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展覽
-
【傅詩霖 當綠燈亮起 × 劉昕宜 空間中流動的身體 雙個展】
展期:2021.08.17 – 2021.09.05
地點: 敦煌藝術中心 Caves Art Center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91號
-
文/敦煌藝術中心 Caves Art Center
傅詩霖|當綠燈亮起
本次展覽《當綠燈亮起》彷彿是我這混亂時期的一盞明燈。去年三月從英國趕回台灣,我回到了家鄉,但也拋下了我在世界各地的家。回到老家,我重新翻出之前的創作,便開始思考藝術中的自我寫實呈現。由於我的面孔常常被誤解成「外國人」,因此我決定拋開眾人帶給我的眼光,開始思索自己在台灣、法國和美國文化中的歸屬感。我相信自己定義身份能重新認識自我。我利用日常生活的經歷繪畫在畫布上,再將這些生活片段組裝成自畫像,顯示我的身份不斷地在變化。
就藝術方面來說,這是無法被單一構圖的,甚至以固定的方式呈現。我捨棄傳統的自畫像風格,而由日常中簡單的東西,例如,校車的窗簾、法國常吃的焦糖糖果和阿嬤家的地磚來代表我,它們是如此的影響我人生的體驗,也同時強調著這些微不足道事物的寶貴性。作為一個既不在這裡也不在那裡的人,一個總是處於身份中間的人,我從這些平凡的物體中找到臨時的庇護所且感到滿足。
在我的創作中,我扭曲我所處的空間和時間,呈現多個抽象卻清晰可見的畫面。這些自畫像把我在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經歷結合起來,闡述我對自己的身份、感受和了解。領悟多種身份的可能性,也讓我迎接作品啟發的新故事。柔和的色彩、幾何的形狀再加上微微的臨場感,更加顯示我在這錯綜複雜社會中的流離失所感。「當綠燈亮起」時,我在周圍事物中找到真實的自己。
-
劉昕宜|空間中流動的身體
本次展覽《空間中流動的身體》繼《潛意識邊緣》、《啟動身體感知》、《以聲音作為一種身體想像》等個展,重新思考「身體」與創作的關係。試圖將身體存於空間中的動態視覺化,「流動」成為畫面中關注的狀態,延續2020年對個人感知符號的探索,「眼」的符號慢慢隨自身的感官感受變換,從細胞、植物、雲、水氣、神經...等,呈現出不同情境下的視覺型態。
另一部分則是延續系列作品《Sound body》,將形狀與色彩從畫布上抽離以直覺編輯,繪畫中的「色彩」、「形狀」影響著觀者的感受、情緒 和心境,如同音樂裡的「旋律」、「節奏」,每一個元素恰似一張影像凝結著回憶與記憶,讓個體與個體之間能互相對話與連結,如同自我和他者、內在與外在、個體與世界的關係。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火焰、蓮花、忍冬及雲氣紋等組成的華麗藻井;四處環視,壁上有姿態曼妙的飛天、清秀飄逸的菩薩及一幅幅生動活潑的佛經故事。張大千與學生拿起了工具,一筆一畫地勾勒下這些精彩絕倫的藝術瑰寶。1943年,張大千將臨摹壁畫及撰寫的《敦煌石室記》帶回世人面前,令敦煌藝術再次發光發熱。 西魏、北周以前,敦煌石窟多用醇...
敦煌藝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前到 #香港文化中心 欣賞由 Hong Kong Dance Federation 香港舞蹈總會 HKDF 主辦的大型舞蹈詩《#緣起敦煌》。顧名思義,這場舞蹈表演從敦煌壁畫汲取靈感,以當代美學概念演繹敦煌美學和舞蹈動律。即使如我一樣從未踏足敦煌,純粹欣賞動態鮮明的舞韻,已經值回票價。
《緣起敦煌》立足香港,用當代中國文化的表現手法來呈現傳統人文精神和藝術經典,同時體現出敦煌藝術強調的「共融相生」,即是將佛教文化與中原文化共融;將歷代人文與傳統審美理念共融。
表演結束後,好奇想知道為何用上「緣」字,於是在網上搜尋,找到一篇關於導演及編舞陳磊先生的訪問。陳先生解釋他借用「緣」字看敦煌,因為「緣」源於人,源自千年前古人的強大信念,與普世眾人的價值聯繫;而眾人又一代一代將這份敦煌的獨特價值傳播、傳遞。
有緣,就有感通的力量。香港絕對有足夠的文化藝術條件建構與全世界相通的「文化之緣」。
敦煌藝術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求世 21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柬埔寨皇家舞劇(2003)
許多人在旅途中,喜歡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體驗,能看個歌舞表演也不錯,但柬埔寨皇家舞劇若沒有了解背景,慢動作加上慢節奏,簡直就是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往往看了讓人呵欠連連,卻又不好意思說要離開,只好繼續假掰坐在那裏顯氣質。來到吳哥窟通常安排邊吃飯邊看表演,但餐廳表演的水準不足,再加上台下通常只自顧自的吃飯聊天,往往飯吃完了,表演還沒結束,看大家興趣缺缺招呼大家提前離開,感到大家都如釋重負的感覺,每次對表演者總覺萬分抱歉。
要看懂皇家舞劇除了要略知《羅摩衍那》及《摩訶婆羅多》兩大印度史詩故事外,舞劇中最吸睛的角色類型:女人,她是飛天仙女Apsara。印度教的創世神話《翻攪乳海》,善神和惡神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經過千年的攪拌,甘露終於出現,就在要被惡神飲用之際,毗濕奴擔心惡神能長生不老,對眾生不利,在乳海翻騰的過程中,除了各種新生命和寶物隨之誕生,乳海濺起的浪花化成無數Apsara,飛天仙女的曼妙姿態,美麗服飾,赤裸上身,赤腳跳著誘人的舞蹈,惡神一時鬼迷心竅,忘記手中的甘露,於是善神奪回甘露,獲得長生不老。小吳哥的雕刻壁畫上,以及眾廟護城河上的欄杆,皆是在描繪這段故事。
Apsara後來成為天庭樂師乾闥婆(Gandharva)的妻子,乾闥婆為服侍眾神之首因陀羅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裡演奏音樂,Apsara隨丈夫在天界中伴舞,也算夫唱婦隨,適才適所,因此皇家舞劇其實概念有點像酬神劇,是跳給神明看的。但說實在話,就算都了解以上所述,要從頭到尾看完也是極大的修行,一不小心就會涅槃,畢竟人不是神,難怪看得如此厭世。Apsara傳入中國成為飛天,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壁畫裡,幾乎都有飛天,成為敦煌藝術的重要特色。
Apsara除了活生生在你面前以舞劇出現外,最精采的就是透過浮雕,精華在小吳哥,估算總共約1800個,像跟你玩捉迷藏一樣,隨時都有不經意的驚喜,而且姿態、神情、裝扮、髮型有異有同,要一一將她們拍照紀錄也是浩大工程。
沒人真正看過仙女穿什麼,若看過就變成董永了(邪惡笑),所以浮雕上仙女服飾其實反映出的正是那個時代的穿著,元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中記載吳哥王朝的服飾:自國主以下,男女皆椎髻,袒裼,止以布圍腰。人惟國主可打純花布。頭戴金冠子,如金剛頭上所戴者。或有時不戴冠,但以線穿香花,如茉莉之類,周匝於髻間。頂上戴大珍珠三斤許。手足及諸指上皆帶金鐲、指展,上皆嵌猫兒眼睛石….大抵一布纏腰之外,不論男女皆露出胸酥,椎䯻跣足。雖國主之妻,亦只如此。文字對照雕刻,完整呈現。我2003年第一次去吳哥窟,總能和她四目交會,但隨之走紅之後,要多看她一眼總是遊人如織,干擾太多,再也無法互訴情衷。
柬埔寨皇家舞劇以其優美手勢和迷人服裝而聞名,千年來伴隨皇家儀式和紀念活動,每位舞者扮演神聖和象徵性的角色,都擁有獨特的色彩、服裝、妝容和面具,透過手勢和姿勢,喚起不同的情感,劇目延續了與高棉人起源相關的傳說。在紅高棉的專制統治下,皇家舞劇幾乎毀滅消失,許多舞蹈大師和音樂家面臨斷層,在列入非物質遺產後,試圖重拾昔日輝煌,但仍面臨諸多困難。
有興趣可看一小段介紹的影片:
https://youtu.be/Je1WY9O4bkU
敦煌藝術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火焰、蓮花、忍冬及雲氣紋等組成的華麗藻井;四處環視,壁上有姿態曼妙的飛天、清秀飄逸的菩薩及一幅幅生動活潑的佛經故事。張大千與學生拿起了工具,一筆一畫地勾勒下這些精彩絕倫的藝術瑰寶。1943年,張大千將臨摹壁畫及撰寫的《敦煌石室記》帶回世人面前,令敦煌藝術再次發光發熱。
西魏、北周以前,敦煌石窟多用醇厚的紅色系畫壁面及窟頂藻井。至初唐時期,始逐漸改用青、綠、白色搭配,形成明快澹雅的效果。本幅摹自敦煌研究院編329號窟。方形藻井中央畫大蓮花,周圍改用漢式線描,畫雲中環迴翱翔的飛天,給人仰視天體運轉之感。井內四角畫對稱花瓣,井外環以卷草、聯珠紋等,精美再現初唐的時代特點。
所謂「藻井」,即屋頂內部用木材套疊出的井字形結構與彩繪花紋,故稱「交木為井,繪以藻紋」。敦煌石窟沒有木造結構,僅以彩繪圖案裝飾窟頂。時至盛唐,井心方形縮小,並多改用粉紅、淡朱為底色。外框增加到四或五層,內框多畫青、綠色卷草,外框多畫牡丹、寶相花紋。此幅表現盛唐藻井結構的線描非常清晰,又注有配色,可見作畫的程序。
敦煌藝術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約1940年代初,葉公綽勉勵張大千在藝事方面應「開徑獨行」,擔負起創變傳統繪畫的重任,最終促成大千敦煌面壁之行。經過兩年七個月積極地學習,大千一共臨摹了約276幅作品,使他突破了宋、元畫風的限制,上溯唐代、北朝高古的氣息。此後大千的藝術思想、創作手法產生重大轉變,例如:重視佛像與人物畫、重視線條、追求復古的勾染、變小巧為偉大、變苟簡為精密、女人都變為健美等等,開創出精麗、雄健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本次展出〈摹釋迦說法圖〉、〈摹榆林窟唐菩薩立像〉、〈摹宋代伎樂〉等人物畫,體現其生動、流暢的線描,濃豔、端莊的色彩,精神飽滿的人物形象。這些佳作不僅再現了古代壁畫的神韻,同時也見證大千如何化古為新,獨闢蹊徑。
「抗戰後回到四川曾聽見原在監察院任職的馬文彥到過敦煌,他極力形容偉大,我一生好遊覽追古蹟自然動念,決束裝前往......」張大千在自述中,提及前往敦煌臨摹的動機。在此之前,他已多次從前輩老師口中聽聞敦煌藝術之美,這回總算下定決心。1941年,張大千帶著妻兒及學生來到塵土漫漫的敦煌,臨摹復原其中壁畫。到了敦煌莫高窟,請人搬去窟中散落崩塌的碎石,他和學生持燭進入。
敦煌藝術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文化博物館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市中心,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範疇。博物館耗資超過8億港元興建,2000年12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內設有12個展覽場館,陳列面積達7,500平方米,為香港最大型的博物館。博物館透過常設展覽館及專題展覽館的多元化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博物館亦出版季度博物館通訊、製作教學資源冊及工作紙,同時也舉辦相關講座、學校節目、親子/兒童活動、劇院節目和導賞服務等,鼓勵不同社群學校參與博物館活動。
敦煌石窟保存了精美絕倫的佛教藝術遺存,內容豐富的文化資料,被譽為「中世紀的百科全書」和「牆上的圖書館」,為宗教、藝術、歷史及民俗等不同的範疇留下了珍貴的資料。2015年展覽除介紹敦煌石窟豐富多彩的面貌外,也會敍述二十世紀後,敦煌石窟如何從無人管理、風雨飄搖的局面,發展成現今世人欣賞及研究中古時期文化藝術的殿堂。是次的展品近120件/套,囊括了敦煌石窟主體的主要內容類別,充份顯示了敦煌文化所涉及的廣闊層面。重點展品包括三個具代表性的複製洞窟、長達近13米的涅槃佛像、回鶻文木活字粒、古藏文經卷、敘利亞文聖經、海內外僅存的西夏文經咒要語,以及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開拓者常書鴻先生及段文傑先生等人的壁畫臨摹作品等。為配合是次專題展覽,博物館將舉行「看不完、講不盡的敦煌」節目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