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如何席捲未來醫院?】3D 人臉辨識把關取藥身分、機器人支援不足人力
Posted on2020/09/11
TO 創新嗜讀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隨著人工智慧應用愈加廣泛,手術室、藥櫃也變得更加智慧,協助提升手術效率、用藥安全,讓我們看看 《從 AI 到 AI+:臺灣零售、醫療、基礎建設、金融、製造、農牧、運動產業第一線的數位轉型》一書中《航向智慧醫療新藍海》章節的介紹。(責任編輯:呂珈寧)
未來醫院的規模不再以病床數來衡量,而是急、重、難症的治療能量,而手術室絕對是最重要的場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範的手術安全查核規範(WHO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一個手術分成三大部分:Sign-in(簽入)、Time-out(暫停)、Sign-out(簽出)。每一個步驟都是確保病人手術安全、資訊正確與醫療團隊間的精准溝通。
臺灣 ICT 資源豐富,為智慧手術室奠定扎實基礎
WHO 只提供最基本的規畫方針,然而 ICT 資源豐富的臺灣,提供了更先進的智慧手術室規畫。當病人經過一連串術前檢查,並確認手術進行時間與主刀醫師之後,整個流程會由智慧病房系統轉移到智慧手術室排程系統。中央器械供應室有隨時待班的器械運送機器人,依手術室排程來運送病人手術名稱對應的器械包盤與相關耗材;機器人經由乾淨走道運送滅菌手術器械包盤,送達指定手術室後透過系統通知主責護理師;術後的髒汙器械運送機器人則按手術結束時間,由護理師啟動手術助理排程作業系統,搬運機器人前往載運髒汙器械、器具和物品。
一臺滿載的手術專用個案車(case cart)可能重達一、兩百公斤,藉由在汙物專用走道來回運送的機器人,不但可以降低器械運送人員的職業傷害,還能支援假日急刀人員不足、降低營運成本與管理複雜度,同時主動通知器械供應室收送案件。機器人的輔助讓手術室運作更為精准並提高效率。
落實手術中安全查核,透過手機 App 一手掌握
除了術前與術後的自動化效率,最重要的是真正落實術中的安全查核。每臺刀雖然都有標準作業流程,還是難以避免突發狀況。當手術門關上後,所有溝通聯繫都只能透過電話進行,這對於要調度上百名護理人員並同時運作數十間手術室的醫院來說,一直是很大的挑戰。透過手機上的手術查核 App,病患 Sign-in 時同時確認身分、麻醉準備、器械耗材清單;Time-out 時手術團隊的再次互相確認工作職掌、病患身分與手術部位;Sign-out 時確認檢體、器械與耗材數量。
這些步驟都在流動護理人員手上的 App 清楚呈現,每個步驟的確認與時間點即時同步到手術室護理站的電子白板,彷彿在戰情室裡同時操控數十個戰役的後勤資源調度。這種結合手術臨床流程、HIS 系統整合與手術紀錄、機器人自動化規畫、App 排程設計的完整方案,讓臨床醫療的高度專業融合在軟硬體的整合中,是 AIoT 精准醫療的經典應用案例。
智慧藥櫃提升用藥安全,大幅減少重大醫療疏失
WHO 最近把「Medication Without Harm」視為全球最重要議題推動,並在 2017 年德國波昂召開的會議中定下明確目標:5 年內降低 50% 的用藥傷害。臺灣的醫院一直落實「三讀五對 1」的給藥規範,以確保病患的用藥安全,但在繁忙的臨床作業中,醫師常因病情變化而調整用藥,若只以人力核對,很難完全落實用藥安全;而利用物聯網科技輔助用藥安全,為當前唯一的解方。
麻醉管制藥品監管是一家醫院最重要的藥品管理核心,如果出現任何差錯,常會演變成重大醫療疏失。此時,智慧藥櫃搖身一變成為最佳利器 。依照管制藥品領藥規定,必須同時兩人取藥,利用醫事人員卡和 3D 人臉辨識、再連動到院內值班系統,對於取藥身分做最嚴格的把關。根據不同醫院用藥習慣,彈性組合藥物放置空間;取藥時利用 AI 藥品影像辨識比對藥名與數量,確保正確的醫師調劑處方;最後再連動醫院藥劑部的藥品系統,時時盤點,確保全醫院的用藥情形安全無虞。
醫院另一個用藥安全的場域,是癌症化療藥劑的運送安全。醫院的化療藥物調劑室為受嚴格管制的特殊區域,因此通常設置在和一般病患施打藥劑地點一段距離以上的空間。利用 3D 圖資與內建 LiDA(認知架構)的運送機器人,可以安全且精確地在調劑室與護理站之間穿梭;調劑藥師通過 3D 人臉識別之後,將調劑好的化療藥劑鎖入內嵌 RFID 的感應門鎖;送達化療病房後,責任護理師經過 3D 臉部辨識認證後,取出藥物進行投藥。整個過程不但能避免因人力運送化療藥物可能發生的傾倒,以及化療藥劑領取時人員認證的管控風險,藥物取放時間點、即時位置與人員身分都即時連線院內系統,確保整個化療用藥流程的絕對安全與精准管理。
AI 、深度學習應用,有效協助降低用藥錯誤次數
臺灣在醫療健保普及的制度下,民眾用藥頻率極高,藥物事件造成的風險隨時都在發生。醫院藥物事件發生地點以藥局為主(36.2%),其次是一般病房(32.2%);醫院藥物事件發生階段以醫囑開立與輸入(54.9%)最多,其次為給藥階段(23%)、藥局調劑階段(20 %);從「醫囑開立與輸入階段」細項來看,以重複用藥(18.4%)最多,劑量錯誤(16.4 %)次之;而在藥局調劑錯誤階段細項中,則以藥名錯誤(44.9 %)最多,數量錯誤(20.8 %)次之;另外在給藥錯誤階段細項中,以劑量錯誤(22.5%)為最多,藥名錯誤(15.5%)次之。
為了降低用藥錯誤次數,利用 AI 人工智慧,串聯機率、藥品資料庫與深度學習,扮演藥品守門人,及時攔截不正確的藥物事件 。將 AI 應用於用藥辨識的方式相當多元,例如導入臺灣健保資料庫與大型醫院提供的電子病歷,實行無監督學習 2,讓 AI 學習醫師開立處方的行為,進一步判斷醫囑開立後是否有藥物名稱與該病症無任何關聯,進而發出系統警示;抑或將藥品辨識導入藥局調劑階段,利用 AI 藥物影像辨識技術快速識別從藥櫃中取出的藥物名稱、外型和數量,隨後從藥品資料庫帶出藥性、藥物副作用等相關資訊,使藥物調劑時更快辨認是否與處方籤相符,減少取藥錯誤。
無論是裸錠、鋁箔包裝、液裝或盒裝的 AI 藥物影像辨識,前提都需要教導 AI 進行幾何變換(geometric transformations): 包含放大、縮小、旋轉;顏色亮度、對比度、色調修正;圖像融合(image composite),拍攝影像與影像資料庫的加、減、組合、拼接;降噪(image denoising /noise reduction),影像上的雜訊來自硬體或環境光等因素,如果影像雜訊太多,將會影響邊緣檢測與影像分割的準確性,因此如何過濾影像上的雜訊並保留有效訊息就相當重要;邊緣檢測(edge detection)與影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的配合,能將一張影像分割成多個不同區域並準確擷取局部特徵,讓 AI 進而認識藥物形狀、大小、顏色、文字、數量等特徵,最後根據前述擷取的影像資訊與藥品資料庫進行配對,即可精准告知使用者藥物名稱和相關資訊。
AI 藥物辨識技術大致可分成兩種:1:1 和 1:N,前者的應用多為醫療中心藥劑部調劑時,驗證管製藥或高貴藥的身分;後者則應用在預防取用多種藥品時的錯誤。以技術難度來看,1:N 的難度比 1:1 還要高,因為 1:N 的藥物辨識更容易受藥物類型、拍攝角度、拍攝方向、拍攝距離、環境光等因素影響辨識準確度。因此在現階段,藥物影像辨識技術與藥物辨識機構的配合度相當重要,產品設計者需針對不同類型藥物提供適合的辨識環境,以降低這些干擾因素。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09/11/future-hospital-ai/
數位簽章運作流程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2-07╱工商時報╱第A6版╱政經八百╱林建甫■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
《觀念平台》電子函證 是金融科技的重要里程碑
金融科技(FINTECH)結合金融(FINANCE)和科技(TECHNOLOGY)顛覆金融業的服務流程。我國已經設立金融科技發展基金,及公布白皮書與推動計畫等10項措施,近期並核准電子支付機構的營業。但另一個基本且重要的項目,目前付之闕如,實為可惜,那就是電子函證。努力推動電子函證,可以是政府施政的政策亮點。
我國函證市場有多大?依據《公司法》第20條及《所得稅法》第102條規定,公司資本額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數額以上者,其財務報表與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應先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另外《審計法》第4條也規定中央各機關及其所屬機關財務之審計,皆須由審計部進行查核辦理。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函證作業。業者估算,每年會計師為了查核簽證向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進行發函查詢的紙本詢證函接近150萬封,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與時間成本,也需使用大量的紙張、信封和油墨,並不符合環保概念。另一方面,由於紙本函證依靠人力作業,容易發生偽造、遺失與舞弊等人為疏失之問題
所謂電子函證,其主要的概念就是把傳統紙本信件往返所取得的函詢資料,導入雲端數位化的作業。因為結合數位憑證與數位簽章的應用,大幅提高了函證作業的安全性,確保資料的真實性,大幅降低資料竄改、偽造及遺失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電子函證讓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根據國外實際運作的經驗,原本紙本函證的來往平均需要花費21天的時間,但電子函證平均只需1天。而且二次詢函率大幅下滑,紙本函證二次詢函率約43%,電子函證只有5%。同時銀行的回函率也由71%提高至100%,簡言之,電子函證帶來的工作效率,紙本函證遠遠比不上。
此外,紙本函證的作業需要大量的紙張、信封及油墨,並以郵局為中介平台,往返傳送所需的詢證函件的模式,也耗費不少人力資源,其實並不符合節能減碳及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對比之下,電子函證就沒這些問題。
雖然有人擔心這種無紙化作業,將資料集中放在雲端的平台,一旦駭客入侵將會造成大量個資外流,以及發函、受函雙方身份真偽的認定不易。但以現有數位簽章技術的發達,再配合以資訊交換為主的平台設計理念,其實這些問題大多可以克服。
從紙本函證邁入電子函證其實與經濟學中的柏拉圖改善(PARETOIMPROVEMENT)情況接近,在不損及他人權益下,可以提高所有參與者的福利,雖然現實社會中不太可能沒人受損,但也相差不遠。
電子函證技術發展已接近成熟,許多的國家都正在的朝這個方向前進。例如英國於2007年就由銀行家協會(BBA)與會計師協會(工會)達成協議,規定每家銀行建立獨立的銀行詢證函中心。澳洲則是由銀行建立中央電子函證系統,獲得客戶授權後,會計師可以向電子函證系統詢函,並由中央電子函證系統統一回覆及確認。美國已有超過100家的銀行機構不再回覆紙本的詢證函,透過第三方函證機構來處理函證事宜,要求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客戶必須主動配合改以電子函證進行相關作業。電子函證已是全球重視的基本金融科技項目。
總之,金融科技已經為全球帶來改變,台灣在這波新的金融趨勢上沒有落後的本錢。我們期盼政府有積極作為,推動建立電子函證平台,鼓勵金融機構,會計事務所與客戶配合改以電子函證作業。不僅達到立竿見影的政策效益,更可實現金融服務雲端無紙化與安全電子商業環境,提升臺灣金融科技的未來發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07000072-260202
數位簽章運作流程 在 自然人憑證元件下載youtube - 2023 的推薦與評價
使用帳密登入申請簽核臨時機制申辦流程1 申請人攜帶應備物品親赴戶政事務所申辦櫃臺(不限戶籍地,可跨縣市辦理), ... 「憑證」包含了「數位簽章」跟「公開金鑰」。 ... <看更多>
數位簽章運作流程 在 如何使用Office Word 透過數位簽章簽署重要文件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部影片,將會教你如何正確的在Word 對重要文件作電子簽名與 數位簽章 ! 原來Office Word 做 數位簽章 這麼簡單,而且通通免費! [ 相關連結]Re... ... <看更多>