做和別人相同的事情,不會獲得成功。」
#興趣 #金錢螺旋 #工作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博客來書籍介紹: https://bit.ly/3lekrYY
👉🏻將於10/6,在YouTube抽出1位幸運兒送出《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中獎條件:只要「留言」此次觀看心得、公開「分享」影片連結,並「訂閱頻道」、「追蹤IG」,就有機會❤️
💬註:
(1) 5號截止於隔天6號公布得獎人。
(2) 僅限台澎地區,若不在此區域將重新抽出。
(3) 請於2日內,將條件證明截圖私訊FB粉絲專頁,否則視同放棄,將重新抽出。
(4) 行政作業需要時間,敬請耐心等候。
刀刀的解憂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頭碰頭說說話》
https://youtu.be/lh4qzX7Fbws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26UCAigtC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